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概况

发布时间:2020-10-22 16:40: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西南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概况

周洪双

摘要 丰富的旅游资源是西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所在,许多地区都将旅游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甚至是支柱产业,并给予一定支持,使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旅游竞争能力明显提高,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该地区旅游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资源优势远远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和效益。再者,旅游业又是关联度极强的产业,它的发展与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反映出其它产业的发展状况,并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云南、四川、西藏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政策等反面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以期待西南地区的旅游业能为西南经济的腾飞做出卓越贡献。

关键字: 西南地区 旅游经济 旅游产业 旅游政策

正文:

我国西地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除各地区富有地域特色的自然风光外,区内独特的民族风情,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人文景观。云南、四川、西藏均属于西南地区,在旅游业发展方面既有其共性,又有很大差异。因此这三个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状况也各不相同,下面我们就针对云南、四川、西藏三省及其下的各地州的旅游经济进行对比分析。

云南旅游经济发展概况

云南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风光绚丽多姿,,民族风情古朴浓郁,对国内外旅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就是在同一旅游区内,不同取向的旅游者也都可得到各自的满足。

长期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在全国率先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培育,认真规划布局,加大建设力度,实现了旅游经济的高速增长。 1999 年,云南旅游业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超额完成“九五”计划目标,其中旅游业总收入比“九五”计划上限目标还超出 19 亿元,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明显,支柱产业的地位正在确立。目前,云南已经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大省和在国际国内享有声誉的旅游目的地。

但是,我们也因该看到,目前云南旅游业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综合竞争力不强,大部分旅游企业竞争力弱,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旅游精品品牌不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市场秩序不规范,服务质量还难以令人满意等问题仍较突出,需要在今后长期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立足世界,着眼未来,在顺应中国加入 WTO ,加快与世界经济和国际旅游产业发展接轨的大背景下, 2001 年云南省邀请世界旅游组织的专家,共同编制了《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按照这个规划,未来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目标:一要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全省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把云南建成中国和东南亚主要的国内国际旅游目的地;二是使旅游业获得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三是从整体上推进中国尤其是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云南由旅游资源大省和旅游接待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转变的战略目标。

迪庆州旅游

迪庆州地处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腹地,滇、川、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核心区和茶马古道黄金旅游线路的要冲,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

政策支持

“九五”和进入“十五”以来,在迪庆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实施了香格里拉品牌旅游带动战略,使迪庆旅游业实现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完成了从“接待事业型”到“一般产业型”,再到培育“支柱产业型”的转变升级。10年来,全州旅游各项经济指标年均增长60%以上,实现了高速稳定增长。出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持续发展,市场前景日益广阔,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张,产业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发展,旅游产品结构不断完善,旅游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迪庆香格里拉在国内国际的地位不断提高,区域合作日趋活跃;综合功能全面发挥,旅游支柱产业雏形已基本形成。其主要表现为:旅游经济指标稳步增长。19952004年,全州接待海外旅游者从0.5万人次增加到16.28万人次,年均增长66.95%,接待国内外游客从3.56万人次增加到194.71万人次,国内外旅游总收入从0.13亿元增加到13.3亿元 ,年均分别增长78.9%95.13%,详见《1995年至2004年迪庆州接待国内外旅游者指标表》。据统计,20051-7月,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124.35万人次,同比增长28.9%,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1.6309万人次,同比增长69%;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10.01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4%20051-7月,明永冰川景区、松赞林寺景区、硕都湖景区、碧塔海景区、虎跳峡景区等五景区共销售门票630826张,销售门票收入1359.13万元。

怒江旅游

怒江发展旅游业优势资源

1、区位优势。怒江东靠大理、迪庆,南临保山,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西和缅甸毗邻。随着大保高速公路的建成,以及州内县县建成柏油公路,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区位优势日渐凸现。

2、自然优势。怒江森林覆盖率达70%。囊括了我国从亚热带至高山苔原带多种气候的植被和动物。有物种基因库云南药材王冠上的宝石之称。

3、人文优势。全州有傈僳、怒、独龙、白、普米、纳西等22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92.3%,像一个民族文化与宗教博物馆,吸引着国内外的大批专家学者。

发展怒江旅游业的开发对策

特色是旅游业的灵魂,没有特色就没有旅游业的发展,怒江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人人能歌善舞。三江并流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后,怒江的知名度有所提高,并小有名气,针对怒江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目前,怒江发展的旅游业面临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历史机遇,这为怒江加快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我们必须审时度势, 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建设旅游支柱,加快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因此,必须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用更新的思想,更有力的措施,推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尽快制定出开发怒江旅游产业的战略规划,把工作落到实处,使旅游产业逐步成为全州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

怒江是比较落后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底子薄,工业基础差,全靠自己的力量搞开发是不现实的。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继续实施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机遇,千方百计争取国家、省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结合,引进内外资源并举,鼓励外资和民间资金进入旅游产业。

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用发展的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一是要坚持速度与效益有机结合,加快速度与提高效益并重,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

8.6% ;旅游业及带动相关行业的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1998 年( 187.34 亿元)的 5.2% 上升到 2004 年( 842 亿元)的 13% ,旅游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同时, 2004 四川入境旅游实现全面恢复性增长,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 96.6 万人次,创汇 2.89 亿美元,分别比 2003 年增长 114.3% 93.1% 。今年以来,我省旅游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1-10月全省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649.87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8.2%。其中:接待入境游客90.41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74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3%11.9%。接待国内游客12125.0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27.83亿元人民币,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7.7%、28.9%。15个传统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205.7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9.43亿元人民币,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7%、17.2%。全省旅游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态势。

甘孜州的旅游发展

全州天然草场面积占总面积的603%,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重要组成部分;森林面积占全省的20%,是四川省最主要的天然林分布区;有色金属和贵金属品种多、储量大,已初步探明超大型和大型矿床30余处,中型矿床40余处,小型矿床近百处,其中康定呷基卡锂辉矿为亚洲第一大矿,白玉呷村银多金属矿被誉为西南三颗明珠之一,金、银、铂、镍、铅、锌等13种矿产储量名列全省第一;水能资源富集,两江一河纵贯全州,水能理论蕴藏量3729万千瓦,占全省理论蕴藏量的 27%,其一级支流瓦斯河、金汤河、九龙河、小金河等开发利用价值大,开发条件好;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多姿多彩的康巴文化构成我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近年来,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省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甘孜州各级领导班子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发展旅游业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全面加快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后,州委、州府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和州内实际,按照生态经济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及时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提出旅游兴州的发展战略,努力培育旅游支柱产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州旅游业在整体推进的同时,有所重点突破,确定了以海螺沟开发为突破口,突破一点,带动一圈(贡嘎山旅游圈)、辐射两线 (南北两条线)的战略步骤。海螺沟景区的开发取得了重要突破和进展,显示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为全州旅游开发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探索出一条切合州情的旅游业发展的路子。

凉山旅游业

凉山州旅游资源概况

凉山州现有10个风景名胜区、代表性景区景点160多个。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泸沽湖风景名胜区和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马湖和彝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冕宁冶勒自然保护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两座(西昌和会理);还有“彝海结盟”、西昌地震碑林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除了这些重要景区景点之外,凉山州还有许多风景秀丽的高山峡谷、雪山冰川、江河瀑布、原始森林、瀑布温泉、奇特洞穴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及古朴神秘的民族风情、底蕴深厚的历史古迹、享誉世界的卫星发射基地、风格独特的彝族历史博物馆等人文旅游资源。

旅游政策

凉山州2000年就制定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但由于各种原因,规划一直没能够付诸实现。各级相关部门应该按照规划逐步实施开发工作。开发时应遵循开发的先后顺序,先开发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螺髻山、泸沽湖、邛海泸山这四大片区,然后滚动开发其他景区。景区的开发一定要按高水准进行,不但相关设施要与环境和资源协调,还要体现独特风格和超前意识。

攀枝花旅游

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旅游资源特点

攀枝花市位于川西南、滇西北结合部,金沙江、雅砻江交汇处,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也是中国西部重要的钢铁、钒钛、能源基地。经过40年的艰苦创业,城市建设已初具规模。近几年,攀枝花市通过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道路交通改造力度,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目前,我市有国家A级景区3个,国家、省级森林公园各1个,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国家级竞训基地1个、省级地质公园1个,59家等级农家乐。市、区、县均成立了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开辟、推出国内外游线百余条。

1、资源的类型丰富,涵盖了工业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等多种旅游资源类型。

2、资源的独特性不够、核心吸引力不强。

3、资源的完整性不高。由于早期的工业移民开发,各少数民族的汉化现象突出,得以传承的少数民族风情已经淡化而不浓郁。

4、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深度不高够。

总体上看,攀枝花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但资源品位普遍不高。这也是中国传统工业资源型城市旅游资源方面客观存在的共性问题之一。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不能简单地照搬其他地区、尤其是旅游资源自身品位很高的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而应该结合自身特点,更加注重工业资源型城市特性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西藏旅游业发展概况

西藏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其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是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它所蕴涵的新奇感、神秘感、粗犷感和原始感,使这里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旅游者。但是即便如此,与其它地区的旅游业相比,西藏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在西藏总体经济水平还比较落后的条件下,要实现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根本途径是坚持发展西藏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尤其是充分发挥和利用西藏旅游经济发展的成本优势,获取比较利益。

   西藏地区区域经济背景条件较差,尽管旅游资源品位高、丰度值也高,但其不发达的区域经济限制了旅游开发的规模和程度。特别是西藏独特的生态环境,对旅游业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发西藏旅游时,应首先考虑其区域经济情况和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的品位价值则应是第二位的。本文认为,随着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环境保护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众所周知,西藏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环境保护尤为重要。西藏是北半球气候变化的调节区,这里气候的变化将对我国甚至北半球的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它还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固体水库,是亚洲诸多河流的源头。同时西藏还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种群,包含有从寒带到热带的多种野生动植物资源。西藏的环境状态不仅关系到西藏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国家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开发必然会带来资源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在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环境效益优先、经济效益其次的原则,在经济受益的同时,加强环境的保护,实现西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328ffa9ec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8.html

《西南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概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