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日出

发布时间:2014-04-28 19:27: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海上日出》教案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难点:凭借语言文字想象海上日出动态过程。

  教学切入点:从伟大的奇观切入课文,带动阅读。

  阅读点:课文的25自然段。

  板书设计

  1.海上日出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

  这真是伟大的奇观!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解题释意,范读课文

  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电影,电视里我们都看过红日东升的情景,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写下的海上日出回答了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提问:《海上日出》是什么类型的课文?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写景的课文,日出:是太阳升起来;海上:点明在什么地方看日出,从题目可以看到课文是写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二、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听写生字。

  2、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一刹那:形容时间极短

  重围:层层包围

  奇观:指少见的雄伟美丽的景象。观,景象

  三、默读课文,从课文文中找出赞美海上日出的句子。

  1、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什么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真是伟大的奇观!

  2、让学生思考:尾句中奇观是指什么,与题目有什么联系?(奇观都是指海上日出的景象,题目点明了奇观指的是什么?尾句赞美了海上日出)。

  3、谁能把题目与尾句合成一句话?(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4奇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学习课文第一段。

  四、讲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

  (1)读文,奇观

  (2)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用这不是……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五、练习朗读全文。

  六、作业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导语引入,复习提问。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学了《海上日出》这篇课文,通过学习,同学们都被作者生动的描写所吸引, 都想亲眼看一看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今天,老师带来了海上日出的录像片,大家想现在就来欣赏吗?老师提个问题大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内容?

1、整体感知。(放录像片)

  2、复习提问。(板书:常常看,晴天时,有云时,伟大奇观)

  二、交待任务。

  通过刚才欣赏,大家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海上日出景象壮美,作者的文笔更优美。那么,作者是通过怎样的观察,生动描写出。海上日出这一自然的伟大奇观的呢?我们这节课就未深入学习。

  三、学习新课。

  1、打开预习本,结合预习中的有关这一段的思考题来学习。(具体讲一讲晴天日出的景象。

  2 、按作者观察的顺序,学生讲课文中的句子。(板书:一片浅蓝,一道红霞)

  3、小结:日出前,蓝天彩霞,颜色鲜亮。那么,太阳出来时又是怎样的景象呢?结合录像中的画面,继续学习。

  板书:小半边脸(看画面)

  幻灯出示:太阳……使劲儿向上升。一句。

  a谈理解。b欣赏画面。朗读体会。

  理解冲破W跳出”“红亮”“光彩等词语。

  4、小结。

  5、朗读第二段。

  6、尝试背诵。

  7、小结:晴天日出一段,作者为什么写得这么好呢?首先,作者是按日出的先后顺序来描写的,在叙述时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并展开了合理的想象。正是这样细致观察才把晴天日出景象描写得生动传神。晴天日出壮观雄奇,那么,有云时日出景象又是怎样的呢?下面结合预习中的第三题,同学自己学习。

  (二)学习第三段。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

  2、检查自学情况。

  小黑板出示课后三题中的两个句子。读题。填空。这两个句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一边欣赏图画(贴挂图),一边观看录像来讲。

  3、小结:通过同学们的描述,我们感觉晴天日出壮观无比,有云日出也别具一格,每个人看后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

  (三)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

  2、(幻灯出示)学生谈理解。

  3、改成陈述句后与原句比较。

  4、朗读。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大家回忆一下这节课,谈一谈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是呀,像海上日出这样伟大的奇观,在我们的大自然中有很多很多。要想领略它们的美,大家必须认真、细致地去观察。如果你在观察时做到了有顺序、抓特点,展开了合理的想象,那么,老师相信,你们也会写出像《海上日出》这样优美的文章来的!

鄂教版语文五下:《暴风雨》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去认真阅读,感悟课文,体会暴风雨来临产生的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以及暴风雨过后,万物争荣的景象。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去认真阅读,感悟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暴风雨来临产生的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以及暴风雨过后,万物争荣的景象。

  教学切入点:抓住课文第12自然段中狂暴的大自然绚丽的早晨展开阅读。

  阅读点:课文的711自然段。

  教学课时:1

  板书设计:

  2、暴风雨

  大自然如此神奇

  大自然那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暴风雨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可以带来灾难,令人恐惧,也可以以它的气势,使人振奋,尤其是暴风雨过后,大自然展现的是江山似景、风景如画的另一番景色。

  2、老师先给大家看一段片子。(放暴风雨),看完刚才的片子,请你谈一谈刚才的片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3、今天,意大利作家弗拉里斯为我们带来一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寓意深刻的著名散文《暴风雨》。

  二、分小组进行学习。

  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

  (1)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2)写作顺序。

  3、检查第一次自学情况:

  (1)每个小组成员任选一部分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听后评议。

  (2)讨论每段内容:暴风雨之夜的情景(时间先后顺序) 黎明雨过天晴的景象(由近及远)

  4、第二次进行小组学习:

  要求:这一次主要是品位、感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下几点在讨论时师注意点拨:)

  第一自然段写雨前,突出闷热”“闪电”“雷声

  雨来时的势头。 瓢泼”“撕开”“倾注等写出了雨势之凶猛。

  写狂风声音力量(震撼人的心灵)

  写雨(有何不同?) 由惊恐放松、舒展。

  将雨后的景色与雨前相比较来学习,讨论

  三、大组交流

  1、、在这么多的景物中,一定有你自己认为写得比较好的景物吧!请你用最优美的语调来读一读,并且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2、小结:你们的朗读给课文增色不少。你们的观点表示你们自主阅读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我们不难看出,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紧紧抓住夏季暴风雨前后景物变化,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恰当地运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自然是如此神奇。

  3、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再一次走进暴风雨,体会大自然那顽强的生命力。( 对比读、个别读、齐读。)

  4、一篇好的写景文章,不光要有精彩的景物描写,还必须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具体的景色中 去,做到情景相融。 那么你认为这篇文章,想要通过暴风雨,告诉大家什么呢!(理解最后一段)

  5、总结:学完这篇课文,希望不仅在写作上能带给你启发,而且要能理解这暴风雨所给你带来的人生哲理。

  四拓展学习:

  1、介绍《海燕》这篇文章

  2、听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鄂教版五年级下:《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对湖水的描写和对湖周围风光的描写,从中体会到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教学准备

  青海湖风景图(挂图或网络)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湖泊?

  2.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青海湖(板书),作者还说它是梦幻般的湖(板书)。你想了解它吗?

  二、 学生自主阅读: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个人,小组等)阅读课文,想想并讨论作者从几个方面描写了青海湖。

  2.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认真读一读。

  3.小组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 全班交流:

  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 教师引导:作者来到青海湖畔,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作者虽然介绍了在这幅画卷里是绿茵茵的草滩,长满黄灿灿的油菜花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但相比之下,重点写的是什么?

  2.(1)这节开头的抬眼望去,望见了什么?

  (2)眼前的美景使作者想到了什么?

  (3)作者幻想到了什么情景?

  3.从哪儿看出青海湖的物产资源很丰富?

  4.组织讨论: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引导学生根据并联系课文内容来讲。

  5.交流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并有感情地读一读。朗读时要把惊奇、赞美、被陶醉的感情表达出来。

  四、 课外延伸:

  1.鼓励学生摘录、背诵文中的好词佳句。

  2.鼓励学生课外去寻找有关青海湖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支寻找其他湖泊的资料

鄂教版语文五下:古诗诵读《江南春》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3、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4、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诵读导入

  L、指名读诗。

  2、描述诗意。

  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二、揭示课题

  1、《江南春》:江南的春天。

  2、介绍作者: 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三、自学古诗

  1、自由诵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

  (2)解释词语: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楼台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5、《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6、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7、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8、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9、背诵古诗

  四、小结

  两首诗同是诗人笔下描绘的江南春景,可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想一想,自己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抄写生字词两遍。

  4、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鄂教版五年级下:《背课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了解作者小时侯背课文的经历和感受。

  二、能力训练点

  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

  2.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小时侯背课文的经历和感受,从中领悟到读书的方法和背课文的好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表达情感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 合作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2.说一说课文写了背课文的哪些经历和感受?

  四、 重点品读、感悟。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过渡: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作者对背课文一直是充满热情和兴趣。第一部分中,因为所背内容简单有趣,在作者看来背书就像唱歌一样。可随着课文越学越多,越来越长,背书的难度不断加大,又是什么使作者对背书仍然充满热情呢?请自由读文章的第二部分,思考这个问题。

  2.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自主思考。

  3.全班交流。(以下为预设的教学板块,不分先后顺序。)

  (1)所背课文隽永有趣。

  品读义小引用的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厂,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结合文中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体会作者对《匆匆》的喜爱。

  指导学生把感受带进朗读。

  (2)教师的示范激发了背书的兴趣。

  扣住一字不差体会作者当时的惊奇、佩服。教师可以适当介绍《匆匆》,让学生认识到一字不差地背下《匆匆》并不容易。

  指导朗读,突出一字不差

  (3)妈妈的激励。

  妈妈拿着课本,很平静地说:你学的都是白话文,念起来就像说话,不难背啊!’”引导学生关注妈妈的语气,体会到平静的语气说明妈妈的分析理智客观,还要体会到妈妈的责备之情。

  妈妈接着说:我小时候,学的是古文。还不懂啊,就让背。说完,她就背起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师可以以结合作者引用的妈妈背的孔子名言展开教学:指名读读孔子的这句名言;教师给出这句话的译文;比较古文和译文,体会背古文的难度较大。

  我听着很新鲜,看看妈妈,她容光焕发,背得那样起劲。理解容光焕发,说说为什么妈妈背得容光焕发,那样起劲。

  再指导朗读,读出作者的感受。

  4.小结:虽然背书是个艰难的过程,但作者多找积极因素,不断树立背好课文的信心,童年的学习生活也因此变得趣味横生。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读第三部分,想想这部分写了背课文的哪些经历和感受。

  2.全班交流,重点指导理解两个重点句子。

  书读千遍,其义自见。

  (1)文中哪些语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句话,请把它们画下来。

  (2)交流,教师相机介绍《桃花源记》,帮助学生理解在我们的脑海中,渐渐地活画出那个捕负人有趣的经历……”

  (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4)指导朗读第17自然段,注意感情的变化。

  多背一些名篇,储存在记忆里,在一次次的重温中,不断地加深着理解,就好像牛儿吃下草,经过多次反刍,慢慢地消化,慢慢地吸收。

  (1)指名读该句,说说反刍的意思。

  (2)把温习背过的课文比成牛儿反刍好在哪里?从两个慢慢你读懂了什么?

  (3)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说说背课文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3.小结:在背课文的过程中,作者掌握了科学的读书方法,从背书中获益颇多。

  二、你原来对背课文持什么态度?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新的看法吗?

钟楼读书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反复的写法在感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培养正确、流利地朗读。

  3、培养主动主动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在钟楼读书的经历,分享读书的乐趣,感受爱读书、乐读书的感情

  2、培养主动主动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点切入点:了解在钟楼读书的经历,分享读书的乐趣,感受爱读书、乐读书的感情。

  阅读点:在钟楼读书的乐趣。

  课时安排:2

  板书设计 5、钟楼读书

  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他以前是一座钟楼

  爱读书、乐读书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合作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2、说一说在钟楼读书,享受到了那些乐趣?

  四、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

  1、指名读第46自然段,交流最感兴趣的地方。

  2、教师相机教学下列句子:

  ①“小刺猬弟弟、小白兔弟弟、小青蛙弟弟,都坐在幼儿园的小椅子上了

  师:能不能把这句改成小刺猬、小白兔、小青蛙都坐在幼儿园的椅子上了……”?

  指导学生比较、体会作者对书中小动物们的喜爱之情后感情朗读。

  ②“……看见小松鼠弟弟背起书包,从澳洲大沙漠跑来了;随后,看见长颈鹿小弟弟从非洲坐一条独木舟来了……”

  师:熊猫生活在哪卫?看见从澳洲和非洲来的小动物,生活在中国的小动物心情会怎样?作者的感情呢?

  指导朗读该句,读出作者的喜悦。

  我看见熊猫阿姨向长颈鹿小弟弟看了一眼,长颈鹿小弟弟马上踏着舞步在草地上跳舞场。

  师指导学生休会动物们之间的默契,感受幼儿园小动物们的快乐心情。

  3、说说作者从这个故事中享受到哪些乐趣。

  相机指导学生从下列句子中体会作者的心情。

  我赶紧把书翻下去。

  我好像听见书里有一阵音乐传来了……”

  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它原是一座钟楼。

  感情朗读。

  4、小结:在钟楼里读书,作者认识了好多可爱的动物,被小动物们的快乐情绪感染着,这就是作者读了这本书的乐趣。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1617自然段

  1、默读第16门门然段,说说作者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2、结合前文说说,为{卜么作者想到奥登赛去看看,为什么还想到爱斯基摩人的渔村去看看?

  3、师述:读书:作者的视野不仅仅停留在家乡的大海和兴化湾;读书,使作者能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读书,使作者拥有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梦想……坐在钟楼里,看着周围那么多的书籍,对这座钟楼的喜爱之情怎能不喷薄而出?让我们一起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作者由衷的喜爱。

  4、齐读文章第17自然段。

  5、浏览全文,想一想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读书的乐趣。

  从全文来看,先介绍学校、学校阅览室;再写自己读书享受到的乐趣;最后写我的理想。

  6、读写三本书乐趣的语段,说说它们在段落组合上有哪些特点。

  仿照有一天,我看到本书,里面有……我好像……”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读书给你带来了那些快乐?请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我好像

鄂教版五年级下:《意外》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知识教学点

  感受高尔基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的优良品质。

  二、能力训练点

  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2.培养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继续培养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高尔基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的优良品质

  2、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学习课文212自然段

  1.自由独第2-12自然段

  2.读后自主思考,全班集体交流。

  陌生人主动搭话,碰到钉子后仍不放弃。

  师: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这个人就是《童年》的作者,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让我们揣摩一下高尔基当时的内心。为什么他要主动和作者搭活,在碰到钉子后仍然不停地追问呢?

  启发学生结合作者看书的急切心情和剧院这个特殊的场所来思考。体会高尔基对青少年的关心。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不同的情感。

  在作者大声哭了起来的时候,陌生人安慰

  指导学生把描写高尔基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分别画下来,认真读一读,说说从这些词句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从刚才大家的交流中,我们知道高尔基体察作者的内心感受,适时地安慰使作者走出了悲伤,他对青少年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人对他不由得产生崇敬之情。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10自然段。

  ③“和陌生人成了好朋友。

  扣住微笑一词,引导学生讨论:从高尔基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这是对作者在剧院中读书的批评。既然是批评,为什么还要带着微笑说?一同欣赏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感悟高尔基刘?作者真诚的帮助和平等友好的态度。

  指导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

  一.揣摩作者的写作特点

  1.同学们,文章在最后才交代遇到的是高尔基骨高高的,又非常面熟的人就是高尔基呢?

  为什么作者不一开始就点明这个颧

  2.学生自主思考,全班交流,教师总结:作者这样安排确实独具匠心。既符合事情发展的顺序,使事情更真实可信;又使文章跌宕起伏,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使文章耐人寻味。

  3.教师拓展:简单介绍用了类似写法的一些作品,并向学生推荐这类作品阅读。

  二.读《童年》时大声地哭了,这也是读书地乐趣吗?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鄂教版语文五下:《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等词的意思。

  2、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3、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4、利用学校园艺景点资源引导学生创作。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课时安排: 1

  板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东水流,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启发谈话: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谁来背一首,指名学生背诵。本课我们学习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师板出课题,学生挤读。

  2、释题;题目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不行的话,请看诗后注释,指名学生说说诗题意思。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学生自读古诗3分钟左右,然后指名说说读懂了什么?

  2、精读第一句:黄师塔前东水流,春光懒困倚微风。

  指名读这一句

  问: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什么?是何意?哪些写出了春光美?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3、精读第二句: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指名读这一句

  问:桃花开得很多了,这些花怎么样,你如何知道的?

  想家:如果蝴蝶黄莺会说话,它们看见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会说些什么?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4、品味、赏析;你最喜欢诗中的哪句或哪词?说……为什么?

  5、感情朗读古诗

  (三)迁移、应用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写出了春天美丽的景象,也写出了诗人高兴的心情。写得妙极了,同学们,看看窗外的植物园,想想我们美丽的校园,你能将本诗换何字变成你的吗?

  四、作业

  抄写古诗。

我的老师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在语境中推断词语的深刻含义的方法,体会语言平实而蕴含丰富感情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中叙事写人的方法: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多种方式并用的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

  2、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依循回忆依恋思念的感情线索,体味师生之间的美好情谊。

  教学切入点理解课文内容,依循回忆依恋思念的感情线索,体味师生之间的美好情谊。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阅读切入点课文里哪些句子具体的抒发了对老师的爱?

  课时安排2

  板书设计

  13我的老师

  回忆、

  我喜爱、蔡老师

  依恋、

  思念、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有哪些是终生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也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的。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

  二、介绍作者、解题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9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

  三、掌握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难读的地方反复读

  2、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简要回答下列各题:

  (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本文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共记叙了七件事:蔡老师假装发怒;课外教我们跳舞;带我们观察蜜蜂;教我们读诗;我们对老师的依恋;正确处理与同学间的纠纷;睡梦中去找老师。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四、深入文本,走进主人公,分析蔡老师的性格特征。

  1、蔡老师教的是什么学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证明?

  学生快速读书,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蔡教师是教语文(当时称国文)学科的。文中有这几处地方可以说明:

  (1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2让我们观察蜜蜂

  (3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4我用石板一迎(注:石板,是旧时私塾和50年代小学生练习毛笔字、听写生字词用的学习用品。有的地方称之为粉板。用石片或木板制成)。

  2蔡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大家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蔡老师的性格特点。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概括: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热爱学生的好老师。

  3、课文重点写她的什么品质?(热爱孩子。)

  4、为从不同角度突出这一品质,作者选取了哪五件事例?你能给每个事例设置一个小标题吗?(假打真爱教跳舞观察蜜蜂教读诗歌排除纠纷。)

  5、品读课文,选择一件你感受最深的事说一说从那些词句能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热爱。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相机指导重点词句的理解和朗读。

  6.这五件事都和文中的有关系,你能分别说出的感受吗?(老师爱我们;老师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老师扩大我们的知识面;老师对我爱好文学有很大影响;老师关爱我们的心灵。)

  7、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难忘。你的看法呢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归纳: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蔡老师令 难忘,是因为蔡老师温柔慈爱、循循善诱、酷爱学生;正是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才使得(我们)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第二课时

  一、走进作者心灵,理清作者感情线索。

  1、默读课文,找出了表达作者感情的部分的句子。

  2、同学们刚才找出了表达作者感情的部分词语,仅从这些词语,能否体现作者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为什么呢?

  学生充分讨论、争辩。教师归纳:这些词语确实可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但是,如果离开一定的语言环境,离开具体的描述语句,就无从体现作者对老师的热爱、怀念之情。

  3、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是什么?你能否列举数例,加以说明?

  启发学生讨论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全文从头至尾、字里行间都充溢着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例如,作者所忆述的第一件事,老师对我的假愠真爱仅仅一词是表示范围的,说明这是偶然性的、唯一的一次;好像道出了蔡老师形似真、实是假的情态;一迎这一动作生动地表明了师生之间的亲近、亲热关系: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因而并不害怕老师;轻轻地敲边上。蔡老师并非存心打我,打的动作似重实轻,而且是敲在石板边上。慈母般的情怀可见一斑;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轻轻虚打的动作逗得大伙会意的笑了,老师也发出了会意的、温柔的笑声。再譬如第六件事。不知道 值不值得提它。解决同学间的纠纷,对蔡老师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幼小的心灵而言,所占的分量太大了。老师热爱学生,正确处理好学生间纠纷,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使学生终身难忘。这种事情还不值得一提吗?

4、课文中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的美好的心灵,抒发了作者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请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如可以,请试一试。如不可以,能否谈谈理由?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叙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一步步上升。可见,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二、赏析写作特色。

  根据全文内容,结合预习提示,引导学生就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1)详略得当、疏密相间的结构。

  (2)自然朴素的语言,深沉丰富的感情。

  (3)神态及心理的逼真描写。

  (4)围绕中心,精心选材。

  (5)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多种方式并用的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

  三、拓展延伸,写作训练

  1、教师:非常真挚而感人的师生情谊,成为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假如作者在写这篇文章以后得知了蔡老师的音迅,而他此时已在文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准备给蔡老师写一张明信片,你能代魏巍写吗?在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魏巍的成绩。请看屏幕,请一学生朗读或教师读:魏巍,从1939年至1949年,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曾先后写作发表了《蛔蛔,你喊起他们吧》、《好夫妻歌》及《黎明的风景》、《寄张家口》、《开上前线》等诗歌作品,其中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建国后专事散文及小说的创作,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作品,1952年与白艾共同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长空怒风》后,1956年又与钱小惠合作写出了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 1963年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解说词编写工作。从1959年始至1978年,历时22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东方》,以史诗般的笔触,热情而又深远开阔的思想,表现了壮烈的抗美援朝的战争生活,因而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

  明信片都比较短,要特别注意内容的精要,而蔡老师和已多年不见了,我在文学上已颇有建树,所以明信片应包含这样一些基本内容:1通过具体的情节或细节唤起老师对自己的回忆;2得体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和感激之情;3表达对老师的祝福。60字左右。

  2、学生写作,然后交流。具体写法不求一律,有创意的要肯定鼓励。

  3、教师小结:在刚才同学的交流中,我听出了两点:一是同学们已基本掌握了用具体的情节或细节来表现老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二是同学们对老师的感情还是很深的。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的老师会爱我们的学生如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学生会爱他们的老师如自己的父母。

  六、布置作业

  从这堂课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蔡老师的一颗挚爱学生的美好心灵,体会到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学到了要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也再一次的接受了尊师这一传统美德的熏陶。课后请同学模仿本文写一篇文章:以以心发现心,以爱博得爱为题,精心选材,注意详略安排,介绍一位你的老师,字数500字左右。

《傻二哥》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本课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并体会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傻二哥傻灵傻灵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傻二哥的,为什么说傻二哥是傻灵傻灵的。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是如何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

  教学切入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并体会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傻二哥傻灵傻灵的性格特点。

  阅读切入点

  为什么说傻二哥是傻灵傻灵的?

  课时安排2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14、傻二哥

  吆喝的内容

  爱给人帮忙

  傻灵傻灵衣着

  (善良、勤劳、乐观、穷而有志)

  吆喝前的准备有耐心,不怕麻烦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我国现当代有一位著名的评剧演员——新凤霞,她不仅戏演得好,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叶圣陶先生称赞她的文章不加虚饰,不落俗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她的一篇文章——《傻二哥》。(板书课题)

  2、读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教师相机梳理归纳:为什么叫他傻二哥傻二哥傻在何处?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走进课文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生词认读,正音。

  3、逐段读文章,交流释词情况。

  4、说说你从文章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讲读课文第一段(1-3)。

  1、读完课文,傻二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相机讲读第二自然段,傻二哥很会吆喝。指导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课文有没有那个自然段概括的写出了傻二哥的特点?勾画出来。

  指名,板书。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回忆课文内容,完成板书。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感受傻二哥的傻灵傻灵

  1、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傻二哥的傻灵傻灵,做勾画批注。

  2、全班交流体会,指导学生读找到的句子。

  (1)描写外貌的句子(第4自然段)。穿着留着斜背着形象地描绘出傻二哥的砷子;出去买糖却是如此讲究,透出帀股傻劲。

  (2)描写动作的句子。(第5自然段)。伸伸晃晃试试,吆喝前手和脚的动作都具体的描摹出来,连吆喝的准备工作都做得一丝不苟,傻二哥的劲呼之欲出。

  (3)相机指导朗读,读出傻二哥的性格特点。

  3、交流讨论:傻二哥真傻吗?为什么说傻二哥是傻灵傻灵的?

  三、总结全文。

  1、课文的五方面内容。

2、写作方法。

教材简析】

  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章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善良、勤劳、乐观的穷而有志的年轻人的形象。文章从五个方面把这样一个卖药糖的劳动者傻灵傻灵的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傻二哥吆喝的内容;傻二哥的特点——爱给人帮忙;傻二哥的衣着;傻二哥吆喝前的准备;傻二哥有耐心,不怕麻烦。文章语言生动活泼,细腻传神。善用细节描写是本文突出的特点,文中所描写的傻二哥的形象主要是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的。傻二哥这雅号看似贬,实是褒,是赞扬傻二哥又老实又热心助人,不自私自利的好品质。

  四、完成练习。

童年的小花狗 教案

【教材简析】

  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一件童年往事:儿时因为太喜欢一个泥玩具而干了一件蠢事,事后摊主王大爷不但不追究责任,还坚持要将泥玩具送给我。通待一个知错能改的孩子不是严厉的指责和数落,而是注以无限关爱;透过它,能感受到我对过这件事刻画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祥的老大爷形象。小花狗是文章的,透过它,能看到一个充满爱心的王大爷,对王大爷的一种怀念,也督促我少犯错,不犯错,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播撒爱。【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认读本课7个生字,掌握本课新词。

  2. 学习文章中写人叙事的方法,抓住印象最深的情景展示人物形象。

  3. 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协作探究,同时给学生以展示的平台,让他们的想象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王大爷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与体会,让学生感受他的善良、慈祥、有爱心,从而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时时处处播撒爱心的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一位善良、慈祥、有爱心的老大爷形象。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小花狗给予我的究竟是什么?三十多年过去了,为什么一直把它带在身边。

  【课时安排】

  第1课时: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抓住文章主线;

  第2课时:学习文章主要部分,总结全文,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前面我们了解到魏巍孩提时的老师给人无尽的怀念,新凤霞笔下的傻二哥让人印象深刻,今天我们要读到的一篇文章是著名作家肖复兴对儿时生活的一段回忆,文中透露出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2.(板书课题)知道读体,童年的小花狗到底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回忆呢?

  二、指导自学

  1. 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 想想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谈谈他留给你的最初印象。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四、初步感受主要人物形象

  1.快速默读,谁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文中的主要人物。

  2.文中对王大爷的描写笔墨不多,能找出作者对这一人物最直接的一个整体描述吗?

  3.小结:王大爷和他的小摊儿,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也让孩子们的童年有了美好回忆。

  4.朗读表达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 回忆前文内容,引出下文

  正是因为王大爷小摊上那漂亮的各式各样的你玩具,诱引了干了一件蠢事。

  二、 讲读课文第二段

  1. 默读第二段,思考:做了一件什么蠢事?

  2. 学生讨论交流。

  3. 王大爷对我拿走小花狗是什么态度?

  4. 全班交流。从爱怜坚持嘱咐等词中感受到王大爷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对待一个犯错的小孩子不是严厉的指责和数落,而是投以疼惜的目光,举止之间充满了无限的关爱。

  5. 感情朗读第九自然段,用心体会王大爷对孩子的一种关爱。

  三、 讲读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第10自然段,思考:末尾的省略号意味深长,你能揣摸出作者想说却没有说出口的话语吗?

  2.朗读表达

  3.默读11自然段,体会字里行间及省略号中透露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尊敬与怀念)

  4.指导朗读

  5.作者为什么要在这两个自然段中用上省略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师小结

  四、 学习第四段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将小花狗带在身边,这是为什么?我喜欢的仅仅是小花狗吗?

  五、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15.童年的小花狗

  偷拿小花狗

  慈祥、善良、充满爱心

  送我小花狗

  时时处处播撒爱心

鄂教版语文五下:《约客》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

  3、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气息。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能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时数1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1)指名读。(读后评读)

  (2)填空练习。《约客》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所做。

  二、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

  赵师秀(1170-1219)宋代诗人。字紫芝,号灵秀,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光宗绍熙元年进士,宁宗庆元元年任上元主薄,后为筠州推官。诗工五律,细微精炼,有《赵诗秀集》二卷。

  (2)明诗意,感情读。

  师: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句的含义。开头两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便点出了时间、地点。时间是六七月份,地点在江南一带,多雨季节。蛙声阵阵,所以是夜晚,而且居住于乡下,四周安静,这里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美:雨声不断、蛙声一片,看似热闹的环境,反衬出诗人在下文中要表现的寂静〝。练读这两句。

  后两句点出了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呢而又有几分焦急的等着,没事干,闲敲棋子,静静的看着闪闪的灯光,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的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下更显出作者焦急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一个,一个,呼应的那么巧,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练读这两句。

  (3)悟诗情。

  师: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清远,在自然亲切的描述中,给人一种淡薄悠闲的贴近感。特别是最后两句,尤觉有余音绕梁之感。那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4)朗读全诗。

  三、练习背诵

3.简单理解诗文。(逐行由老师简单讲解)

  教师讲解,学生只须了解,不须理解。

  黄梅时节家家雨:黄梅时节家家听到雨声滴答,

  青草池塘处处蛙:青草池塘处处是鼓噪的青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朋友有约不来已经过半夜了,

  闲敲棋子落灯花:我闲坐轻敲棋子震落了灯花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c93019826fff705cc170aff.html

《海上日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