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运河经济中淮扬官场的廉贪现象

发布时间:2023-02-14 23:57: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清代运河经济中淮扬官场的廉贪现象作者:魏怡勤来源:《档案与建设》2019年第03[摘要]淮扬一带凭借大运河盐漕运输以及水利等功能,几度发展繁荣。特别是清代盐务兴盛,康熙、乾隆二帝各六次南巡,大小官员高度集聚,给城市经济带来繁盛。同时,廉政与贪腐一直是朝廷乃至坊间关注的焦点。论文以清代宫廷档案以及典籍史料为依据,列举数个典型案例,旨在揭示贪腐案产生的原因,以史为鉴。[关键词]运河经济淮扬官场廉腐有清一代的260余年里,贪腐犯罪与整个清王朝相始终。大案惊天,小案如毛,整个官场呈现出势不可挡的腐败之势。据有关史料记载,清代朝廷惩处的中央、地方一、二品满汉军政大员的经济犯罪案件共109件,处理一、二品大员132人。贪与反贪、腐与反腐贯穿了整个清朝。[1]近观淮扬一带,大运河运输功能与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数百年里成为了城市兴盛的必备条件。凭借运河盐、漕运输,特别是食盐的生产、销售、贮存、转运,淮、扬、泰等城市迅速发展兴盛,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世界有名的富庶之地。历史上,淮安、扬州曾与杭州、苏州一道并称为运河边上的四大都市。经济繁荣,必然得到朝廷的重视。历史上,淮安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江南河道总督府,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另就扬州而言,由于两淮盐漕察院署等诸多盐务管理机构的設立,清廷位高二品的盐政御史与地方的盐官、知府、县令等形成庞杂的官场体系。他们之间既互相勾结、互相利用,又互相猜忌、互相争斗,贪腐现象时有发生。随着朝廷走向没落,淮扬的官场上沉渣泛起,曾出现多个贪腐大案以及被朝廷诛杀惩罚之人。仅乾隆三十三年,扬州就有高恒、卢见曾、吉庆、普福等盐官先后被革职查处。而乾隆五十七年,有被乾隆帝多次称为大奇的柴桢贪腐案中案,多个涉案官员受到惩处。不可否认的是,历朝历代淮扬的官场也不乏务实勤廉、受百姓爱戴的廉官,如高斌、张应诏、曾燠等。高斌、高恒:父与子的不同人生轨迹高斌,慧贤皇贵妃之父,清朝中期大臣。自雍正元年(1723)起,高斌历任内务府主事、苏州织造、广东布政使、浙江布政使、江苏布政使、河南布政使、江宁织造、江南河道总督、直隶总督、文渊阁大学士等。高斌一生为官多职,堪称朝廷重臣。值得今人称道的还数他致力于治河一事,多份奏折记载下他治理河务的业绩。乾隆三年(1738)正月,依高斌所奏,在淮、扬运河清河口至瓜州段相应建闸修坝的工程完毕,高斌得到朝廷的嘉奖。[2]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乾隆十四年,66岁的高斌仍然坚守在河官任上。七月二十二日,他与协办河道事务张师载的奏疏《奏为淮扬一带低田被淹不至成灾情形事》[3]一折,通过深入调查获得的里下河各地雨水、田禾长势、民间存粮乃至民风民情等一手数据资料,将涝灾向乾隆帝详作报告。奏折中列出的州县计20个,几乎囊括淮扬徐海各属地。在奏折的末端,他得出了结论今年江北淮扬徐海一带难有偏灾……”从该奏折内容,可感知其务实勤奋敬业精神。高斌办事认真踏实,作风严谨细致。乾隆十六年,乾隆帝曾赐御碑一座。乾隆二十三年1758),高斌于河工病逝。乾隆帝念他治河有功,追谥文定。后人在清江浦运河北岸建四公祠,同时祭祀靳辅、齐苏勒、高斌、嵇曾筠四位河道总督。高斌还同时列入京师(今北京市)贤良祠,《清史稿》有高斌传。在今淮阴江南河道总督署御碑园中,陈列有康熙、乾隆、道光三代帝君嘉奖河道总督的御笔碑刻计14通,其中以乾隆的御笔最多,在乾隆的御笔碑刻中,又以赐高斌为多,绩奏安澜碑于其中最为醒目。高恒(?1768),字立斋,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高斌之子,清乾隆时期大臣,慧贤皇贵妃之弟。作为乾隆帝小舅子,乾隆二十二年(1757)任两淮盐政。乾隆三十三年六月,两淮盐政尤拔世向朝廷上奏折,揭发两淮预提盐引的弊政。乾隆帝读过尤拔世的奏折,感觉到此事非同小可,令军机大臣查检档案,随之一起贪腐大案浮出水面。柴桢贪腐案:被乾隆帝称奇的大案乾隆年间,在两淮盐官任上,曾有多名官员因贪腐被查办,甚至一年内先后查处多起。发生在乾隆五十七年,并被乾隆帝多次称为大奇的柴桢案便是其一。乾隆五十七年十二月初五日,两淮盐政全德参奏盐运使柴桢将商人王履泰等应纳钱粮在外截留,作为己收,私自移用共二十二万两。”[4]案发后,乾隆帝立即派要员进行查处和审理。乾隆五十八年二月初,案发仅两个月,乾隆帝便下令将盐运使柴桢及其家人柏顺于浙江处决。不久,涉案的浙江巡抚、兼管盐政福嵩也被正法。另有涉案的浙江司道多人,先后被革职查处。先前乾隆五十七年五月十六日,身为两淮盐政的全德按常规上折乾隆帝,为新任两淮盐运使的柴桢到任谢恩。从《奏为据情代奏柴桢补授两淮盐运使谢恩事》[5]可知,在此前,乾隆帝曾下谕旨:柴桢由贵州举人揀补知县,累擢湖南常德府知府、福建兴化府知府、浙江盐道。当年四月十二日,柴桢补授两淮盐运使。是年的十二月初,还是这位代柴桢上折谢恩的全德,却以一纸《奏为两淮运使柴桢亏挪库项请革职等事》参革奏折飞向京城,一件贪腐奇案便浮出了水面。奏折中,全德还请求乾隆帝将柴桢革职拿问,提议将涉案人犯分别交由督、抚处理。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柴桢到任两淮盐运使刚半年,就侵挪库银二十二万两之多,这起惊天大案还牵出背后的人和事,成为案中之案。经审讯,柴桢、其家人柏顺及库官黄德成等涉案人,其案情与供词基本吻合。仅一个月中,现存相关柴桢案的朱批奏折计有13件之多,如此密集,十分罕见。十二月初十日,两江总督书麟、江苏巡抚奇丰额具奏《奏报到扬州查审参革两淮运使柴桢供情事》[6],乾隆朱批实在大奇四字。与上折同日,两淮盐政全德上折《奏报查明两淮运使柴桢侵挪库项实数并各商罚缴银两情形事》[7],在折中乾隆帝朱批:此即汝所办不妥之处,一向不知。十二月二十一日,贵州巡抚冯光熊《奏报遵旨查抄两淮运使柴桢原籍财产事》,奏折末端,乾隆帝朱批大奇之事,实不想到有此也,稍查不到,汝试思之。乾隆末年发生在扬州的柴桢侵挪库项案,已过去二百多年,纵观此案,遍布整个朝代的官大欺小、依势盘剥、压榨下属等怪象,无疑是贪腐案件频发的重要诱因。[8]盐官张应诏:辞官告老还乡无余财张应诏(16541730),字采臣,号园图。贵州黎平府开泰先隆里所(今锁屏县隆里)人。清康熙辛酉(1681)举人,初任直隶肃宁县令。康熙末年,经推荐历任两淮都转盐运使、巡盐御史,后因清廉而遭同僚排挤弹劾。雍正初期通过调查为其昭雪,并擢升为鸿胪寺少卿。盐税是清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对两淮盐官的选拔任命。康熙朝末年,有一位以操守闻名而获举荐的两淮盐官——张应诏。康熙五十三年(1714),两淮运使空缺,经尚书赵申乔举荐,张应诏由潮州知府擢升为两淮盐运使。张应诏上任不久,康熙帝便利用亲信通过密折了解他。康熙五十六年(1717)二月二十四日,两淮盐政李煦在一份奏折中回复康熙帝:“……奴才查得张应诏每岁用商人经费银数千两盘缠过日,就其目前而论,操守算好,但才具平常,自康熙五十四年四月到任以来,不曾做得一件正经事,为人心性执滞,未见明通。”[9]康熙五十八年(1719),李煦的盐臣任期届满。他循例于四月二十六日向皇帝提交了《奏报两淮盐务情形并盐臣张应诏操守如旧事》[10]的奏折,提出窃两淮煎盐灶户,其每日所煎之数必立法查明,然后不敢卖于私贩而尽卖商人,若不查明煎数,则灶户奸良不一,难得无售私之弊,有意点出了张的工作失误张应诏煎数未查,人事不免缺略。对于操守问题,他不忘在奏折最后说上一句再访张应诏之操守依然如旧,合并奏明,伏乞圣鉴。这一回,康熙帝并未纠结于张应诏的失职,反而表达了对张操守如一的满意。是年冬,张应诏继李煦任巡盐御史。[11]此后,李煦等贪官并没有停止对张应诏的造谣与诽谤。康熙六十年(1721)八月初八日,李煦在奏折中说:奴才近见两淮官盐壅滞,私贩直达江、广口岸,以致商皆亏本,公私交困。皆由司鹾者恩威不立,疏通无术,是以怨声沸腾。盖张应诏本系迂腐书生,未曾历练,临事束手。闻众商总有公务进见,或议论参差,应诏不能决断,辄云太爷们,你饶了我罢。两淮传为笑谈。其举动如此。至其操守,亦闻不能如前。……”[12]第二年,张应诏终因不与两江总督常鼐等同流合污而受到诬陷。好在继任的巡盐御史魏廷珍据实查案,为其昭雪。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0d3cb4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5.html

《清代运河经济中淮扬官场的廉贪现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