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灯笼》课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2020-04-04 16:06: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4__灯笼_

1.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聆听时光的絮语,凝望流年的风景。孤单落寞的季节,爱与温暖一直陪伴身边,留在心里。岁月无悔,真情执着,懂得在心。裁一朵季节的流云,剪几米(xī)

____暖的阳光,将唯美的思绪和内心暖(róng róng)__融融__的感动,镌刻在如歌的诗行里。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他俩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幸亏小李从中擀旋,才得以缓和。

B.心平才能气和,气和才能人顺,人顺才能做事。我觉得要心平,就是要把欲望控制在一个自己能够驾驭的邻域内。

C.在这人们摩肩接踵的繁华都市,他心中却感到空落落的,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与惆怅。

D.诚信永不退色,她栖息在每一颗善良淳朴的心灵里,她播种繁衍在每一个踏实真诚的足迹里。

【解析】A项,擀旋应为斡旋B项,邻域应为领域D项,退色应为褪色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 )

灯笼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灯风气至此广为流行。

所以,过去每家每户都有姓氏灯,悬挂在屋檐下或客厅中,借以讨个口彩

不过,灯笼最让人遐思、期盼的,恐怕还是元宵节的花灯

庙堂中、房宇外,处处都有灯笼张挂。仔细推算,中国有灯笼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可能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

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于汉朝初年,至唐开元年间,为庆祝国泰民安,乃扎结花灯,象征彩龙兆祥,民阜国强

今天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这种习俗的延续

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征,因语音相同,故灯意味着人丁兴旺

A③⑥①⑤②④    B①⑥③⑤②④

C③⑤⑥①②④ D①④⑥⑤②③

【解析】中的处处对应首句息息相关构成因果关系,中的口彩对应中的人丁兴旺中的过去中的今天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中的这种习俗指代前文;是在灯笼中突出元宵节的花灯的特殊地位,承接元宵节的花灯 加以展开。故正确的排序为③⑥①⑤②④

4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1956229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节选自《傅雷家书》)

(1)《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傅聪__的,指的是____

(2)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答案】示例:傅聪从事音乐工作,因此傅雷谈莫扎特的艺术特色与内心情感的关系,与傅聪交流循循善诱,体现出了一位父亲望子成才的良苦用心。

【解析】(1)这是对《傅雷家书》的考查,文中的指的是傅雷的儿子傅聪。指的是信。(2)在这封家书中,傅雷多次提到莫扎特,这是因为傅聪从事的是音乐工作,傅雷望子成才,用心良苦。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问题。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

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注释】雪夜入蔡:指唐代大将李乘雪夜袭取蔡州,生擒叛军主帅吴元济的故事。

5.第一段叙写了小孩子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答案】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6结合文章,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答案】、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意对即可)

【解析】首先要结合注释弄清雪夜入蔡典故的含义,其次作者说这个典故给人的感受是亮起了人的耳目,即受到典故中爱国精神的感召与激励。

7选文结尾提到: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结合文章,评价并分析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

【答案】评价:作者的爱国情怀值得肯定。作者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这种情感在我们今天也是不可缺少的。(言之成理即可)

分析: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意对即可)

【解析】此文写于抗战时期,故作者在选文倒数第二段提到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挑灯看剑的典故源自辛弃疾,表达的是杀敌卫国、抵御外辱的主题。作者说 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燎原的一把烈火,鲜明地表达抗敌卫国的感情。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灯 笼

朱成玉

父亲做灯笼的手艺远近闻名,但父亲从不靠它来赚钱。许多人为父亲遗憾,嫌他浪费了这身手艺。父亲却总是憨厚地笑着说:当玩了,闲着也是闲着。

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来求父亲做灯笼。自然不会白求,家境殷实些的,会给些闲钱。所以童年里,我们过年总会吃到很多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放的鞭炮也多,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要算是幸福的了。家境贫寒的穷人,会拿些粮食来求灯笼,他们宁可从嘴里省出来几升粮食,也要做个大红灯笼,图个喜气。他们把灯笼当成一种寄托,当成了好日子的火种。父亲对穷人富人一视同仁,害得自己整个腊月都闲不下来,忙得昏天黑地。但望着一家家大红灯笼高高挂,父亲就会一边抽着烟袋,一边很满足地笑,把眼睛眯成了一条连小咬儿都钻不进去的缝。

这种呈椭圆形的灯笼被称为长命灯。灯笼通体由竹子制成,故有富贵驱邪之说。竹子四季常青,在民间寓意长命富贵。依我们这里的民俗,逢年节点亮灯笼不仅增加年气,还可保一辈子不受穷。还有的人说,点上灯笼,可以使家里人都健健康康的,没病没灾。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足,但都是些善良而美好的愿望。

做灯笼是个细致活儿,需经过片竹、削竹、编织、定型、上纸、写字、上油等繁琐的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严谨细致的操作。只有在灯笼腰身裱上一圈红色皱纹纸的时候,灯笼才有了灵魂。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

父亲认真对待每一盏灯笼,他虔诚地认为,每个灯笼都是有灵魂的,只有认认真真地编制,每尺每寸都一丝不苟地完成,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待得安稳。那些灯笼做好后,父亲的手上便落满疮疤,那都是让锋利的竹条划伤的。

一年除夕,邻居拴柱拎着半袋米来求灯笼。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对父亲说,因为带阿爸去治病才回来,没赶上定做灯笼。只想来碰碰运气,看父亲有没有多做出一个来。我只想把灯笼高高地挂起来,没准那样阿爸的病很快就会好了。拴柱充满期待地说,仿佛这灯笼真的成了救命良方。堂堂一个五尺汉子,在父亲面前直抹眼泪。

父亲刚开始犹豫了一下,但听到拴柱这样说,便斩钉截铁地说道:有,正好多一个。父亲从里屋拿出了一个又红又大的灯笼递给拴柱,把这个拿回家挂上吧,希望它能灵验,让你阿爸的病早日好起来。拴柱一个劲地道谢。父亲还撵出家门,硬是把那半袋米原封不动地塞给了拴柱。

那是留着自己挂的灯笼,可是父亲却将它送人了。我在心里和父亲赌气,父亲却说,如果拴柱的愿望可以成真,我自然愿意把自家的灯笼送给他。

那年除夕夜,我们家没有挂起灯笼,但左邻右舍高高挂起的灯笼,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记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人们不约而同地仰起了头,看着那光闪闪的被赋予了生命喜气的灯笼,仿佛看到了光灿灿的丰收的年景,看到了衣食无忧的将来,看到了一个个即将成真的美梦……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

现在我才懂得,父亲在编制那些灯笼的时候,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用善良做芯儿,用爱心为罩,这盏灯笼高挂在我的心里,一生都不会熄灭。

8.文章围绕父亲与灯笼,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答案】父亲对求做灯笼的人家一视同仁、有求必应;父亲制作每一盏灯笼都一丝不苟;父亲将自家的灯笼送给了栓柱,希望他的愿望成真。

9分析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1)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灯笼有了灵魂、充满喜气的特点,赞美了父亲的劳动成果(手艺)

(2)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

【答案】运用神态和语言描写,写出了父亲无比欣慰的心情,表现了父亲的善良。

10本文着力描写父亲制作的灯笼,请简要分析灯笼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答案】灯笼是全文的线索,也是父亲形象的象征。作者着力描写灯笼,突出父亲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或突出父亲的善良和有爱心),表达出对父亲的崇敬、赞美之情。

【解析】首先要了解文章的主旨,了解文章中人物的情感,把灯笼放在故事情节的大环境中去思考。其次,要仔细分析灯笼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思考其特征与文章主旨或人物情感思想的联系。具体作答本题时,首先根据第8题解答的内容理解灯笼充当线索的作用,然后再从灯笼本身的特点照亮来理解作者以物写人的方法。父亲就像一盏灯笼,用善良和爱心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

11文中的画线句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答案】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正如父亲的善良和爱心,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含蓄地赞美了父亲的高尚品德。

【解析】文中人物形象突出,事例清楚,主旨明确。本题可结合第10题的解答来理解,从照亮别人这个角度来联系现实生活,简单议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2ff3887f3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5.html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灯笼》课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