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作文素材

发布时间:2020-07-31 15:38: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新型冠状病毒作文素材

突发性疫情认知、防护与思考

一、认知“新型冠状病毒”

1.1新型冠状病毒从何而来,如何致病

2019 12 月中旬以来,武汉出现了以发热、乏力、咳嗽、唿吸不畅为主要症状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展开调查,迅速确定这类病例的病原为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并命名为 2019-nCoV,该病原感染所致的肺炎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了加深对这一新型疾病的认识和理解,不妨追根溯源,了解一下传染病,以及以冠状病毒为主的重要传染病毒的源起。

1.1.1从何而来

新冠病毒属于冠状病毒大家庭,对于同一家族中的SARS冠状病毒确实比较遥远的亲戚,两者之间的基因序列相似度只有80%。这次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与一些天然寄生在蝙蝠身上的新冠病毒,相似度高达百分之九十六。从这个角度上说,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很可能就是蝙蝠。但是和确定一种传染体的病原体一样,确认病原体在自然界的天然宿主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天然宿主蝙蝠身上的冠状病毒不太可能直接传染给人。首先它与人类少有接触机会,其次是它与本次爆发的新冠病毒还存在4%左右的差别。

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判断是自然宿主蝙蝠身上的冠状病毒,通过某个中间宿主动物,例如竹鼠、果子狸、穿山甲等,完成了基因变异,具备入其人体的能力,然后在某个时间点由于人类活动或其他偶然原因,一次性进入人类世界,启动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已经明确,每例患者身上的病毒样本,彼此之间基因序列高度一致,因此也提示了我们,病毒应该是在某种中间宿主体内完成进化之后开始爆发的。

相比17年前的SARS爆发,这次疫情我国科学家很快就锁定了新冠病毒,这是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也是国家疾病监测系统的完善密切相关。

1.1.2如何致病

冠状病毒属的病毒属于RNA病毒,且其遗传物质在所有RNA病毒中最大。包裹病毒粒子的脂肪膜表面有三个糖蛋白:棘突糖蛋白(S, SpikeProtein)、小包膜糖蛋白(E, EnvelopeProtein)、膜糖蛋白(MMembraneProtein)。少数种类还有血凝素糖蛋白(HE蛋白,Haemaglutininesterase)。

各个糖蛋白各司其职,当病毒找到宿主细胞时,狡猾的病毒会借助棘突糖蛋白(S蛋白)识别宿主细胞受体,并诱导病毒膜和细胞膜融合,在两者结合以后,细胞膜对病毒进行吸附和内化,病毒进入细胞质后脱壳,释放病毒遗传物质(RNA)。而SARS-CoV-2只能进入可以表达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ACE2)的细胞,因此,ACE2SARS-CoV-2感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病毒的RNA会与宿主细胞的核糖体结合,合成RNA复制酶,它的作用就是复制形成新的病毒RNA。新的病毒RNA和通过水解酶产生的蛋白质结合,组装成了大量的新的病毒,释放出原宿主细胞,继续去狩猎新的目标,主要以肺部细胞为主。

肺部是由气管接着的支气管经过多次分支所形成的细支气管为基础构成的,其中各条细支气管的末端膨大成气囊状,囊的表面有很多突起的小囊泡,即是肺泡。

SARS-CoV-2感染肺部后,肺泡毛细血管膜的完整性被严重地损伤,并出现炎症性充血。同时,肺里的成纤维细胞为了弥补损伤部位,会进行代偿性增殖与分化,大量没有气体交换功能的纤维化组织将代替肺泡,渐渐地导致肺纤维化。一旦肺纤维化形成,机体通气功能将下降,氧气进入血液的量不足,病人就会出现缺氧并呼吸困难,严重者则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进而死亡。

1.2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1.2.1传播途径

1)直接传播

患者打喷嚏、咳嗽,甚至说话出现的飞沫,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都会导致人体直接吸入,进而引起感染的发生

2)气溶胶传播

患者打喷嚏、咳嗽,甚至说话出现的飞沫会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就可能会导致感染

3)接触传播

患者打喷嚏、咳嗽、甚至说话出现的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手接触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1.2.2感染者的症状及易感人群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为 114 天,多为 37 天。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 1 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胸部影像学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常见的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通常会引起轻度或中度的上呼吸道疾病,如感冒。症状较轻,主要包括流鼻涕、头痛、咳嗽、咽喉痛、发热等。有时会引起下呼吸道疾病,例如肺炎或支气管炎,心肺疾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婴儿和老年人中较常见。

1.2.3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

二、突发疫情的甄别和防御

2.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与流感症状有何区别

流感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体温可达 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 34 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 12 周。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和脓毒症休克等。

根据现有病例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重症病例多在 1 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2.2如何防御新冠肺炎

2.2.1我们个人该如何做好防护

(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1)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

2)建议疾病流行期间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

3)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2)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1)建议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前往非发热门诊就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如去发热门诊就医时,可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2)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用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肥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消毒剂;如无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条件,可戴手套。脱掉手套后,需要彻底清洗手部。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3)健康监测与就医

1)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

2)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咳嗽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

(4)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

1)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

2)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

3)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桶内。

4)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5)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6)家庭备置体温计、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家庭消毒用品等物资。

2.2.2增强自身免疫力做好其它防护

(1)无论是咳嗽、打喷嚏、流鼻涕,要用纸张、手帕遮挡。

(2)人与人之间接触时,要保持 1 米以上的距离。(3)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4)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

(5)避免身体抵抗力下降,合理休息、不熬夜、不过劳。

2.3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应对疫情带来的心理恐慌

(1)关注可靠信息,学习科学知识,不要盲目恐惧。通过政府、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了解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等相关信息。减少对疫情信息的过度关注,减少不科学信息对自己的误导,不信谣、不传谣。认识到这个疾病以呼吸道传播为主,主动采取戴口罩、勤洗手、室内多通风、少出门等个人防护措施

(2)维持规律作息,合理安排生活,追求内心充实。保持正常的作息,吃好三餐,多喝水,选择合适的身体锻炼方式,避免吸烟、饮酒、熬夜等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和增强免疫力。安排好生活内容,有计划地做一些让自己感到愉悦的事情,比如听音乐、看书、与家人或朋友聊天、在家办公和学习、做家务等。自己掌控生活的节奏,每天学一点新东西,追求内心的充实。(3)科学调适心理,摆脱负性情绪,保持平和心态。接纳情绪反应。认识到自己出现负性情绪是正常的,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不自责,也不指责和抱怨他人。学习放松技巧。通过科学渠道学习深呼吸放松技术、冥想(正念)技术等,帮助自己缓解负性情绪。用好社会支持系统。多与家人或朋友交流,舒缓不良情绪,也要帮助家人或朋友处理不良情绪,做到自助与助人。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关注自己和家人的情绪状态,如果负性情绪持续时间比较长,影响到正常生活,自己无法解决,应及时寻求精神卫生、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帮助。

三、疫情下引发的思考

    在这场战“疫”大考中,每一个中国人都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与身边抑或是远方的人们同呼吸、共命运,同生死、共患难。疫情终将结束,而祖国与人民生死与共的真情与世长存。冯秀军教授在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上讲过“大写的青春里应有大写的家国情怀,要让青春走出孤芳自赏的小我,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

    孙中山曾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要学会如何爱国。周恩来曾说:咱们爱自己的民族,这是咱们自信心的源泉。李白曾感慨“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林则徐曾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历史里的伟人,在国家面临生死危亡之刻,依然有着满腹的爱国情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今天的逆行者们,他们深知自己肩上扛着的是国家的使命,是心系祖国的无限热爱,是无数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赋予了他们力量,他们无惧艰险,他们迎难而上!

    而这场大考过后,我们将迎来一个经历过疫情大难而愈加稳定的中国,我们的9000后将愈加坚定有担当的去书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349da6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29.html

《新型冠状病毒作文素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