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 古诗词鉴赏 专题汇总

发布时间:2018-10-24 08:29: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 古诗词鉴赏 专题汇总

【一、 2018年广西桂林市中考】

(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1718题。(6分)

【甲】《渔家做》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友征夫泪。

【乙】《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7.两首诗词均借用了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甲】词用 典故,表达了 ;【乙】诗则用燕昭王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表达了 。(毎空1分,共3分)

【参考答案】17.(3)窦宪勒石燕然(1),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1);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志向(1)
【解析】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燕然未勒归无计,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睹的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如果深夜里安然熟睡,是听不到、也看不到的。这就逗出了下句: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将军或者说词人通宵不眠,发为之白的原因,很明显是燕然未勒归无计造成的,征夫落泪也是出于同样原因。他们和将军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既希望取得伟大胜利,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又难免思念家乡,妻子儿女魂牵梦绕。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将军与征夫的矛盾情绪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委婉地传达出来,情调苍凉而悲壮,和婉约词的风格完全不同。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战国策·燕策》载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意:信任,重用。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解析】 古诗词中的用典

用典,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凡诗歌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的史实或文句,来增加词句的含蓄与典雅,就是用典。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

在具体的诗歌鉴赏中,要注意辨析其中的用典是正面的,反面的,还是翻新的。

一、正面用典

所谓正面用典就是保持典故的本来含意而不做任何修改。对正面用典的诗歌句子,只要了解了典故的意义所指,就能够把握其含意乃至诗歌中所寄寓的情感。

如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朱雀桥边”“乌衣巷口”“王谢堂都运用了典故:朱雀桥、乌衣巷是金陵城中秦淮河一带的地名,东晋豪门世族居住在这个地方;王谢堂指东晋宰相王导、谢安的宅第。了解了这些典故,再加上诗歌对旧时王谢堂前燕如今飞入百姓家的跨时空描绘,以及斜阳、野草的烘托,就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诗歌中所寄托的兴亡之叹。

唐朝李商隐《锦瑟》中的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其中的诗句便分别采用了庄周梦蝶”“望帝化鹃”“南海鲛人”“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自己的梦想、追求和思念。

又如杜甫的诗句: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就化用了《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还有姜夔《扬州慢》中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其中的春风十里化用的是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表现昔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

二、反面用典

所谓反面用典就是利用典故的反面含意来表达感情。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其中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语出《楚辞·招隐士》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游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其表达的含意是王孙们不要久留山中。而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强调的却是逗留山中(自可留),是反其意而用之。

又如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中的锦书,本指书写在锦帛上的信。据《晋书》记载,窦滔妻苏氏曾于织锦上为《回文璇玑图诗》,而后寄给她的丈夫,后来就用锦书指代妻子给在外面的丈夫的信。李清照的锦书是反其义而用之,指希望丈夫能给自己来信。

反面用典在诗歌鉴赏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考生要注意积累那些课本诗歌作品所涉及到的典故含意。在具体的诗歌鉴赏考题中,命题者会对诗歌中所涉及的较为陌生的典故作出解释,考生只要仔细判断一下,就会明确是不是反面用典。

如宋代罗与之的《商歌》: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其题目商歌就是用典:是我国古代音乐中的一个调值,象征萧瑟的秋,所以商歌属秋。可是罗与之的《商歌》讲的却是春天的事情。作者的用意很明白:春,对于贫苦人家来说,无异于秋的萧瑟凄凉。

三、翻新用典

所谓翻新用典就是在典故的含意上更进一步,使之产生出新的一层含意来,借以表情达意。

如宋代陈师道的《寄负山居士》: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其尾联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就是翻新用典。据《世说新语·任诞》记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雪夜访戴典故的意思是因访戴而起山阴之兴,兴尽而访戴之念熄。而陈师道这首诗翻出了新意:宁可不去访友,而使访友之兴不尽,可以长忆友人,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友人诚笃的感情,使作者表达的感情更加真挚。

18.【甲】词委婉曲折,【乙】诗豪迈奔放。请选择其中一首,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3分)

【参考答案】18.(3)答案要点:结合词句内容1分,分析2分。甲词分析须立足于委婉曲折,乙诗分析须立足于豪迈奔放
示例1:甲词借鸿雁南飞之坚决,借浊酒一杯之苦楚衬托征人思乡之深切(1),借燕然未勒表达功业未成之遗憾 (1),委婉曲折的表达了戍边将士欲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1)(“委婉曲折表现:情感的复杂性,抒情的含蓄性。)
示例2:诗人先浓墨重彩描绘战场之危急:“黑云压城甲光向日”(1),然后笔锋一转,借用典故抒誓死报国之志(1),感情豪迈奔放,读来让人热血沸腾(1)(“豪迈奔放”:描写战场的浓墨重彩,危而不惧;抒发壮志的豪言万丈,铿锵有力。)
【考点解析】鉴赏诗词曲的语言风格类题型和答题技巧

诗词曲的语言风格,是指作者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作者的个人气质、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作者的艺术特色。鉴赏诗词曲语言风格题,有的直接点出材料的风格,要求考生阐释分析;有的要求指出材料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1. 古代诗词曲常见语言风格

平实自然、含蓄委婉、清新雅致、生动形象、绚丽飘逸、幽默讽刺、婉约细腻、雄浑磅礴、豪迈奔放、脱俗豁达、沉郁、悲壮慷慨等。

2. 题型

这首诗、词、曲XX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词、曲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请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对该诗、词、曲进行赏析。

3. 答题技巧

品味全篇。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词、曲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了解相关知识。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同,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语言风格也不同,要了解相关的语言风格。

联系诗、词、曲的主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词、曲主旨而空谈语言。

从多角度入手。鉴赏语言风格,要从诗词曲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角度入手。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 2018年广西贺州市中考】

(二)古诗词鉴赏(4分)

15.按要求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歌的一、二两句中以 来烘托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后心情的

【答案】15.1 白日斜 天涯 痛苦或愁苦。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分析能力。阅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从白日斜天涯两词语可以看出是诗人用环境描写来烘托离愁,由此可见诗人辞官后心情的愁苦。

浩荡离愁白日斜。别离愁绪已经充塞天地、浩浩难禁,何况正值夕阳西坠,日暮摇落之际,诗人此时的心绪,便可想而知。如果借用词组结构方式分析其中的意蕴,以离愁为中心词的话,那么,浩荡离愁的定语,而白日斜则是离愁的补语。白日斜是说作者带着离愁南归,因为愁绪郁积在胸中,所以感觉上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日薄西山。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吟鞭东指即天涯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东指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故乡(浙江)。即天涯是说距离故乡还很远。 [3] 马鞭举处,前面便是离京师越来越远的海角天涯。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龚自珍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龚自珍的吟鞭东指即天涯没有直接说自己是断肠人而已。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解析】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烘托手法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这种技法用在古诗词中,使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

1、以物烘托人

如,《诗经·秦风·蒹葭》中首章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次章的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末章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这三章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清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高适的《别董大》首二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诗人直接状写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暮日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大雪纷飞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通过这送别时的环境描写,烘托出离愁别恨的低沉气氛。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第一曲弹完,诗人写道:

东船西舫悄无言,未见江心秋月白。

这个情景描写真切地烘托出听者沉湎于动人的艺术境界中,醉心神往的情思,含蓄地描绘了音乐的神妙动人。

2、以人烘托人

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的描写: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诗人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处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

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烘托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

3、以物烘托物

如,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其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描绘出一幅极其完美的春山月夜图。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于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了变化,这时习惯于山谷静默的鸟儿,似乎连月出也带来新的刺激,居然鸣叫起来。这种以闹衬静的写法,不仅没有破坏春山的安谧,反而衬托得春夜山涧更加幽静。

再如,王籍的《入若耶溪》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其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描写出了若耶溪山林一片幽静,唯有不时传来一两声蝉噪鸟鸣。静寂,本是无声,有声则打破了静寂。但是诗人偏偏说因为那一两声蝉噪”“鸟鸣,使山林愈发显得幽寂了。诗人有意识地运用蝉噪”“鸟鸣之动来烘托一种静的境界。

2)第三、四句是这首诗的精华,请你作简要赏析。

【答案】2 示例一: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示例二:诗歌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解析】此题考查千古名句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试落红不是无情物,这里的落红两字。在全诗中地位十分重要。它上承浩荡离愁,诗人的离愁不仅有浩荡修饰,白日斜烘托,天涯映衬,还被动态的,由时时拂面而过的落红撩起。这一笔是隐藏在诗内的,因此,落红既是对前面离愁内涵的补充,而作为转折,它又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转入下层,为全诗主题升华作了铺垫。此时诗人在想落红护花。落红即落花,全句的本义是说从树上飘落的花瓣并不是无情之物,而是依附地表,腐烂成泥,化作精魂,养育来年的春花。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许多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考点解析】古诗词表达技巧之移情及物

一、厘清概念

所谓移情,就是诗人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创作对象中去,把本无生命和情趣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行动,同时,诗人自己也受到这种事物的影响,和事物产生共鸣,即古人所说的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谢灵运)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山”(张耒)

人们要问,白云如何会拥抱幽石,绿竹如何会取媚清流?人与山如何会相互久看而不厌?野桃怎么会含笑?山峰如何会清瘦?这都是诗人把自己在生活中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物身上的结果,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二、移情成因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的看法,审美移情起因于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类似联想。立普斯说:我们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事物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这个观点总是由和我们最接近的东西来决定的。所以我们总是按照在我们自己身上发生的事件的类比,即按我们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在我们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以自己在生活中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鱼虫,都可以成为移情对象。

三、移情手法的借助方式

1.拟人

王维的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归嵩山作》),采用了移情及物的手法,赋予流水暮禽人格化,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流在汩汩流淌,晚归的鸟儿飞回茂盛的林木中去栖息,它们似乎在和诗人结伴而归。两句表面上是写有情,实则体现诗人归山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辛弃疾的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句,作者放眼看远处秀丽的山峰,好像美人头上的碧玉簪,又好像螺形发髻,并将山峰拟人化,似乎它们都面带愁容,发出恨声,实则这愁容恨声是作者情感的外泄。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完成移情的古诗词可谓举不胜举,如千里暮烟愁不尽,一川秋草恨无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等。

2.象征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醯,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米芾《水调歌头·中秋》),诗人将自身坚持的志行高洁之情推移到富有象征意义的上。又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梅》),作者笔下的即是作者高洁品行的象征。

3.寓情于景

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景物,通过景物直接将情感呈现于作品中,让读者把握情与景的联系,从而理解诗歌。唐代诗人王维将奔赴济州与友人告别,将离别之情投射于景物而成诗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淇上送赵仙舟》)。赵嘏将一片思乡的情感转移到残星几点雁横塞紫艳半开篱菊静”(《浪淘沙》)的景象上,读来使人生愁。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王观在《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运用移情手法,使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离去而动容的句子是: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作品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三、 2018年广西梧州市中考】

(一)古诗赏析(2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1.下列对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颔联的”“二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和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B.颈联承接上联,变换视角,通过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来展现令人陶醉的江上美景。

C.尾联字用得妙,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故乡水因可怜诗人而不辞劳苦送行万里的深情。

D.全诗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既写出诗人初次离家的新鲜、欣喜的体验又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不舍之情。

【答案】 C

【解析】C.故乡水因可怜诗人,表述不正确。怜:怜爱。一本作。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顺着长江远渡荆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考点解析】诗歌鉴赏口诀: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送别类。怀古类。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战争或边塞类。闲适类。借景抒情类。托物言志类。爱情类。民生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定主旨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四.找意象(典故)。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

五.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六.品风格。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

诗歌鉴赏的最后,或者说到了细微之处,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及语言所要达到的表达效果。而与相关的一些术语有: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丽、恬淡、凄美、明快等。

语言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上六点看起来很分散,似把诗歌给拆开来读了,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这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不过我把它稍做了一点修改:师傅引对门,修行在个人。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诗歌鉴赏的门道,才能使学生建立一种赏析的思路,进而在不断的赏析中培养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赏析风格。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四、 2018年广西玉林市中考】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1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3)

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丙辰指干支纪年法的丙辰年,不胜寒意为忍受不了寒冷”“何似意为怎么比得上何事意为为什么但愿只希望之意.

B.词的上片词人由赏月抒发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但他最终不愿归去,是因为在天上宫阙里,自己会有高处不胜寒的不适,而无在人间起舞弄清影的欢乐。

C.词的下片由月写到人,由自己联想到兄弟,由抱怨圆月到理解月圆,由月圆月缺的自然规律到悲欢离合的人生规律,由对生活的无奈到对生活的祝福,表现了词人理性的生活态度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

D.中秋与明月是美好的时节和事物,离别与亲情是千古传承的无奈与温馨,如同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给自己给亲人也是给我们留下的美好祝愿。

【答案】 B

【解析】B.故乡水因可怜诗人,表述不正确。怜:怜爱。一本作。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顺着长江远渡荆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考点解析】诗歌鉴赏口诀: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送别类。怀古类。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战争或边塞类。闲适类。借景抒情类。托物言志类。爱情类。民生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定主旨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四.找意象(典故)。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

五.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六.品风格。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

诗歌鉴赏的最后,或者说到了细微之处,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及语言所要达到的表达效果。而与相关的一些术语有: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丽、恬淡、凄美、明快等。

语言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上六点看起来很分散,似把诗歌给拆开来读了,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这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不过我把它稍做了一点修改:师傅引对门,修行在个人。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诗歌鉴赏的门道,才能使学生建立一种赏析的思路,进而在不断的赏析中培养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赏析风格。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八、 2018年广西贵港市中考】

三、古诗文阅读(9~14小题,共18)

【甲】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下列对《次北固山下》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B日生残夜”“春入旧年写日夜交替,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C.尾联运用设问,借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思乡愁绪。

D客路”“行舟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答案】 B

【解析】9.B.“日生残夜”“春入旧年是写时序的交替,不仅有日夜的交替,还有新旧年的交替,只说有日夜的交替,理解片面,所以选B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考点解析】 含有哲理的诗句

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____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____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____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____惠能《菩提偈》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____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____苏麟《断句》

9、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____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____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1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____罗隐《蜂》

1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____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3、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____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5、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____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16、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____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17、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____杜荀鹤《小松》

18、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____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19、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____李商隐《乐游原 / 登乐游原》

2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21、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____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2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2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2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陆游《游山西村》

2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____杜甫《望岳》

2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____朱熹《春日》

30、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____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31、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____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32、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____李白《上李邕》

3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____王籍《入若耶溪》

3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____李白《将进酒》

3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____苏轼《题西林壁》

3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____苏轼《稼说送张琥》

37、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____苏轼《琴诗》

38、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

39、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0、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41、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42、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____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43、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44、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____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4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李白《将进酒》

4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____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47、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____罗隐《西施》

48、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____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4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____佚名《长歌行》

50、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5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____虞世南《蝉》

5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5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____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 白头吟 / 有所思》

54、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5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____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56、冰,水为之,而寒于水。____荀子《劝学》

5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____佚名《沧浪歌》

5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____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59、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____荀子《劝学》

60、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____荀子《劝学》

6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____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62、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____李绅《答章孝标》

63、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____朱熹《偶成》

64、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____李斯《谏逐客书》

6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____王之涣《登鹳雀楼》

6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____苏轼《题西林壁》

67、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68、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____钱嶫《悯黎咏》

69、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70、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____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71、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____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72、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____李世民《赐萧瑀》

73、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7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____荀子《劝学》

75、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____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7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____佚名《黍离》

77、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____屈原《九章》

78、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79、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___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0、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____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81、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____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8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83、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____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84、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____佚名《日出入》

85、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8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____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87、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____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88、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____杜甫《戏为六绝句》

8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____佚名《宰予昼寝》

9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9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____司马迁《滑稽列传》

9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____佚名《论语七则》

93、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____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9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____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9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诸葛亮《诫子书》

96、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渚星桥尚有期。____晏几道《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

97、人而无仪,不死何为?____佚名《相鼠》

98、如切如磋,如琢如磨。____佚名《淇奥》

99、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____荀子《劝学》

100、清镜无双影,穷泉有几重。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九、 2018年广西百色市中考】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8.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 ;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 ;从语言风格上看是 。所以,词作者在题目中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3分)

【答案】 8. 军旅生活(军营生活、战斗场面); 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爱国激情、雄壮、悲壮、壮志难酬); 刚健(豪放壮美、壮丽) 3分)

【解析】壮词:激昂奋发的壮行言辞,有壮怀激烈之意。词中描绘的军营的生活和战斗生活是具体表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全词在结构上打破成规,前九句为一意,末一句另为一意,以末一句否定前九句,前九句写得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这种艺术手法体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独创精神。

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壮词的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借用陆游《陇头水》诗句),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然而没有谁可怜他。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考点解析】 豪放派

豪放派,是形成于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傒、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豪放词派不但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影响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赏析句子醉里挑灯看剑。(3分)

【答案】9. 动作描写(神态、细节描写)1分),写出词人在夜里酒醉后挑亮灯芯观看宝剑1分),表达词人渴望早日奔赴杀敌战场的急切心情1分)

【解析】9.“醉里挑灯看剑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为什么要吃酒,而且吃?既之后,为什么不去睡觉,而要挑灯亮了,为什么不干别的,偏偏抽出宝剑,映着灯光看了又看?……这一连串问题,只要细读全词,就可能作出应有的回答,因而不必说明。此时无声胜有声。用什么样的说明也难以比这无言的动作更有力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吃酒。吃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梦回吹角连营。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考点解析】 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语言既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主要的鉴赏方法。说它是一个重要内容,是因为高考就这方面本身会设置题目;说它是一个重要方法,是因为通过鉴赏语言能够帮助我们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歌形象和意境!高考要求的鉴赏作品的语言,与一般的文学鉴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评述,这里着重阐述如何理解诗歌的语言并作一定程度的评析。

一、鉴赏诗歌语言的途径

主要说以下三点:

(一)体会语言的风格特色

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人称李白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便是一种清新美。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

(二)把握语言风格:清新 绚丽 平淡(质朴)

明快 含蓄 简洁(洗炼)

1、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平淡(质朴、自然):其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3、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4、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6、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如李贺《梦天》中的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的象九个烟点,大海小的象杯中之水。

7、奔放:直率有气势: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为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8、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三)把握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孟)郊寒(贾)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四)品味语言风格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十、 2018年广西河池市中考】

()诗词赏析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5. (1)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2 )

答案】 写的是夏季的景色。从鸣蝉”“稻花香”“蛙声可能看出。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是夏季之物,稻花香说明稻子并未成熟,正值夏季;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描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考点解析】 描写夏季景色的诗句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王僧儒《侍宴》)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韩愈《送刘师服》)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晴日暖风吹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纪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纷纷红紫己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陆游《初夏绝句》)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郭熙《山川训》)

(2) 有人认为画线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你认为如何?请简要分析。(2)

【答案】可以这么认为。 旧时相识的茅店便突然主动出现在眼前,这是把茅店当成人来写了,好似茅店在迎接自己这个老友似的,这充分反映了作者的喜悦之情。这样理解就是拟人手法的运用了。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从山岭小路转过弯,过了一座溪桥,就在土地庙旁的树林外,一座茅屋现在词人眼前。高兴的他细细一看,竟然就是从前落过脚的那家小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因为作者平时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明叨知道树林旁边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时因为是在夜里,再加上心慌,却忽然不见了。可是,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拐个弯儿,那座旧时相识的茅店便突然主动出现在眼前,这该叫人多么高兴啊! 这样理解就是拟人手法的运用了,充分反映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当然如果认为是人主动发现了茅店,则就不是拟人修辞了。)

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在一座茅店(土地庙)旁的树林边,转过一道弯,突然看到了小桥流水.转过溪边石桥,突然出现面前。

【考点解析】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及表现手法

  表达技巧(也称表现手法)包括三个方面,即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注意表达技巧起到的作用,表达的内容和达到的效果。

  (一)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1.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即景抒怀、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是一种不依靠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

  例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间接抒情。

  a.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或物)是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

  例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b.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咏物诗)。

  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就是作者在对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事物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

  例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c.寓情与理(哲理诗)。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或比喻,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

  例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例6: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例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 登鹳雀楼》)

  (二)修辞手法及作用

  比喻、接待、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借代、通感、反复、顶针等。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8: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例9: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10: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金戈铁马代精锐部队)

  例1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干戈代指战争)

  例1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管弦代音乐)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例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例1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例15: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例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例17: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乐府诗《孔雀东南飞》)

  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生动、形象。

  例1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结构整齐,节奏鲜明。

  例1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九个名词叠用,描出九种典型事物,形象展示了一幅野郊秋景图。)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例20: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例2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例2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9.起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例:2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锦瑟》)

  10.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例:2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三)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的作用有: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铺排、渲染、烘托(侧面表现,正衬、反衬两种。)、衬托、以乐景写哀情、化动为静、动静结合、抑扬、白描与工笔、意象组合、曲笔、重章叠句、以小见大、比兴、铺垫、虚实、用典、点化、对比、叠词、互文、双关、倒装、联想、想象、象征、照应、细节刻画、借古讽今等。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d310c9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1f.html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 古诗词鉴赏 专题汇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