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写作入门培训(笔记)

发布时间:2015-10-29 22:19: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你心目中的诗? (中国古典)

扶贫举红旗

一上黄旗唱大风,人民幸福党恩隆。

快奔四化加把劲,扶贫永举党旗红。

 浣溪沙·春日

处处红花绿柳娇,春风吹动柳千条。归来燕子好逍遥。 美景良辰随处有,青山绿水任人描。升平盛世党高超。

偶成

澹云微雨润苍苔,风动竹摇户半开。

掩卷方知生意满,一园幽绿入窗来。

烟花三月

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
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
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
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
扬州城有没有

我这样的好朋友
扬州城有没有人

为你分担忧和愁

古典诗歌的发展源流与格律诗

中国古典诗歌

古体诗:四言诗、骚体、五七言古诗,乐府歌行,三言、六言、杂言¡­¡­

近(今)体诗:律诗、绝句(唐代兴起)

词:兴于唐,盛于宋;有特定谱式,以清代王奕清等编《钦定词谱》(中国书店,1983)或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上海古籍,1978)为准;以后讲

曲:较通俗,非雅文学范畴,暂不讨论

格律诗

篇幅、句式、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均有严格规定,且用中古音的声韵系统写作的一种诗体。

篇幅:五律40字,七律56字;五绝20字,七绝28字。

句式:律诗每首四句,绝句每首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平仄:中古汉语的四声与平仄;格律诗的平仄规则

押韵:中古音韵与韵书

对仗:宽对与严对

格律诗的音乐性:节奏与诵读

中古音韵系统与押韵

音韵学上,汉语发展的三阶段:

上古音系统(西周初至汉末),中古音系统(南北朝隋唐),近代音系统(宋元明清)。

隋《切韵》¡ª¡ª唐代《唐韵》(现存最早韵书,206韵)¡ª¡ª北宋《广韵》(206韵)¡ª¡ª

南宋江北平水人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简称¡°平水韵¡±(合并为107韵)¡ª¡ª

清康熙年间《佩文韵府》(再并为106韵部)

中古汉语四声与平仄的辨别

四声:平、上、去、入

平声:可延长,便于曼声歌唱;¡°平水韵¡±分上、下平声,不等于普通话的阴平、阳平

仄声:上、去、入

《康熙字典》开篇的四声歌诀: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感受四声

东董冻笃○钟肿种烛○江讲绛觉○知指志质○微尾未物○

鱼语御月○枯苦库阔○梨礼利栗○佳解界黠○该改盖葛○

真轸震质○文吻问物○昆捆困没○滩坦叹脱○间简涧吉○

笺浅箭节○肖小笑削○交狡校脚○高稿诰阁○歌果个骨○

麻马骂陌○阳养漾药○庚梗更隔○丁顶定滴○蒸拯证职○

尤有又亦○侵寝沁缉○憨喊憾合○盐琰艳叶○缄减鉴甲○

字表按照平上去入顺序排列的,保留入声方言区的同学,可用方言朗读,感受一下

粵语区全部保留了入声,且全部保留了收[-m]尾的字

江苏大部、浙江、福建、江西诸省区和北方的山西、内蒙的某些地方,以及客家方言,均保留有入声¡ª¡ª只须记住收[-m]尾的字即可

北方方言区同学:须掌握中古音的四声

入声字记忆规律

台湾音韵学大师陈新雄教授归纳

1 bdgjzhz六母的阳平声字,全是古入声字

b:拔跋白…… d:答达得笛敌 g:格阁蛤……

2 dtlzcs六母,跟韵母e拼合时,不论普通话读何声调,皆古入声字。

d:得德 t:特忒 l:勒肋乐 z:则择泽……

3 kzhchshr五母与韵母uo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

kuo:阔括廓……zhuo:桌捉涿著……shuo说勺芍……

 4 bpmdtnl七母跟韵母ie拼合时,不论普通话何调,皆古时入声字。只有字例外。

bie鳖憋别……pie撇瞥……mie灭蔑篾……tie帖贴怗

5 dghzs五母与韵母ei拼合时,不论普通话读何声调,都是古代入声字。

如:dei gei zei sei

6 凡声母f跟韵母ao拼合时,不论普通话读何声调,皆是古代入声字。

fa:法发伐乏筏阀罚 fo:佛缚

7 凡读ue韵母的字,普通话都是古入声字。只有”“”“三字例外。

yue:曰约哕月刖悦 xue:薛穴学雪血削 ……

8 一字有两读,读音(按指文读)为开尾韵,语音(按指白读)读iu韵尾的,都是古代入声字。

如:读音为e,语音为ai的,色择塞……

一些特例

今读仄声而古读平声的字

如表示¡°使令¡±¡°¡±字,表示¡°使得¡±¡°¡±字(空教、但教、却教),表示¡°经过¡±¡°拜访¡±¡°¡±字,表示讨论的¡°¡±,唐代就读平声,后世诗家,也一直当平声读,从来不读仄声

平仄两读的字:¡°¡±¡°¡±等,规律。

¡­¡­

即使保留中古音最多的粵语,单字的平仄也和平水韵不完全一致如表示名词字头的¡°¡±字(阿姨、阿娇),粵语中为平声,平水韵中为入声

押韵标准

从唐初一直到近代一千多年,作诗皆依平水韵韵目为准;作词另有词韵,依《词林正韵》

必须勤查韵书;尽量熟悉韵书中的韵部,记一些常用字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去声:一送二宋三绛四置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廿一个廿二祃廿三漾廿四敬廿五径廿六宥廿七沁廿八勘廿九艳三十陷

入声: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十五合十六叶十七洽

格律诗一般只押平声韵;仄声韵用于古体诗、词、曲等

宽韵与窄韵

宽韵:东、支、先、阳、庚、尤、虞、真

中韵:冬、鱼、齐、灰、寒、萧、豪、歌、麻、侵

窄韵:微、文、删、青、蒸、覃、盐

险韵:元、江、佳、肴、咸

这种分类并不一定合乎实际,如微、文、删三韵,字数虽少,却非常合用,诗人们都喜欢用它们。

¡°该死十三元¡±

近体诗用韵很严,无论绝句、律诗、排律,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许通韵(邻韵通押用于词)。

以声传情:用韵与抒情

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

萧尤韵感慨,各具声响,莫草草乱用。

——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

东冬等韵:宽平浑厚镇静,适宜表现庄严、深厚情感。

阳江韵:洪亮、浑厚。 鱼虞歌韵:郁结难吐。

支微齐等韵:舌尖元音,细声细气,适宜表达隐微、细腻情思。如晏几道《临江仙》

有声画

六次换韵,转韵配合场景之更新

两句迫促生硬的入声韵(""""),描绘塞外北风卷地、满天飞雪的苦寒世界。

三四流畅的平声韵(""""),春暖花开的美丽世界。

五至八迫促滞涩的入声(""""""),转写帐内军旅生活的苦寒难忍。

"瀚海"两句带后鼻音尾的平声("""")响度大、沉静而凝重描绘辽阔沙塞冰天雪地,离别愁绪。

中军"两句换押迫促的入声("""")表现急管繁弦富异域情调的音乐……

结尾四句一韵的长韵,音节舒缓,押去声(""""""),巧妙配合目送客人渐行渐远、雪上空留马蹄印迹动人画面,写出离别不舍的依依深情。

以声传情:声母与抒情

吴昌硕《诗与语言》

爆烈者(如p-)表现迫切急遽情感

旧诗词用得最多是浅齿音t-s-sh-ts诸音

s-所暗示的是最深最细的感觉 sh-比较空虚

柳荫深深细路,花梢小小层楼

ts-拼成的都是摩擦音,表示凄楚艰涩或类似情调。

如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先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李清照《声声慢》¡ª¡ª声律美之典范

声律绝美:全词97字,而叠韵57字,占半数以上

用齿音、舌音特多,齿音41字(如:寻寻,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时,最,息,三,盏,酒怎,正伤心,是时,识,积,憔悴,损,如,谁,守,窗,自,怎生,细,这次,怎,愁字),舌音16字(如:¡°难,淡,敌他,地,堆,独,得,相,到,点点滴滴,第,得¡±

感人至深,¡°卓绝千古¡±

格律诗平仄谱式与推导技巧

格律诗共有十六种谱式:五(七)律的平起入韵,平起不入韵,仄起入韵,仄起不入韵

五律首句不入韵为正格,入韵为变格;七律仄首句入韵为正格,不入韵为变格。

联内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句中平仄相间

相对:每联上下句第一个双音步平仄相反

相粘:前联的下句和后联的上句的第一个双音步平仄相同

相错:一句之内,平仄音步平仄相间,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简捷的诗谱推导方式

¡°相粘¡±¡°相对¡±¡°相错¡±原则

定首句知全首,定首二字可推全首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五律平起不入韵式)

五律诗谱 (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五律谱式(入韵式——正格)

五律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律仄起入韵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七律诗谱 (由五律变化而来)

七律平仄格式: (七律仄起不入韵式)

在五言句前加两字与该五言句头两字平仄相反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五律平起不入韵式)

七律诗谱 (入韵式——正格)

七律平起不入韵式:

五律句前加两字与该五律句首二字平仄相反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七律诗谱 (入韵式——变格)

七律仄起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律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三五不论与拗救

传统的关于格律的不严谨说法: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七言的一三五字,五律的一三字可平可仄

局限:收平声韵的句子(仄仄)-平平-仄仄-平来,一三五不论,变成仄仄(或平仄)-仄平-仄仄-平,仄犯了孤平

孤平:传统认为一句中除了韵脚只有一个平声字,实际上格律诗一句中至少需要一个双平步。孤平为诗中大忌;须补救

孤平一般针对韵句,出句可不论

一般补救的简易方法——让那个孤平后面的仄声字变成平声,就成了(当句救)

拗救情况(不提倡初学者用)

本句自救:

¡°平平仄仄平¡±的第一字用了仄声,仄第三字改为平声以救之,将¡°仄平仄仄平¡±变成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句的第三字用了仄声,则第四字改为平声,变为¡°平平仄平仄¡±,即三四字平仄互换

对句相救:

¡°仄仄平平仄¡±句式的第四字用了仄声,本句难救,就将对句的第三字改为平声,变成¡°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写成¡°仄仄仄仄仄¡±,就句变成¡°平平平仄平¡±

出律

三平调(三平尾、三平脚、下三连等):

指诗句末尾三字都是平声。

三仄尾:句诗最后三字都是仄声。(是否属于¡°出律¡±,学界无统一意见,古人作品中太多)

失粘(折腰体):格律诗前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须相同,称¡°¡±,违者称为¡°失粘¡±

唐人诗中很多,所以将两联符合¡°¡±规则,联与联间不符合¡°¡±规则的称为折腰体。

拗式

若诗中存在失对、失粘的情形,则被称为拗式。

拗式须指近体诗。

折腰体阳关体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崔颢《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前半皆拗,近于古体,后半又保留了律诗的整齐之美,极尽错综复杂之能事。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因声求气

平声(状情之所由)¡ª¡ª转入声(状思之所痛)

¡ª¡ª上声(得之所喜)¡ª¡ª去声(意之所坚)

体现:感情变化;

君子淑女,和乐融融,清高和谐之感

格律诗的音乐性:节奏

¡°半逗律¡±¡ª¡ª林庚先生

五言诗:二//一,可简化为二/

¡°国破/山河/¡±

七言诗:二///一,可简化为四/

¡°万里/悲秋//作客¡±

变体:五言上三下二,七言上三下四

¡°海内//知己,天涯//比邻¡±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节奏与诗味

朱光潜举例:

¡°似梅花¡ª落地,如柳絮¡ª因风¡±

¡°似梅¡ª花落地,如柳¡ª絮因风¡±

¡°¡ª梅花落地,如¡ª柳絮因风¡±

¡°静爱竹¡ª时来野寺,独寻春¡ª偶过溪桥¡±

散文化¡ª¡ª¡°以文为诗¡±¡ª¡ª词、曲的格律

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对立、句法相似

不必过于工整

原则:宁粗毋弱,宁拙毋巧,宁朴毋华

不能犯的错误——合掌

对仗的上下句是同一个意思,为合掌。

如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绝对: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工对难,且易流于板滞、纤弱,因此宽对必要。——平仄相对、词性相同,结构大体同。

变格:中间两联,只有一联对仗;或仅首联对;或首联对而颔联不对;或后两联对;或扇面对(隔行对仗)……

注意:中间两联少一联对仗,在唐以后已极少,为变格;一首中对仗多于两联却可。

流水对:上下联将一件事、一个意思如同

流水般连续说下来,出对句有时空

或因果上的连续性。

诵读《声律启蒙》,可背诵。

对中国特有的平仄偶对规律的精彩总结。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意象优美;可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等训练。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

刘勇《<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解读》

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

《名联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诗美的建构:语言

不涉理路,不落言筌

形象化、以比兴写情;非理性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精粹,具强烈感发,富美感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安定城楼》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如何学习创作格律诗?

入门途径:

当先学五律,次则学七律,次则学七绝

填词从长调入手,次学小令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黛玉¡°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多诵读、多背诵

湛师学子 习作选评

咏湛江

骑楼古风舒锦巷,观海新城缀画廊。

沙湾戏波鸥对对,燕岭衔松鹊双双。

夏艳日丽河有恋,春和景明花自香。

福地辈有人才出,两金奥运铸荣章。

湛师学子 习作选评

鲁迅逝世七十五周年祭·步《自嘲》原韵·口占七律·立此存照

休说世事欲难求,且把往昔忆案头。

载道千文称雅句,雕虫一技迈俗流。

白沙水畔独青隼,赤焰山中小黑牛。

辣手文章担道义,平生好涌晋阳秋。

【自注】:白沙水畔喻国民党,因其当其为青天白日满地红

赤焰山中喻共产党,源自毛泽东诗句赤焰难明县天

(改:毛泽东《浣溪沙》首句为长夜难明赤县天

此句出自2009湖北高考满分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

明杨继盛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晋阳秋》:东晋庾翼撰。

《晋书》言此书:词直而理正,咸称良史。

对比鉴赏:校园生活诗

醉秋图

李下秋风劲,

贤士醉海棠。

白云几梅印,

红樽一抹香。

北风衔落叶。

鸿雁未觉凉。

苦读于燕岭,

硕果满雷阳。

对比鉴赏:校园景观诗

颂湛师

南海之滨涛声急,

寸金湖畔书香浓。

百年老校底蕴厚,

少年学子朝气足。

椰林丛中捧晨曦,

古榕树下送余辉。

五湖四海聚湛师,

天南地北学知识。

对比鉴赏:爱情诗

梦星缘

枝外夕阳残,林中晚鸟喧。

青蛾双眷恋,彩蝶喜缠绵。

步月双人倚,扶风独影怜。

相逢幽僻径?守护梦星缘。

他山之石

偶成 张澜 (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时02级研究生)

澹云微雨润苍苔,风动竹摇户半开。

掩卷方知生意满,一园幽绿入窗来。

评语:手笔纯熟,欣欣生意,有青春气息。¡°掩卷¡±二字妙,读书人本色语。

他山之石

潮州韩文公祠 蔡佳俊(中文系99级本科)

江天寥廓水悠悠,笔架祠堂几度秋。

古木经春深浅色,湘桥落日纵横舟。

文章败落安能起,吾道孤微抑可求?

不是一封谏佛骨,斯文岂著古潮州!

评语:完整有风骨,对仗工整、精密,用笔老到,亦具心思。

写作教程类:

张海鸥等《诗词写作教程》,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谢桃坊《诗词格律教程》,巴蜀书社2006

理论著作类:

(清)汤文璐《诗韵合璧》,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龙榆生《词学十讲》,北京出版社,2011(理论、鉴赏及创作均精到)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38d9b4f84254b35effd3427.html

《格律诗写作入门培训(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