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纪年法

发布时间:2011-04-16 17:14:5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旧历,是东亚传统历法之一。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但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朝鲜韩国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国家,仍使用农历来推算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节日。因为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称为夏历。

  夏历有个辅助部分——节气。节气如果也算立法的话,就是完全的太阳历。节气和地球在绕太阳运动的轨道的位置有关,和月球无关。节气是从立春开始的,一个太阳年是两个立春之间的时间,约365.2422天。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

  夏历的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年份分为平年闰年。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十二个月普通月份加一个闰月,总共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计算决定。平年全年354~355天,闰年全年383~384天。由于每平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采用设置闰年(即十二个普通月份加上一个闰月)的方法使这几年的平均日数尽量的接近365.2422日。由于1回归年为12.368个朔望月,368/1000=46/125,所以在一百二十五年中应设置四十六个闰年。但因为这样设闰太过复杂,经推算,7/19最接近0.368。故一般的,在19年里中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

  人们因为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因而常把夏历称为农历,但二十四节气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决定,应该属于太阳历部分。因此把夏历称为阴历是不恰当的。

  夏历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历法中,唯一既照顾到太阳历,有照顾到阴历的历法。因此,有人说西方的历法比中国科学,这显然是错误的。比如,公历中,一个的概念首先就已经违背了这个初始的概念。夏历既符合了月(朔望月),又符合了年(回归年),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历法之一。

编辑本段历史

  中国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上古时期,根据不同的农业牧业生产情况需要,分别产生过太阳历法和太阴历法。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最早源自何时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多有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从黄帝纪年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格里历),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夏历、商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皇极历、唐大衍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有所作用,如西汉末期的三统历隋朝的皇极历法等。

  汉朝以前的古代中国历法以366天为一岁,用闰月确定四时和确定岁的终始;已经有时间单位,具备了阴阳历的技术;观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运动规律,用闰月”“减差法来调整时差;历法实施成为重要大事,主要内容之一是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正闰余,即确定闰月位置和如何减去多余出来的天数(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数),由此来确定年岁的终结和开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朝王室衰落,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现多轨制历法,亦即各诸侯和各地部落还有自己的地方历法;秦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历法。

  汉朝初期开始中国历法出现了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历法也成为了一门较为独立的科学技术。汉武帝责成邓平、唐都、落下闳等人编写了《太初历》,之后刘歆作《三统历》,这两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是之前历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减差法以调整时差,年岁周期起始相当固定,用数学计算就能确定闰月,用不着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至此,阴阳五行基本上退出了历法。之后中国历朝颁布的历法,均与太初历大同小异。

  中华民国成立后,纪年采用西历或民国纪年并用。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成立时,继续使用西历,以公元纪年;但中华民国历仍以1912年为元年,目前尚在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实际控制区使用。

编辑本段夏历、殷历和周历的分别

  夏历殷历周历的主要区别是以不同的月份作为一年之始:夏历以寅月为正月(今农历1月)、殷历以丑月(今农历12月)为正月、周历以子月(今农历11月)为正月,所以又叫三正zhēng)。由于岁首不同,这三者的四季的定义也不同。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正朔,以建亥之月(夏历十月)为岁首,但不改正月,四季完全和夏正相同。汉初沿制,武帝元封七年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后两千多年一般都是用夏正。

编辑本段农历规则与置闰

  时间、月相计算以东经120度(中国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为准。

  日的定义: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其中以子时(合现在计时夜晚11时)为一日之始

  月的定义: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月。因一个朔望月即月相由新月循环到新月所经过的平均时间为29.53059日,因此每个月的天数是不定的。我们定义以新月出现那天为一月之始,即初一,例如:

  本月新月 下月新月 农历月长

  公历 5113 53101 30

  公历 5101 53013 29

  那么,会出现一个月有29天或者30天两种情况。我们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月多少天以天文计算结果为准。满月的望日会出现在十五或者十六,个别会出现在十四或者十七。

  年的定义:以地球绕日公转一周为一。计算采用冬至日测量的回归年,即冬至至下一个冬至的时间,约有365日。

  冬至所在月为子月,定此月为农历十一月,进而定出正月。正月初一即一年之始元旦(又名为春节)。

  因为一 = 12.37月,定12个月为平年,13个月为闰年。即一年有1213个月。从正月初一至下一个正月初一

  包含了完整的十二个月的定为闰岁,相应这一年定为闰年,有十三个月。

  一年有十二个中气,定闰年中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

  闰年虽有十三个月,但并没有十三月的名称,其中闰月名称沿续上个月。例如,在四月之后的闰月称闰四月。

  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相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1回归年),每隔一定时间要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因此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通常19年置7闰,无中气那个月则为闰月。

十九年置七闰

  农历一个月为朔望月,农历一年通常有12朔望月(= 354.36708日),比1回归年短了10.87512日;阴历闰年则有13朔望月(= 383.89767日),比1回归年长了18.65547日。19个回归年的长度为6939.6018日,而19x12+7=235个朔望月(十九年置七闰)的长度为6939.68865日。可见十九年置七闰的规则是为了协调阴历年与回归年日数的差。因为1阴历年比1回归年少约11日,所以在公历中翌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比每年的早11天;如果遇上闰年,则推迟约19天。农历基本上以19年为一周期对应于公历同一时间。如公历的200152719825271963527这个日子,都是闰四月初五。间中也有例外的例子,比如说公历的191744是闰二月十三、193644是三月十三、还有195544是三月十二。不过日子相差最多也只是一天。

无中置闰

  十九年置七闰仅仅是一个近似说法。由于19个回归年和235个朔望月的时间不完全相等,经过长时间的累积,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导致二十四气和月份不能对应。故现行的农历采用无中置闰法,即当两个冬至日所在朔望月之间有十二个朔望月(不含两端)时,必定至少有一个月份没有中气,则以第一个无中气的月份为闰月。从而中气和月份能够大致对应,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编辑本段以往农历置闰规则的缺陷与解决

  众所周知,一个回归年平均是365.2422日,一个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因此19个回归年365.2422×19=6939.6018日略小于19个农历年(19×12+7×29.5306=235×29.5306=6939.6910日。但农历的置闰规则会产生198236个月(19X12+8)这种有违基本数理和自然规律的现象。

  现行农历利用天文数据准确的真气真朔,各种天文特殊点的位置(定冬至)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废弃或者不依赖197闰的闰周(这种观点一定要纠正。因为虽然现行农历的置闰和十九七闰法大部分吻合,但由于十九年七闰法是平气法,和回归年还有很大的误差,所以实际这个闰周没有真正意义上使用,但是却被人们以讹传讹传了这么久),只依赖准确的真气真朔,各种天文特殊点的位置。

  1 置闰首先要满足定冬至法:即太阳在黄经270度的位置,它必须落在农历冬月(子月,十一月)中。节气也由黄经度数定义。

  2:其次是历理的年首是冬至所在的子月(冬月,十一月),而非正月。

  3:满足了上面俩个条件且置闰后仍然满足上俩条件,才是无中置闰,按照子月、丑月、寅月、卯月这样依次类推,第一个无中气的月份置闰即可。 否则即使一年中有且只有一个月份无中气也不置闰,即消除假闰月

  利用这种置闰法的好处就是能永远与回归年对应,而不会产生误差。现行农历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编辑本段阴阳历法

  农历即夏历。农业上使用的历书,有指导农业生产的意义。但事实上农历月日与季节变化相差明显,指导农时的效果并不好,我国古代真正指导农时的是二十四气,它实际是一种特殊的阳历

  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农历固定地把朔的时刻所在日子作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所谓,从天文学上讲,它有一个确定的时刻,也就是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那一瞬间。(太阳和月亮黄经的计算十分繁琐和复杂,这里就不予介绍了)

  至于定农历日历中月份名称的根据,则是由中气来决定的。即以含雨水的月份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为二月;以含谷雨的月份为三月;以含小满的月份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为六月;以含处暑的月份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为八月;以含霜降的月份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为十月;以含冬至的月份为十一月;以含大寒的月份为十二月。(没有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上月的闰月)

  农历的历年长度是以回归年为准的,但一个回归年比12个朔望月的日数多,而比13个朔望月短,古代天文学家在编制农历时,为使一个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即初一是无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圆月,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季节时令,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在农历十九年中,有十二个平年,每一平年十二个月;有七个闰年,每一闰年十三个月。

  为什么采取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呢? 一个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一个回归年有12.368个朔望月,0.368小数部分的渐进分数是1/2 1/3 3/8 4/11 7/19 46/125 即每二年加一个闰月,或每三年加一个闰月,或每八年加三个闰月……经过推算,十九年加七个闰月比较合适。因为十九个回归年=6939.6018日,而十九个农历年(加七个闰月后)共有235个朔望月,等于6939.6910日,这样二者就差不多了。

  另外,十九年七闰只是一个近似说法。事实上,春秋时代天文学家曾经首创十九年七闰的方法;祖冲之大明历采用20197闰插入1114闰,计391144闰,使农历的平均历年更接近回归年;此外还有334123闰、1021376闰的提法,和回归年的差额更小。但自清代以来,我国即完全采用天象确定历年、历月,从而使农历的平均历年与回归年完全一致。

  七个闰月安置到十九年当中,其安置方法是很有讲究的。农历闰月的设置,自古以来完全是人为的规定,历代对闰月的设置也不尽相同。秦代以前,曾把闰月放在一年的末尾,叫做十三月。汉初把闰月放在九月之后,叫做后九月。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闰月分插在一年中的各月。以后又规定不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前一个月的闰月,直到现在仍沿用这个规定。

  为什么有的月份会没有中气呢? 节气与节气或中气与中气相隔时间平均是30.4368日(即一回归年365.2422日平分12等分),而一个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所以节气或中气在农历的月份中的日期逐月推迟,到一定时候,中气不在月中,而移到月末,下一个中气移到另一个月的月初,这样中间这个月就没有中气,而只剩一个节气了。

  上面讲过,古人在编制农历时,以十二个中气作为十二个月的标志,即雨水是正月的标志,春分是二月的标志,谷雨是三月的标志……把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闰月就使得历月名称与中气一一对应起来,从而保持了原有中气的标志。

  从十九年七闰来说,在十九个回归年中有228个节气和228个中气,而农历十九年有235个朔望月,显然有七个月没有节气和七个月没有中气,这样把没有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也就很自然了。

  农历月的大小很不规则,有时连续两个、三个、四个大月或连续两个三个小月,历年的长短也不一样,而且差距很大。节气和中气,在农历里的分布日期很不稳定,而且日期变动的范围很大。这样看来,农历似乎显得十分复杂。其实。农历还是有一定循环规律的:由于十九个回归年的日数与十九个农历年的日数差不多相等,就使农历每隔十九年差不多是相同的。每隔十九年,农历相同月份的每月初一日的阳历日一般相同或者相差一、二天。每隔十九年,节气和中气日期大体上是重复的,个别的相差一、两天。相隔十九年闰月的月份重复或者相差一个月。

编辑本段干支纪时

  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乙丑、丙寅......(也就是天干转六圈而地支转五圈,正好一个循环)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一甲子

  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时法。

  传说黄帝时代的大臣大挠五行之情,占年纲所建,于是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日,谓之支,干支相配以成六旬。这只是一个传说,干支到底是谁最先创立的,现在还没有证实,不过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表示干支的象形文字,说明早在殷代已经使用干支纪时法了。

编辑本段农历纪年

  中国农历使用干支纪年,因此出现每60年重复的六十甲子。如公元1931,称为辛未年,公元1991也为辛未年。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皇帝年号与天干地支同时使用,以避免重复。如同治三年,甲子年(公元1864)。

编辑本段历代历法

  古六历

  颛顼历 - 秦朝、西汉(? - 公元前104年)

  太初历(三统历) - 西汉、新朝、东汉(公元前104 - 84年)

  四分历 - 东汉(85 - 220年)、曹魏(220 - 236年)、东吴(222年)、蜀汉(221 - 263年) 干象历 - 东吴(223 - 280年)

  景初历 - 曹魏、西晋、东晋、刘宋237 - 444年)、北魏(398 - 451年)

  元嘉历 - 刘宋、南齐、南梁(445 - 509年)

  大明历 - 南梁、南陈(510 - 589年)

  三纪历 - 后秦(384 - 517年)

  玄始历 - 北凉(412 - 439年)、北魏(452 - 522年)

  正光历 - 北魏(523 - 534年)、东魏(535 - 539年)、西魏(535 - 556年)、北周(556 - 565年)

  兴和 - 东魏(540 - 550年)

  天保历 - 北齐(551 - 577年)

  天和历 - 北周(566 - 578年)

  大象历 - 北周(579 - 581年)、隋朝(581 - 583年)

  开皇历 - 隋(584 - 596年)

  大业历 - 隋(597 - 618年)

  皇极历

  戊寅元历 - 唐朝(619 - 664年)

  麟德历 - 唐(665 - 728年)

  大衍历 - 唐(729 - 761年)

  五纪历 - 唐(762 - 783年)

  正元历 - 唐(784 - 806年)

  观象历 - 唐(807 - 821年)

  宣明历 - 唐(822 - 892年)

  崇玄历 - 唐(893 - 907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908 - 955年)

  九执历

  符天历

  调元历 - 后晋(939 - 943?)、辽朝(961? - 993年)

  大明历 - 辽(994 - 1125年)

  钦天历 - 后周(956 - 960年)、北宋(960 - 963年)

  应天历 - 北宋(963 - 981年)

  干元历 - 北宋(981 - 1001年)

  仪天历 - 北宋(1001 - 1023年)

  崇天历 - 北宋(1024 - 1065;1068 - 1075年)

  明天历 - 北宋(1065 - 1068年)

  奉元历 - 北宋(1075 - 1093年)

  观天历 - 北宋(1094 - 1102年)

  占天历 - 北宋(1103 - 1105年)

  纪元历 - 北宋、南宋(1106 - 1135年)

  统元历 - 南宋(1136 - 1167年)

  干道历 - 南宋(1168 - 1176年)

  淳熙历 - 南宋(1177 - 1190年)

  会元历 - 南宋(1191 - 1198年)

  统天历 - 南宋(1199 - 1207年)

  开禧历 - 南宋(1208 - 1251年)

  淳佑历 - 南宋(1252年)

  会天历 - 南宋(1253 - 1270年)

  成天历 - 南宋(1271 - 1276年)

  大明历 - 金朝(1137 - 1181年)

  重修大明历 - 金、元朝(1182 - 1280年)

  授时历(大统历 - 元、明朝(1281 - 1644年)

  时宪历 - 清朝(1645 - 1911年)

编辑本段闰月概览

  在1645年以前,农历使用平太阳,各月之后出现闰月的概率相等。之后使用真太阳,各月出现闰月的概率变为不相等。以下是1645年至2644年一千年间各闰月的统计。

  闰月 总数

  闰正月 6

  闰二月 23

  闰三月 47

  闰四月 61

  闰五月 74

  闰六月 59

  闰七月 51

  闰八月 26

  闰九月 8

  闰十月 9

  闰十一月 5

  闰十二月 0

  另有计算表明,2262年将会再次出现闰正月;3358年将会首次出现闰十二月(闰十二月初一日对应公元3359121日,这个历月只有立春节气)。

编辑本段月日通称

  农历的第一个月,按照习惯称为正月。农历的十一月和十二月分别称冬月腊月,但现在冬月已经很少用了。表示气候寒冷的成语十冬腊月就是从此得来,字面意思即为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为一年中最寒冷的月份。

  农历的一个月的前十天按顺序习惯上称为初日,如农历的一月二日称为正月初二。后十天按顺序习惯上称为廿日,亦有些通胜将之说成念日;如农历的一月二十二日称为正月廿二或正月念二。

  农历的每个月份都有不同的别称。由于它和农业生产紧密的联系,所以从二月到九月差不多都用植物来表示,下面是农历十二个月的别称:

  一月:孟春、正月、端月、元春

  二月:仲春、杏月、花月

  三月:季春、桃月、桐月

  四月:孟夏、阴月梅月

  五月:仲夏榴月、毒月、蒲月

  六月:季夏荷月、荔月

  七月:孟秋兰月巧月瓜月

  八月:仲秋、桂月

  九月:季秋菊月

  十月:孟冬、良月、阳月

  十一月:仲冬、冬月、葭月

  十二月:季冬、腊月

编辑本段节气起源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编辑本段七言绝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编辑本段节气口诀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编辑本段节名释义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清明节45号(扫墓)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编辑本段历法转换

节气的计算

  先给节气进行编号,从近日点开始的第一个节气编为0,编号如下及其相应的月份如下:

  0 小寒 腊月 6 清明 三月 12 小暑 六月 18 寒露 九月

  1 大寒 腊月 7 谷雨 三月 13 大暑 六月 19 霜降 九月

  2 立春 正月 8 立夏 四月 14 立秋 七月 20 立冬 十月

  3 雨水 正月 9 小满 四月 15 处暑 七月 21 小雪 十月

  4 惊蛰 二月 10 芒种 五月 16 白露 八月 22 大雪 冬月

  5 春分 二月 11 夏至 五月 17 秋分 八月 23 冬至 冬月

  把当天和190010(星期日)的差称为积日,那么第y年(1900年算第0年)第x 个节气的积日是

  F = 365.242 * y + 6.2 + 15.22 * x - 1.9 * sin(0.262 * x)

  这个公式的误差在0.05天左右。

朔日的计算

  从1900年开始的第m个朔日的公式是

  M = 1.6 + 29.5306 * m + 0.4 * sin(1 - 0.45058 * m)

  这个公式的误差在0.2天左右。

年份的确定

  年份数减 3,除以 10 的余数是天干,除以 12 的余数是地支。

  例如:(2010 - 3) mod 10 7,所以天干是

  (2010 - 3) mod 12 3,所以地支是

  当年的10换算为积日,可以用年份减去1900得到的年数被4整除,所得商数作为 y(D4),余数作为y(M4)y(M4)为零的年份是公历闰年,积日是

  D(1) = 1461 * y(D4) - 1

  y(M4)不为零的年份是公历平年,积日是

  D(1) = 1461 * y(D4) + 365 * y(M4)

月份的确定

  计算前一年冬至的积日F(0),并用F(0)计算冬至所在的朔月m及其朔日M(0),就可以推算冬至的农历日期,冬至所在的农历月份总是十一月。计算下一个中气F(1)和下一个朔日M(1),如果F(1),那么该月就是上一个月的闰月,并把这个中气作为F(2),以后的中气、朔日和农历月份也这样确定。

编辑本段名称考订

民间

  常用的名称包括农历阴历夏历三种,其中前两者较为常用。

学者观点

  由于农历实际是一种阴阳历,而非如伊斯兰历一样的太阴历,因此称为阴历并不准确,但因民间多把公历称为阳历,而夏历也就相应称为阴历。而农历相对于地球绕太阳公转来说,只有节气按照公转周期,而日期游移可达一个月,并不很适宜农业生产,因此农历一名也不很恰当。而目前使用的历法因使用夏正,称夏历比较妥当。

  以花命名的农历各月份的诗意别称:正月--柳月,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二月--杏月,杏花闹枝头,又称杏月;三月--桃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四月--槐月,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五月--榴月,石榴红似火,又称榴月;六月--荷月,荷花满池放,又称荷月;七月--巧月,凤仙节节开,又称巧月;八月--桂月,桂花遍地香,又称桂月;九月--菊月,菊花傲霜雪,又称菊月;十月--阳月,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十一月--葭月,葭草吐绿头,又称葭月;腊月--梅月,梅花吐幽香,又称梅月。此外,农历月份还有其它许许多多的别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52c212fed630b1c59eeb5cc.html

《农历纪年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