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4677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 三黑和土地

1.正确理解“疙瘩、挨骂、白霎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3.体会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 重点
1.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体会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难点
体会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自己对脚下的土地能有新的感受。

1.字词教学
根据本课生字的特点,可以根据形声字的字形特点识记“耙、荞、蝈、蹚、闺”,注意“耙、蝈、蹚”的声调。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疙瘩、耙、蹚”等字词的意思。 2.阅读理解
本文是一篇现代诗歌,应用多种形式朗读诗歌,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本文是作者苏金伞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歌颂大规模的土地改革的作品,写作背景与时代相对于现在孩子所处的年代来说比较久远,在学习诗歌前了解一定的写作背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学习本课时,可根据阅读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带动全文的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通过朗读诗歌、理解诗歌、体会情感等途径,使学生感受到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 3.表达运用
诗歌采用了不少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本文语言最大的特点是朴实自然,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作者设喻取譬多来自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这样的比喻句通俗易懂、平白自然、鲜活形象,使人感到亲切。

1.预习提纲

1)搜索资料,了解课文写作背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视频导入,了解背景
1.播放关于地主剥削农民的戏剧或影视片段。 2.了解土地改革运动。
土地改革运动之前实行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农村人口总数不到10%的地主、富农约占有农村70%80%的耕地,他们以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总数90%以上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则只占有20%30%的耕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却不得温饱,还常常受到地主、富农的欺辱。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土地改革。19465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把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政策变更为消灭封建的“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3.播放电视剧《老农民》中宣布土地改革政策,农民得知自己有了土地欢天喜地的片段。 4.导入课题,板书课题——三黑和土地。
5.解题:题目“三黑和土地”,交代了写作对象,三黑是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 6.了解作者。
作者苏金伞,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是中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1946年,《大公报》介绍苏金伞时说,“他的诗讽刺深刻得体,当世无第二人”。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地层下》《窗外》《鹁鸪鸟》《苏金伞诗选》《苏金伞诗文集》等。本文选自《苏金伞诗选》 【设计意图】
用播放旧社会剥削农民的视频导入,可以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离他们比较久远的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45f02f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c8.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