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与牧童》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4-01-03 12:02: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进行“理解、积累、转化、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因此,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学习课文,朗读语句,加深体会。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语气。2.理解课文的内容,从人物对话中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获得生活的启示和教育。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在优美词句的赏析中,真切地感受到画家和牧童不同的优秀品质,从而受到生活的启迪,感悟做人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创新板书,设问导思。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教师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画家”写得大一些,“牧童”写得小一些。【生齐读课题】2、看课题,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生:我发现老师写课题和平时不一样,老师你为什么要把“画家”两字写得特别大,“牧童”两字写得特别小呢?师:谁知道呢?
生:我知道,因为画家是大人,牧童是小孩,所以老师把“画家”两字写得特别大,“牧童”两字写得特别小。
师:你真聪明,知道他们的年龄不一样。
生:因为画家是很有名的大画家,牧童是普通放牛的小孩。师:你真会思考,知道他们的身份不一样。
可是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二、初读,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想。(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来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生自由发言)
生:我知道了戴嵩是唐朝一位著名的画家。
生:我知道了牧童是放牛的孩子,所以他知道戴嵩画的斗牛图画错了。生:我知道戴嵩不仅是一个著名的画家,还是个虚心的画家。.以读促悟,体验品质。师: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戴嵩很著名,画画得好呢?请你再默读课文,用笔划出来。并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找出来后和同桌互相交流。
知道什么叫默读吗?就是不出声,用心读,边读边想。(学生默读课文)


A、感悟戴嵩的画艺高超。
师:谁能把你找到的句子读一读?(指名回答)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我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生:我从“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这句话知道,他的画画得很好,一挂出来就有很多人观赏。
(课件出示: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师:能把你的感受读进句子里吗?(指名读、齐读)
师:现在老师把这个句子的“一”和“就”去掉,听老师读。(课件出示:他的画挂出来,有许多人观赏。师:对比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他的画挂出来,有许多人观赏。
生:如果没有“一”和“就”的话,就说明戴嵩画画不是特别好,可能挂出来很久才有人观赏,但是如果加上“一”“就”才能说明戴嵩画画画得特别好,刚挂出来就有许多人欣赏。
师:说得真好,这就是关联词语的作用,你能用“一……就……”说一句话吗?
:我一回到家,就写作业。
:我一进公园,就闻到花的香味。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的问题一提出来,同学们抢着回答,多快呀!师:戴嵩的画得多好啊,咱们再来用喜欢的语气读这句话。(学生齐读)师:瞧;这就是画家戴嵩笔下的代表作《斗牛图》,他的画是那样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引读第一自然段)
怪不得
怪不得
怪不得
师:戴嵩的画不但画得好,还画得快呢?你找见了吗?
生:我从第二自然段中的“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知道戴嵩画画画得很快。
课件出示: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师:能读出画得很快的语气吗?(指名读)
师:这儿有两个词写得特别好,是哪两个词呢?(生说)什么叫浓墨涂抹?什么叫轻笔细描?你们看,老师这儿有一幅《斗牛图》,你能说说哪部分是浓墨涂抹?哪部分是轻笔细描吗?
课件出示:《斗牛图》让生观察后回答。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bd3909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1.html

《《画家与牧童》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