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1-16 13:27: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19卷第3期 2017年6月 报 VoI.i9 No.3 JOURNAL OF CHUZHOU UNIVERSITY Jun.2o17 白居易诗歌意象论析 张大玲,刘自银. 摘 要:选取与白居易思想、品格、生活密切相关的酒、茶、琴、松、竹、莲意象进行解读,酒是诗人不离不弃的伴侣、茶是诗 人浮云不系的益友、琴是诗人高山流水的知音、松竹莲是诗人人格的写照,从中探究这些意象的审美意蕴以及折射出的诗 人的儒家思想和庄禅情怀。 关键词:白居易;意象;儒家;庄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94(2017)03~0064—04 作者简介:张大玲,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公共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刘自银,六安叶集区姚李中心学校特 级教师(安徽六安237000)。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省级质量工程一般项目(2015jyxm501) 收稿日期:2O17一O2—28 “古诗之妙,专求意象。”l 对于诗歌而言,意 酒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此外,他还亲自酿酒 象是作者把主观的情感和客观的物象相融合,从 而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这个艺术形象符合 诗人的审美理想、生活情趣,渗透着诗人的人格和 思想,反映诗人的心态与价值取向。本文选取与 自居易思想、品格、生活密切相关的酒、茶、琴、松、 来愉悦性情,如他在《咏家酝十韵》中提到:“瓮揭 闻时香酷烈,瓶封贮后味甘辛。” 4.酒更是和诗人患难与共。当诗人身处被贬 “独善”的生活中,酒就像一位无言的知己陪伴在 其左右。诗人在酒的慰藉中重新审视自我、思考 人生,心境变得乐观旷达。 (二)茶是诗人浮云不系的益友 竹、莲意象进行解读,从中探究这些意象的审美意 蕴以及折射出的白居易思想境界。 自居易诗歌中的意象 白居易一生嗜茶、懂茶,他曾自称“别茶人”, 不仅以茶醒脑、茶助文思,更是以茶来愉悦性情。 当自居易被贬时,他把目光转移到日常生活中来, 自居易诗歌总是以生活中常见事物入诗,不论 是在顺境还是逆境,都以诗歌为寄托比兴,因此, 酒、茶、琴、松、竹、莲意象的运用就显得自然而然。 (一)酒是诗人不离不弃的伴侣 亲自辟园种茶、煮茶品茶,茶自然而然成为治愈白 居易心头创伤的一剂良药。 晚年的白居易更是以茶自娱、手不离茶。在 他看来,茶就是“穷通行止长相伴”的益友,可以帮 助他在宦海沉浮中超然于外,不为名利所累、不为 1.酒可以帮助诗人消愁解忧。在诗人现存的 2800多首诗歌中,有900多首与酒有关。“无过一 杯酒,相劝数开眉”(《闻新蝉赠刘二十八》),可见 酒可以帮助诗人排解不得志的愁苦,诗人可以借 助酒来获得身心超越。 2.酒也可增添诗人会友的气氛。“晚来天欲 雪,能饮一杯无”,诗人常常携酒会友,在聚会上以 酒助兴,如“密座移红毯,酡颜照绿杯。”(《醉中戏 赠郑使君》)。 红尘所恋,在吟诗品茶中启迪智慧、愉悦性情。 (三)琴是诗人高山流水的知音 “掩琴坐空庭……犹得心平和”(《寄崔少 监》),自居易在《北窗三友》中最先提到琴是其“三 友”之一,琴也是其独善生活的一部分。在自居易 看来,弹琴既可以净化心灵,使浮躁的内心变得安 宁,又可以“琴聊以自娱”(《松斋自题》);晚年的白 居易得了风疾,诗人更是朝夕与古琴为伴,借琴弦 安慰自己的心灵,“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尤 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好听琴》)。 3.酒还有助于诗人怡情悦性。“厨香炊黍调和 酒,窗暖安弦拂拭琴。老去生涯只如此,更无余事 可劳心。”(《偶吟二首》其二),可见,诗人已经把饮 
张大玲,等:白居易诗歌意象论析 61 (四)松竹莲是诗人人格的写照 自居易一生“野性爱栽植”,其中松竹莲是自 居易十分喜爱的植物,也是白居易人格的写照。 诗人爱栽松竹,尊称松竹为“君”,如“欲得朝 朝见,阶前故种君”(《栽松二首》),“昔我十年前, 与君始相识”(《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可见,诗人名写松竹,实为自喻,寓示自己如 松竹般孤傲正直的坚贞品质及高洁不俗的志趣。 自居易不仅爱植松种竹,而且还喜欢超凡脱 俗的白莲,白莲这一意象也同样象征着诗人品性 的正直高洁。他把园中的小池称作“白莲池”,写 了许多诗都是以白莲为主题,如《白莲池泛舟》《感 白莲花》等。 二、自居易诗歌意象的审美意蕴 黑格尔曾说:“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的, 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显现出来。” 白居易诗 歌意象无论是酒茶琴,亦或松竹莲,这些意象都体 现出自居易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也呈现了其鲜 明的美学风格。 (一)酒茶琴意象的闲适之美 闲适,指清闲安逸、悠游自在。自居易是一位 高雅的文人,他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借酒、茶、琴 意象表现其平凡而闲适生活中的诗情画意。 1.酒意象的闲适之美。自居易曾自称“醉吟先 生”,他无论爱酒、劝酒,亦或酣饮、醉饮,都始终处 于一种自我调适的状态。自居易晚年分司东都, 虽心怀兼济思想,然心有余力不足,诗人该如何消 遣其独善生活?“闲来辄饮,醉后辄吟。”(《劝酒十 四首》)可见在诗人的晚年时光中,把酒当作无言 的知己,始终相伴相随。白居易还把酒当成“销愁 药”:“一杯驱世虑,两杯反天和。三杯即酩酊,或 笑任狂歌。”(《对酒寄元九》) 可见,白居易借酒使得身心进入了逍遥境界, 不仅获得了精神上的减压,暂时缓解了精神上的 痛苦,而且其无论酣饮亦或醉饮,都是建立在闲适 的基础之上,以忘忧畅心、调理心性为前提,正因 如此,诗人笔下的酒才显得平淡而又真醇。 2.茶意象的闲适之美。自居易一生嗜茶如命, 从早到晚都离不开茶:“起尝一瓯茗,行读一卷书” (《官舍》),“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他不仅 用茶醒脑、茶助诗兴,还以茶怡情,闲暇之时汲泉 煮茶、辟园种茶。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就在庐 山香炉峰下开辟茶园。诗人在山上开茶园、喝美 酒、赏白莲、听飞泉、弹古琴,从而使得他的贬谪生 活舒泰而又自足。 3.琴意象的闲适之美。白居易抚琴痴琴,只要 拨动琴弦,听到那清越流畅的乐曲,便能够减轻 病痛、缓解压力、洗涤烦恼,使心性变得恬静、平 和,如他在《好听琴》中所言:“清畅堪销疾,恬和好 养蒙”。晚年的白居易更是“共琴老为伴”,痴迷于 弹琴,在悠扬的琴曲中使得身心超然。 自居易对琴曲的选择也很讲究。他会根据场 合、心情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曲目来迎合情境、调 整心绪,如《秋思》《古渌水》《幽兰》等。 可见,自居易不仅把拨动琴弦作为日常生活 中的一部分,更是在琴曲的美妙节奏中重新审视 自己的内心,逐渐参透了富贵、名利,做到了“犹得 心和平”。 (二)松竹莲意象的高洁之美 自居易一生喜好栽花种树,他不仅用花、树来 美化环境,更是用其自喻,以此来陶冶性情,寄托 情感。 松、竹是著名的“岁寒三友”之一,北风凛冽、 万物皆枯,唯独它们仍迎风傲雪,给人以顽强的生 命感;同时,二者从形态上看都笔直挺拔,给人以 刚正不阿的高洁之美。 自居易在《养竹记》中把竹子描写成一位有贤 德的人,提到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的特 性,指出君子的品性就应该像竹子一样,不同流合 污,不趋炎附势,志向高远。正因为如此,自居易 喜欢在庭院中植竹自勉,用来立志。 自居易同样把松树视为君子。他在《和松树》 中通过把松树和槐树进行对比,从而衬托出松树 挺拔不屈、落落大方的高洁品质。由树及人,松树 自然就像性格独立、不与人同流合污的谦谦君子。 白居易爱在居住处栽植松竹,他曾在《玩松竹 二首》中说:“前松后修竹,偃卧可终老。”诗人在住 所中前庭植松,后院修竹,在松竹环绕的生活环境 中颐养天年,诗人还将松竹看成是自己的化身,松 竹不仅是陪伴自己的良师益友,更借松竹明志,表 现出内心高洁的追求。 自居易也很喜欢白莲花,他赞其“白日发光 彩,清飚散芳馨”(《东林寺白莲》),他将白莲和红 莲相比较,更喜爱超凡脱俗的白莲,还写过《感白 莲花》《种白连》《自莲池泛舟》等诗。众所周知,A 莲是佛教之花的象征,寓意纯洁无暇、品性高洁, 李白曾盛赞白莲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可 
62 滁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 见白莲的孤傲不群、素雅高洁又不失馥郁芬芳,正 是诗人的人格写照。诗中的白莲花,正如芸芸众 生中众人皆浊唯我独清的隐士,就像诗人一样,不 同流合污,不附和攀比,不自怨自艾,这种品格正 是诗人追求高洁之美的人格写照。 三、自居易诗歌意象体现的思想境界 白居易处于由盛转衰的中晚唐时期,安史之 乱、牛李党争、甘露之变等政坛的多变导致世风日 下,而此时的思想主要是儒释道三家鼎立并存。 受社会环境和文化思潮的影响,白居易的思想也 呈现多元化的倾向。尽管自居易一生坎坷、仕途 跌宕、怀才不遇,但诗人心中始终保持着对高尚名 节和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这一点正表现在诗人 对酒、茶、琴、松竹莲意象的大量运用上,从这些意 象中也可以窥见白居易的儒家思想和庄禅情怀。 (一)白居易诗歌意象中的儒家思想 自居易受到家庭环境和时代精神的双重影响, 自幼便具有强烈的“兼济天下”之志。儒家思想对 白居易的影响,塑造了白居易笔下生动的松竹莲意 象。自居易寄情于松竹莲之高洁,品格之独立,思 想之超然。自居易不仅以松竹喻贤人的正直,也用 松竹反讽小人的攀附,更以松竹莲自勉,这正是儒 家经世致用、行人生正道思想的体现。 当自居易遭遇不平、仕途失意时,多寄情于 酒、茶、琴意象,与酒为伴、品茶养性、拨琴自慰,这 也体现了儒家中庸思想对自居易的影响。当自居 易历经宦海沉浮、遭遇不平时,采取了儒家的中庸 思想为指引在二者之间找到了一条折中之路—— “中隐”:“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中隐》)这 种“中隐”的处世哲学,是白居易经过缜密思考,结 合自身处境,做出艰难而又明智的选择,也是他晚 年的价值取向,即一方面在混乱的政治斗争中远 身避害,一方面保持“善”之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生活不至于穷困潦倒。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白居 易才能以诗缘情、赋诗言志,在饱经沧桑之后,更 透彻领悟了人生哲理,写出了大量与日常生活有 关的诗作,或饮酒,或品茶,或听琴,或栽花种树 借这些丰富的意象极力化解内心的忧愁,保 持心情的开朗、舒畅。 (二)白居易诗歌意象中的庄禅情怀 如果说儒家思想对自居易的影响是体现在人 格的塑造上,那么佛道思想主要表现在对白居易 精神世界的指引上。自居易一生坎坷,满怀报国 之情,却屡遭政治迫害,江州之贬是白居易一生所 受的最大一次打击,也是自居易思想从兼济天下 到独善其身的转折点。作为一个志在兼济的有为 之士,如何能从谪迁的阴影里走出来,保持内心的 平衡与自适,佛道思想正是帮助诗人走出心灵苦 楚、超越现实世界的有力支撑和寄托,这在白居易 诗歌酒、茶、琴意象中得以深刻体现。 在白居易“独善”的生活中,酒最重要的功能 就是“无过一杯酒,相劝数开眉”(《闻新蝉赠刘二 十八》),诗人无论是借酒消愁、把酒会友,亦或品 酒怡情,都把酒作为调适内心自适与平衡状态的 寄托,透过酒遮掩内心的悲凉颓唐,换取对现实的 超脱,表现出旷达乐观的生活方式。 琴也是白居易独善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既可畅情性,亦足傲光阴……”(《食饱》)。因为 诗人对现实的焦虑,内心的焦灼,迫切需要在悠扬 的琴声中获得放松,诗人要在琴声中寻找悠闲、恬 淡的境界,缓解被现实压抑的精神之畅。 白居易是一个极富生活品位的优雅文人,在 他的“独善”生活中,茶也成为其修身养性的重要 渠道。政治上的失意,使得白居易在生活中有了 大量的闲暇时光种茶、煎茶、品茶,以茶涤清心灵。 晚年的白居易更是从茶中参悟了超然于事外,不 烦恼于名利。 可见,儒家思想和庄禅情怀影响着白居易的 生,白居易因人生际遇不同,其思想也在不断发 生着变化,这直接投射在他的诗歌创作之中。白 居易对儒释道思想的兼收并蓄,使得他笔下的意 象寓意深刻,更使世人在品读白诗意象时解读到 白居易的思想、人格、生命。正如李斌城在《唐代 文化》中所说:“唐代文学就像一个人,是积极人 世,关怀社会人生的儒学为他铸造了精神与灵魂, 道家道教则给他的衣着涂上了富力鲜艳的色彩, 而佛教又赋予他超凡脱俗的神采风韵。” ] 儒家和庄禅思想伴随着白居易一生,白居易 曾执着于儒家思想的兼济之志,但当儒家思想行 不通时,他能很快的进行自我调适与转化,把儒释 道三家思想调和起来,以超脱世俗、修身养性。诚 如李泽厚所言:“儒道相互渗透的结果,将审美引 向深入,使文艺中对一草一木一花一鸟的创作的 欣赏,也蕴含着对人生的超脱态度,有了这一态 度,就给现实世俗增添了圣洁的光环,给热衷于人 际伦常和名利功业者以清凉冷剂……回到人的自 然,活到真实的感性中来……同时,有了儒道的这 
张大玲,等:白居易诗歌意象论析 63 种互补,使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更易于建立其心 理的平衡。”l_ 可见,自居易的一生充满了生存智 慧,他的乐天不忧、达观自适正诠释出对儒释道的 理解和融通。 是白居易儒家思想和庄禅情怀的流露,白居易的 儒家思想和庄禅情怀又潜在的影响着诗人对意象 的选择,从而投射在酒、茶、琴以及松竹莲这些意 象中,使得诗人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做到 达观自适。 综上所述,自居易通过诗歌中的酒、茶、琴以 及松竹莲意象,将日常生活审美化,以寻求思想上 的超脱,精神上的愉悦,人格上的高洁,并通过这 些意象,体现出白居易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兼容 并收;同时,白居易将儒家思想的刚正不阿、坚贞 不屈和道家思想的淡泊无为,以及佛家思想的超 [1]胡应麟.诗薮[M12版.北京:中华书局,1962:1. [2] 黑格尔.美学EM3.3版.重庆:重庆出版社,2o16:47. [3] 李斌城.唐代文化[M].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262. [参 考 文 献] 凡脱俗 等人格理想在酒、茶、琴以及松竹莲意象 中加以整合,使其笔下的这些意象体现了闲适、高 洁的审美意蕴。由此可见,自居易笔下的这些意 [4] 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M].1版.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8:105-1O6. 象与诗人内在思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些意象 E5] 罗荫.白居易述老诗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6:45—48. Analysis of imagery in Bai Juyi’S Poetr Zhang Daling,Liu Ziyin Abstract:tak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Bai Juyi’S thoughts,character and lfe of wine,tea,Qin,pine, bamboo and lotus images of wine,is a poet never abandon partner,tea is not high,a poet Qin is a poet water lotus i a bosom friend,Shochiku the poet’S personaly portrayal,exploring the aesthetic image the implication and reflects the poet’S Confucian thoughts and feelings from zen. Key words:Bai J uyi;image;Confucianism;Zhuang Zen 责任编辑:李应青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bdd7617d2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8.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