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希望 - 观《守望一生》有感

发布时间:2020-10-01 11:51: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守护希望——观《守望一生》有感

守护希望——观《守望一生》有感

含泪看完《守望一生》这部电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堵在胸口,让我的心憋闷、沉重。

影片中的主角张云生老师是以“**十佳最美乡村教师”为原型塑造的,他们都无疑是一位可歌可泣的乡村代课教师,是一个舍小家顾大家,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民教师。为了大山里的这群孩子,张老师奉献了青春,牺牲了家人的幸福,甚至是亲人的生命,这个代价实在是有点大,一般人是难以承受的。可张老师挺住了,他没有忘记父亲临终前的话:“不要放弃这些孩子。”他做到了,用他的一生守护着大山里的这群孩子,守护着的希望。在他的心中,其实守就是望,望就是守,他是在用生命去点燃孩子们的希望,静待花开。

他由信守对父亲的承诺变成了喜欢,他喜欢守着这片土地,这群孩子。他熟悉校园的嬉笑打闹,熟悉上课前那一声老师好,熟悉孩子们跟着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谣。这声音顺着轻风,顺着流水,伴着日出,伴着日落,一路相随。我明白,他对孩子们的守望已让岁月刻进心里,成了一辈子无法解开的情怀,从他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中溢出,随风裹进晚霞。那背孩子过河时脊背起落的身影,与历史中无数守望的身影重叠,成了永恒,成了雕塑; 那破旧的门板前板书的沧桑的背影,与历史中无数守望的背影重叠,成了永恒,成了经典;而那妻儿坟前独坐的孤独的背影却成了人们心中永远的痛!

正是这份喜欢,他在静待花开的同时更善于用智慧去浇灌。一个人就是一所学校。虽然条件极差,师资奇缺,但张老师的理念却早已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完全符合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融入浸润的教育方式与孩子共同成长,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目的,让孩子享受教育带来的快乐,同时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并悦纳最独特最美好的自己,从而拥有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并唤醒自己强大的内心,产生注重情谊的美好情感,形成爱家乡爱祖国的强烈归属感,促使他们以后能成长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这才有了何晓燕的回乡与张老师的并肩作战;才有了“邓七斤”的学成归来报效祖国,才有了一群又一群的孩子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陶渊明东篱采菊,坚守一份自适;李太白醉酒狂歌,坚守一份狂傲;杜子美茅屋疾呼,坚守一份关怀;而张云生舍家奔走,坚守的则是一份民族的希望。正式他们执着而顽强地坚守传统、历史、文化、人格、良知,中华民族才得以血脉相传,生生不息。

他们的存在时时提醒人们:希望,需要更多人的付出与守护,需要更多的像张老师这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加入到我们的教育战线上来。张老师明白只有教育才能改变落后的现状。更庆幸的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也早意识到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从恢复高考以来,逐年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守得云开见日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实行,使得山村的办学条件得以改善,孩子们不会再因为没钱而上不起学,让像张云山一样的山村教师终于看到了希望,百姓更看到了希望。

十九大指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最大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和竞争力工程。教育兴国,教育强国。”所以政府更加大了教育扶贫的力度,提出“在教育的路上一个也不要落下”。最近 ___ ___还强调“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可想而知,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责任有多重大!

总之,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都能像张老师一样用忠诚和智慧让孩子们拔节孕穗,坚守民族的希望,那实现我们中华民族复兴梦还会远吗?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fd6e49e6e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2a.html

《守护希望 - 观《守望一生》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