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发布时间:2021-02-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 1 磁铁能吸引什么 课型 新授课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教学
目标
2.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3.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教学
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重点 性质。
教学 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难点 教学 准备
品。
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1、小魔术:出示一个乒乓球,一张纸。问:谁能让乒乓球定在纸上?教师演示。
2提出问题: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题、板书:磁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活动一: 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 1:磁铁为什么叫它吸铁石?它只会吸教学 铁吗? 过程
:因为它会吸铁,好像别的都吸不住的。 :不一定,好像别的也能吸。(引发学生冲突。
(2:要研究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
:做个实验就清楚了。
:你们说得对,科学研究不能光凭感觉,得用事实说话!那就请大家亲自动手,来检验一,老师在工具盘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大家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并把实验的情况和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记录在练习册的表格里。
(3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磁铁主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教师补课题:有磁性。
(活动二: 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1、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磁铁能吸引铁材料制成的物体,那么,如果老师用这些物体将磁铁和铁隔开,磁铁还能吸住铁吗?( 教师出示:木片、纸片、塑料片、铝片、布片。
2、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3、学生充分汇报。
4根据刚才的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结论? 教师板书: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吸住铁。 5、这里的“一些物体”指一的是不是铁材料制成的物体。因为磁铁隔着铁质物体吸铁,况比较复杂,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研究到的。当然如果你们现在感兴趣的话,可以回家做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实验,然后把实验结果告诉给老师,好吗?

磁铁能吸引什么
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铁类物质)
板述
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可以,但设计 对该物体性质有要求)
哪些物体是铁做的?(镰刀、削笔刀、锄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

反思
2
磁铁怎样吸引课题
课型
新授课
物体
1、通过探讨使小车用运动起来的方法,复习拉力、推力的知识,识磁铁的磁力作用。
2、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到,磁铁有隔空、隔物吸铁的性质,教学 目标
利用磁铁的这一特性玩一玩“蝴蝶飞”游戏。
3、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 重点 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磁铁的磁力作用及磁铁隔空隔物吸铁的特性。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磁铁的磁力作用,知道磁铁能隔空、隔物吸铁。
难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车、各种形状的磁铁、实验记录单、纸片、布片、餐巾纸、剪教学 准备

、复习导入
刀、回形针、细线等物品。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磁铁能吸引什么》,请大家来说一说磁铁能吸引哪些东西?这些东西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2、教师引导:正如大家刚才说的,磁铁能吸引铁和镍,那么同学们知道磁铁是怎样吸引铁和镍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来探究第二课。
3、揭示课题: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二、探究如何让小车动起来
1、教师出示一辆简易的小车,小车由四个轮子和铁片组成。 引导:同学们,这是一辆小车,你们能让这辆小车动起来吗? 教学 过程
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探讨使这辆小车动起来的方法。 预设:可以拉。在小车上系一根细绳,用手拉动小车,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要使这辆小车动起来,我们可以借助拉力或推力,用手拉动小车或推动小车,都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不过,现在老师要求同学们在不接触小车的情况下让小车动起来。下面同小组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交流,再验证一下自己的方法管不管用。
4、教师巡视,相机了解学生想出了哪些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 5、全班交流并展示学生们想出来的方法,看看这些方法效果怎样。 6、教师引导:同学们,刚才大家想了各种办法,在不接触小车的情况下,让小车动起来。大家想的办法有的效果不是太好,如用嘴吹,利用风力使小车运动起来。有的效果比较好,如只用一块磁铁就使小车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来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试验一下,如何用磁铁使小车运动起来。
三、实验探究:不接触小车,如何让小车运动起来? 1、实验材料:一辆小车、一块条形磁铁。
2、实验方法:把小车平放在桌面上,手拿一块条形磁铁,把条形磁铁的一端,对着小车慢慢靠近,利用磁力使小车移动。然后再换磁铁的另一端试试。
3、实验要领:在实验中要把握好条形磁铁靠近小车的位置和手拿磁铁移动的速度,不要忽快忽慢。这个实验可以多做几次,效果会更好。
4、学生实验之后说一说本小组的实验情况,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不接触小车,也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5、教师再次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拿的是条形磁铁做实验,那么其它形状的磁铁,是不是也能做出同样的效果呢?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选一种形状的磁铁,再来做一做实验,看看效果怎么样? 6、学生做完实验之后,交流试验情况,教师引导:看来不论用什么形状的磁铁,都能不用靠近小车使小车运动起来。实验做完了,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磁铁不用靠近小车,就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7、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相机作出小结:磁铁不用接触小车就使小车运动起来,利用的是磁力。因为磁铁有磁力,磁力可以吸引铁,小车就是用铁片制作而成的,所以磁铁不用接触小车,就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
8、教师引导:下面我们继续来试一试,在小车和磁铁中间隔着一些物体,磁铁还能让小车动起来吗?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如纸张、塑料片、布片、餐巾纸等较薄的物品。 9、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边实验边观察实验的现象,完成实验记录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并相机加以提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班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磁铁隔着这些物品,为什么还能在不接触小车的情况下,使小车运动起来?
板述 设计
磁铁利用磁力吸引物体

课后

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
3 磁铁的两极
课型 新授课
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 目标
3、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 4、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

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磁性强弱的问题,从某方面对不同的实验方法做出比较和评价,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教学 重点
决。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

教学 难点
通过活动,认识到磁极间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不同的作用:这种吸引、排斥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的两个磁极不完全相同,磁极不同,作用不同。
小组准备:小钢珠、大条形磁铁、回形针,没有标识的磁铁。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蹄形、环形等不同形状的磁铁,若干纸条(在黑板上直观记录条形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时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情景导入: 1(实物出示,这是什么?(小钢珠和条形磁铁如果把小钢珠放在条形磁铁的中间,一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猜测。
2、我们来试试吧!教师演示(多做几次看到了什么?(小钢珠在磁铁上总向两边滚
3、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猜想,做出假定性解释。 二、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1、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同一块磁铁各部分的磁性不一样强呢?那我们猜条形磁铁哪些部位磁性最强? 2、这只是大家初步的想法,怎样用科学的实验数据或现象来证明我们的观点呢?要比较磁铁的各部分磁性谁更强,可以怎么比? 教学 过程
3、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4、交流汇报实验方案。
(1、如果要测磁铁各部分能吸起回形针数,该怎么做?磁铁是放在桌上好呢还是挂起来?可以在条形磁铁的哪些部位放回形针?为节约时间我们可以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板书条形磁铁,并选择五个点,形针怎么放?我们可以一个接一个放(演示现在放了几个?如果再放上去要掉下来了,算吸起几个?注意一定要轻轻的放上去,细心一些。要不要记下各部位吸起的回形针数,记在哪里?在记录纸上就有这种实验方法的记录处,我们来看一下,分别在磁铁的AB
CDE处下面的括号中记录下来? (2、这是比磁铁各部分吸的回形针数,是一种比较好的比磁性强弱的办法,还有其它不同的办法吗? (3、能不能比磁铁各部分吸同一个回形针所需要的距离呢?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量磁铁各部位吸起同一个回形针需要的距离?用什么材料做的尺来量比较好一些?旁边能不能放其它的磁铁?把回形针放在尺的起始点放回形针,沿着尺慢慢的接近回形针,当吸住回形针时,观察磁铁离起始点的距离,就是这个部位吸回形针的距离。
(4、如果用小钢珠实验,怎么来做?小钢珠先放哪里?旁边能不能放其它的磁铁?观察什么?怎么记录实验的结果呢?可以用箭头画出铁珠的运动轨迹。
5、刚才小朋友们想出了许多好办法。但课堂上时间毕竟有限,了大家更好的交流,我们先选择第一种方法进行,好吗?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6、各小组实验数据汇总。
7、我们一起来观察分析一下,从我们的汇总数据里,我们可以发现些什么信息? 8、小结。
我们把两端磁性最强的地方,叫做磁极。(板书磁极想想一块磁铁磁极有几个? 三、磁极两极的研究:
1、我们已经知道磁铁能吸铁,如果用一个磁铁的磁极去吸引另一个磁铁的磁极,吸引力会更大吧?
2、用两只手握住两块没有标识的磁铁,将他们的磁极相互接近,出现什么情况?我们的手有什么感觉?
3、为什么有的吸在一起,有的会推开呢?这样的情况会出现几种?
4、我们能准确的说出,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是哪两个磁极相互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哪两个相互排斥?
5、学生讨论交流,老师适时引导。

磁铁的两极
板述 设计
磁铁两端磁性较强的地方叫磁极
两块磁铁可能相互吸引可能相互排斥

课后

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
4课型
新授课
磁极与方向

1、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2、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过程与方法:
有计划教学 目标
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 3、培养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实验的严谨态度,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学 重点

能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
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教学
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难点

教学 准备
小组准备:磁铁,悬挂磁铁的支架或磁铁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回顾引入:
1.上节课我们把两块磁铁的磁极标记为ABCD来研究磁极的相互作用,结果全班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对磁极的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未能把本是相同的磁极标上相同的字母。 2.磁铁的两个磁极还有什么不同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研究吧! 3.研究之前,老师想考考小朋友们:谁能正确指出我们教室的东、南、西、北方? 二、磁极与方向: 1.我们研究磁铁,老师怎么忽然让我们认方向了啊?小朋友们心里一定非常纳闷吧?不着急,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出示(把一块条形磁铁横着悬挂起来或放在磁铁座上,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注意让悬挂的磁铁远离铁制物体。 教学 过程
2.可不要小看它哦,仔细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吧,发现了什么?(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3.我们再让它转动一下。注意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变化了吗? 4.小朋友们一定很想自己动手做一做吧?好,下面小组实验,边实验边注意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反复多做几次。 5.汇报交流。
6.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指北的磁极总是固定不变的。于是人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北方”的英文是"North",“南方”的英文是“South",所以国际上通行磁铁指北的一极叫N极,指南的一极叫S极。 7.运用。上节课,我们用字母ABCD给磁铁的磁极做标记,现在还需要这样吗?可以怎么修改呢?(用“南”“北”或“SN”做标记)学生动手自己找出上节课使用的没有标识的磁铁的南北极并添加新标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磁极与方向
板述 设计

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指南的磁极叫南极( 用“S”表示)
课后

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
5课型
新授课
做一个指南针

1、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并能做成指南针。 2、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合作教学 目标
设计制作指南针。
3、培养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发现能让磁针水平旋转的方法。
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强力磁铁、钢针、泡沫、线、剪子、水槽(制作指南针的材料)
教学
盒式指南针(判断指南针的磁极)
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指南针的作用很多,用途很广。你想拥有一枚指南针吗?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到一枚指南针?
2.以前都是买来的,但是今天老师打算让我们要自己来做一枚指南针,想不想?
(板书:制作一个指南针)
3.你认为作指南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为什么?(支架、坐标、一枚小磁针)
4.你认为在这些材料中,哪个材料最难找到了?(磁针) 二、引导思考,学做磁针
教学 过程
1.你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得到一枚小磁针?
2.探索小钢针被磁化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看课本P78的内容。 3.看书后交流制作磁针的注意点:
a.不能来回摩擦,要沿一个方向摩擦;b.重复做20-30次;c.心操作,别让钢针扎手。
4.分发磁铁和钢针,生磁化钢针。
5.交流测试钢针,你的钢针带磁了吗?用什么方法可以去判断?(去接近小铁针)
6.但是你能分辨你的小钢针南北极吗?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别? (用指南针去接近或者直接指示方向判别,但不能用磁铁去接近分辨,因为磁铁的磁性太强)
7.给自己的小钢针做上南北极的记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作记号,也可默记) 三、继续探索,安装磁针 1.找能让磁针水平旋转的方法。 (让学生设想,小组讨论后陈述理由) 2.阐述自己的方法,交流点评。 (总结归纳有:支撑、悬挂、水浮式)
3.教师出示材料:泡沫、线,剪子、小水槽,学生课内制作。 四、交流展示,互评指南针
1.展示小组制作的指南针,相互点评并改进指南针。
2.我们的指南针能否准确地指示方向?试一次能表明制作成功吗?我们需要反复的实验,才能提高准确性。
3.自制的指南针辨认方向。 五、拓展延伸 继续创作指南针
1.朋友们的指南针已经制作成功,你们可以用自己制作的指南针去测定一下周围物体的方位,使自己能够更加熟练的使用。
2.那么除了这种方法外,大家想一想还有别的方法可以制作指南针吗?试一试当发明家的感觉,继续设计的新的指南针,可以把样式画下来,更希望它做出来。


板述 设计

自己动手做一个指南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

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课题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课型 新授课
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磁铁都有两极,相互接近时具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
教学 目标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准备

通过实验研究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
通过实验研究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

磁铁性质实验盒,红、蓝标签,铁架台,水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导入: 1.上次我们学了《指南针》一课,你明白了什么?由磁铁做成吸铁。 2.投影:现在两个指南针放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3.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4.刚才我们像科学家进行了讨论、预测,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用实验来证明。首先,我们知道指南针用什么做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揭题
二、新授: 1.今天老师给你们提供了两辆小车,两块条形磁铁,你们尽情地玩耍吧!但玩的时候有一个要求,观察一下相互接触的磁极分别是什么?有什么现象发生?并及时记录在书上P40的表格中。
教学 过程
2.学生动手实验,师巡视。 3.汇报: 你们是怎么做实验的?你发现了什么? (结合汇报,投影所填表格,师演示实验。 4.讨论: 你发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有两种:要么互相吸引,要么互相离开。师给你一个词:相斥(chì排斥,但什么时候离开,什么时候吸引呢?从刚才的实验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5.小结,并研究:指南针不指南的原因是什么? 指导填课后的填空题。 三、巩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通过刚才的研究,你对磁铁的性质又了解了多少? 2.现在老师遇到了一个新问题:这根磁铁上未标明南、北极, 谁能想办法来帮助老师呢?比比谁的方法多,还要告诉老师为什么这样做就能知道它的磁极的呢?不然,老师还不太相信哦!先小组讨论一下。
3.交流: 水浮法。 悬吊法。
用已知的条形磁铁去做实验。
4.学生试验后贴上红蓝标签。那蹄形磁铁又该怎么去做呢? 四、练习: 1.下面老师和小朋友们做个猜谜游戏,不准用手拆开小车上的货,只准使用磁铁,你能猜出这辆小车中装的是什么货物吗? 2.学生上台演示,并说出猜测的理由。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 4.磁铁多么有趣呀!你还想对它多了解些吗?那课后再多去研究研,读读课外书籍吧!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板述
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设计
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可以,但对该物体性质有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哪些物体是铁做的?(镰刀、削笔刀、锄头)
课后

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课题
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课型 新授课
1、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2、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方面。
教学
3、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
目标
4、通过了解磁铁的用途,体会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教学 重点 教学

交流、整理关于磁铁的知识。
知道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方面。
难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 准备
各种各样的磁铁、塑料小车、课件等。

一、激趣导入: 1、宝刀传说。(课件图片出示古代的侠客不光武功高强,而且常常有好的兵器。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从青铜兵器到铁制兵器,越来越结实,但是也有了一类特殊的兵器。就一把普通式样的刀,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却说是“宝刀”。原来,其他的兵器不敢轻易靠上它,一靠上它兵器就会被它吸住,力气小的人往往会让兵器脱手。撒暗器的也不管,那些铁制的暗器还没伤到人,只要用宝刀在面前挥舞几圈,暗器就被它全部吸住了。难怪被侠客们称为“宝刀”!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2、听完了宝刀的传说,我想小朋友们的心里一定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吧?呵呵!不着急,再看看老师的遥控小车吧! 3、演示遥控小车:把一块磁铁用纸包上放在塑料小车上,把一根条教学 过程
形磁铁包装成指挥棒状,手拿“指挥棒”靠近小车,吸引或排斥着小车前进和倒退。小车怎么会听我的指挥? 4、怪事还真多,你能猜猜其中的奥秘吗?学生猜测、交流、讨论。 二、我们对磁铁的了解: 1、在我们周围,很多物体上也都使用了磁铁。我们知道磁铁的哪些事情,是怎么知道的? 2、请以小组为单位,在记录纸(我们知道的磁铁上画出或者写出对磁铁的了解吧!再想想怎样把小组知道的有关磁铁的事情介绍给全班小朋友。一会儿我们开个小小交流会,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多,绍的好。
3、小小交流会:我们知道的磁铁。
(1、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以“磁铁”为中心用网状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式记录在黑板上。
(2、评比得出最佳表现组。 三、利用网状图,整理磁铁知识: 1、形状
(1、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课件图片出示
(2、这么多不同形状的磁铁,怎么进行交流介绍呢?为了方便,们就根据形状给磁铁取名了。你能给这些磁铁取个名字吗?(凡取的名有道理的都给予肯定,但注意最后统一到通用称呼上来:蹄形、条形、环形磁铁等。
(3、为什么磁铁要做成这么多的形状? 2、用途
(1、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 (2、磁铁在这些地方有什么作用? (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图片出示,或补充介绍或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3、性质
(1、我们知道磁铁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是怎么知道的呢? (2、我们能把这些性质记录下来吗?学生在记录纸(我们所了解的磁铁性质上写下自己所知道的磁铁的性质。
(3、交流汇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述 设计
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课后

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
1、观察我们的身体

课型
新授课
1.我们的身体基本结构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身体外形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
身体内部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结构,如骨骼、肌肉、心脏等。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观察并描述身体的外部结构。
教学 目标
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身体内部的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
2.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开展观察活动,以证实自己的观察结果。 能够如实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3.能够发现人们身体结构相似,但相貌等方面总会有些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 重点 教学
能够观察和描述身体的外部结构。知道人的身体基本结构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身体外形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
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开展观察活动,以证实自己的观察结果。
难点 教学 准备
为学生准备:白纸、彩笔、人体结构图、不同地区儿童的照片。
教师准备:课件、小视频、班级记录表。
一、聚焦 1.看图认动物。
2.谈话:同学们在一年级时,就认识了很多动物,通过观察了解了它们的身体结构。你对自己的身体结构有哪些认识呢?(课前布置学生完成活动手册上的信息采集,此处学生便可根据活动手册进行说明了)今天,我们就来观察我们的身体。(板书课题 二、探索

(一)观察身体的外部结构 活动一 画一画
教学 过程
1.明确活动要求。
(1每组选择一名同学,躺在大白纸上。
(2每组再选择一名同学用彩笔沿着这名同学的身体外部把轮廓画出来,然后再把身体轮廓剪下来,其他人辅助操作。 (3笔的墨迹不要碰到同学的身体和衣服。 (4安全使用剪刀,不要伤到自己或他人。 3.小结:人的身体结构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 活动二 折一折
1.把轮廓沿中间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3.谈话:把轮廓沿中间对折,左右两个部分会重合在一起,这个现象说明,我们的身体具有左右对称性,比如,我们的左手和右手是对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你还能说说我们的身体哪些地方是对称的吗?
4.小结:不同的人有很多不同之处,但外部结构基本是相同的,包括了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同时,人体还具有左右对称性。 (二)观察身体的内部结构 活动三 摸一摸,听一听 1.明确活动要求。
(1用手摸一摸自己的身体,会有什么感觉?感觉皮肤下面有什么?在轮廓图上标出摸的位置。
(2两个同学一组,互相听一听对方的腹部和背部,哪里有声音?可能是什么器官发出的声音?在轮廓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3.教师板书记录。
要求:汇报时注意要用“我用什么方法,感觉到什么,听到哪里有什么声音,它可能是什么器官。”这样的句式。


三、拓展 出示人体的骨骼示意图、肌肉示意图和内部器官分布图。(出示图片)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人的身体外部结构是相同的,都包括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同时,人体还具有左右对称性。我们还发现身体内部还包括很多结构,具体内容我们将在以后慢慢学习。

板述
观察我们的身体
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

反思

2
课题
通过感官来发现



课型 新授课
1.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
2.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
教学 目标
3.科学探究目标:
4.能够采用实验的方式,研究感觉器官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 5.能够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观察、实验发现的事实和自己想象的内容。

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


教学 重点
教学
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
难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
石头、豆包、装有4050℃热水的杯子、音箱、盲道图片等。
准备
一、聚焦 1.上节课我们观察了我们的身体,了解了我们的身体结构,认识了我们身体中的很多器官。
那我来考考大家,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眼睛了?鼻子了?舌头了?(不能随便的闻和尝)皮肤了?
2.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感觉器官。感觉器官非常重要,通过感觉器官我们能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 二、探索 (一)认识感官及其作用 活动一 我说你猜
1.出示一个暗箱(箱子里装有板栗),让学生猜一猜箱子里装了什么物体。
要求:(1一名同学闭上眼睛,用其他感觉器官感受箱子中的物体,并描述物体的特点。
教学 过程
(2其他同学根据这个同学的描述,猜测箱子中的物体。 3.讨论:说一说,你刚才用了哪些感觉器官?这些感觉器官的作用是什么?
注意:用手摸一摸,感觉物体是硬的。教师要告诉学生这种感觉不是手感觉到的,而是手上的皮肤感觉到的,皮肤是触觉。 4.提问:你知道人还有哪些感觉器官吗?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人的感觉器官及其作用。 6.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能够迅速识别出箱子中的物体? 预设:用眼睛看。
追问:眼睛能帮我们看到哪些信息?
7.小结:每种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收集到的信息,但也有收集不到的信息。
(二)综合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准确 活动二 看一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谈话:看来,眼睛能够收集比较多的信息,下面我们来看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物品(出示石头、豆包、装热水的杯子、音箱),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要求:(1每人选取一个物品作为观察对象。 (2最后两列暂时先不填写。
2.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出示相关的科学词汇。 活动三 验证自己的想法
3.小结:每种感官都有自己的功能,每种感官都有无法获得的信息,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能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 三、拓展 活动四 不一样的道路 1.出示盲道图片。
3.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科技产品?它们对残障人士有哪些帮助?




眼睛看到的
通过看 想到的
用五种感官感受到的
想到的和事实是否一样
物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述 设计

通过感官来发现

课后

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课题



科学概念目标:
感觉器官观察到的信息,可以通过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特征及其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变化。
教学 目标
能够使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 科学态度目标:
如实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愿意在合作中承担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够创造性地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

教学
能够利用感觉器官进行事物之间不同之处的比较,探索事物的本质特征。
重点 教学
通过实验体会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可以更精准、更全面地进行比较。
难点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真水果和仿真水果若干、纸箱(每组1个)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班级记录单(上一课的和本节课要用的)毛绒玩具1个)钥匙(1串)、自来水(1杯)、眼罩(1个)、饮用水(3个半瓶,瓶盖上用红、黄、蓝彩笔做记号或用不同颜色的瓶盖)

课型
新授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聚焦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一起通过感官发现了很多物体的特征(出示上一课的班级记录表)。
2.今天,我们将继续利用身体的感官,在观察与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事物更多的“秘密”(特征)。(板书课题:观察与比较) 3.利用感觉器官进行比较,我们能够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


二、探索

1.比较屏幕上的两幅图,找出5个不同点,找齐之后请举手示意老师。
2.根据听到的声音判断是什么物品被扔进了桶里,并说明理由。 一名学生戴上眼罩,另一名学生选择一个物品投入桶内。(如果选择水,请在桶内放一个小一点的用来接水的器皿)
3.(教师背对学生)往3瓶饮用水中分别滴入不同量的醋,请各个小组依次到前面按照科学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与比较,然后按照滴入醋的量的多少排序。完成后将三瓶溶液按顺序摆放在实物展台上,并把用到的感官图片摆在瓶子的后面。 4.把仿真水果挑出来,有哪些方法?
教师可以为每组学生准备5种水果,其中只有1种是仿真的,比如1个真苹果、1个仿真苹果、1串葡萄、1个芒果、1个橘子。把这些全部放入一个封闭的纸箱中。 操作规则:
(1请在小组内交流,商量出挑选的方法,并明确你们需要用到的感觉器官。讨论结束后组长举手示意。
(2每个小组选出一人代表全组进行汇报,并由这名同学按照“通过讨论,我们小组决定用……挑出仿真水果”的句式来汇报。 (3等老师发布“开始”的口令后,组长才能将箱子打开,比赛正式开始。
教学 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挑选出来以后,组长举手示意。小组所有成员都要反思开始的设计方案与实际实验的时候有哪些不同。
三、研讨 1.运用感觉器官,我们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比较? 2.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比较,有什么好处? 四、小结
你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请用以下句式反思一下。 1.我在本节课学会了 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 3.我还想知道
4.我在本节课 做得不好,下次一定

3.观察与比较
颜色、形状、大小、高矮、粗细等
声音(悦耳、噪声等) 气味(香、臭、怪味等) 味道(酸、甜、苦、辣、咸等) 温度(冷的、热的、温的)粗糙程度(光滑、粗糙)






板述
观察与比较
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

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题
测试反应快慢


课型 新授课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身体对外界刺激具有反应能力,并且反应的速度有快慢差别。 知道反应速度可以通过多次训练以及眼手的默契配合得以提高。 科学探究目标:
教学 目标
主要利用眼睛、手这两种器官的默契配合逐步提高反应速度。 通过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反应速度快慢的因素。 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积极投入到研究活动中,保持好奇心和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数据处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可以为研究问题提供方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 重点
知道身体对外界刺激具有反应能力,并且反应的速度有快慢差别。

教学
通过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反应速度快慢的因素。
难点
教学 准备
学生准备:标记1~10号的彩色磁贴(至少5组)、白色卡纸条(上面有刻度但没有数字,两人1条)、黑色油性笔(每组1支)、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课件、小视频等。

一、聚焦

1.邀请一名学生和自己一起玩翻拍手游戏。
2.介绍活动规则:两人一组,每人拍对方5次,记下自己胜利的次数。
3.谈话: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发现每个人在游戏过程中反应的速度有快有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测试反应快慢。(板书:测试反应快慢)

二、探索

教学 过程
谈话:为了测试反应快慢,我们要玩一个“抓尺子”的闯关游戏。第一关,看谁抓到的次数多。 (一)初步体验反应速度有快慢
1.教师与学生配合示范操作,并明确规则。
教师手臂伸直,一手捏住“尺子”(长白卡纸做的)的上端。学生伸出一只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做准备捏合状。教师使“尺子”末端垂直于学生伸出手的正上方,学生的手不能接触“尺子”,也不能高于“尺子”下端。待学生准备好后教师轻轻松开“尺子”,如果学生迅速将“尺子”抓住,即为成功,就可以在记录单上画“√”。 (二)做一个有数字的“反应速度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思考:为了更准确地判断反应速度的快慢,我们要在刚才的“反应速度尺”上标记一些数字。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标呢?
首先,确定抓到数字大的反应快还是抓到数字小的反应快,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讨论得到解决,只要捏“反应速度尺”的同学统一捏小数字的一端即可。其次,通过上一个活动的经验发现,还要规定“反应速度尺”的下端与抓尺子的手的距离,这样才能进行全班比较,并体现公平原则。
(三)比一比,看谁抓得准,得分高
1.示范记录得分的方法,然后两人一组玩游戏,并把分数记录下来。比一比,谁的得分多。
2.挑选几名全部抓住的学生的数据,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得分记录从标记110号的彩色磁贴中,找到相应数字贴纸贴在班级记录单上。 3.提问:仔细观察班级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颜色和总分)



三、研讨 1.你玩“抓尺子”的游戏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 3.小结:看看我们的班级记录单,你就会有发现,每个人的反应速度是有快慢之分的,但通过眼、手的相互配合,经过多次训练,抓到“尺子”的次数越来越多,得分越来越多,这是因为身体的反应速度是可以被训练的。
四、拓展提升 谈话: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反应速度慢,可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麻烦。但大家都不必担心,因为反应速度是可以通过训练改变的,良好的反应速度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惊喜。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图片,请大家猜一猜,他们都在干什么?(出示图片)
五、小结 你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请用以下句式反思一下。 1.我在本节课学会了 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 3.我还想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在本节课 做得不好, 下次一定
4.测试反应快慢


板述 设计
测试反应快慢

课后

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发现生长
课题

通过对比自己从小到现在的身高、体重和衣物的大小等,学生能够知道自己教学 目标
的身体是在不断生长的。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型 新授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化。 能够如实讲述自己的身体变化。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够关心自己和他人,我们都有着生长发育的过程。

教学
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
重点 教学
能够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化。
难点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表、不同年龄段的衣服、体检记录、成长照片或视频。
教学
教师准备:收集与学生相同的信息,课件,小视频。

准备


一、 聚焦

同学们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想考一考你们的眼力。
请同学们看一看这是谁的照片?出示幼儿、儿童、少年、青年时期的某同学的照片。(猜猜他是谁)(每张照片上的年龄) (1现在能猜出来吗?
教学 过程
(2为什么刚才你们猜不出来呢?大家说的都很正确,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我们自己。 板书课题: 二、探索


(一)怎样证明我们的身体在一年一年地生长
1.提问: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相同的经历,都要经历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你注意过自己身体的变化吗?都有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话:听同学们这么一说,大家都发现自己的身体在一年一年地生长,对吗?你能拿出证据来吗? (二)计算自己身高和体重增加了多少
1.提问:你想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高和体重增加了多少吗? 2.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3.比一比:小组内长得最快最多的是哪位呢?
4.刚才算了一下自己长了这么多,长高了,变重了,高兴吧!再来试一试自己小时候的衣服、鞋子帽子吧,还能穿吗?
5.试一试:为了让他们亲身感受到自己的变化,我让他们拿出儿时的小衣服、小鞋子试一试,使他们真实的感受到了自己在长大。

三、研讨

1.提问:我们的生长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2.思考:你还记得前几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吗?请你再想一想,我们在哪些方面还有变化?
3.小结:通过多次训练有些技能可以被强化和提高,这些也是我们身体生长变化的一个方面。
4.讲述:当我们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的小宝宝时,家长给予了我们无私的、伟大的爱,照顾着我们的一切,让我们健康地成长。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四、拓展

谈话:同学们对自己小时候的记忆也许不是很多,但你们一定听过家长讲的关于你们成长的故事。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


板述 设计

发现生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

反思


6身体的时间胶囊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不断地生长。 科学探究目标:
教学 目标
能够通过对长辈、哥哥、姐姐们的身体生长情况的了解,推测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够关心自己和他人,理解我们都有着生长发育的过程。

教学 重点 教学
学生对自己未来的生长发育进行有根据的推测。
来整理有关资料, 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难点
学生准备:塑料瓶、生长信息记录单等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小视频、量身高的纸、秤、卷尺、长尺、记录表、学生体检记录表。

一、聚焦
1.导入:上课之前,我们先看一段动画片。(播放一段《熊出没》视频)
2.视频中提到了一个词——时间胶囊(板书)。这段视频说的是光头强写了一封信,留给二十年后的自己,并把这封信放在一个罐子埋了起来。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时间胶囊,一个身体的时间胶囊
教学
二、探索

过程
(一)了解“时间胶囊”里的记录信息
1.提问:在“时间胶囊”里我们可以写下关于身体的什么信息呢? 2.谈话: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观察到的身体生长情况吗?我们可以把现在的身高、体重、腿长等信息记下来,然后再预测一下,四年后我们身体各部分会增长到多少,我们把这些预测的信息也填写在记录单上,最后把记录单放进塑料瓶里,封好并保存起来。等到我们小学毕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候再拿出来,作为毕业礼物送给自己。 学生了解“时间胶囊”里记录单要记录的内容。 (二)预测六年级时的变化
1.请你预测一下,自己在六年级时会是什么样。 2.你能具体说说自己会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吗?理由是什么?

三、研讨

1.提问:我们依据什么来推测六年级时身体的变化呢? 2.思考:平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才能让身体健康成长呢? 四、制作自己的时间胶囊 1、制作自己的“时间胶囊”
2.举办一个时间胶囊装箱、封闭保存的小仪式。

板述 设计
身体的时间胶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

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3c7343db8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3.html

《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