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游记》艺术特色

发布时间:2018-09-23 09:40: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名:张文会

指导教师: 高淑文 副教授

业: 汉语言文学

级: 2002

别: 专升本

学习中心: 哈尔滨学习中心

完成时间:2005 9 6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教育学院


浅谈《西游记》艺术特色

[摘要] 作为神话小说的杰作,《西游记》基于浪漫主义的根石,融于斑澜的想象,形成了奇幻诙谐的美学风格的艺术特色,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其独树一帜的特色一览如下:奇诡变幻的神话世界以析其创作思维为砥石,并例述神话之境,塑特色之形。织神奇之事,继而明晰奇诡变幻的神话世界集动物性、神性、人物性于一身的人物形象概论其形塑的特点:动物之态、神之法力、人之意神融为一体。并举悟空、八戒等形象,合而绘明特色之二寓庄于谐的讽刺艺术以述“寓庄于谐”之道理,并辅以特色故事,如乌鸡国王让位、朱紫国王让位证实,继而引述鲁迅之言“虽变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頣之言”

巧妙曲折的艺术结构式以对比法,道出其结构之巧曲。并述而详明“串”字结构的内涵;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辨其言语韵味,总结其风格特点并佐以例证。进而描绘出其语言特色《西游记》艺术特色最后以结为尾,括出巧夺天工的艺术特色,勾画出奇葩的神蕴,进而与前文呼应。

[关键词] 奇诡变幻 幽默诙谐 奇趣

《西游记》在艺术上最鲜明的特点是在奇幻思维基础上的幽默和诙谐风格,这就决定小说的基本笔法是奇笔和戏笔的圆熟运用和水乳交融。奇笔是主要旋律,戏笔是巧妙的伴奏与和声,二者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形成了小说奇幻诙谐的美学风格。

一、 奇诡变幻的神话世界 

作为神话“移位”的神话题材小说,《西游记》的创作思维,是充分发挥作家驰骋想象能力的奇幻思维。这种思维在古代神话中曾经比较发达,但随着“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思想的统治,奇幻思维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明代中期以后的新思潮的主要观点和倾向:主张文学要表现真性情;反对封建理教、反对假文学;反对模拟古人、强调文学应随着时代发展而独具面貌。这不仅造成人格上的觉醒和振奋,而且也使长期受到抑制的奇幻思维获得再生和振兴。《西游记》就是这种思维再生的鲜明例证。它以绮丽的幻想,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光怪陆离、五彩缤纷的神话世界。

《西游记》在艺术上的特色,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且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

  1、先说奇幻。小说通过大胆丰富的世术想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创造出一个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西游记》的世术想象奇特、丰富、大胆,在古今小说作品是都是罕有其匹的。孙悟空活动的世界,天上地下,冥府龙宫,七十二般变化,十万八千里的筋斗,无所不至,无拘无束。第六回写孙悟空与二郎真君斗法,孙悟空一会儿变作一只麻雀,一会儿变作一只大鹚老,一会儿变作一条小鱼,一会儿变作一条水蛇,最后变作一座土地庙,只有尾巴不好变,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杆。第七十五回,写孙悟空钻到青毛狮子怪的肚子里打秋千,竖蜻蜓,翻筋斗。第八十四回至八十五回,写孙悟空在灭法国与妖道做斗争,充分展与他的智慧和武艺,用铁棒变作剃刀,用豪毛变出无数理发匠,一夜之间使得国王皇后嫔妃宫女五府六部的官司员,全志了秃子,因而使唐僧安全通过。

    2、《西游记》奇异的幻想具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特点:一是奇幻的描写并不只是为了眩人耳目,博取读者猎奇民理的满足,而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特别是创造出孙悟空这样一个理想化的英雄形象。二是幻想虽然奇异,看似异想天开,实际并非随民所欲的胡思乱想,而意是有生活的依据,列论从全书或是从细部来看,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气息,因而让读者能够理解,乐于接受。举一个小例子,如果无限夸大孙悟空的神通,可以写他略施小技,像变戏法一样,就使灭法国全国的各色人等在一夜之间都变成了秃子。

  3、再说奇趣。《西游记》的艺术魅力,除了它的奇异想像,就要数它的趣味了。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可以说是趣味性和娱乐性最强的一部作品。虽然取经路上尽是险山恶水,妖精魔怪层出不穷,充满刀光剑影,孙悟空的胜利也来之不易,但读者的阅读感受总是轻松的,充满愉悦而一点没有紧张感和沉重感。

  《西游记》的奇趣,首先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有关。前面分析不定期孙悟空的形象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乐观主义,所谓“人间喜仙”,具有一副天生的喜剧性格。他以斗妖为乐事,以斩魔作耍子。他修成正果时的名号叫“半战胜佛”,真是名符其实。战斗成了他人生的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享受。因此,再艰苦的战斗,他都能举重若轻,当作一场游戏。第二十二回,写猪八戒在流沙河岸边与那个“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的狰狞妖怪作战,孙悟空在一旁看得技痒,小说有这样一段描写:

  首先,作者成功地吸收了佛道二教为自神其教所营造的洞天福地及净土世界的夸张手法和虚幻意识,将神话世界的描绘推向了极致。这里有孙悟空逍遥自在的世外桃源花果山,也有对取经者进行考验的各种险山恶水;有金碧辉煌、富丽壮观的天上灵霄宝殿,也有阴森恐怖、令人毛骨悚然的阴曹地府。

  其次,作者又吸收借鉴了道教神仙谱系和佛教天王金刚之类神佛形象的外貌特征和各种神奇本领,创造了一大批形象奇特、本领超群的神魔形象。除了唐僧师徒四人形象各异、本领有别之外,从天上宫殿群仙到西方乐土众佛,以至于取经路上各路神仙妖魔、殊方异俗,无不花样翻新、异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第三,作者没有把描绘神话环境和神魔形象作为目的,而是将它们作为编织神奇故事的彩带和锦缎,为叙述神奇故事和塑造神话形象服务。以大闹火焰山的故事为例,从火焰山的风险壮阔,到芭蕉扇的神奇功能;从牛魔王力大无比,变化多端,到罗刹女的心怀怨毒,法力无边,都构成向孙悟空的神通与本领的有力挑战,因而也构成该部分情节的重要组成因素。离开了这些神奇环境和妖魔的描绘,取经故事也就会索然寡味。

二、集动物性、神性和人性于一身的人物形象

《西游记》在形象塑造上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动物的形态、神魔的法力和人的意志精神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这三者的和谐统一,便产生了形貌各异、个性独特而又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孙悟空的猴精,所以他形态上像猴子:毛脸雷公嘴、罗圈腿、长尾巴、红屁股,活泼好动,这是他的动物特征;他善于变化,能翻十万八千里的斤斗云,铜头铁额,刀斧不入,火眼金晴,能识破一切妖魔,这是他的神仙本领;他又具有人间英雄的品格,如大公无私、勇猛机智、百折不挠,同时又争强好胜爱出风头,这些又是人的精神品格。猪八戒是天神受罚而错投了猪胎,具有猪的贪吃懒散的特征;他性情粗夯莽撞,爱耍小聪明又常露馅丢丑;他也有三十六般变化,能驾云使风,但行为举止总有些呆子气。此外,正是这三者构成了孙猪的形象,其他一些妖怪也多结合了原形动物的特点,写得活灵活现,千姿百态,如牛魔王、无底洞的老鼠精等。在人物描写上将神性、人性、自然性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也是造成《西游记》奇趣的重要原因。所谓神性,就是指形象的幻想性;所谓人性,就是指形象的社会性;所谓自然性,就是指形象所具有的动物属性。《西游记》展现了一个神化了的动物世界,而同时又熔铸进社会生活的内容。孙悟空本来是一个猴子,在他的性格中具有猴子的属性,比如机敏灵活,顽皮好动等。最典型的,是第四十六回在车迟国同妖怪斗法时,悟空比什么都不怕,但就是怕比坐禅。

许多魔怪的形象也具有这种鲜明的动物属性的特征。如蜘蛛精的肚脐里冒出丝绳织成大丝篷罩人;金翅雕一扇九万里,会飞起来拍人;玉兔精跑得特别快;白老鼠精住三百多里深的地洞里,性格刁钻铰猾,等等。人物形象的动物特征,使得《西游记》具有童话的性质,得到从老人到孩子们的广泛喜爱。最典型的,是第四十六回在车迟国同妖怪斗法时,悟空比什么都不怕,但是就是怕比坐禅。当妖怪提出要比“云梯显圣”坐禅时,孙悟空与猪八戒有

三、寓庄于谐的讽刺艺术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悠久传统,“寓庄于谐”的手法在《西游记》这部小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从玉帝、道君到如来、观音,从一路上国王皇帝到各地妖魔鬼怪,乃至取经者本人的缺点过失,都是嘲讽打趣的对象,并借以含沙射影,揶揄世态。如乌鸡国王要让位给孙悟空,孙悟空说:“不瞒列位说,老孙若肯要做皇帝,天下万国九州皇帝,都做遍了。只是我们做惯了和尚,是这般懒散。若做了皇帝,就要留长头发,黄昏不睡,五鼓不眠;听有边报,心神不安;见有灾荒,忧悉无奈。我们怎么弄得惯?”在朱紫国时,国王为了重新得到金圣宫娘娘,便跪倒在地,情愿让出王位。这时猪八戒嘲笑说:“这皇帝失了体统,怎么为要老婆就不要江山?”这些话既风趣幽默,又很耐人寻味。正如鲁迅所说,“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猪八戒形象的性格特征也是充满谐趣的。他有农民式的憨厚朴实,却又自私懒惰、贪吃好色,取经没有坚定性,动不动就嚷着要分了行李再回高老庄当女婿。常常好耍点小聪明,却又常常弄巧成拙。作者以一种善意调侃的态度描写这个人物,时时让他出一点洋相来博取读者的笑乐。但猪八戒可笑,却也很可爱。他那种猪似的本分老实以及猪似的笨拙和聪明,就都相当讨人喜欢;何况他能劳动,能吃苦,取经路上都是由他挑行李,过八百里荆棘岭时他开山,过稀柿同时他用嘴拱土开路。在与妖魔作战中,虽多次被捉,始终也不向妖怪屈服。如第四十一回,写大战红孩儿时,他受骗被捉,被装到一个口袋里吊起来,准备过三五日蒸熟了赏给小妖下酒。八戒听说,在里面骂道:“泼怪物!十分无礼!若论你百计千方,骗了我吃,管教你一个个遭肿头天瘟!”这报复的心思和骂语,都是猪八戒特有的,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

特别是与孙悟空的关系,来表现猪八戒富于谐趣的性格特征。如第三十二回,写孙悟空要猪八戒去巡山,目的一是让他先去试探一下妖怪的本领,二是为了在师父在面前揭露这呆子偷懒和爱说谎的毛病。果然不出孙悟空听料,他不但不去巡山,还编造了一大篇诺言:“(猪八戒)行有七八里路。等我把嘴揣在怀里睡吧。”以后孙悟空又变成一个小虫子,将猪八戒的一言一行都看在眼里,在唐僧面前加以揭露。这里,孙悟空是调侃他,也是教训他,就在这调侃和教训里,便活现出猪八戒的性格,因为充满谐趣而使读者获得了一种欣赏喜剧般的审美愉悦。

四、巧妙曲折的艺术结构式 

《西游记》的结构形式与《水浒传》有些相似,都是采用单线发展的线形结构形式,每个故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被一根贯穿的线串在一起。但二者在大致相同中又存在明显的差异。首先,两部小说的贯穿主线不同。《水浒传》的主线是梁山好汉的绿林起义事业,而《西游记》则是以孙悟空这个主要人物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和小说结构,孙悟空的形象贯穿了整部小说的始终;其次,《水浒传》纯粹是由一个个英雄的传记故事连缀而成,而《西游记》总的格局则是由“闹天宫”和“西天取经”这两大部分组成,事实上这两部分之间甚至连思想倾向也不尽一致。悟空大闹天宫的行为动摇了天界的秩序打破了佛神的尊类,他活沷机智神通广大天性自由不甘忍受任何拘束,他的光彩形象再现了封建时代人民勇于反抗的自由精神,使他后来被压在五行山下他的失败象征性的表现了封建社会人民斗争失败的历史悲剧。西天取经部分的思想与前面有所不同,取经本身是宗教活动但作品着意表现的是他们为取经百折不回的精神。因此,《西游记》可以说是一种“串”字形的结构。其中,构成“串”字的两个“口”分别代表了两组不同的故事群,而贯穿线则是小说的主人公孙悟空。当然,这是就《西游记》的总体格局而言,其中两大部分里面,又各自包含了许多相对独立的小故事,特别是取经途中的所谓九九八十一难,就包含了四十一个小故事,因而在两部分内部,实际上也还是一种珠串式结构形式。

五、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 

《西游记》的文学语言也很有特色。作者大量使用谐词戏语,不仅形成一种轻松活泼的笔调,而且也渗透着异常浓烈的调侃和戏谑韵味,读来不但忍俊不禁,而且能够会意其中三昧,给人以意味隽永的感觉,从而形成小说所特有的语言风格:轻松活泼、明快洗炼、乐观幽默、富有趣味。小说在人物语言个性化、口语化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就。;作者特别注意语言的形象性和直接性,力求把人物的音容笑貌、交战的场面气氛、山河的奇形异态,都融进作品当中。此外,书中语言散韵相间,景物和神魔打斗情形多用韵语,事件和情节的叙写则以散文为主。它还吸收了方言口语中生动传神的词语,显得活泼清新。

参考文献

1、吴承恩 :《西游记》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1年第三版

2罗宗强 洪《中国古代文学史II》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10月第一版

3 俊《中国古代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4月第五版

4、周先慎:《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之四》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六月第五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56a7c3f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4.html

《浅谈《西游记》艺术特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