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5-04 15:28:4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学设计

——— 吴琼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本文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详略的当的叙事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情分析

1、从年龄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选剪辑了迪士尼拍摄的《花木兰》的开头5分钟影视片段"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让学生根据书上注释和PPT演示的内容自己疏通文义,教师做出相应的指导,并及时给予评价。

3、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同时,我校学生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

三、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疏通文义,了解课文内容;赏析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人物形象。

难点:体会本文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和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四、教学过程

【导入】激趣导入   有一首风格刚健质朴的地方民歌,诗歌故事的传奇美,不朽的形象美,凝练生动的语言美,繁简相宜的笔法美,强劲刚健的爱国情调美等吸引了历代读者,流传了千年。让人临之怦然心动,读之欣然于色,思之慨然击股。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歌的名字吗?(学生们都情绪高昂的回答:”木兰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木兰诗,一起来认识这位木兰姑娘!

【讲授】明确学习目标

1、通过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本文排比、对偶、互文、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讲授】《木兰诗》简介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记叙木兰男扮女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回家的故事。《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南北双璧:  《木兰诗》 《孔雀东南飞》



【活动】影视片段欣赏  5分钟的影视欣赏——《花木兰》,这是迪士尼首次改编自中国素材,不仅有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剧情,还有气势万千的战争场面,令全球观众耳目一新。花木兰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现在也被推向了世界,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中国的这位有着柔婉的女儿情和豪迈的英雄气的可爱女子。

【活动】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理清情节:

木兰停机(叹息 )决心( 替父从军  )从军(准备 )奔赴(战场 )十年( 征战 )拒赏(高官厚禄 )与亲人(团聚)。

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的缘由,以及写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
第二部分(第4段),写木兰万里长征,十年转战凯旋的生活。
第三部分(第5-6段)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请求还故乡,以及爷娘姐弟迎接木兰、木兰和亲人团聚的情形。
最后一段是附文,以兔为喻,赞美木兰。

【活动】再读课文,走进木兰

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例:(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师总结:木兰形象特点,并一边分析,一边板书: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活动】字斟句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唧唧:织布机的声音  惟:只  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机抒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何所思:想什么  忆:思念  军贴:军中的文告 可汗大点兵:皇上大规模地征兵。可汗,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军书十二卷:指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市:名词活用动词指“买”)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鞯:马鞍下的垫子  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或缰绳  旦:早晨  黑山:和下文的燕山,都是当时北方的山名  啾啾:马叫的声音)
   “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注意: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战争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铁衣: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

“ 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
(注意:这两句的意思是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天子:指上文的“可汗”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  策勋十二转:记最大的功  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的财   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不用:不愿做  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郭:外城  扶将:扶持  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霍霍:模拟磨刀的声音  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帖花黄:帖,通“贴”。 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火伴:同伍的士兵。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同伙”)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注意:这两句的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不是开了东阁的门而不进去,然后转到西阁的床上去坐着。)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

学生根据书上和以上注释,自己复述课文内容,教师指导并及时评价

【活动】合作探究

一、全诗结尾以兔作喻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明确:
1、十分形象地解释了“火伴”们的惊讶,同时也是对读者必然产生的疑问做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答。

2、木兰对“火伴”的回答,从这四句俏皮风趣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木兰富有机趣智慧而又充满自豪的神态表情。

3、用雄兔雌兔比喻人之男女,恰是民族语言运用的特点。这一机巧的比喻使全诗为之增色,锦上添花。

二、详略分析:

(1)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学生讨论明确:

(1)从军缘由――详写 出征前准备――详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详写 家人迎接――详写   木兰改装――详写

(2)(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木兰的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总之,诗歌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活动】听课文配乐朗诵

1、学生饱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从配乐朗诵中深刻体会木兰的人物形象。

【活动】诗歌背诵

教师出示任务:
看完影片,听完范读,疏通文意后,你可以背诵了吗?

【练习】  《木兰诗》具有乐府民歌的语言风格生动质朴,请分析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排比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顶针(真)

3、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设问

4、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反问

【作业】布置作业

1、把《花木兰》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2、你从花木兰的故事中获得哪些启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bac95b993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7.html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