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资料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鲁迅:周树人(公元18819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19361019日凌晨525分去世),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42日为《新青年》写稿(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著作有《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两地书》(书信集1933《彷徨》(短篇小说集1926《华盖集》(杂文集1926《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坟》(论文、杂文集1927《野草》(散文诗集t927《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10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1956年,党和人民政府迁移重建了鲁迅墓。毛泽东亲自为鲁迅墓题字,并多次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向鲁迅学习。北京、上海、绍兴等地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
鲁迅的几个特点1、勤奋博学
1)下面请看曾为北大旁听生的作家鲁彦对当时鲁迅先生授课情况的具体描述:每次每次,当鲁迅仰着冷静的苍的面孔,走进北大的教室时,教室里两人一排的座位,总是挤坐着四五个人,连门边走道都站满了校内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生。教室里主着极大的喧闹。但当鲁迅先生一进门,立刻安静得只剩了呼吸的声音。他站在讲桌旁,用着锐利的目光望了一下听众,就开始了中国小说史那一课题。
他的身材并不高大,常穿一件黑色的短短的旧长袍,不常修理的粗长的头发下露出方正的前额和长厚的耳朵。两条粗浓方长的眉毛平躺在高出的眉骨上,眼窝是下陷着的,眼角微朝下垂着,并不十分高大的鼻子给两边深刻的皱纩映衬着才显出一点高大的模样,浓密的上唇上的短须掩着他的阔的上唇这种种看不出来有什么奇特,既不威严也似乎不慈和。说起话来,声音是平缓的,既不抑扬顿挫,也无慷慨激昂的音调,他那拿着粉笔和讲义的两手从来以没有表情的姿势帮着他的语言,他的脸上也老是那样的冷静,薄薄的肌肉完全是凝定着的。
他叙述着极平常的中国小说史实,用着极平常的语言,既不赞誉,也不贬毁。然而教室里却突然爆发出笑声了。他的每句极平常的话,几乎都须被迫地停顿下来,中断下来。每个听众的眼前赤裸裸地显示出了美与丑,善与恶,真实与虚伪,光明与黑暗,过去、现在和未来。大家在听他的中国小说史的讲述,却仿佛听到全人类魂的历史,每一件事态的甚至是人心的重重叠叠的外套,都有给他连根撕掉了。于是教室里的人全笑了起来,笑声里混杂着

欢乐与悲哀,爱恋与憎恨,羞渐与愤怒……”——摘自《北大逸事》
2)据周作人回忆,鲁迅从小喜欢书画(线装书和画谱),有些书一时买不起,他就抄书。他抄的书有《茶经》(三卷)《五木经》(三卷)《穆天子传》《南方草木状》《北户录》、《桂海虞衡志》、《释虫小记》、《燕子春秋》、《蜂衙小记》、《记海错》、《说郛》,又抄越中史地书,凡八种。周作人说:鲁迅自来勤苦作事,为他人所不能及。3夜吃辣椒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第一学期结束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发给他一枚金质奖章。鲁迅没有把奖章作为自我炫耀的标牌,却跑到鼓楼街把它卖了,用卖掉的钱买了几本自己喜欢的书和一大串红辣椒。
鲁迅是浙江绍兴人,那里没有吃辣椒之好,独鲁迅有辣椒之嗜?非也。原来,鲁迅是用此物解困的。以后鲁迅每读书至夜深人静、天寒人困之时,就摘下一只辣椒来,分成几截,放进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嘘唏不已,只觉周身发暖,睡意顿消,于是捧书再读。
2关心青少年。
鲁迅在广州时,一个青年受他的感化,随他到了上海。到上海后,鲁迅热情的留他在自己景云里的寓所住,后来那人又让鲁迅给他在上海找个工作。鲁迅很为难的情况下找到郁达夫说实在没办法,须请一家书店报馆名义上请他做事,而每月的薪水三四十元由鲁迅自己拿出,由达夫转交给书店报馆作为月薪发给他。鲁迅对青年的提携帮助程度可见一斑。先生的教育思想是丰富的,他在《狂人日记》里借狂人之口,道出了所谓的仁义道德的悠久历史,其实就是吃人的真实记载;他还指出教育的实质,即解放了的社会,就是解放了自己;他认为教育培养新人应当是有自立能力的,是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为父母占有的人;他希望青年学生要敢笑、敢怒、敢骂、敢打,有朝气,敢作敢为;他激励青年为国奉献,不要无为地牺牲,也不要无所作为。
儿童教育是先生关注的重点之一。在他看来,儿童教育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于是他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世人为之震惊,这呐喊声至今回响在人们耳边。如何教育好孩子呢?先生认为有三点必须注意:一是理解孩子,别把孩子当成大人;二是要指导孩子,平等对待;三是解放孩子,使之自立。这些教育思想在今天,恐怕也不过时的。有一次,先生请几位朋友来家里吃饭。大家都边谈边吃,突然先生的儿子海婴突然说有碗菜坏了,客人们吃着没觉得味道有什么不对,只觉得是小孩子乱讲,没加理会。先生听了海婴的话后,马上将儿子吃剩下的那一筷子菜挟起来尝了尝,对大家说味道确实坏了。柳亚子听到这事儿,特地将它写进他的《我的儿童教育观》一文,文中这样评道:你想,除了鲁迅先生,谁还能有这种尊崇儿童,爱护儿童的伟大呢?可见先生对儿童的教育不是理论上说说就算了的,而是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具体做到。3谦虚谨慎
鲁迅曾拒绝诺贝尔奖提名
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获提名的中国作家。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他回信说:静农兄弟: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告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或者我所便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可笑。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鲁迅写这封信的时间正是中国新文学经过风风火火的10年之后,其时中国文坛上出现了许多卓有成就的作家,当然包括鲁迅本人。但鲁迅是一个清醒的理性主义者,尽管新文学在最初十年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他仍能看出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差距,对中国新文学的实绩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我们从鲁迅的这封信中,可以看出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其一,鲁迅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高水平的奖项,在没有实力竞争的时候侥幸得到它,名实不符,不利于文学扎扎实实的发展,反而会掩盖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其二,鲁迅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为标尺,意识到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的距离。强调这种距离,不是妄自菲薄,而是为了使中国文学能更好地向前发展。其三,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保持一种平常心态。鲁迅看到世界优秀作家极多,而诺贝尔文学奖不可能把每位作家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僧多粥少,不必为此计?
对鲁迅的评价
毛泽东: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新民主主义论》(19401月)
钱玄同:我认为他的短处有三点。(一)多疑。他往往听了人家几句不经意的话,以为是有恶意的,甚而至于是要陷害他的,于是动了不必动的感情。(二)轻信。他又往往听了人家几句不诚意的好听话,遂认为同志,后来发觉对方的欺诈,于是由决裂而至大骂。(三)迁怒。譬如说,他本善甲而恶乙,但因甲与乙善,遂迁怒于甲而并恶乙。(19361024日)
鲁迅的家庭
鲁迅的祖父:周福清——1871年(同治十年)中翰林。曾任江西金溪县知县,后一直在北京作官。189310月因犯科场代人行贿罪被判斩监候,后被释放。(因刑部尚书薛允升是他的同事)。祖父常讲在官场应酬,要能随机应变,既要谦和不得罪人,又要能为自己辩解。又说:做人很难,动辄得祸,人得有保护自己的本事。他最终死在家里,终年68岁。
鲁迅的父亲:周伯宜——1860——1896)他身体不好,先是吐血,后是腿肿,脾气暴躁,久病后去世。他一生没有什么职业,死时自语道:呆子孙,呆子孙!大概是自责吧,谁知道呢。
鲁迅的母亲:鲁瑞——18571119——1943422日)以其自修能达到读书的程度。其娘家在绍兴城昌安门外东北35里外的安桥头。后搬家到皇甫庄。她的祖父叫鲁世卿,在北京给皇帝的木料仓库管帐。她的父亲叫鲁希曾,有两子三女,鲁瑞是三女。

鲁迅的弟弟:二弟周作人(魁寿)(生于18851月),156岁的时候就在家自学,还收了一个学生叫姜阿九,跟他学《幼学琼林》两人经常在一起游荡淘气。三弟周建人(松寿)(生于18881111日),有一次,鲁迅和周作人两人商量给三弟起名,咬文嚼字半天,最后说字好,就叫侃人吧!后来,鲁迅觉得不好听,给改为建人。周建人是个植物学家,妻子叫王蕴如,女儿叫周晔。鲁迅常对周建人说:不管压力多大,要顶得住;不管冤屈多深,要受得了,千万不能自暴自弃,要奋发和自爱。一自暴自弃,就没有出头之日,只能沉沦苦海了。四弟椿寿(生于1893613日),因发热发烧早逝。鲁迅的姐姐:名端姑,未满一岁即殇。
鲁迅的妻子:朱安。1906726日与鲁迅结婚,他26岁,她29岁。婚后四日,鲁迅东渡日本三年,1919年,鲁迅回国迁居北京,但和朱安分居。1947629日,朱安去世,终年69岁。朱安生前反复对人讲:周先生对我不坏,彼此间没有争吵。许广平,鲁迅的学生。192710月在上海与鲁迅同居,其子周海婴。
鲁迅求学、读书生活
1)求学:1886入塾,从叔祖玉田先生初诵《鉴略》1892正月,往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怀鉴读。1898闰三月,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1899正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
1902二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八月,往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肄业。
1906六月复赴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中止学医。2)读书:1912——1913年读书较杂,属于博览;1914年,大部分时间看佛书;
1915——1916年,仍读佛经,间读拓本、墓志、壁画等;1917——1920年主要整理文化遗产;1924年,读美术书籍;
1926年主要读苏联文学书籍并搞翻译;
1927年以后到上海,主要到内山书店购书、读书。
鲁迅的买书和藏书
根据《鲁迅日记》逐年统计,24年间鲁迅总共收入12万多银圆,约合今人民币480万元。而其中耗资13千多银圆用来购置图书1万多册(幅),价值约合今人民币52元;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耗资5千多银圆(合今人民币2万多元)专门用来买书。别人赠送的图书还不计在内。而且后十年所用书款,更多于前期。(笔者注:1912年一块银圆的实际购买力,约合今日人民币50多元;1926年一块银圆合今40多元;1936年一块银圆合今35元以上。这还是一个较为保守的比例。有些经济学家提供的数值比这更高。本文采用一块银圆平均合今人民币40元的估算值。)
由这个统计表可以看出,从19125月(鲁迅31岁)初到北京教育部工作,至193610(鲁迅55岁)在上海病逝,24个年头中,鲁迅收入的平均11.1%专门用来购置图书。可见读书、购书、写书、教书,是鲁迅一生始终不渝的最强烈最持久的嗜好。19125月到191911月,即鲁迅寄宿在北京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绍兴县馆(原称山会邑馆)的7年半期间,鲁迅独居一屋、长夜孤灯惟以书为伴。他在民国教育部多年

任职的月薪相当稳定,除了积攒存款准备置办房产(三进大四合院以备接母亲家属来京合住)之外,经常以十分之一左右的收入、专门用来到琉璃厂等处购置图书。
但从1920年到1926年夏,即鲁迅先后居住在北京八道湾11号、砖塔胡同61号、宫门口西三条21号期间(离开北京南下之前),鲁迅的经济状况有所下降。由于北洋军阀政府长期拖欠教育经费,鲁迅在这7年内,收入比1919年的水平减少了大约30%,而同住一个大宅门的周作人夫妇挥霍无度,作为长兄的鲁迅经济负担加重,手头拮据,仅能以收入的大约5%用来购置图书。其中境况最差的1920年,仅购书51.80银圆,占收入的2%;1924年仅购书99.24银圆,占收入的3.8%;这几年是鲁迅生活最苦闷、思想最彷徨、健康状况最受损坏的苦斗阶段。
1926年夏天鲁迅由北京南下厦门、半年后又转往广州,1927年中鲁迅携许广平赴上海定居。此后,他作为自由撰稿人依靠爬格子的版税和稿酬谋生,经济上独立自主,生活上得到保障。
鲁迅在上海度过了比较宽余的晚年。19261936年这十年间,他除了上养老、下养小以外,自己生活很节省,却能够保障以收入的十分之一乃至六分之一用来购置图书。图书,是鲁迅最珍惜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的不朽著作如《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参考了数量惊人的古籍文献,大半出于他精心搜集的藏书。他还利用藏书和借书编辑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他为了翻译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预先购置了大量参考书籍,甚至委托朋友们从欧洲、日本购买外文原版。纵观《鲁迅日记》24年的书帐,详细记载了他平生购置并保藏的96百多册书籍和69百多张古文物拓片,共165百件图书。在《鲁迅日记》中郑重其事地一一著录在册,如数家珍。即使如此,鲁迅还经常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为一些珍爱的图书无法购置而遗憾!我统计分析并核实了鲁迅购书费用及其占收入的百分比内心深为鲁迅对书的挚爱而激动、而震撼。鲁迅的物质生活多么简朴,而他的精神生活多么富足!这富足的标志就是鲁迅的藏书。由《鲁迅日记》《鲁迅书信》整理出的鲁迅购书费用的史料,真实地反映了鲁迅生平一以贯之的对金钱的态度,更深层的意义,是体现了一种现代文明的价值观。由此更加证实了我多年前提出的观点——“离开了经济生活的鲁迅,不是完整的鲁迅,更不是真正的鲁迅。鲁迅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以他超越了的自由职业作为稳固的经济保障。鲁迅的经济生活,足以摆脱了官的威压、商的羁绊,从而保持了他的精神主权和人生价值。(查《鲁迅日记》自191255日到北京,到此年1231日大约8个月的时间,他曾去琉璃厂26次,购书画91种,花去大洋164元有余。在此期间,他还多次的从日本的相摸屋书店邮购书籍,可见鲁迅爱书藏书读书之不凡。)
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
过去我只知道,鲁迅改学文学是受当时在日本看了一部使他的精神受到极大刺激的以后引起的。看了这本《疑案》以后,才知道鲁迅弃医从文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部电影只是个导火索而已。更深层次的原因:如鲁迅怎么知道站在那里看日本人杀中国人的人都是一群精神麻木的看客?文学怎能改变中国人的命运?怎能改造国人的精神?
看杀头、看枪毙,不管谁杀谁,都是出于一种好奇,也叫看热闹。说实在的,这种场面是难得看到的。再说,中国人在日本的地盘上看日本人杀中国人,你又能怎么样?你就算有觉悟也不一定敢出来阻拦日本人杀中国人呀!因为他们杀的是俄国人当侦探的中国人。如果你敢出来阻拦,那么连你自己的脑袋也捡不回来了。这也可以说是好汉不吃眼前亏。后来日本人在中国杀中国人,你又能怎么样?那时,连国民党正规军都不敢抵抗,节节败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敢冲上去夺日本人的剌刀?再说,就是在日本的地盘上呆在那里看日本人杀中

国人,也难以说明他们心里就没有气、没有恨的充当精神麻木的看客。我想,如果鲁迅那时稍有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此也不一定有这样偏激的情绪和激烈的反映。好在他的激烈反应——弃医从文,使中国有了一个世界级的大文豪。话又说回来,如果鲁迅那时真的有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中国也只是多了一个鲁大夫而已。
鲁迅弃医从文的目的是要改造国民的精神。也就是说,鲁迅想用文学艺术来改造中国人民的精神状态,使他们不再成为充当一群精神麻木的看客,以此来达到强国强种的目的。但我认为,鲁迅当时这种美好的愿望,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无法实现的。几百年来的历史经验证明,光靠文学艺术是拯救不了中国人的命运的。
鲁迅的弃医从文,并非是心血来潮或见异思迁,而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他青年时期不管学什么专业,都是为了实现救国救民,改变中国人命运的远大理想。就拿学医来说,鲁迅在日本弘文学院毕业时才决定学医的。他在该院两年学习期间,才知道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的维新有很大的助力’”。从那时起他知道新的医学不仅能治病救人,而且还能推动社会变革。所以,他弃工学医。他开始是学军的(水师),后改为学工(矿冶),而后又改为学医,最后才改为学文。这些改变无一不是围绕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弃医从文的真正原因是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强国强种的途径,也是寻找适合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长处的职业选择。至于漏题事件取缔规则事件幻灯事件(指鲁迅讲的看电影事件——笔者注),只是火上加油,从而引爆了鲁迅痛下决心弃医从文。这是《鲁迅生平疑案》作者王锡荣对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如是说的。也就是我上面说的谜底。
从事业这个角度来说,鲁迅弃医从文是成功的;但从医治国人精神这个角度来说,只是他的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是不可能成功的,原因是在思想方法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存在决定意识
鲁迅笔名共计181个:
一字笔名有16个:卂L庚;
二字笔名有116个:翁隼唐俟家干何干阿二周树树人候堂飞斐冬华乐文洛文等三字笔名有37个:周树人周樟寿周豫才某生者倪朔尔栾廷石孺子牛等四字笔名有5个:宴之教者宴之敖者ELEF旅沪记者楮冠病叟;
五字笔名有7个:朝花社同人中国教育社奔流社同人诸夏怀霜社译文社同人六字笔名有1个:上海三闲书屋。其中的笔名注解:
阿张、周豫才、豫山、周树人、樟寿:鲁迅原名阿张、周樟寿、豫山、周树人,18819月出生于浙江绍兴。当时其祖父周福清在京做官,当抱孙的喜讯传到他那里时,恰巧张之洞来访,于是其祖父便以所遇为孙取名阿张之后又以同音异义的字取作大名樟寿豫山
豫亭、豫才:鲁迅7岁进私塾就以豫山为名。绍兴话豫山雨伞音近,同学们常以此取笑他,便请祖父改名,后改名豫亭,再改豫才。1892年进三味书屋读书时,改名豫才。
树人: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了家乡,来到南京,投奔一个名叫椒生的叔祖,入了江南水师学堂。周椒生本人在水师学堂做官,却对这种洋务学堂极为蔑视,认为本族的后辈不走光宗耀祖的正路,而跑到这里来准备当一名摇旗呐喊的水兵,实在有失名门之雅。为了不给九泉之下的祖宗丢脸,他觉得鲁迅不宜使用家谱中的名字,遂将樟寿的本名改为,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
鲁行:鲁迅在1907年他曾用过鲁行做笔名,是因他母亲姓鲁,是奋发勇进之

意。
鲁迅、迅行:1907年又因鲁迅先生的慈母姓鲁,所以他取其母姓,又录迅行取其字,含二而一,谓之鲁迅19185月,在钱玄同的激励和介绍下,鲁迅在《新青年》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首次使用笔名鲁迅这个广为人知的笔名,是他发表《狂人日记》时第一次使用的,据鲁迅的好友许寿裳先生解析,是他母亲姓氏,我国春秋时期,是同姓之国,取则在于纪念感怀母亲养育教诲之恩。原是他幼时乳名,又含迅捷进取之意,表明他誓与反动腐朽的旧时代彻底决裂,积极进取的鸿鹄之志。他的母亲叫鲁瑞。愚鲁而迅速是他笔名的主要缘由。在鲁迅之前,还曾用过迅行的笔名。许寿裳曾对此作过解释:1、母亲姓鲁2周鲁是同姓之国3、取愚鲁而迅速之意。”“迅行的含意是奋发、勇进并对未来充满希望。唐俟:鲁迅读佛经抄古碑取笔名唐俟,意为待死堂1918515日,鲁迅以唐俟的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梦》、《爱之神》和《桃花》三首白话诗,以后又发表过三首。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以后,胡适便给予热烈的赞赏与高度的评价,称誉鲁迅是话文学运动的健将
孺子牛:为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他从自己著名诗句俯首甘为孺子牛中摘取孺子牛孺牛为笔名,意即坚持站在劳动者一边。
阿二:阿二原是旧社会统治阶级对下层拉黄包车车夫的贬称,他就选用阿二作笔名,意即坚决站在劳动者一边。
巴人:在发表不朽名著《阿Q正传》时,他取笔名为巴人,喻意十分清楚,即下里巴人以示他对标榜所谓阳春白雪的封建正统文艺的嘲笑,坚定不移、立场鲜明的公开站在劳苦大众一边。
何家干:在与敌人斗争周旋中,鲁迅既沉着应战,又鄙夷幽默地对敌人进行辛辣嘲讽。当时,国民党的检查官四处伸出触角,寻查迫害鲁迅,可他并没有被白色恐怖所吓倒,他何家干作笔名发表文章,嘲弄反动派及其所豢养的鹰犬:你知道是何家所为?公汗:1934年,叭儿狗纷纷狂吠,处心积虑地攻击、诽谤鲁迅是汉奸,于是鲁迅就针锋相对,巧妙的以叭云汉奸四字各一半组成公汗作笔名,戏弄、正告反动派及其奴才走狗:你对这个汉奸如之奈何
虞明、余铭:虞明余铭愚民之谐音。
鲁迅笔名之多,堪称我国著名作家之最,在世界伟大作家中也是极少见的。
鲁迅名言: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4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7、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8、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9、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10、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11、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12、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13、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4、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15、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16、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17、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8、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19、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20、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之脊梁。
21、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25、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26、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29、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30、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31、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32、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34、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35、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36、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38、从来如此,便对吗?40、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41、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42、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43、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44、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45、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46、我们和朋友在一起,可以脱掉衣服,但上阵要穿甲。47、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49、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50、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51、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52、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53、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54、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55、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2009-11-27整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caa551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6.html

《鲁迅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