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句子赏析

发布时间:2019-01-22 03:49: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蜀道难句子赏析

  《蜀道难
  
  》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
  
  的代表作品。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蜀道难句子
  
  赏析,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蜀道难》词句赏析【1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诗人送别友人,而友人所到之地是雄奇险峻的蜀道。诗人心中未尝不感到悲凉、哀戚,此情积于心之澎湃,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满含愁情的自然景物,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这其实也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手法,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诗人将这幅凄清的画卷徐徐展开,此时无声胜有声,以鸟的啼鸣衬托出蜀道的空寂,以动写静,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使人身临其境,真真切切地读懂诗人的内心情感。
  只看见,古树枝头鸟哀号,雄雌相随绕于林间。又听见,月夜杜鹃声声啼,悲声回荡空山响。诗人将内心之哀托于此情此景,引人伤叹!
  此句与后文的使人听此凋朱颜形成前后呼应,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使所表达之意更加鲜明。
  《蜀道难》词句赏析【2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高峻的山峰上,甚至可以摸到星星,诗人仰着头,屏住呼吸,用手抚胸,对天长叹。这句话是对诗人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同时又是细节描写,细致地刻画出诗人内心惶恐的情状,侧面烘托出蜀道之险峻的特点。后半句又突出作者无可奈何的情状。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看似为静,实则静中有动,这里即可理解为离(天)的距离,又可理解为动词……”不盈尺即不足一尺,举手之劳便可触及天际,实乃妙也!前半句突出山高的特点,后半句则衬托出绝壁的险峻;一个字,将枯松人格化,形象生动,令人不由拍手惊叹!
  蜀道难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只见栖于古树上悲鸣的鸟,双宿双飞,在林间盘旋。鸟又怎么懂的人攀登蜀道的难处呢?作者将主观意志融入景色之中,更凸显了凄清惊险的情感氛围。或者可说作者通过玄想的手法,用瑰丽的想象将鸟塑造成了一个悲哀的、欲入道而无路的个体,影射登山者的攀越之难。
  又听见杜鹃在昏暗天光中迷离的月色下啼鸣着不若归去,在山中回荡着愁怨郁结的余音。相比上句,此处描写的是听觉。视听结合,加上杜鹃别有深意的啼鸣声,不仅侧面烘托除了行于蜀道的难、险,蜀道本身因路途崎岖,树木覆盖,空旷无人而形成的天险,更以诗人不若归去的心情突出了行路之人对未知的恐惧、忧郁、哀愁。照应上文畏途巉岩不可攀。
  行蜀道难,更甚于行上青天,让人听闻此声便憔悴了面容,吓得失色!这一句话对上文总结,明白地点出诗人恐惧忧愁的心情。从见、听到凋,由点构成面,描绘了行路者在蜀道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更突出畏途巉岩不可攀。作者切入点特别,想象瑰丽,表达上更有行云流水的音韵美,又兼拟人化的生动修辞美。无一句写人,却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会到登蜀道者的感受。
  《蜀道难》词句鉴赏【3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站在青泥玲的山巅,仿佛抬头便可触摸天上的星宿;行人到此呼吸紧张,唯有双手抚胸,发出长长的叹息之声。
  本剧通过极度夸张的手法,从侧面突出了山势之高与山势之险。其中仰胁息一词很形象:一是由于蜀道海拔之高,导致呼吸的难为;二是在这如此巍峨的山巅,行人被雄伟高峻的蜀道所震撼,油然而生一种望而生畏的情感,使人连呼吸都不敢。另外,此句中运用得很巧妙,通过这个副词,充分的表现了攀登者在高山面前的渺小,体现了行人内心的无可奈何以及对于蜀道的敬畏之情。同时又通过人物的内心感受间接地反映了蜀道之高而险。
  作者借着奇异的想象与内心的独特感受形象生动地刻画了青泥岭及整个蜀道的高和险,可谓妙啊!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一手抚膺坐长叹。
  解析:
  走上一百步绕着山崖就要转九道弯。这里写的是。那青泥岭的情况,也与上文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游冲波逆折之回川的描写相照应。山高入天,人在山上,可以用手触摸星星,甚至要从它们中间穿过,仰着头,屏住呼吸,用手拍胸空长叹。这里用了极度的夸张,突出了山势之高和山势之险。捕捉行人在岭上艰难的情状和紧张的心情,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作者善于想象,天马行空并将细致的描写与之结合,更加渲染了蜀道的高和险。
  《蜀道难》中句子赏析【4
  
  赏析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赏析内容:连峰去天不盈尺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蜀道山峰的高峻。枯松倒挂倚绝壁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蜀道的险峻。争喧豗万壑雷写出了瀑布的巨大响声,其中万壑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急流和瀑布发出的巨大响声比作蜀道之绮丽险峻。这两句诗前者为视觉上之所见,后者为听觉上之所闻。前者写静,后者写动,总体上动静结合。作者表达了蜀道绮丽秀美而又险峻的赞叹之情,又写了人之感受反过来烘托蜀道难的中心思想。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7f1a3e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01.html

《蜀道难句子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