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防汛防旱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及打算

发布时间:2019-02-11 12:33: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XX防汛防旱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及打算

18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防汛防旱工作,对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我县防汛防旱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经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防汛防旱抗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将今年防汛防旱工作总结如下:

  一、汛情、台情和灾情

  18年,我县汛期总体形势呈现复杂多变、旱涝交错的特点,梅汛期强降雨、出梅后的持续高温干旱和10月“菲特”台风倒槽引发的特大洪涝灾害对我县都造成了明显影响。现对今年汛期基本情况作如下回顾。

1、汛情。今年汛期总体特征为气温偏高,降雨量偏少,今年的降雨主要集中在梅汛期和“菲特”台风倒槽影响期间。我县6月7日入梅,7月1日出梅,梅汛期雨量246.7毫米,梅雨期24天,均接近常年。入、出梅时间均较常年偏早(常年入梅6月12日,出梅7月8日)。主要强降水过程有3次,分别出现在6月7日、24日和27日;其中7日降水范围最大,全县普降暴雨到大暴雨;24日横港等地出现大暴雨,雨量达125.3毫米。梅汛期最高水位为于城站3.79米(6月27日18时),超警戒水位0.29米。

  受“菲特”台风倒槽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我县从10月6日至8日普降大暴雨,全县面雨量达349毫米,最大气象观测点雨量达425.8毫米,创台风过程降水量历史新高。外加上游客水,我县河网水位暴涨,于城站水位最高达4.59米,超危急水位0.59米,超过“99630”最高水位0.13米,创历史新高,全县超危急水位长达116个小时。

  今年汛期最高水位为于城站2.75米(4.59米),出现在10月8日13时,最低水位0.86米(2.70米),出现在8月17日18时。

  2、台情。今年我县前期基本未受台风影响,分析今年的台风主要特点表现为:生成和登陆个数均异常偏少;登陆时间晚、整体强度弱;影响范围偏南、致灾程度轻。分析其主要原因为:今年入夏以来在西北太平洋在强大的副高控制下,下沉气流异常强,使得洋面上空对流活动难以发展,台风生成缺乏必要的前提条件,故生成个数较常年同期偏少,登陆个数也偏少,对我县造成的影响小。

  后期则遭受“菲特”台风严重影响,分析其特点,1、登陆时间晚,强度强。“菲特”在福鼎沙埕镇登陆时为强台风强度,近中心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是10月份以后登陆我国大陆强度最强的秋季台风。2、影响持续时间长。我县从6日8时开始受其外围影响,一直持续至8日20时,为时60小时,出现了大范围的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与常见在浙闽交界处登陆台风对我县的影响主要出现在登陆前、而登陆后影响较快减弱不同,“菲特”对我县的影响主要在登陆后。3、天气形势复杂。菲特”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是一个秋台风,强度强,云系范围广,登陆时恰逢天文高潮位,风暴潮与天文潮叠加,加重灾害影响。又由于后续“丹娜丝”台风的存在,“菲特”与其相互作用产生双台风效应,导致“菲特”登陆后的路径向南偏折。“丹娜丝”外围偏东气流和弱冷空气的共同作用,使得“菲特”残留云系维持时间长。

  3、旱情。自7月1日出梅以来,我县出现了18年气象建站以来最严重的高温热浪少雨天气,高温强度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且降水少、蒸发大,至8月底,累计出现44个高温日,极端高温达40.8度,7月平均面降水量仅为34.7毫米,蒸发量达349.0毫米,高温日数、极端最高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均破历史纪录。因降水少、蒸发量大,持续高温时间长,据干旱标准分析,我县属于中偏重干旱。

  4、灾情。今年全县没有因洪涝台旱灾害而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但出梅后我县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和10月“菲特”台风倒槽引发的特大洪涝灾害,对我县工农生产、居民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影响。

  据统计,受7-8月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全县范围均有不同程度受灾,最大累计农作物受旱面积4.74万亩,其中重旱1.12万亩,干枯825亩,河道断流2条,茶叶、瓜果蔬菜等一批经济作物受灾较重,园林植物生长严重损害,用电压力大影响企业生产,火灾事件频发,交通事故明显增多,公众健康受影响。

  10月的特大洪涝灾害造成全县所有镇(街道)全部受灾,其中对于城、百步、沈荡、通元这4个镇(街道)的影响尤为严重。农田一片汪洋,水产畜牧养殖遭受重创,新农村集聚点和民房积水严重,通行道路受阻,多家工矿企业停工停产,水利工程多处损毁。据统计,全县受灾人口27万,倒塌房屋22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2万亩,停工停产企业2340家,政府组织转移人口1.9万,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

  二、防汛防台抗旱工作

  面对今年历史罕见的气候和严峻的防汛抗旱形势,我县按照县委、县政府及上级防指的要求,认真开展落实各项准备措施,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实现了全年度安全度汛的目标。

  (一)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全力做好各项防汛备汛工作

  (1)汛前检查及隐患整改。今年汛前检查工作做到了早部署早落实,在年后2月中下旬即全面开展了各镇(街道)、防指成员单位的自查,3月初县防指由县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分4个检查组对各镇(街道)、地方海塘(含围垦)、城防工程、水文设施等作了重点检查。3月中下旬,又分别接受了市、省检查组的督查。检查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不少安全隐患,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防办进行了梳理汇总,一方面形成书面材料报县政府,供县领导参阅。另一方面按照各单位职责分工,向有关单位发出督办整改通知18份,全部得到反馈,从反馈、复查情况来看,各个单位均落实了相应的对策措施,逐一整改解决。交通、建设、住建、城投、教育、民政、供电等防指成员单位积极开展本系统安全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全面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2)防汛责任制落实。入汛首日,县防指在《嘉兴日报》向社会公布了镇、村两级防汛责任人名单。4月17日,我县召开18年度全县防汛防台抗旱工作会议,会上表彰了18年度防汛工作先进单位,分析预测了今年汛期的天气趋势,通报了汛前检查情况以及部署了下一阶段防汛工作,郭腾辉副县长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在会上代表县政府与各镇(街道)签订了防汛责任书。同时,会议还向与会人员发放了防汛宣传环保袋和18年度防汛工作手册。5月中旬结合水利业务知识培训,专门开辟了基层防汛责任人业务培训课程,特邀市、县防指办有关专家,从工作实用性和当前防汛工作重点出发,就洪涝台灾情统计、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和长效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授课讲解。

  (3)防汛预案修订修编。一是针对去年“海葵”台风暴露的问题及今年的新形势新情况,抓紧开展了总体防汛防台预案、指挥部内部工作方案的修订更新并报经县政府、县防指批复,主要内容涉及预警级别及响应措施行动、人员职责排班及定岗定人等方面的调整。二是按照省防指办、省钱管局等提出的防御超标准风暴潮的有关部署,完成了x段海塘防台专项预案的修订更新。同时积极配合省钱管局关于18年钱塘江海塘防台预案整体框架调整的要求,深入海塘现场和沿海镇(街道)开展了第二道防守线封闭圈,社会经济、人口、企业分布等基本情况的摸底调查,制定第二道防守线封堵、人员转移方案,按照上级规定的时间节点汇总上报。三是严格督促镇(街道)和围垦、海塘等几大重点在建水利工程业主单位,抓紧编制防汛预案,在4月底前均上报批复。

  (4)防汛信息化建设管理。一是开通了x防汛微信公众平台,这是继门户网站、手机移动平台、微博之后,又一借助新传播工具与公众搭建的交流发布平台,也是全省首家县级防汛官方微信。在该平台上能够查询我县水雨情、工程运行、天气趋势等多项实时信息,平台也会不定期发布各类防汛资讯。二是安装于城、澉浦2处水文站点的视频监控,实时掌握水位、潮位涨落变化。三是做好防汛会商系统高清改造后的后续维护,第一是重新明确了各镇(街道)AB岗管理员,组织开展了系统的操作技能培训;第二是建立定期联调制度,在每月5日与各镇(街道)分会场联接调试,并做好书面运行记录,随时掌握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锻炼管理员的操作熟练度;第三是与电信部门签订代管协议,由电信部门派人蹲点,做好每次重要视频会议的开关机和运行保障,同时每两个月一次,上门对各会场系统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5)防汛物资添置和储备。为提高基层防汛物资储备,县防指办参照省级定额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根据我县实际,对物资品种、数量和资金进行了测算,通过县、镇各出资50%,按1:1配套的方式来逐步增加防汛物资储备量。经基层上报、防办汇总、公开招投标等环节,完成县、镇(街道)两级4大类15项,共计41000余件防汛物资的采购和下拨发放。除实物采购之外,防办继续与有关厂家、商家签订新一年的委托协议,协议储备木材、编织袋、砂石料等大宗物资。

  (6)值班和预警。入汛后,与气象部门共同协作,建立水利气象防灾联动制度,在每次重大灾害来临前组织会商,加强双方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预警预测的准确性。做好汛期值班和信息接收和发布,县防指严格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保持电话、传真通讯畅通,做好上传下达。并根据水雨情、工情调度运行状况,做好各类信息的播报发送,累计发出防汛文件和传真电报45份,发出预警短信和服务短信约2.7万条次。此外,县防指要求镇(街道)结合当地实际,落实防汛值班人员和联络方式,在县水利网上及时予以了公示公布。

  (二)统一部署,上下合力,打好防汛防旱攻坚战

  面对今年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和洪涝灾害,县防指坚持防大汛抗大旱两手抓,统一指挥,上下积极行动,科学应对,尽最大程度降低了高温干旱和洪涝对群众生活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了灾害损失。

  一、“菲特”台风洪灾。受“菲特”台风倒槽和冷空气共同影响,引发河网水位迅速上涨,10月上旬我县出现历史罕见的洪涝灾情。对此,县防指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科学研判,迅速部署。密切监视天气动态、对降雨增水量、影响范围、江河水位变化、上游排泄情况等科学判断,提前做出预报预警,7日21时将防台IV级应急响应转为防汛III应急响应,8日2时、4时分别启动防汛II、I应急响应。县委、县政府、县防指先后八次召集各镇(街道)及防指成员单位部署防汛减灾工作,及时调整抢险救灾工作重心。县四套班子领导带领联系部门分赴各镇(街道)检查指导防汛救灾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通过电视、广播、短信、政务微博、微信等发布台风动向、水雨情和各类防汛动态信息,确保24小时政令畅通。2.加强排查,及时转移。各级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逐村逐户逐企业,对危旧房屋、危化企业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积水严重路段及地区派人值守或交通管制,对危旧房屋、低洼易涝地区人员实施转移。其中交通管制13处,排摸危房户536户,政府组织转移人口1.9万,474艘船舶安全停靠,关停各类生产、使用、经营危化品企业24家。3.全力以赴,抢险救援。针对因水位居高不下各地险情频现,组织力量加强巡查。8日以来,连续对城防工程大曲闸和庙浜闸、拣金浜闸,中兴桥附近防洪堤管涌,城西西片圩区决堤等重大险情成功抢险控制。4.科学调度,尽快排涝。全县急调入各类排涝设施积极开展排涝,南排工程、城防工程、圩区工程发挥作用,截止15日8时,南排工程两闸排泄流量2.7亿立方米,城市防洪工程截至15日,累计单泵运行297个小时,排水535余万立方米,将内河水位控制在3.2米左右。组织动员群众打小包围、筑土堤、抬高田埂等方式充分利用水泵开展排涝,启动排涝泵4929台套。通过努力,截至13日18时,农业设施修复2366处,修复堤防4880米,修复道路4处,恢复供电线路326条。5.及时跟进,预防疫情。组建县-村组四级防疫技术指导网络,及时组织专门力量,集中深埋无害化处理点38个,迅速对淹死家畜、家禽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中牲畜1.4万头,家禽217.09万羽;组织防疫技术人员进行及时消毒,完成262万平米受灾地区卫生防疫消杀。6.分类指导,恢复生产。组建62位农业专家9个抗涝小组,深入抗灾一线,累计出动救灾服务组72组次,实地指导农业经营主体150余个,指导养殖户消毒畜禽栏舍48.82万平米。开通大灾理赔绿色通道,开展查勘理赔、核损工作,全县政策性农险共接到报案21起。做好企业救灾补损、恢复生产工作。7.爱心救助,缓解难题。实施紧急救助,对因洪灾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及时启动民政和慈善临时救助政策,全县共开放避灾安置场所及临时安置点61处,集中安置人员1649人。

  二、7-8月高温干旱。7月出梅后,持续高温晴热天气使我县出现较严重旱情,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团结抗灾,应对旱情。1.加强组织领导。旱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政府主要领导就防旱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及时召开防旱抗旱工作会议,章剑县长、高海华副县长深入秦山、澉浦等地的受灾一线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县委县政府、县防指连续下发多个通知文件,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和指导性意见,并根据县总体预案规定,县防指及时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2.强化高温干旱监测预警。防汛部门坚持每天24小时值守,密切关注河网水位变化,高温干旱期间,共发出1100余条预警提醒及水位信息,加强与镇(街道)、防指成员单位的组织协调,摸清旱情和各级各部门的行动措施,做好灾情统计,按照要求定期上报灾情数据、防旱动态信息;气象部门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14次,高温红色预警信号5次,发送短信9万多人次,编发《气象信息内参》等服务材料38份。3.全力开展水利农业抗旱服务。加强与基层的沟通,协调水利、农经等部门,迅速组织技术人员,下派工作组实地深入重灾区,详细了解掌握旱情、抗旱措施及困难问题,在微喷滴灌节水工程运行、农业遮阳降温、追肥保苗等措施落实上加强业务指导,帮助基层协调解决和出谋划策。为了确保全县抗旱用电,供电部门紧急调集1000余只电表,数十万元应急物资,派出抗旱小分队,对重要抗旱线路、设备开展检测,对2470个排灌机埠、2918.3多公里低压线路进行排查,调换配变45台。4.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抗旱投入。防汛水利部门及时与镇、村取得联系,向县财政积极争取,安排资金以最快速度采购设施满足抗旱需求,应急新增添置和发放了100余台水泵及水管、电动机等其它物资至镇(街道);受旱镇、村也加强统筹协调,积极组织开展自救,共投入抗旱人数1.4万余人,灌溉泵站400座,机动抗旱设备1214台,通过河道疏浚去淤引水、机站灌溉、抗旱水泵翻水等方式,缓解旱情进一步发展,减少农户经济损失。5.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县防指及有关成员单位通过电视、报纸、短信、微博、微信等多个途径,向社会各阶层及时跟踪报道,发布通报旱情简报、抗旱工作动态和防暑降温小常识,营造全民抗旱的工作氛围。6.保障群众日常生活供水。为确保高温用水需求,水务部门调整水质过滤药剂投加量,加快供水管网改造更新,加强运行设备的冷却降温、检测维护和管线安全的巡查力度,组织46支志愿队伍,共出动管网抢修总次数550次以上。环保部门加强对入网企业和污水管网的监管,督促企业采取节水措施提高废污水处理回用,做好主要河道、饮用水源段面水质监测和分析。7.切实做好绿化、市政设施养护和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住建部门及时抢修因持续高温造成的路面损坏,维护保养市区桥梁,加强工地巡查,配备降温药品、饮品,督促各绿化养护单位、班组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周期计划,错时浇灌,对苗木枯死情况及时掌握并核查登记。

  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回顾我县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这些暴露出来的情况和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加以完善改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防汛防台抗旱思想意识亟待加强。由于近几年来未有大的洪涝、台风、干旱影响我县,加上各级各部门有些领导和防汛责任人新进上岗,客观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责任心不强、思想麻痹大意、指挥抢险救灾经验不足、职责角色定位不明的情况,具体表现在防汛值班制度不落实、未按照预案要求响应执行等。今后,要加强值班抽查和通报、业务知识的学习教育与培训,督促各级预案的操作性、执行力的完善,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开展多种课目内容的演练,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实战能力。

  2、上下信息互通有待提高。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各级各部门向指挥部提供的各类数据和信息往往存在着滞后、不全面、不准确等问题,给指挥调度决策造成很大被动。因此,须进一步理顺信息沟通机制,发挥自觉主动性,加强上下之间的信息沟通,互通有无,增强科学预测预警水平,提高防灾应急能力。

  3、缺少灾害应急资金的来源渠道。面对这次18年来最严重的高温热浪少雨天气,出乎社会各界的预料,加上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不可避免地在防汛防台抗旱中发生损毁损耗,工程设施、物资设备、人力投劳等都要进行修复、补充和补助,这些需要财力资金的投入。但是目前这块应急救助机制还未建立,只得事后再向政府、财政报告申请,工作显得较为被动,今后有必要在财政年度预算中设立一定额度的防灾应急预备资金,以应对不时之需。

  4、防汛物资设施配备有待进一步加强。对照“防大汛、抗大灾”的要求,自上而下反映出我县防汛物资储备仍显得相当薄弱,尤为基层最为突出。在这次“菲特”洪涝灾害为例,基层作为防汛一线和主战场,物资设施短缺使得只能四处借调、临时抢购,妨碍延误了抢险救援的正常开展。因此,基层须改变以往“等、靠、要”的主观意念,树立自救为主,上级支持的原则,在加强县防指、部门的物资设备储备的同时,重点加大对基层的物资保障力度,并吸取这次防御洪灾的经验教训,添置适用于我县当地的水泵、编织袋、救生衣、橡皮艇、水中作业服、投光灯等一批物资的储备。

  5、各类防洪排涝工程无法满足现行需求。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的迅速发展,已有的城防工程在包围面积、排涝流量等方面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南排工程因候潮排水和年久失修,在应对强降雨和上游来水的双重影响下排涝压力日趋紧张;圩区工程面广量大,投资集中,实施进度慢,影响效益发挥。因此,下一步应加大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按照“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快前期研究和建设步伐,尽早提上工作议程,早规划早建设早运行,发挥工程作用。

  四、明年工作思路及打算

  18年我县防汛防旱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按照“创业富民、创新强县”战略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理念,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坚持防汛防旱防台并举,大力推进了防汛防旱“两个转变”;加快实施防汛防台工程和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防汛防台抗旱综合能力,科学、快速、有效地处置洪涝台旱灾害,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损失。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备汛措施。1、全面落实防汛责任制,完善责任体系网格化动态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人员和职责;2、加强防汛检查和整改督查机制,通过全方位多途径的检查来查找隐患和问题,对督办情况及时处理并跟踪落实;3、强化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严肃各级值班人员的防汛纪律性,提高汛情熟知掌握水平,加强监测预警和气象会商沟通,做好上传下达工作;4、主汛前完成县级主会场显示终端及通讯线路的升级改造,并投入运行,并进一步加强系统设备的巡检和管理员操作的上岗轮训;5、严格将各项应急措施落到实处,全力保障抢险救援体系的到位,确保出现险情时能够有序妥善处置。

  (二)修订细化应急预案。认真总结今年防汛防旱的经验和教训,启动防旱专项和抗旱应急供水预案的编制,深化细化防汛预案和工作方案,明确各级组织指挥和防汛工作人员应急处置分级流程和职责分工,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三)进一步强化防汛物资和抢险队伍保障。根据今年应对高温干旱天气和“菲特”洪涝灾害的物资需求,结合我县实际,对物资储备品种、数量进行灾后分析,并继续采取县级补助、镇(街道)配套的方式统一采购添置,逐步增加基层防汛物资储备。落实报酬,联系多家水利工程应急抢险的施工队伍和大型车辆机械,进一步提升防汛防台应急保障能力。

  (四)进一步完善基层防汛体系长效管理机制,加强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省、市防指要求,加强与基层的沟通联系和督促指导,不断总结基层防汛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促进各项运行管理机制的完善和落实,充分发挥基层防汛体系在防汛防台工作中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8867ae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27.html

《2019年防汛防旱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及打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