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反思00486

发布时间:2023-08-30 12:08: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教学反思


提高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一部分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从这段表述中不难看出,“重视整体把握的能力”应是高年级语文教学目标之一。系统论也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存在于整体中的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能体现出它具体部分的意义,一旦离开了整体,部分就失去了它作为整体中部分的意.一篇文章更是如此,任何细节的把握都是为整体服务的,离开了文章主线,具体句段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在上一届全国语文教学大赛总结会上,崔峦老师曾提出当前语文教学应该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其中谈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出现了学语言抓局部多(字、词、句),抓整体(段篇)少”的现象.因此,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新的课题。在教学谈歌的短篇小说《桥》时,我做了如下有效的尝试.一、综观全篇,把握主线

叶圣陶先生所说,阅读一篇课文的第一步应当是“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桥》作为一篇优秀的小小说,文质兼美,线索清晰。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分段读文,在感知文章语言精炼,句段简短的基础上,通过“读文——概括主要内容—-小标题表述"的教学过程,来整体感知故事的主要情节,理出文章主线“要过桥——过桥——祭奠”。“过桥”这部分是文章重点,怎样从整体来感悟“老汉”无私无畏、舍己舍子的英雄形象呢?在反复读文中,我发现了文章隐含着一条叙述线索:那就是在老汉的指挥下,村民
们是按照“群众、其他党员、小伙子(老汉的儿子、老汉”的顺序过桥的.这条线索不仅贯穿文章重点段,同时也充分彰显了主人翁的高大形象.这条线索的提出,对于学生理解文章主旨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至此,两次从文章整体入手的训练,也就完成了对一篇课文完整的鸟瞰式的全景图。找准对象、理清思路后,我们才能渐渐逼近阅读的核心,力求准确地把握对象的特征,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此时,文章在学生心中不再是一段一段孤立的文字,而是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线型构架。为后续学习指明了方向。二、围绕主线,细读品悟

随着文章主线渐渐浮出水面,可以说,我们的课堂已经具备了“骨感的美”.但是,要想让教学丰满起来,让我们的课堂充满韵味,注重学生的读书感悟仍然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文中,作者在叙述情节的过程中,显性的、隐性的,隐含着多次对比:洪水的肆虐与人物表现的对比;老汉和村民的对比;老汉和儿子彼此对待对方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等等。教学中,我给足学生读书的时间,引导学生围绕“过桥顺序”这一主线,深入品读。通过抓重点词句、引发联想和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例如,在处理“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这一句话时,我引导孩子由浅入深,慢慢走进人物.首先,让学生观察老汉说了几句话?为什么这么说?去掉最后一句行不行?在分析中学生深刻感悟到了老汉的镇定、经验丰富;同时懂得了,党员排在后面让出的不仅仅是先后顺序,而是生存的机会.继而,我让学生把自己当成老汉,喊出这铿锵有力的十五个字。通过评读,学生渐渐走进了文本,走进了老汉.

,又让学生联系上文中的“盯、他像一座山、拥戴”等词语,感悟老汉在人们心中山一样的形象以及他身为党员的以身作则。又如,文章通过动作、语言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拥有大爱的、生动的老汉形象。在处理老汉对小伙子说话这两段文字时,我先请学生发现文中人物动作、语言的矛盾之处,带领学生探究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并通过师生对话的方法,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在认知冲突中,学生了解了老汉身负着党支部书记和父亲双重角色.他讲原则,但面对儿子的违纪,他毅然把儿子揪到后面;他又是父亲!所以当只剩下自己和儿子的时候,他奋力把儿子推上了木桥。他有情,但不徇私情;他有爱,但不是私爱,而是一种“大爱"。在这一“揪”一“推”中,过桥的顺序发生着变化,但不变的是老汉无私无畏、一心为民的信念。这一步步对文章具体词句的把握,紧紧围绕“过桥顺序"这一线索展开,读中品味,使得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渐渐丰满起来.三、回顾全文,渗透学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应该在通过阅读获得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表达,表达方式也应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给学生.特别是文学作品,能够掌握文章的大意,进而在文章的情调、神韵、气势、警句以至语言风格等好多微妙方面也能够有所领会,这就是所谓语感能力。《桥》是一篇精彩的小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在环境描写的烘托下,显得更加生动丰满.在细读品味重点段落之后,我与学生合作整体回读这部分内容:老师读描写洪水的句子,学生读描写老汉和村民表现的句子。这样巧妙的对读,加上老师恰当的肢体语言暗示,学生明白了:洪水越来越猛,情况越来越危急,但是老汉为群众着想的坚定信念始终如一!文章的这一写作特点,我没有脱离文本机械传授,而是在整体回顾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过程中,巧妙渗透.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让自己的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随后,周身便有了一股神气的力量。接下来,只需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好了!"这是美国探险家约翰。戈达德说过的一句话.每当读到文章最后一段的时候,我的心仍不免悸动。教学中,在悲壮的乐曲伴奏下,我深情领读,把来自自己心底的那种悲与敬传达给学生,引发孩子那也许不存在也许如游丝一样的感动。此时的孩子们,被一种强大的动力推动着。再次纵观全文,“开头悬疑,结尾释疑"这一写作特色彰显了它的魅力。同时这也是教师的魅力,更是语文的魅力!孩子们倾诉着来自心灵的诉说,诉说生于心,发于情。在阅读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把写作知识渗透在里面,其实也是间接地进行写作教学。所以,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里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就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慢慢积累起习作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四、读写结合,整体升华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更要牢固树立读写结合的思想.与“读”相结合的“写”,不仅仅包括学习后的仿写、改写、续写等,还包括记录对课文的理解,即阅读随想、摘记与课文有关的资料等.一名语文教师,不仅承担着教给学生知识的任务,更应该帮助学生构建精神的家园。课堂应该追求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很好的挖掘文本的动情点,让学生用写碑文的方式纪念这个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感宣泄的平台.孩子们在动笔中积蓄情感,在交流中倾吐情感。精练的语言产生了强大的感染力,振聋发聩,催人泪下。英雄的形象,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间丰满起来的,它浸入了每个孩子的心扉,使他们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d0ab69003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60.html

《《桥》教学反思0048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