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首古诗

发布时间:2020-05-31 16:31: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君,我要等到什么时候。
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

选自《陈子昂集》。幽州台,即蓟北楼,又称黄金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故址在今北京西南。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的样子。
]眼泪。

前两句,抚今思昔,壮志难酬

后两句,感慨时空,怆然涕下。
写作特色,气势磅礴,胸怀宏伟

气势磅礴,景物宏大,开阔壮美;胸怀宏伟,胸怀宇宙。
这首诗看起来比较消极,但其实则不然它流露出作者积极进取的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1.前两句是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来者分别指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遭遇?
时间角度(前、后)。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休无止,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而自己因不见明君而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悠苦之情.
2.后两句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涕下
3.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诗人独自站在幽州台上,他仰望长天,俯视大地,然泪下.
4.小结
所见:时空的无限
所感:怀才不遇,生不逢时.
主旨: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的情怀。
5.主题

这首诗通过写登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
6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意境雄浑,形象鲜明.

《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呵,你是那么的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大自然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注释

选自《杜诗祥注》卷一,唐玄宗开元24(736),杜甫曾在齐、赵(今山东、河北一带)漫游,故有此作。
岱宗:指泰山
③[齐鲁青未了]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密连绵不断。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在今
山东一带。泰山以北为齐国,泰山以北为齐国,泰山以南为鲁国。青,指山色。未了,不尽。
4(造化钟神秀)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
(阴阳割昏晓)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割,分。
⑥[荡胸生曾云)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曾,同
(决入归鸟] 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眼眶决:张大

8(会当)终当,终
9(凌绝顶)登上泰山的顶峰。

首联 绵绵不尽气象雄伟(远望)

 神奇秀美,巍山高大(近望)
颈联 极目远望,气象万千 (细望)
尾联 欲登极顶,抱负远大(府望)

1.诗中的指的是哪座名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了怎样人生哲理
指的是泰山。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山高峰,俯视一切的精神和气概
2.“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 从炼字方面赏析阴阳割昏晓的
形象地表现出泰山高耸陡峭的特点,像一把利剑把世界分割成明暗两部分,用字极富神韵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现的

大自然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何巍峨,山前山后好像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

5.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写的实景是细望所见,诗人抓住这两个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开阔。

6.诗歌中各联描绘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首联颔联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景。颈联尾联,也写了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7.主题
这首诗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峰顶灵隐寺有座高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1选自《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四十八。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故又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环郡东武(今山东诸城)飞来。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3[]因为。
4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
5眼:视线
6塔:铁塔
7最高层:最高处,比喻自己是皇帝身边的最高决策层

1.①②句描写景物——充满生机

③④句抒发情怀踌躇满志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含的哲理.

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所羁绊。

3.主旨

这首诗写景抒发了诗人广阔的政治胸怀,以理入诗,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不怕困难的心怀

4.有实有虚,既有抒情又有议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将哲理融于事物之中.

《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不要笑农家腊月所酿的酒浑浊,在丰收之年有丰足的菜肴款待客人。

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

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一路迎神的萧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穿戴简朴,古代的风气,仍然保存。

从今以后如果还能趁着月明来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门。

选自《剑南诗稿校注》卷一。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腊酒浑)腊月所酿的酒,称为腊酒。浑,浑浊。酒以清为贵。

③[足鸡豚]备足鸡肉、猪肉豚,小猪,这里指猪肉。

④[萧鼓追随春社近]将近社日,一路上迎神的萧鼓声随处可闻。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社神(土地神),祈求丰收。

⑤[闲乘月)趁着月明来闲游。

⑥[无时)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若:如果

若许:如果这样.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义.

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的事物是消长变化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好客、热情、淳朴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之情.

3首联:出游农家体现了农家人的热情好客 记叙

领联:村外之景,山环水绕 描写

颈联:村中之事,民风淳朴 记叙

尾联:希望之事,时时游玩 抒情

4.全诗无一字,但处处紧扣字展开,游性十足,游意不尽

5.面对困境时,我们会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要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找到一方新的天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离愁浩荡,白日西斜,一边吟诗,一边扬鞭东指,眼前是天涯路漫漫。
坠落的红花,本不是无情之物,身化春泥,更护新花。

1.选自《龚自珍全集》第十辑。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己亥年,这一年诗人辞官离京返回杭州,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往返途中共写成七绝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这是第五首。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2.(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3.[落红]落花。后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1.此诗前两句描写,写景,后两句抒情.

2.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3.“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了离愁的深广,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

4.“吟鞭东指即天涯

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

离愁别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落红的形象,就成了崇高的献身精神的象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异曲同工之妙)

6.主题

对国家民族的那份执著的忠忱。

不甘于沉沦,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

牺牲自己,培养后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4afdec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e0.html

《五首古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