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9-08-21 09:18: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篇一:《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名言、生字读音。

过程与方法:读课文,结合注解翻译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孟子的情况。

教学重点

读课文,结合注解翻译课文。

课前准备

读课文,结合注解翻译课文。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课前板书名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 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向?(学生回答: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为名声,生为正义。)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读课前导语)

复习孟子的情况。宋朝朱熹把《孟子》和《中庸》、《大学》、《论语》合为“四书”。

二、字音断句

1. 字音。

2. 停顿。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4)是/亦不可以已乎

3. 朗读。

三、翻译课文第一段

1. 学生结合注解逐句翻译。

2. 老师强调重点词语。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采用某种手段就能生存,可是有些人却不采用它。

②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避免患难,可是有的人也不采用。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由此可见,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更厉害的

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心,人人都有这颗心 ,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远不失去它罢了。

全段译文:鲜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样东西不能一齐得到,(只好)放弃鲜鱼而要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生命本是我喜欢的,(可我)喜欢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肯干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本是我厌恶的,(可我)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遇到)灾祸也不躲避呀。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一切可以避开祸患的事情,哪有不采用的呢?靠某种不义的手段就可以苟全生命,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靠某种不义的门道就可以避免祸患,有的人却不肯去干。这样看来,喜欢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东西,不仅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精神,每个人都有这种精神,不过有道德的人能够最终不丧失掉罢了。

课后作业

1. 将课文第一段翻译到笔记本上。完成测评有关题目。

2. 背诵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归纳一词多义、通假字、特殊句式。

过程与方法:读课文,结合注解翻译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孟子的思想(四心)

教学重点

读课文,结合注解翻译课文。

课前准备

读课文,结合注解翻译课文。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二、翻译课文第二段

1. 学生结合注解逐句翻译。

2. 老师强调重点词语。

⑤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人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他(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⑥万钟于我何加焉!

一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注:“于我何加焉”即“何加于我焉”。)

⑦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先前有的人宁可让身体死去而不接受的东西,现在为了能够享受美好的宫室而去接受了。

⑧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就叫做失去了本来的良心(也就是忘了本)

全段译文:一碗米饭,一盅肉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便饿死。(可是)恶声恶气地递给人家,(就是)过路的(饿汉)都不会接受;踩踏过才给人家,讨饭的叫化子也不屑看它一眼。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只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我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吗?过去宁愿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自己却去做这种事:这种不符合礼义的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

三、归纳词句

(一)一词多义

1.与 通“欤”,语气词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给 例句:呼尔而与之

2.而 连接两个动作,承接连词 例句:蹴尔而与之 转折连词,却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于 比 例句:所欲有甚于生者 对于 例句:万钟于我何加焉

4.是 这种 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作法 例句:是亦不可以已乎

5.得 得到,拥有例句:二者不可得兼 通“德”,感激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6.尔 助词 例句:呼尔而与之代词, 你 例句: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7.为 为了 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 做 例句: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二)通假字

1.“辟”通“避”,躲避。例句:故患有所不辟也

2.“辩”通“辨”,辨别。例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3.“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与”通“欤”,语气词。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通“向”,从前。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

(三)古今异义

1. 钟 古义: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例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2. 是 古义:代词,这种 今义:判断动词,是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四)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例句: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

2.省略句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

课后作业

1. 将课文第二段翻译到笔记本上。完成测评有关题目。

2. 背诵课文第二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本文修辞方法、论证方法和写作特色。

过程与方法: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和论证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体会孟子“舍生取义”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和论证思路。

课前准备

画出课文的论证结构图。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背诵全文。

二、理清结构

第一段(义重于生)

第一层(“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第一句话:设喻 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形象地区分了“生”与“义”的价值高下。

第二句: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全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第二层(“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

正面阐述“义”重于“生”道理 “甚于生者”就是指“义”,“甚于死者”就是“不义”。

第三层(“如使人之所欲”——“所恶有甚于死者”)

正反对比,进一步阐述“义”重于“生”的道理。先从反面道理论述,用两个假设复句反问;接着用“由是”开头的句子做正面举例论述,说明事实上人能不贪生,不避患;最后用“是故”两句得出结论,证明“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因而人能舍生取义。

第四层(“非独贤者”——“贤者能勿丧耳”),

递进论证人人皆具备“义” 前文已论证“义”字的存在,这里使主题升华,证明“义”字不只是少数贤者具备,而是人人皆具备,它似乎成了一种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只是贤者更能保持罢了。(“是心”,舍生取义之心。)

第二段 (义重于利)

第一层(“一箪食”——“乞人不屑也”)

正面举例论证“义” 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也不屑接受,这就是“羞恶之心”。以食“嗟来之食”为“羞’,这就是“义”的观念。

照应第一段中“所恶有甚于死者”这一句话

“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比喻守义不辱,形象生动

第二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反面举例论证“义” 说明不辨礼义而收万钟之禄,是失其羞恶之心,是为求“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这些比生死都轻的身外之物,这样的做法,不过是见利忘义。

第三层(“乡为身死而不受”——“此之谓失其本心”)

运用排比句,以“乡”与“今”正反对比论证,指出为得到宫室之美、妻妾侍奉、穷人感激而见利忘义,就是丧失了“本心”。结尾一句话,归纳了此段,照应了开头,这“本心”就是“羞恶之心”,就是“义”。

三、归纳论证思路

鱼——所欲

比不可得兼———舍鱼取熊掌具体生活(设喻)

喻 熊掌——亦所欲

论 生——所欲

证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引出)抽象论点

义——亦所欲

正面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道理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 所欲莫甚于生者——得生何不用—— 反面 正面 生而有所不用

正反对比

使 所恶莫甚于死者——辟患何不为—— 道理 举例 辟患而有所不为

是故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结论

贤者有——勿丧耳

是心 引申论点

人皆有

正面一箪食 得之则生 呼尔而与之 —— 弗受

举例一豆羹 弗得则死 蹴尔而与之 —— 不屑

宫室之美?

反面举例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于我何加焉为了妻妾之奉?

穷乏者得我?

正反 乡为 身死而不受(正)

??

对比今为 ?? 而为之(反)——此之谓失其本心(性善论)

??

四、归纳写作特点

1. 修辞:比喻、对比、排比。 2写法:议论严密,层层深入。

篇二: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学习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 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

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第一课时

1、 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明确重点字、词、句翻译,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 预习课文,整体感知 ,试将第一段分为三层,第二段分为两层,并分析其中作者用到

的论证方法、及论证过程。

一、作者作品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

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的“性

善论”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四种“本心”:侧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

礼让之心(礼)、是非之心(智)。只要不丧失这些“善心”,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

第二课时

二、导入:一条鱼、一个熊掌放在你的面前,你怎么选择?为什么?

三、感知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把握论证方法,理清论证思路。

⑴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论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这个论点是以鱼和熊掌比喻“生”与“义”引出的。先以活常理比喻论证,再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更为珍贵的,当二者不可兼得,

选择最珍贵的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样道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

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也用了对比论证。由浅

入深,通俗易懂,引出论点。

⑵ 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运用了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① 比喻论证。“舍鱼而取熊掌”是巧妙贴切的比喻,提出“鱼”和“熊掌”都想得到,但

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重要,在

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情况下,就必须“舍生取义”。

② 道理论证。第一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

③ 正反对比论证。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与事实做对比。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万钟则不辨

礼义而受之”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人。起到

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④ 举例论证。第二、三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强调了

要讲“义”,“蹴尔而与之”连乞丐都不会接受,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举“万钟则不辨礼义

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人。

2、理解文章重点

⑴ “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明确: “所欲”指正义的事业,如为国家、社会贡献,为了别人的安危等。“所恶”指不正

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如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⑵“故患有所不避”“患”指什么? 明确: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⑶ 文中提到 “非独贤者有是心”、“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明确: “是心”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本心”指

“舍生取义”。

⑷ 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明确: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不丧失善心(天性、

天良)。

⑸ 孟子有一段话解释了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其中的哪一句?

明确:“富贵不能淫”即高官厚禄收买不了。

⑹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明确: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3、 难点突破:论点提出之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论述的?(分析论证思路)

明确:第一段首先运用了道理论证,从正面论证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有比生更

可贵的(义),有比死亡更可恶的(不义)。接着再从反面论证,如果人只是求生恶死,那么

便会不择手段。然后再用对比论证,指出有一些人认为“义”重于“生”,所以他们不贪生,

不避死,能够“舍生取义”。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持而不丧失。第二段从

正面举例论证,自古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证明最普通的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

恶之心,重义轻生。然后从反面举例,与前者对比,分析了一些人“乡为身死而不受”,现

在却“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原因是见利忘义“失其本心”。接着以一个反问句“是亦

不可以已乎”来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

四、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

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五、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 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明确: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为名声,生为正义。)

六、延伸思考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

义” 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

当做出 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附:结构图解:

舍鱼→取熊掌比喻论证 (对 比)

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舍生→取 义

所欲(义)有甚于生→不苟且偷生正面义所恶(不义)有甚于死→舍生取义结论:人人有本心,

道理论证↓(对比)重于贤者勿丧

所欲莫甚于(生)→不择手段反面 生

所恶莫甚于(死)→躲避死亡

篇三:《鱼我所欲也》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课堂实录

《鱼我所欲也》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与作品、作者对话,理解作者的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鱼我所欲也》是战国中期继孔子之后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的作品。作者离我们久远,作品又是用文言文的形式进行表述的,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引领着学生们走进作品,与作者、作品进行多角度的对话,从而真正意义上理解作者的思想,理解作品的主题。同时,思考在我们面临许多重要抉择的时候,应做出正确的选择,要以“义”为重。

2.过程与方法:(1)强化朗读背诵,积累文言词语。(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首先可让学生自主学习文本,去发现一些他们自己认为值得探究的问题,并做一定的探究。之后,把自己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与小组同学或全班同学合作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巩固已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新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文,充分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舍生取义的道理,思考:当一个人面临生死抉择时,应该做出怎样的决定?

教师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

对重点语句及中心论点的理解。阅读议论文的重点之一就是要理解文中的一系列重点语句以及正确地理解中心论点。由于本文是文言文,对重点语句及中心论点的理解、品赏、玩味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来完成或者说突破这一难点,真正理解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的内涵,以及这一论点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

对论证方法的理解。《鱼我所欲也》是一篇非常规范的议论文,它在开篇即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舍生而取义者也”,紧接着从道理上,从正、反、客观三方面进行论证,然后又列举具体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论证。也就是讲道理、摆事实的基本(核心)的论证方法在本文的行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要引领学生去体会、品味、掌握这一方法的要领。

教学方式

1.诵读式 2.对话讨论式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构思

第 一 课 时

(一)内容呈现

1.导语:(略)

2.学生快速默读文本,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可借助一定的工具书)

3.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二至三遍,读后体会孟子在文章中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用了哪些论据对自己的主张进行了怎样的论证。

还有哪些问题自己弄不懂,记录下来。

4.教师帮助学生解决一些诵读上的障碍,并和学生一齐诵读文本。熟悉文本。

5.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

第 二 课 时

(二)师生互动,交流对话。

话题:

1.孟子在文中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是采用什么方式提出来的?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什么意思?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什么意思?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和“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6.作者使用比喻、排比、对比等方法进行论证,有什么好处?

(三)学生与学生对话。

在小组内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交流,提出疑问,进行探究。

(四)教师与学生对话。

学生将在小组中交流未能解决的问题,带到全班与全体同学和老师交流、合作探究。

(五)链接生活。

在人生面临抉择的时候,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孟子的这一主张在我们现代适用吗?在你的成长之路中遇到过这样的抉择吗?那你又是怎样选择的呢?在你今后的人生旅途中,若遇到需要你进行抉择的情况,你又将如何面对、如何选择呢?

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熟悉了课文,我们试着来把它背一下,不能背的同学也可以看书。

(学生试背课文)

师:有些同学基本上能背下来了,下面大家再把课文自由、放声地朗读一遍,读完后请看大屏幕。

出示幻灯片1:我考考你,你知道吗?

1.孟子在文中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是采用的什么方式提出来的?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什么意思?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什么意思?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和“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6.作者使用比喻、排比、对比等方法进行论证有什么益处?

7.如果你还有些问题不清楚,不用着急,请把它记下来。

(学生小组讨论)

用幻灯片的方式把学生要理解的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而且教者用了“我考考你,你知道吗”的提问方式,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是问题“7”,用了一个“不

用着急”来缓解学生紧张的心。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显而易见了。 □专家点评

生1:我们小组回答第3小题:这句话的意思是:“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

师:大家有没有异议。

生2:没有。

生3:我们小组回答第1题:孟子在文中的主张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4: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

生4:好懂些。

(学生笑)

一个“好懂些”将学生理解“先设喻而后提出论点”的写法的优势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教师引的结果。 □专家点评

师:为什么要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呢?

师:说得好。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师:大家大声地把中心论点朗读一遍。

(学生读)

教师点拨恰到好处。 □专家点评

生5:第4题我们是这样理解的:“(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生6:我们小组回答第2小题:文章一开头就用类比论证法提出论点。

生7:还有举例论证的方法。

师:那你也来个举例论证吧。

生7:第二段首先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接着又举了“万钟”的例子。这两个例子还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师:怎样用的?

生7:在第二部分中把两类人的不同态度作对比,显出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

师:作者在第一部分中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得出结论,使读者心悦诚服。

生8:我们小组回答第5小题。“是心”就是指“这样的心”。

师:怎样的心?

生8:就是指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

师:那“本心”呢?

生8:应该也是指“舍生取义”之心吧!?

师:对,“是心”同“本心”都是指“舍生取义”之心。

师:大家对这几个问题理解得不错,请大家再看大屏幕。

出示幻灯片2:

(学生分小组讨论)

同你的老师说说:

如果你们小组内有问题未能解决,带到全班与同学们、老师一起交流,我们一起解决它!

和你的同学对对话:

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难,不用着急,在小组内提出来,与同学们一起探究,试试看,你们自己能不能解决?

出示幻灯片3:

幻灯片2、3用“和你的老师说说”“和你的同学对对话”的形式,自然地将质疑这一环节设置进来,照顾了在理解上存在的不同层次的学生,教者的因材施教的方法运用得恰到好处。 □专家点评

生9:我有一个问题不清楚。“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是指什么说的?

生10:这“本心”就是“我固有之”的“羞恶之心”。

篇四:鱼我所欲也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 熊掌 舍鱼取熊掌 比喻 生 义 舍生取义论证生 欲 甚于生不为苟得 义正

死恶 甚于死不辟祸患重

如使 欲 莫甚于生何不为 反面

使 恶 莫甚于死何不用

正面行道之人、乞人 弗受、不屑

于生人 应 保 本 心

反面不辩礼仪 受万钟 失本心

[板书设计]

引论:譬喻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本论:正面进行因果推理 义重于生

反面进行假设推理 正面举例 义重于利 反面对比举例

结论:此之谓失其本心

篇五:鱼我所欲也 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约前372~前

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山东)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

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

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主张“法先王”。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

一书中。

《孟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一篇,现存七篇,跟《论语》一样,

也是用语录体写的,但体式有所不同,有些章论述当代的某些重要问题,篇幅比

较长,论证也很充分,已经具有议论文的规模,不过仍在章首冠以“孟子曰”一

语,《鱼我所欲也》即属于这一类。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

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大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

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解题: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

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

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

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重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

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

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本文行文

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

一书文笔的特点。

二、 正课

1、 朗读课文,注意读音 节奏 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的气势

和感情。

2、 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得兼:同时得到。有甚于:比??更重要。如使:假如,假使。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见。非独:不仅仅。

勿丧:不丧失本心。

3、 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豆:古代盛饭或其它食品的器皿

蹴尔:用脚践踏着 不屑:因轻佣?nbsp;

4、 请学生翻译第三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四斗为一钟。本词是指很厚的俸禄。

何加:有什幺益处。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

激的意思。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以前。全句:从前为了礼义宁死也不接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的意思。已,停止、放弃。

5、 请学生翻译整篇课文。

6、 再次朗读课文。

三、 小结

1、 通假字

(1) 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

(2) 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 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 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 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2、 一词多义

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此、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 呼尔而与之(给予)

3、 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五、 作业

1、 完成课内练习二

2、 熟读课文,并背诵。

第二课时

一、 预习

1、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 思考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二、 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了全文,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

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题和写作特色。

三、 正课

分析讨论课文第一段,提出论点,分析论证。

1.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

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

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说:要求引原文答,教师可适当点拔。回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第一、二节的

内容进行质疑,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问

题。)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

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

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

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

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

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

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

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这段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

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

这一劝勉上。

3。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

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

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

重于“生”,突出了主题。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

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

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

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4、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1).用类比论证法提出论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

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

和“义”两样都很贵重,

2). 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显出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

去本心。

第一部分中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得出

结论,使读者心悦诚服 、

3)、总结:第一段首先用喻证法提出论点,然后进行分析论证,运用推理的方法,

分辨证、假设、因果三个层次进行说理,逻辑严密,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

最后用层进式作结。全段紧紧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在我们将要写的议论文写

作中,要学习这些论证方法和段的结构形式。作文题:浅谈义与利。还可回顾借

鉴一下前些时大学生关于“义大于利”还是“利大于义”的电视辩论大赛。质疑。

附板书: 第一段:提出论点,分析论证。

〈1〉 起始:提出论点:舍生取义。①设喻:所欲→鱼、熊掌→取熊掌②引出生、

义→取义

〈2〉 展开:分析论证,对待生与死的不同态度方法。

一步:辨证分析〈正〉

生,欲→甚于生(义)→故不苟得 ( 即,为了“义”可以

死,恶→甚于死(不义)→故不避患 舍生。 ) 二步:假设分析〈反〉

由是则生→不用 (结果)→有甚于生者(原因)

由是避患→不为→甚于死者

三步:因果分析

所欲→莫甚于生(最喜生)→何不为(不择手段求生)

所恶→莫甚于死(最恶死)→何不用(不择手段避祸)

〈3〉结论:层进法。非贤者有→人皆有→贤者勿丧

四、延伸思考并布置作业

1. 思考、讨论: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

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2.背诵全文。

3.你过去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633de3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d.html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