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4866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2,得课堂者得天下作者:李炳亭
要预先说要将要发生的,实属冒险。连续两年,我都曾大着胆子对中国的课改走势做过预判。2010年,我预言中国的课改将走进“模式年”,2011年,我的预测是“学生主体年”。其实所谓预言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某些经验和观察的“个人”判断,当然不具备“纲领性”的指导特质,它最多只能算作一种思考性“提示”。
我预言,2012年,中国课改将步入“教师角色年”。
课改呈现什么规律
新课程改革推进10年,可谓成效显著,它至少直击和试图解决三大问题。第一,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问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搬运工”和“灌输者”,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师如何做才是主导?二是基本厘清了教学关系,是教服务于学,还是学服务于教?如果说杜郎口中学是变“教中心”为“学中心”的典范,那么,它的启发至少体现在要“少教多学”,甚至是“先学后‘交’”。“教”的不情愿“退出”,是否意味着传统课堂已完成最后的绝唱呢?不尽然,我们不能不无奈地说,传统灌输式的知识课堂依然占据主流,而且越是“名校”、“名师”越更固执地坚守,课改在中国虽然方向明确,却仍旧任重道远;三是大多数学校都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高度关注课堂教学。当“课改”变成一种国家意志之后,“课堂”将在未来很多年里持续成为一个“热词”。“得课堂者得天下”,今天很多课改“名校”的异军突起,当无需惊诧。
纵观和分析课改“名校”的崛起秘诀,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走过了一条荆棘道路。《中国教师报》从中推波助澜,其发挥的助推和引领作用,被很多人专业人士和一线教育者认为不可小觑。课改到底要如何走?有没有经验和规律可循?回答是“有”,而且是一条必

由“铁律”——“课改四步曲”。简单概括为:第一步:理念变观念;第二步:观念变方法;第三步:方法变文化;第四步:文化变信仰。这“四步”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涵括了教育的“人本”属性,遵循了“学生自主”的学习和成长规律,解决了学习动力培植的难题,达到了素质教育追求的育人目的,回答了很多人对课改片面和错误的认识,课改到底是改什么?课改是改良吗?不,改课是改革和再造,是改变原有以“控制”为主的教育教学思想,课改说穿了就是放手,是点燃、激励、唤醒。教育终究是一种“信仰”,基于当下现实教育的问题,我们可以把“信仰”解读为“以人为本、尊重生命”,而在具体的办学理念上,教育应该遵循的是“教师为本、学生第一”,我们甚至还可以换成另外的一种说法——发展学生、成就教师,再通俗一点可表达为“通过发展学生,从而成就教师”。
理念终究要呈现为一种方式方法。细数方式方法的演变,其大致的脉络是:从以“教中心”为标志的盲目膜拜,到以“有效教学”探索为载体的对教的质疑,再到以“学中心”为支撑的高效课堂的推崇;从对学习者的强制灌输,到教学环节的尝试性开放与对话,再到落实实现学习者真正的自主;从考什么教什么的功利驱使,到“一切为了”句式的浮夸性教育思考,再到追求“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从把学习者单纯作为被动的受教者,到视学生为“产品”,再到被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并被高度关注基于成长者的权益和尊严。这时候,教育的概念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课到底应该怎么上?“实操性”如何则成为对课改学校的最大考验。近几年来,模式的竞相建构并非是为了赶时髦,而是课改发展过程中的使然,但比较具有争议的是模式的建构思想,它到底是应该基于教还是基于学,我们能够找到适合每个学科的通用模式?模式的背后是什么?从“模式”建构,到关于学习者“主体”的研究,再到“教师角色”的深层辨析,课改就这样逐步深入、拨云见日。
课堂的背后是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e16293d55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d.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