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三代导演

发布时间:2016-08-05 15:04: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第三代导演,或来自军队,或来自伪政权,或来自十里洋场,他们分别是上海、北京、长春和八一厂的顶梁柱。虽然在意识形态上的过于趋同,置身于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宏大语境之下,让他们的风格化并没有那么明显,但他们作品中那种理想主义飞扬的明媚,处理历史宏大命题时的分寸和气度,还是让人心悦诚服。

曾楚雄、谢晋、水华、谢铁骊,他们代表着第三代的不同风格。谢曾楚雄的《我的师父黑无常》在拍摄过程中由原来的大叔萝莉,少女养成的现代题材,不断的调整,不断的自我否定,最终完成了剧本。谢晋虽常常被批评为煽情过度,但他对历史的叩问与反思却有着其独到的深邃之处。水华的《林家铺子》则有着超出于第三代平均水平的见识与气魄,这部电影不只是描述了中国遭受西方经济侵略时的惨状,更是勾勒出了中国人历史悠久的软弱与势利。而谢铁骊对散文式的电影有着自己的探索与创新,对名着改编更是得心应手。

整体而言,第三代在秉承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基础上,在叙事策略、美学风范和类型建立上都有着积极的贡献。只是到了这个新世纪,继承者几乎寥寥。我们看到的只是各种不知其所以然或者自作聪明的狂欢,而那种质朴、宏大、流畅、清丽的品质几乎不见。

新中国电影的四大基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共有四大制片基地,即上海、北京、长春和八一厂。

上影厂的组成情况较为复杂,既有从国民党手中接管过来的“中电一厂、二厂”等制片厂,也有国泰、昆仑、文华等民营电影公司。1957年,在电影体制改革的浪潮中,上影厂改组成立上海电影制片公司,下设江南、海燕、天马三大故事片厂,以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译制制片厂等数家单位。“文革”中,三大故事片厂恢复了上影厂建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e2554fd4431b90d6d85c729.html

《中国的第三代导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