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朋友圈该不该屏蔽父母

发布时间:2017-11-07 10:04: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如今,微信作为一种大众主要的交流方式,朋友圈的功能也逐渐成为人们分享生活感悟、抒发情感的重要阵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用上微信,不过一些年轻子女逐渐屏蔽父母。

也许是不想父母因为风吹草动就紧张兮兮,也许是不想父母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唠唠叨叨。也许,还有什么其它原因吧、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请结合材料,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例文:

若爱,就请进来

微信朋友圈给了人们更多的公共表达空间,每到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时,朋友圈必然被秀孝心、晒孝顺刷屏,甚至有这样的段子,:什么地方的儿女最孝顺?:朋友圈。其实很多人的父母并不使用朋友圈,而且朋友圈带有分组发布功能,屏蔽爹妈的也不在少数。是不是颇具讽刺意味?

有人说,屏蔽父母是不想父母太忧心自己;有人说,朋友圈就是日记本,孩子长大了,应有自己的空间;有人说,屏蔽是留有距离,这是爱的距离……理由种种,也似乎合情合理。

然而,我想问问,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你很在意的一个朋友的朋友圈屏蔽了你,你心情如何?会怎么想——我们之间出了什么问题? 同理,这些冠冕堂皇的屏蔽父母的理由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孩子与父母之间存在着问题!如果说屏蔽父母是不想父母太忧心自己,这真是一片孝心吗?孝子可知被屏蔽了的父母心里会不会难过?如果说长大了需要私密空间,可朋友圈不同于日记,本身总对人公开啊?不能言着,QQ私密日记可记之也;能对他人言不能对自己父母言,微信群也;何必要在屏蔽父母这件事情上较劲如果说屏蔽是为了留有爱的距离,那么,屏蔽了你的人对你说他爱你,你信吗?你一定不信!当然,父母会信的,因为他们能包容孩子。但不能因为他们能包容就去伤他们的心吧?(对上述理由逐一反驳)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我们逐渐长大,与父母渐行渐远,可知道父母一直在原地看着我们?让父母了解你的生活,看到你长大成熟,这不是为人子女应该做的吗微信朋友圈可以帮我们做到这一点,为什么还要设置屏蔽?

我们不仅要让父母进入我们的朋友圈,还应在电话上微信上多些与父母沟通,告诉他们很多事情自己可以处理好,若偶有牢骚,也是人之常情,父母不必紧张。如果父母明理从容,信任孩子,那甚是好如果父母做不到,紧张兮兮,一见风便是雨,那我们收敛一下自己顺从父母又何妨?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朋友,父母,就把父母请进你的朋友圈吧,让父母得以看着日行渐远的你的背影必要时,回头搀扶他们一把,让他们不至于落后我们太远。(照应标题,提出呼吁)

相关新闻评论:

孩子的朋友圈 为什么 屏蔽爸妈

  记者对3020—30岁的年轻人进行了调查,有10%的年轻人完全屏蔽父母,70%设置分组可见,仅20%完全开放。子女朋友圈屏蔽父母,原因何在?

  1、过度关心与说教

  小王是南京的一名大四学生,此前她就加妈妈为好友。当时只想方便联系,但之后的事情却让我很头疼!小王说,有时会在朋友圈中晒出自己的生活状态。可每次时间不长,妈妈的电话都会准时打来,劝她要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同学聚餐我拍张美食照,我妈说这菜太油了不健康;男同学送了一束花,我妈说先找到工作,恋爱可以放放。我知道这是一种关心,但这感觉就像背后时刻有双眼睛,很难受。

  市民庄小姐有一次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她和朋友参加化妆舞会的照片,从来只看不评的父亲突然给她评论,别化得和蛇精似的,纠结一番后,她将父亲拉入了黑名单。

  市民小吴称,自己的朋友圈一有风吹草动,父母都要在评论中提点自己。其实自己有时候只是想要刷一下存在感,没想到一件小事在父母眼里都是大事,他们不仅没完没了地在朋友圈评论,有时甚至还会打电话过来对自己进行教育。小吴感到很无奈,产生了微信朋友圈屏蔽父母的念头。父母的过度关注,让孩子选择屏蔽了事。但在父母眼中,这只是在通过微信了解孩子生活,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表达对孩子的关心。

  2、和父母之间有代沟

  也有人因为觉得和父母之间有代沟而屏蔽父母。肖女士在公司因为工作与同事产生矛盾,于是到朋友圈里吐槽说遇到奇葩,醉了醉了,结果肖女士的母亲立马打电话过来质问她为什么要喝酒。解释了好一会儿,肖女士才知道是自己刚刚在朋友圈里的吐槽让母亲误解。此外,她经常在朋友圈里转发一些搞笑链接,并配上要上天啊等网络词语,父母在朋友圈里看到后,认为这些网络词语粗俗。这些词语就是网络流行语,父母不懂。

  小陈也介绍,她曾在分享链接时用了握草”“妈呀之类的感叹,没多久就遭到了父母的严厉批评——语言不文明、不干净!这些在小陈看来仅仅是同龄人语境下的无厘头网络流行语,在家长那里却成为不可逾越的雷区。子女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直接屏蔽掉父母。

  3、不想父母担心善意屏蔽

  独自在南京打拼的杨先生对爸妈是报喜不报忧,他说,记得有次心情不好,发了条状态到朋友圈。没过多久,父母就双双打电话过来询问。花半小时解释前因后果,再花半小时聆听教育,消除他们的担心,挂了电话后觉得心情更郁闷了,从此类似事情都会选择屏蔽父母再发出来。而那些号称朋友圈屏蔽父母是不礼貌不尊重他们的说法也并非完全正确。部分的屏蔽行为应该被理解和原谅,所谓白色谎言,也是这么个道理。

  唐女士说:我嫁到南京,父母担心我的生活,所以我经常发些充满阳光笑容的照片到朋友圈,如果哭穷或者说吃土,会被我妈打电话询问这个月房贷够不够还。从事IT行业的徐先生表示,自己屏蔽父母是出于善意。我经常加班到晚上八九点,下班时习惯拍张夜景发到朋友圈。遇到烦心事,也常发条微信在朋友圈发泄。要是爸妈看到,肯定又要担心我了。

  4、父母微信有不少鸡汤和伪科学

  一天中,与父母微信聊天的时间一般多久?大多数的受访者表示在半小时以内,剩下的16%则表示没几句话可聊。

  妈妈经常分享给我一些心灵鸡汤,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类似的内容百发不厌。研究生小朱说,差不多的内容总是能发上很多遍,这些也是和妈妈主要的聊天内容。他表示,刚教会妈妈使用微信时很期待,希望妈妈在生活中多些乐趣,但困扰也随之而来。

  江女士也向记者介绍,妈妈发来的链接有开心的女人才叫美,一个很开心的女人通常不会太丑……”这样的鸡汤文章。她发链接来,我只好给她回几个微笑的表情。但是,我妈还不够,还要问我读后感

  此外,不少受访者都提出,父母们在微信上对于辨识文章的真伪缺乏判断力,经常会转一些危言耸听的生活伪科学,还会特意转给自己看,搞得自己哭笑不得,解释也解释不通。这一点,也成为不少受访者在微信上屏蔽父母的原因。

  家长心声:学习使用微信 为了离孩子近一点

  子女在微信中视父母如虎狼,但是在父母眼里,微信却是能够拉近与子女间距离的新方式。

  毛女士的儿子在澳门上大学,儿子离家后,她经常盼着儿子在朋友圈里分享校园生活,一开始儿子更新得还算频繁,可渐渐地,毛女士发现儿子朋友圈里的新东西越来越少。有一次侄女聊天说漏了嘴,我才发现儿子的很多条朋友圈状态都选择了不让我看。为此,毛女士心情特别郁闷,不过后来儿子解释,因为此前发布过打球受伤的照片后,发觉妈妈十分紧张。加上有时候和同学出去玩儿,或者社团活动多,他说怕我担心,这才把一些微信好友分了组,不让我看。毛女士也理解了孩子的苦衷。

  我觉得朋友圈这个事情,孩子在里面发的一些肯定有不愿意让我们大人看的,既然这样没有必要强求,孩子长大了需要自己的空间很正常,所以我对孩子的朋友圈关注得很少,尽量不去干扰孩子的生活。小杨的妈妈表示,孩子个人隐私的一些事情是不愿意和家长倾诉的,自己也尊重孩子的选择。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交流,有时候通过微信语音或者视频聊天也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专家建议:回归传统沟通方式 将爱落在具体行动上

  

  针对这种现象,记者咨询了一位心理专家,她认为,正是因为双方交流沟通得不够充分,才会引起父母对子女生活的好奇,所以子女也要理解父母的心情。作为子女不应采取拉黑或屏蔽的对抗方式,这样会使得父母与子女更加处于对立面。如果子女感觉受到打扰,可以采取直接沟通或者微信分组等软性方式进行解决,建立和谐的相处关系。而父母也要学会不以自己的意志去影响孩子的私生活,尊重子女在朋友圈中的隐私,试着用微信聊天而非关注朋友圈的方式去沟通及表达关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这两句话是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诠释。孩子大了外出工作了,空巢老人想念孩子,自然会比较唠叨。专家也建议,年轻人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聊天、回家探望等方式,每天或每周固定与爸妈好好聊聊天,许多的隔阂间隙也许就可以慢慢消弭,许多想不通的心结也会豁然开朗。回归最传统的沟通方式,将爱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无论是刷屏还是屏蔽,都是浮云了。记者 芦艳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b02681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0a.html

《作文:朋友圈该不该屏蔽父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