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热点素材积累多微透视AI换脸

发布时间:2019-09-03 09:52: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AI换脸的真正问题,在生物识别信息收集

2019年09月03日 08:10:03
来源:新京报

生物识别信息难为一般人所更改,所以被广泛用于身份认证、交易和支付环节,一旦泄露,势必给用户带来持久和难以消除的影响。

对于火爆网络的ZAO,网络舆论集中关心的,是用户协议中似乎挺“霸道”的授权条款,涉及肖像权、著作权、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等。但我认为,该条虽撰写的质量糟糕,但并非没有先例,也不至于造成严重损害。据《合同法》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因此,该类条款在司法程序中被判无效的可能性极大。

而ZAO如此安排用户协议的原因亦有苦衷,一方面是ZAO希望以用户协议方式将肖像权授权收于囊中,以免用户维权;另一方面是建立其对相关数据的合法权益的护城河,以应对互联网友商抓取数据、复制商业模式的不正当竞争,这点其实是更重要的。

8月31日晚,争议之下的ZAO,修改了此前的用户协议,增加了“特别提示”指出,用户上传的短视频和人脸,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留在ZAO上。用户可以依据ZAO的平台规则撤回或删除上述内容,而在用户撤回或删除后,ZAO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在服务器上予以删除。

ZAO当前的模式在著作权层面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其首页推荐的经典影视作品片段或明星动图,如果未经授权,则直接侵害了相关主体的著作权(明星亦可主张肖像权);虽然是用户上传并制作成的相关视频或动图,但ZAO依然有可能因未尽审核义务,而被认定为帮助侵权。

但著作权问题并非互联网企业发展壮大的致命障碍,只要能快速发展,通过商业合作不难解决该问题,或通过事先采购,或通过诉讼。总之,这只是钱的问题。

实际上,落在用户身上真正的风险,是用户一旦提供或让渡,即可能完全失控的“生物识别信息”的安全问题。ZAO收集的静态和动态的脸像即是典型的生物识别信息,是其与指纹和虹膜同属敏感的个人生理特征信息。正因为其难为一般人所更改,所以被广泛用于身份认证、交易和支付环节,如该信息一旦泄露,势必给用户带来持久和难以消除的影响。公众担心的“换脸”软件威胁支付安全,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大家也应还没忘记,四年前,两大国内科技企业关于用户指纹搜集所产生的争议。其时,人脸识别和支付尚未普及,指纹是用户登录和移动支付领域最为重要的应用客体。这两家企业对用户指纹数据的采集、存储位置等一系列问题的分歧,引发不少争论。

斗转星移不过数年,当一个纯粹娱乐应用的场景可以随意收集用户脸像的生物识别信息时,人们不禁要捏一把汗:当用户为了一时戏仿的欢愉,手指轻触、随着摄像头的启动,潘多拉的盒子也同时开启。

政策与监管都有滞后性,企业有囿于竞争而急于开辟新战场的压力,也有基于在大数据时代快速收集数据的冲动,若单方面期望其能持保守立场和克制冲动恐过于乐观。但无论是监管层、媒体还是法律人,都有义务告知用户,其为了短暂娱乐所交出的生物识别信息可能带来的巨大灾难。

□林蔚(北京达晓律师事务所主任)

AI换脸和偶像同框 你想要怎么“造”

2019年09月03日 08:09:5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一款名叫Zao的App占领了朋友圈。很多人分享着自己与偶像、明星的“同框画面”。电影里的男女主角,换上了自己的脸,人们乐此不疲。此前,AI换脸技术更多地出现在新闻报道中,Zao的流行,让AI换脸在更大范围内被国内用户直观认识。

正如很多产业评论所分析的那样,这款通过AI换脸让用户形象出现在影视剧画面里的趣味性应用,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它虽然摘得了“现象级应用”的荣誉,但如果没有新的功能被不断开发出来,人们很快就会厌倦现有的模式——归根结底,这只是一款逗你一乐的小游戏而已。

在专业应用领域,AI换脸并不稀奇。即便是最讲究“看脸”的影视业,在现代影视工业的推动下,演员的形象也是虚虚实实。在很多科幻大片里,动作演员的表演被捕捉下来,但他们并不在成片里露脸,而是被计算机替换成全新的形象,可能是“阿凡达”,可能是“灭霸”。你能想到什么“牛鬼蛇神”,计算机都可以帮你“造”出来。

不过,平常人终究没有机会投身耗资巨大、制作周期漫长的现代影视工业,更不太可能成为主角。类似Zao这样的App,满足的就是人们求之而不得的愿望。很多人都有一个表演梦,或者是明星梦,但并不是人人都能美梦成真。把主角的脸换成自己的,当然是最傻瓜化的操作了。

通过AI换脸,部分人还得以释放“视奸”的欲望。和自己中意的女演员表演“对手戏”,大概是许多宅男梦寐以求的机会。这未必是见不得人的心理诉求,对于美好而遥远的事物,人人都有表达欣赏的权利,而AI终于让人们表达欣赏的方式更进一步。

把AI换脸技术推上舆论风口浪尖的,在于对隐私和肖像权的忧虑。最恶劣的情形,无疑就属于女艺人的脸被“造”进色情影片了。而且,通过AI换脸技术“出演”影视片,是否要意味着对原创者的侵权,也是必须直面回答的问题。另外,面部肖像是重要的身份识别特征,有人担心,AI换脸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侵害。种种现实的担忧,让人们看到AI换脸技术危险的一面。

技术本身并不表达价值观,关键在于使用技术的人。一夜之间,Zao流行大江南北,甚至屡次传出服务器崩溃的消息,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趋势。这种趋势不在于这款趣味性应用有多长远的生命力,而在于AI换脸技术本身可能顺应了时代的某种需求。

就拿影视剧来说,观众被动接受演员表演的传统模式可能要改一改了。现在,很多人都在提“沉浸式”的概念,AI换脸大概是最能带给人沉浸之感的方式了。在不久的将来,一些主打AI技术的影视剧不再只有唯一的版本,每一个观众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版本,让自己成为主角,决定剧情走向。去年年底,交互式影片《黑镜:潘达斯奈基》的发布就让人看到了这种可能。

就像最近人们争议的美颜直播那样,越来越丰富的AI技术,混淆了真实与虚拟的边界。然而,外貌的真与假,难道是最重要的吗?如果技术赋予人改变面貌的可能性,哪怕仅仅是在虚拟环境下,那么是不是意味着那些与身俱来的东西不再局限人的一生?消除外貌给人带来的制约,由此创造更加平等的机会,比抱守刻板的“真实”更有意义。

随着AI技术越来越大众化、傻瓜化,很多准则无疑需要进一步厘清,更多从前看来不重要的权利需要进一步强调。不过,每一种颠覆时代的新技术的出现与普及,社会都会产生不适感,而消除这种不适感的方法,不应该封杀与逃避,而要充分考虑到技术发展的后果,规避相应的风险,让未来与当下无缝衔接。

AI换脸急速风靡,伦理审查要提上议程

2019年09月03日 08:09:14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社论

没有人希望自己“丢脸”,因为“要脸”是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一个基本特点。

9月1日,上线三天爆红的AI换脸应用软件“ZAO”的微信分享链接被停止访问,究其原因,就在于这款火速蹿红的AI换脸应用软件存在巨大争议,用户可能因此“丢脸”——丢失脸部信息。当然,微信方面暂停分享链接,未必完全是基于公共利益考虑,也有行业竞争成分,但不管怎么说,ZAO所引发的争议值得认真对待。

8月30日晚间,打出“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口号的“ZAO”刷屏朋友圈。用户通过使用这款APP,上传自拍照片,就可以将自己置换成某个影视片段的主角,跟胡歌恋爱,还是把自己当陈冠希,一切由用户自己说了算。虚拟社交的神奇之处在于,可以十分便利地创造一个新“情境”,而“ZAO”所提供的情境则十分迷人,尽管这些影片的版权问题还存在巨大争议。

凭借着自由切换情境的功能,“ZAO”引发了病毒式传播,短短两天之后的9月1日,在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的免费App下载排名中,“ZAO”已经雄踞第一。然而,在这款应用刷屏的背后,却存在一个核心的争议,那就是当用户把脸部信息上传之后,用户的脸还属于自己吗?

使用“ZAO”的过程非常简单,只需要下载、注册、上传一张清晰正面照。ZAO还会要求用户在摄像头前进行眨眼、扭头、张嘴、低头等指示动作。之后,你就可以将自己的脸偷换植入某个影视剧中,过一把跟偶像互动的瘾。整个过程中,用户还会看到《用户协议》这一环节,但这份协议涉及很多隐私问题,此前的版本提出,“用户发布到ZAO的内容,必须确认允许ZAO及其关联公司,以及ZAO的用户在全球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的使用、修改、编辑等等。”由于这一条款引发巨大争议,ZAO随后更改了这部分内容。

不过,一般来说,忙着体验的用户都会按下“同意”按钮,毕竟你不按,就无法使用这一款软件。而用户显然对脸部信息涉及的隐私风险缺乏必要的认知。

“ZAO”的火爆,直接触发了一个巨大的技术伦理争议。因为技术带来的便利,普通人也可以随便进行换脸,其中包含了侵权的可能,对此,责任该如何界定。而更重要的是,所有用户的“脸部信息”都汇聚于背后的平台巨头,这里又有两方面的责任争议:其一是巨头本身会拿这些数据做什么,它们的行为是否应该受到限制,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又该受到哪一些具体的限制;其二,如果平台出现数据泄露,造成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风险,又该如何处置。

AI换脸技术并非刚刚出现的新生事物。2017年,美国就出现了一名网友将色情片的女主角换成100多位好莱坞明星的事件。此后,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都曾被网友用换脸技术“以假乱真”。为此,美国国会还专门召开了一场讨论AI换脸技术的听证会。

回到“ZAO”这款应用,当然不是要一棍子打死,但在如此多的质疑面前,从政府监管到舆论监督,再到学术研究,理应及时跟上,做必要的审视与讨论。在“脸部信息”被滥用、濒临失控之前,AI换脸技术得好好通过伦理关的审查。

好玩的AI换脸,也可能威胁国家安全?

2019年09月03日 08:08:40
来源:新京报

名为ZAO的AI换脸软件红遍网络,然而好景不长,一夜爆红“ZAO”的微信分享链接目前已经被停止访问了。关于“ZAO”刷屏后所带来的隐私焦虑与风险担忧,仍在蔓延。

实际上,ZAO软件就是一款经改造的换脸APP,2017年发源于美国,称Deepfakes,是深度机器学习(deep machine learning)和假照片(fake photo)的简称(合称),最生动的称呼是深度(照片)造假。

既然是造假,当然要禁止。它不仅可能产生因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种种不安全,如果涉及犯罪,轻而易举的换脸操作也会让真假罪犯难辨,同时加大司法成本。当然,在一些国家,如美国,换脸还可能成为反恐的梦魇,既可以让恐怖分子很容易通过换脸作案和逃脱,也加大了安全部门反恐的难度。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ZAO和相似软件可能产生的潜在危险和不安全性,这也是人工智能为社会提供产品的同时人们必然面临的挑战。因此,如何监管才是最现实和最严峻的问题。

现在ZAO软件就面临着管理者禁与放的困难抉择。而对于换脸,美国欧盟等认为,即便是潜在的威胁,也极其严重,必须先出手防范。

今年1月28日,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专门发表文章《国家如何应对Deepfakes?》,指出,以Deepfakes为代表的换脸技术具有一系列潜在的危害,包括煽动政治暴力、破坏选举、扰乱外交关系、提供虚假证据并干扰司法、实施敲诈等,希望各国明确定义Deepfakes的不正当使用,亟须社会定义什么可以接受,什么不可以接受,这既有利于社会和法律的管理,也有利于社交媒体规范其平台,管理网上内容。

今年6月13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对Deepfakes举行了听证会,会上该委员会主席、众议员亚当·希夫称,篡改视频的传播为2020年总统大选带来了一种“噩梦般的”场景,让议员、新闻媒体和公众“难以分辨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因此,他和美国马里兰法学院教授达尼埃尔·西特龙建议国会考虑对《通信规范法》第230条(互联网服务不必为其用户的行为负责)进行修改,以打击Deepfakes,保护用户免受假新闻的误导。

针对Deepfakes换脸技术产生的具有破坏性的危险性内容,欧盟也在2019年初出台了应对指南,以帮助公众分辨某条信息的来源,信息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信息是否值得信赖。

可以看到,对换脸技术的潜在危险极为重视的美国和欧盟现在还没有出台法律予以禁止,只是在进行论证。但迫于压力,美国的Reddit上关于换脸技术的讨论版被删除,换脸技术也在美国被全网封禁,其GitHub开源代码也被清除。

尽管目前看来,ZAO软件还没有造成实际上的危害,但是,正如网友所指出,一个潜在危害非常实在:“有手机号,有面部图像,通过技术合成,犯罪分子可以替你和你家人通话了。”因此,公众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有必要及早以明确的法律条款予以规范。

换脸APP有 巨大技术风险

王庆峰

2019年09月03日08:18  来源:南方日报

“我跟胡歌演对手戏啦!”“我已穿越到《延禧攻略》!”这两天,大批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与明星合演的小视频,“奥秘”就是从换脸软件ZAO中上传一张个人照片,再选择想要出演的片段和替换的明星。凭借“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ZAO迅速收割了百万下载量,一夜爆红。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换脸APP的使用协议暗藏杀机,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构成了威胁。大多数人在点击授权的同时,恐怕并没有注意到协议条款里的这行小字——“在您上传或发布用户内容以前,您同意或者确保实际权利人同意授予ZAO及其关联公司以及ZAO用户全球范围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也就是说,你授权的信息此后与你没关系了,企业可以自主决定怎么使用。这是极为霸道的格式条款,涉嫌滥用公民个人信息。很快,ZAO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妥,删除了原有“不可撤销、永久”等描述,但依然保留了“您同意对用户内容进行网络信息传播的权利”。

之所以在意这个细节,是因为其间隐藏着巨大的技术风险。就如同P图产生之后,图片不再代表了真相,换脸APP的出现,也让视频具备了深度造假的可能。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难以预料的后果。例如,理论上讲,只要有面部图像,通过技术合成,犯罪分子可以替你和你家人通话了。许多人还担心会产生“色情复仇”,个别人能轻易将经过深度伪造的内容,用以对当事人进行报复、羞辱和伤害。从现实看,现在人脸信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身份认证、交易和支付环节,意味着我们的信息一旦泄露,就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现在已经有案例证明,换脸技术可以解锁手机,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进行有效支付。

换脸技术带来的种种风险,本质上是“生物识别信息”的安全问题。生物识别信息,顾名思义,即基于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像、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可用于个人身份识别和鉴定的信息。201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第一条就规定:“国家保护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电子信息。”显然,个人信息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姓名、住址、电话、工作单位等物理信息,还包括人脸识别、虹膜技术、指纹、DNA等个人生物信息。而且,生物信息比物理信息更难管理,需要未雨绸缪,绝对不能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目前来看,我国还缺少一部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对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更加明晰的定义,并明确相关企业的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拿ZAO没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用户的约定,处理其保存的个人信息。”换脸APP里的隐私条款,是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应该适时介入,加大惩罚力度,让它付出代价,从而形成警示意义。

人脸识别技术不能 用来“捆绑”学生

杨朝清

2019年09月03日08:0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学生进教室后自动识别个人信息,系统自动签到签退,全程监控学生上课听讲情况,就连你发呆、打瞌睡和玩手机等动作行为都能被识别出来。近日,位于江苏南京的中国药科大学在部分教室“试水”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逃课和“替同学答到”或将成为历史。

  人脸识别技术不仅可以高效率地进行考勤,还可以发现和捕捉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激励和鞭策大学生回归自己的角色定位,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但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人脸识别技术或许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因为学生们即使身体留在了教室,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思考,或许只是装装样子。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普及化阶段过渡,一个课堂上的学生少则数十人多则一两百人,学生们缺乏足够的机会和老师们互动交流。一些教师对教书育人缺乏足够的敬畏和价值认同,只将课堂教学当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水课”即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捆绑住了学生们,又怎么去赢得他们的尊重和喜爱呢?

  那些潜心教书育人、真正懂得学生们所思所想的好老师,会让枯燥的理论、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只有塑造更多的“金课”,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当“金课”足够好、足够多,“逃课族”和“低头族”自然会越来越少。

  在大学校园里,不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信心的老师,对考勤并没有那么在意,因为他们深知只要自己的课程足够好,学生们自然会喜爱。少数老师对考勤如此在意,或许是对自己缺乏信心,害怕逃课、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太多导致课堂“太难看”,从而让自己丢脸、面上无光,至于课堂教学的成效究竟如何,他们并没有多么关心。

  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的改变,应该助力学校和教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给师生“减负”,激活课堂教学的活力,而不是用来捆绑和约束学生们。在学生们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水课”会遭遇越来越多的抵触与不认同。让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变革,让技术手段赋予课堂教学更多的改变,只有打造更多“金课”,才能赢得学生们的喜爱。

“人脸识别系统”不宜进课堂

朱文龙

2019年09月03日08:55  来源:齐鲁晚报

  8月29日,有媒体报道,中国药科大学日前在校门口、学生宿舍大门口、图书馆、实验楼等场所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并在部分试点教室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用于日常考勤和课堂纪律管理。

  按照校方的说法,“人脸识别系统”可以“提高学生到课率、严肃课堂纪律”。据报道,安装在教室的“人脸识别系统”非常先进,像学生上课时发呆玩手机的现象都能识别。这项新技术究竟能不能达到校方预期的效果,现在尚不明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任何对教育可能产生负面作用的教学设备,在使用时都应该慎之又慎。

  作为先进的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当然可以运用到学校管理当中。但是无论如何运用,都不能忘却教育的初衷。将“人脸识别系统”运用到教室,明显表现出对学生的不信任。试想,学生每天一来到教室,就身处在全方位的监控之中,一举一动都逃脱不了摄像头的记录,多低一会儿头,多打一个哈欠,可能都会被“记录在案”。对于学生来说,为了在摄像头下表现“良好”,他们不得不以一种“讨好”的心态迎合老师,迎合监控。这势必会引发学生对课堂的反感,严重影响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损害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也有人说,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对于教师来说,方便管理学生。诚然,人脸识别技术对教学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学生在上课时所展现出的微表情和课堂行为,对于教师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如果采集的信息是学生“表演”出来的,比如,本来教师讲得索然无味,但学生要装作认真听的样子,这样的信息也没有什么价值了。

  从报道内容来看,校方是有法律意识的。在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之前,校方专门咨询了公安部门和法务部门,由于教室属于公开场所,因此不存在“侵犯隐私”的说法。但是,合法未必合理,教育有自身的特点。蔡元培曾经说过,“教育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换句话来说,教育不是“理性”的工厂,它更多地需要灵魂和情感的倾注。学生随意翘课、雇人上课固然不对,但是打个哈欠、看眼手机等又有多大的错呢?不设身处地分析背后原因,不沉下身子思考问题症结,盲目依赖“人脸识别技术”,只会与正确的教育道路背道而驰。

  对于校方来说,与其将力气花费到“人脸识别系统”上,还不如检讨和反思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缺位。如果普遍存在学生逃课、替课、上课开小差等现象,校方和老师也难辞其咎。如果只知道刷脸施压,而不去检讨和反思,不去提高教学质量,即便装了再多的摄像头,即便把学生全部“逼到”教室里,对扭转学风,也于事无补。

“区块狗”跑路:高科技是幌子,割韭菜是本质

2019年09月03日 08:08:23
来源:新京报

据报道,在区块链养成类宠物游戏平台“华登区块狗”上,玩家余田投入15万元,在上面“抢狗”“养狗”再“卖狗”赚钱,但从8月2日起,他买的狗再也没有卖出去过。网上被套钱的用户纷纷抱团取暖,建群维权。这个“华登区块狗”也被很多网友称为“庞氏骗局”。

事实上,“华登区块狗”只是近年来跑路的各种区块链资金盘之一。它之所以被媒体关注,是因为运营时间比较长,存续了将近一年时间,因此有更多人卷入。APP停运后登上热搜,足见此事的影响。

网上很多人质疑“华登区块狗”是“庞氏骗局”,事实是否如此,还需要警方进一步调查和认定。但从“华登区块狗”的运作模式来看,确实有此嫌疑。只不过它披着的高科技外衣,让其更多了一层迷惑性。

就运营模式来看,“华登区块狗”号称是集区块链宠物+社交,挖矿+交易的平台。看似高大上,但其实只是打着区块链技术的幌子吸引用户,究其本质,和区块链技术没多大关系。

其运营思路具体来说,就是用户先在其平台上以现金购买智能合约(领养“区块狗”),过段时间后,这些智能合约到期会被强制出售。只要能够一直拉人头接盘,一直保持供不应求,这些智能合约就能一直上涨,投资者则从中获利。

问题是,这世界上“韭菜”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击鼓传花传到最后,终有鼓声停止的一日,这也就是骗局破产之日,或者说组局者收网之时。

回到“华登区块狗”事件,该平台该如何定性,用户的损失该如何挽回,仍需调查基础上的说法。

而要预防这类区块链平台跑路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现象,除了寄希望于有关部门提高监管力度和精度之外,消费者本人也该提高警惕。

具体来说,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是贪欲招损。无论是此前的比特猪、幸运十二生肖等平台,还是这次的“华登区块狗”,参与其中的用户其实也不傻。他们都是抱着赚钱的态度入局,且一开始也确实有人尝到了甜头,于是就遏制不住贪欲,加大投入或者拉亲朋好友一起入局,最终损失惨重。

其二是信息“下沉”。现实生活中的信息鸿沟,比知识阶层想象的要大得多,在所谓的下沉市场,有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那里的人们,更容易被所谓“高科技”名头蛊惑,继而上当受骗。

其三,要警惕身边人。一百条新闻中的警示,或许抵不住一个身边人的口头拉拢和现身说法。这也是为什么社交媒体时代,亲友群分享和朋友圈分享会引发如此大的私域流量爆发——可别迷信熟人完全是为了你好,他们没准就将你拉到坑里去了。

韭菜经常被割,也是因为韭菜容易被割。对那些假区块链之名的“高科技”骗局,监管的确不可或缺,而多用科学知识对冲对“新概念骗局”的迷信,避免将自己变成“韭菜”,也很重要。

别让5G信号入户难拖5G后腿

2019年09月03日 08:09:31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丰收

追剧刷视频得跑到户外,可能是5G时代初期的体验,因为多半在室外才能找到信号。想窝在家里使用5G手机追剧,感受网速超快、视频秒开,然而想要实现这美滋滋的情景可能对宅男宅女来说有点儿困难。北京日报记者近日体验发现,5G速度虽然比4G快得多,但现阶段信号入户并不容易。

由于5G网络具有传输速度更高、响应时间更快、连接范围更广等特点,已经广受社会期待。今年6月,工信部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由此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50城市将率先实现5G网络覆盖,对这些城市用户而言,先体验5G是幸运的,但现阶段体验效果恐怕并不理想。

这主要是因为5G基站建设有个过程,5G网络覆盖范围只能逐步扩大,现阶段覆盖不到的区域,用户还无法享受5G带来的红利。而且5G网络已经覆盖的区域,记者发现室内室外完全是两种不同体验——在室外走动信号摇摆不定,而室内信号基本消失。换言之,在覆盖区域用户只能在室外固定使用5G。

显然,无论是对个体用户而言还是对单位用户来说,都很少站在大街上使用5G,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使用5G,而眼下室内几乎没有5G信号。再加上目前5G基站数量少,用户体验效果不佳就拖了5G发展后腿,如很多用户因室内不能使用5G,暂时不办理5G业务,不能分担5G建设成本,会影响5G进度。

5G信号“入户难”的原因是,5G的频率超高,而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衰减也越快,更容易被障碍物屏蔽。这意味着,仅凭室外基站,5G很难完成对室内信号的覆盖,还需要室分设备(相当于5G的室内微型基站),才能将信号相对均匀地分布到室内。那么,室内信号覆盖成本应该由谁承担?

如果未来相关设备的价格较高,对单位用户来说可能不在意,但对家庭用户会是一笔支出。如果完全由用户来买单,也会拖5G发展的后腿。因此,只有运营商承担室内信号覆盖成本,不增加用户经济负担,才有更多用户愿意使用5G网络,也才能加快5G建设步伐。

同时,5G基站进居民小区如果面临阻力,也会影响5G发展脚步。目前,居民小区都是3G和4G基站,居民在小区内使用5G,必须让5G基站进入小区。从过去电信基站进小区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居民小区是支持的,但也有少数小区居民以电信基站辐射影响身体健康为由,反对小区建基站或拆除已有基站。

要想让5G基站顺利进入居民小区,必须消除“辐射恐惧”。一方面是普及我国相关国家标准和其他国家标准;另一方面是定期公开小区每个基站的电磁辐射监测信息,以打消居民顾虑。去年江西以立法形式确保该信息公开具有示范意义。

其他省份或全国层面,也有必要围绕5G基站进小区提供法律支持。同时,需要工信部或四大运营商总部或各地政府作出统一安排,最终目的是降低用户使用5G成本、提升用户使用5G网络体验,以便加大推广力度,让更多用户享受5G红利,并为5G建设提供支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8274a2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36.html

《2020年高考热点素材积累多微透视AI换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