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文本分析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本分析:
一.“鸿门宴”这个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06年(即陈涉起义后的第三年),地点在现在陕西省临潼市新丰镇附近的“项王营”当时叫“鸿门”这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果实而展开的第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这时刘邦统军10万,项羽统军40万,在双方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刘邦冒险到项营,骗取项羽的信任,经过种种斗智斗勇的艰难曲折的斗争,终于脱险逃回营地,本文描写了刘邦如何从被动中争取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化险为夷;而项羽则由优势转为劣势,并由此导致最终的失败的经过。故事情节完整,跌宕起伏,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语言精当,文字传神。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而终结;以曹无伤密告始,曹无伤被诛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项羽本纪》中的节选部分,结构却十分严谨,前后呼应紧密,也可算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鸿门宴》的人物描写历来被称道备至。《鸿门宴》只是《项羽本纪》中一个篇幅不长的片断,但涉及的许多人物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作为两大军事集团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就各具风貌;作为两个对立营垒的谋士,范增和张良的权谋策略也各有千秋;至于“勇士”樊哙,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愤怒情态,饮酒食肉的粗豪举止,谴责项羽时既气势逼人而又措辞得当,同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作为历史著作,无论写人叙事,都必须有根据,不允许像文学创作那样虚构。《史记》的写作是严格遵守这一原则。司马迁博览六国遗存史料,“网罗天下放轶旧闻”,总结历代成败兴亡之理,对纷纭杂乱的资料和传闻加以精心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抓住了各种历史人物的个性特点。同时,司马迁又善于以其卓越的艺术才能来驾驭史料,刻画人物,这就使得他笔下的众多形象各具风姿,栩栩如生。
1.善于抓住关键性的历史事件,善于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这是司马迁刻画人物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鸿门宴”发生以前,项羽曾派当阳君等统兵猛击函谷关,事后数日,又“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这些事件的规模和场面,都比“鸿门宴”大得多;但从斗争的总形势上看,“鸿门宴”既是刘项盟友转为敌手的开始,也是项羽从胜利走向败亡的转折。正因为如此,一场觥筹交错的宴会,实际上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为尖锐复杂、惊心动魄,更加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正因为如此,司马迁叙述“西屠咸阳”等事件不过寥寥数笔,而“鸿门宴”却花了一千五百多字。
“鸿门宴”是一场斗智谋的政治搏斗。在这场搏斗中,两个敌对阵营的智囊人物张良和范增,显示了各自的性格特点。张良和范增都十分机智,都看到了刘、项之争的性质、趋势和可能出现的后果,但是他们机智的表现却又各有其内容和形式。张良的才能是在使刘邦集团化被动为主动的过程中显示出来的。由于兵力悬殊,他在得知项氏集团准备即日进击

的急迫形势下,为刘邦定下了“赖帐”并“叫屈”的计策。考虑到项羽好沽名钓誉和“亚父”的老谋深算,他为防万一,带去了勇士樊哙等精干的百余骑作了临机应变的准备。范增的深谋远虑则更多地表现在事先定策,席间暗算和事后预言等方面。他一眼看出好酒色的刘邦入关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所以就竭力怂恿项羽“急击勿失”。在“鸿门宴”上,他意识到项羽已改变初衷,为了达到消灭刘邦的目的,他立即指派项庄“入为寿”,企图击杀刘邦于座。在“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张良全局在胸、冷静沉着以及范增骄狂浮躁、心地狭窄,都得到充分表现。范增在刘邦走脱后,甚至当着项羽和敌方谋士张良的面,发出了“竖子不足与谋”的辱骂。应该说,范增的决策是符合项氏集团根本利益的,但由于他心胸狭窄,老气横秋,所以终于未能被项羽所理解和接受,也就铸成了无可挽回的败局。对于这种严重的错误,范增始终缺乏认识,一味责备项羽,以致把自己集团内部的矛盾暴露在敌人面前,日后终被刘邦利用,通过陈平的反间计,挑起项羽对范增的猜疑,落得他愤然出走和项羽乌江自刎的下场。
2.注意历史人物的出身和经历,描述其独特的言论和行动,也是司马迁刻画历史人物常用的方法。例如刘邦,本“贪于财货,好美姬”,进入咸阳以后,却一变而为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这不是本性有了改变,而是为了争夺天下、骗取民心而施展的权谋。但他过早地想独霸关中的愚蠢行动激起于项羽的恼怒,使他面临覆灭的深渊,不免惊慌失措。但一经张良的点化,他霎时醒悟。顷刻之间就粉墨登场,假戏真唱,而且“唱”得十分迷人。他对项伯“兄事之”,亲为敬酒,且约为婚姻。这还不算,他又信誓旦旦地把“籍吏民,封府库”所包含的野心说成是为了“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这分明是“赖”和“骗”。可刘邦却神态逼真,言之凿凿。市井无赖的狡诈嘴脸可谓暴露无遗。更有甚者,“旦日”在鸿门与项羽见面时,刘邦的模样变得分外丑恶。为了逃避罪责和摸清底细,他还把项羽的愤怒归咎于小人的挑拨,装出一付受尽委屈的可怜相。透过这些肉麻当有趣的表演,一个窃取农民起义胜利果实的阴谋家的卑劣伎俩,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作为刘邦对立面的项羽,出身和经历跟刘邦很不一样,所以个性也就别具一格。羽出身于“世为楚将”的贵族家庭。他一方面骄横放纵,一方面贪图虚名。在反秦抗暴的斗争中,他因取得巨鹿之战等巨大胜利,成了“诸侯上将军”,愈益沽名钓誉,刚愎启用。鸿门宴上他的种种表现,正是这种出身和经历的必然反映。飞扬跋扈,目中无人,不愿受人支配,更不容别人跟他对抗。所以一听刘邦“距关”,他便暴跳加雷,马上决定进击;但听了刘邦的甜言蜜语,他又立即软化,还居然主动把曹无伤告密的事说了出来。范增示意其杀刘邦,他视而不见,默然不语。对刘邦为什么要“距关”,为什么主动登门请罪,范增为什么必欲置刘邦于死地,这些问题,他根本没有深思,而完全被眼前虚假的现象所迷惑,亲亲之谊更使他轻易听信了项伯“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的说辞,结果放走了刘邦,带来了无穷的后患。这一桩桩,一件件,联系项羽的出身和经历来看,都不是偶然的。正因为如此,所以项羽这个历史人物形象,既真实可信,又栩栩如生。
3.司马迁写历史人物,不仅注意正面的描绘,而且善于侧面烘托。这是他刻画人物形象的又一种独到的方法。在鸿门宴上,项羽的粗疏自尊的性格有着多方面的表现,其中

极为重要的一点是不杀刘邦的决策事前未和范增商量。这一点作品虽然未作正面交代,但在宴会过程中,范增之所以多次焦急地用玉玦示意,严厉召令项庄拔剑起舞,侍从们之所以蛮横地阻挡樊哙进入宴会场所,都说明自范增以下,没有人了解项羽有了不杀刘邦的新决策。这就从侧面有力地烘托了项羽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与此相类似的写法是,在项庄舞剑、威逼刘邦的紧张时刻,在外面的樊哙一见张良劈头便问:今日之事如何?从这急迫而又短促的问话中,足见樊哈与张良灵犀相通,早已知道内情,并作好应变的准备。更耐人寻味的是,樊哙面对项羽不仅言语得体,连谎话也和刘邦讲的一模一样。显然,张良等人在定计以后,是曾与有关将领作了周密准备的。这种侧面烘托的写法,扩大了作品容量,使张良沉着机智的形象更加饱满、生动和真实。
刘邦起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ea6f50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8.html

《《鸿门宴》文本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