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及其《出师表》赏析

发布时间:2018-03-20 14:06: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诸葛亮及其《出师表》赏析

湖北当阳 祖铨

一、导言

今年我们将赏析几篇千古绝唱的好文章——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这几篇文章在古代文学艺术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以至于古代文人认为:读《出师表》不流泪的人是不忠之人,读《陈情表》不流泪的人是不孝之人,读《祭十二郎文》不流泪者是不友之人。这三篇文章不仅是古代文学艺术的曲范,而且还成了人们心中道德评判的标准。

今天我们要赏析的是《出师表》。赏析之前,我们还是再次来谈谈文学赏析的主要方法。

首先要明白文章内容,这是基础。我们没搞清楚文章写了些什么,怎么可能有更多更深领悟和体会呢?这个不难,多读几遍就可以明白了。

其次要体会作品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所有文学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无外乎“谈情说爱”,即要么抒发某种感情(亲情、友情、爱情、爱国之情、爱乡情),要么表达某种爱(朋友之间爱,亲人之间的爱,恋人之间的爱,对祖国之爱,对家乡的爱,对大好河山之爱等)。另外,所有小说的内容,不外乎“爱恨生死”四个字。

怎样能体会得到这种情或爱呢?诀窍就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把自己当作品中的主角,即要入戏。注意:不要入戏太深,否则会变成无法区分虚拟与现实的神经病。

最后是体会作品的意境,这是审美,给人美的感受。何为意境?就是想出来的情境,即想象空间,是在文章实境的基础上展开更多的联想,去体会文学中的美,去体会作品中的情与美的交融。这个联想是在某些基础、范围内展开的,不是胡思乱想的。比如有篇作品《穷人》,第一句描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从桑娜补破帆的这个行为,我们可以理解到她是勤劳的,她家是贫穷的。根据是“补破帆”,说明她穷,如富有,那就不用补而重新买了,她一针一针地去补,去劳动,说明她是勤劳的,如果她是懒人,那么她就不会去做这个劳动。所以说理解和联想要有基础,要合理,而不能胡思乱想。

对于意境理解,再比如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实境就是广袤的沙漠,烽火台上的烟柱上冲天空,远处黄河的岸边落日又大又圆。意境就非常广阔了,很美了,很动情感人了。作者眼中只有塞外边疆广袤的沙漠和烽火台上的一柱直直的狼烟,即可以从中想得出塞外独特的风景以及战乱造成的社会生活严重凋零。没有繁华的商业景象,没有劳动生活场面,也有生活气息,也没有青山绿水,甚至连棵树都没有,空寂得连风都没有,烟直,也就没有风,再加个“孤”字,即很单调,很无聊。此时一种孤独、凄凉之情油然而生。而“长河落日圆”远处的黄河横亘,那就是远方的家园。日落时分更是一个人思乡思归动情时分,看得到而回不了,又大又圆的落日给人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可爱,那么的美好。再想一下:在夕阳照射下的广阔空旷大漠一片金黄,青色的狼烟孤独无聊地缓缓上升,天际边的黄河,犹如一条玉带静静地横躺在明亮、温暖的落日下边,这是多么美的画面呀。这么美的画面中,却又带有无助与凄凉,使得这种美变成了凄美,即既让人喜爱以让人心碎,让人既爱又痛,欲罢不休。这种意境就很广很深,既美又有灵性。当然这只是个人能体会的意境,由于阅历不同,每个人想象的意境是不同的,体会也是不一样的。

以上三点着重一个“赏”字,即欣赏,是去享受的,所以读好的文学作品是一种享受。

接下来我们说说“析”,那就是分析研究作品,其目的是要将文章好在哪里解析出来。

一般说来,好文章的标准有四条。一文,即要有文采。它是说文章的字、词、句、章及引用典故要经得起推敲。二为,即文章要为中心思想,为审美服务。三境,即景象美,意境美、哲理美。四诀窍,即要有事、形、情、理。文章要有可述之事,有具体形象,有真情实感,有深刻的道理。

我们曾经讲过小说的三要素:人物,要形象生动,个性鲜明;环境,环境描写的目的是交代背景或渲染画面或烘托气氛;情节,要完整,要符合人物性格和社会背景这个逻辑。人物、情节、环境三者是和谐统一的,都是为中心思想服务的。

起先讲过的小说《穷人》,作者通过描写手法来塑造了桑娜胆小怕事但又聪明、善良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后面的情节发展是,因为她善良所以她会去救助死者的孩子;又因为她胆小怕事和软弱的性格,所以她不敢告诉丈夫;因为她聪明,她用了一个很好的方法来让丈夫一步一步进入她设计的“圈套”,让他自己最后决定来收养死者的孩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作者构思、写作的逻辑非常的严密,没有矛盾,经得起推敲。

《穷人》这篇文章除了标题外,通篇没有一个穷字,但是你会准确无误地知道他们就是一群穷人。文章开头第一句就明白无误地告诉你他们是穷人“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如是他们是富人就没有必要去补破旧的帆了,正因为他们穷,所以不舍得去买,或者说没钱去买。后面的他们居住环境,生活环境,丈夫早出晚归辛苦劳动,以及与他们打交道的人,和他们去想救助死者的孩子,但是因为没有能力,却又不得不去做这事的内心冲突。这些都在印证他们是穷人。这就是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巧妙、手法的高超。

我读过,也推荐大家去看《平凡的世界》,是因为作者路遥的水平真是很高,作品很完美,找不到败笔。比如说市委书记的女儿田晓霞,她的性格鲜明:大胆、有思想、有主见。在洪水就要来临时,个别迷信的老年人认为有龙王保佑他们而不愿撤离,搞得公安局长毫无办法,这个紧急关头,田小霞给公安局长说采用强制方式将他们撤离,这是她在给公安局长做决定、下命令。这个情节就很符合她胆大、有主见的性格,而她的性格又与她官员家庭出身的背景相一致。所以好文章就是经得起推敲。

我们说好作品有美感,《平凡的世界》写的陕北黄土地,风景美是没有的,她的美是:一个平凡的人,在经历众多挫折、打击、苦难后,从不自暴自弃,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是精神美。

今后大家在看小说或看电视剧时,去评价这个作品好不好,用三个标准:1、人物个性是否鲜明?即你看了有没有觉得哪些人可爱,哪些人可恨?(我们对别人的感受不外乎可爱、可恨、可笑、可叹、可悲,和没有感觉)如有,这说明作者在人物性格塑造上是成功的。2、各个人物所做的事,即他的行为是否与他的性格一致,是否与当时社会背景一致?如是,则作品的内在逻辑是成立的。3、作品是否明确地表达了某个正面的精神思想?即能给我们带来启发,能够激励我们进步。满足这三个标准的文艺作品就基本上就是好作品。

余华的《活着》就是这样一部好作品。福贵这个人,就是一个是非不明、没有主见的人,所以他做事基本上是不靠谱的,稀里糊涂的,人物性格塑造是鲜明的,成功的,内在逻辑是成立的。虽然他经历了很多变故,遭受了很多苦难,比如由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少爷变成了一个最下层穷苦百姓,遭受了战乱、女儿因病致残、儿子夭折,以及各种政治斗争,但他依然顽强地活着。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精神就是这个:无论我们经受多少苦难,活下来就好,活着就会有希望,就会有快乐。虽然是获奖名著,但是我发现个别地方的事情转变没有交待清楚,即某个故事情节发展变化罗辑上有断裂,当然大的主线逻辑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也就是说作品还不十分完美。而在看《平凡的世界》时,我们没有发现此类问题,觉得很完美。所以《平凡的世界》能获得矛盾文学奖中“皇冠上的明珠”的赞誉。

二、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108日),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诸葛亮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1、人物生平

a躬耕陇亩

​ “躬耕陇亩表意为诸葛亮亲自进行耕田种地谋生,寓意:诸葛亮出山前隐居南阳,亲自耕田为生,等待时机。引申为高人入世前的隐居生活状态,淡泊明志,定静致远,审时度势,韬光养晦。

诸葛亮16岁时,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他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迎娶她。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但也有一种说法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b隆中对策

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相见后,诸葛亮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

c赤壁大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败走夏口,孙权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诸葛亮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孙权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曹操大军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火攻,曹操军遭受了非常大的损失,而此时曹操军中又爆发瘟疫,曹操不得已引军北还。

d先主托孤

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诸葛亮涕泣地说: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刘备又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

f北伐中原

建兴六年(228年)起,诸葛亮先后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因各种情况最后未能成功。而诸葛亮也积劳成疾,终于病倒。

g病逝五丈原

2348月,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宝鸡境内),享年五十四岁。大军返回成都后,刘禅追谥诸葛亮为忠武侯。诸葛亮遗言命令部下将自己葬在汉中定军山,依山势修建坟墓,墓穴仅能容纳下棺材,穿平时的衣服入殓,不必用其他器物殉葬。

2、主要成就

a政治上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

b经济上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诸葛亮当年在汉中休士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功不可没。

c军事上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诸葛亮有许多军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的贡献。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3、历史评价

司马懿真乃天下奇才也!”“亮虑多决少。”“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乾隆帝:诸葛孔明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约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然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理。

孙中山: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够成立很好的政府,并且能够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吴魏鼎足而三。

毛泽东: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4、轶事典故

a蜀主八剑

据《古今刀剑录》记载,章武元年,刘备在金牛山采得铁矿,铸造八柄宝剑,一把刘备自己佩戴,其余七把分别赐予刘禅刘永刘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

b相关发明

有记载诸葛亮南征班师时,正遇风起,不能渡河,孟获说这是猖神作怪,只要用人头和牲畜祭祀,便会风平浪静。但诸葛亮觉得用人头太残忍了,于是用面粉搓成人头状,混上牛、羊等肉去替代,名为馒头

相传诸葛亮担任军师中郎将时,因解决粮食问题,向百姓询问了当时名为蔓菁的野菜的种植方法,并下令士兵开始种蔓菁,补充军粮,后世便把这菜称为诸葛菜

在山区的居民过去要放送消息,会施放孔明灯,相传是诸葛亮传下来的。在云南(三国时南中之地),佧佤族有传说指诸葛亮曾教他们祖先盖房子、编竹箩;傣族传说指当地的佛寺大殿屋顶就是仿照诸葛亮的帽子建造的,又有说诸葛亮南征时发明一种铜鼓,称为诸葛鼓,白天做饭,晚间可敲它作警报。而现有许多俚语,如事后孔明,意思是等到事情过后才发表各种高论,自以为先知;也有三个臭皮匠,胜个诸葛亮,意思是指形容集体智慧的伟大。

5、主要作品

a书法

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书法艺术趋向成熟的时代。诸葛亮喜爱书法,在青少年时代就进行过刻苦的训练,能写多种字体,篆书、八分、草书都写得很出色。

b绘画

诸葛亮具有非凡的绘画才能。他的画作既取材于现实生活(如南中少数民族的生活)又有神奇而丰富的想象(如神龙等),而且构图宏伟,场面博大。

c音乐

诸葛亮精通音律,喜欢操琴吟唱。诸葛亮在音乐方面有着很全面的修养和很高的艺术成就。他既长于声乐——会吟唱;又长于器乐——善操琴;同时他还进行乐曲和歌词的创作,而且还会制作乐器——七弦琴石琴。不仅如此,他还写有一部音乐理论专著——《琴经》。

d文学

前出师表》,是中国三国时代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的一篇表。表文表达了作者审慎勤恳、以伐魏兴汉为己任的忠贞之志和诲诫后主不忘先帝遗愿的孜孜之意,情感真挚,文笔酣畅,是古代散文中的杰出作品。

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6、后世纪念

武侯祠位于四川成都市武侯区,1991,经政府批准,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正式成立,区名取自辖区内的武侯祠,武侯祠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明初与昭烈庙合并,为蜀中著名的历史旅游名胜之一。

另有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亮庵。陕西汉中市武侯祠,位于勉县(沔县),始建于公元263年,为最早的武侯祠(早成都武侯祠约50年),故而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

隆中风景区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襄城区,距襄阳市区13公里,总面积209平方公里,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中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期在这里隐居长达十年之久。脍炙人口的《隆中对》和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都发生在这里。

诸葛亮之墓武侯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诸葛亮墓,在陕西省勉县(沔县定军山脚下,每年,勉县的人在清明节的那天都要去拜谒诸葛亮游览定军山。

三、《出师表》原文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 )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shù)竭驽()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四、《出师表》译文

先帝创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立困弊,这真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忠心的将士在外舍身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在您的身上进行报答。您应该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的美德。激发志士的勇气,不应当妄自菲薄。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

宫禁中的侍卫、各府署的臣僚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有所不同。如有作恶违法的人,或行为忠善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以显示陛下处理国事的公正严明。不应该有所偏爱,使宫内宫外执法不同。

侍中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心志忠贞纯洁的人,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去咨询他们,然后施行,必能弥补缺失,集思广益。

将军向宠,心性品德善良平和,又通晓军事。过去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很有才能,因此众人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禁军营中的事都去咨问于他,必能使军队和睦,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臣谈论这事,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会指日可待了。

我原本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卑微鄙陋,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天下大事,由此使我感动奋发,而同意为先帝奔走效力。后来遭遇失败,我在军事失利之际接受任命。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惟恐托付的事不能完成,有损于先帝的英明。因此五月渡泸南征,深入不毛之地。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甲已经充足,我应当勉励统率三军,北定中原,以便竭尽我拙劣的能力。扫除奸邪、兴复汉室、返还旧都。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至于处置日常之事,决定取舍损益,毫无保留地贡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

希望陛下把讨伐汉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去完成;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以告于先帝的英灵。如果不能进献增进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的怠慢。已表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当谋求自强,征询臣下的意见,考察并采纳正确的言论,深思先帝的遗诏。臣蒙受大恩,不甚感激。

现在即将远离,一边写表,一边流泪,真不知该说些什么。

五、文章赏析

1、创作背景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蜀汉建兴元年(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建兴五年(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出师表》。

2、文章梳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是指皇帝去世的专用词。电视中常听到的“驾崩”就是皇帝死了,诸侯的死叫做“薨”,平民不能用这些词,平民用故或逝。什么仙游、西去、过世、过身等都是表示死了。扩展一个字“殇”,这个字经常在文学作品的标题上看到“什么殇”。这个字表示两种人的死,一是未成年就死了,即夭折;另外是指为国捐躯,文学作品常用的是后者。即:先帝统一大业还没完成却中途去世了。这句表达了对先帝没有完成大业而感觉惋惜,同时也为后面他将出师北伐打下伏笔,即是说要去完成先帝的遗志。同时一开篇就将先帝抬出来,说明先帝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即体现诸葛亮对先帝的忠心。】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现在汉分三个国家,而益州(现在四川陕西云南一部分组成)即蜀国处于弱势,现在真的是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了。这一句是对当前天下大势的精辟分析。作为战略家,诸葛亮对实力最为强大魏国想要统一全国的战略谋划那是肯定能看得清楚的。诸葛亮是在为阿斗一个无脑庸君的一种担忧。这个愣头青不想,我不能不想,否则就被魏国给灭了。天下是刘家的,刘家不操这个心,而他这个臣子反倒来操这个心,吃臣子的饭,操皇帝的心。即同现在调侃的“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 这体现出了诸葛亮对先帝的忠心,对刘禅的忠心,对国家的忠心。】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陛下:是对皇上的称谓。怎样来的呢?陛的本意是指皇宫的台阶,皇帝的座位与大臣站的位置有一定的距离,当大臣们要给皇帝说话时,有时要找站在台阶下的侍从给皇帝传话,所以给皇帝说话要先呼唤陛下的侍从,就这样先呼陛下成了皇帝的称谓。

再扩展一点,“足下”来源的故事。一位太子做皇帝后,想请他当时的老师请出山做官,但老师坚决不做去做官。皇帝自己去老师住的山上去找他,但他躲进山里让皇帝一行人找不到。后来皇帝身边的一位随行人员给皇帝出了个馊主意“我们放火烧山,这样他就无处可躲,不就出来了”,皇上一听,“好,就这么办”,结果呢?老师被烧死在一棵树上。皇上很后悔,为了牢记教训,以及对老师的尊敬和缅怀,他叫人将哪棵没烧完的树做成鞋给自己穿(古时的鞋是用木头做的“屐”)。这样“足下”就成了对别人的尊称。这也是相传寒食节的由来。

“在下”是对自己的谦称,怎样来的呢?古时入席是按尊长来排座(现在也是这样),尊长坐上座,即“在上”,辈份低的就坐下位。自己谦虚那就是在下啦,即“在下”是表示自己不够尊或长,即自谦之词。

这句话的意思:但是我们都城皇帝身边的人都在励精图治,以及在外守疆将士都在奋不顾身,大概是因为先帝对他们有恩,他们图报于陛下。

体会一下这句话:虽然我们处于危急时刻,但是我们不怕,我们有一批精忠先帝、报效陛下的忠义之士。很完美的承上启下,即先帝对得起这批老将,老将也对得起陛下,那么你陛下也要对得起大家,即开启下句开始对陛下的劝谏。】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引喻失义:引用比喻,失义,不合道理。引用典故比喻事例不合道义,意思就是说话不当。告诫陛下不要随口乱说。这句话的翻译:陛下实在应该扩大自己的听闻,来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兴志士的气节,不应该轻率地小看自己,在发表政见的时候放弃了原则,以致堵塞了臣下向您直言规劝的道路啊。这是一个老臣对皇上告诫:你要广纳良言,不要只听好听的,那样的话就听不到忠言了,你自己说话要有分寸,不要说些有负面影响的话。能给皇上这样说话的就已是忠言了,也就是说诸葛亮看到了皇上有些做得不好的地方,有些放心不下,所以而在要远征前给他的告诫。这也是体现了他对陛下的忠心耿耿。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否,不宜异同。【这句的意思:宫廷中的近臣,相府中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晋拔、惩治(官员),对官员进行考查褒贬,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有所不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假若有做了坏事、违犯了法令或者为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员去判定他们的处罚或奖赏,用来昭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法治,不应当偏袒和私爱,使宫内外存在着不同的法度啊。这段也是诸葛亮对皇上的告诫:要公正无私。你作为领导,就要做到公正无私,就会以德服人,大家就会对你忠心。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侍中、侍郎:官名。这两个官位归丞相管,本来官位不高,但是他是常在皇帝身边服侍,起到与丞相或其他人的信息传达,是皇帝边身最近最高的官员,所以是红人。能随便进入皇宫的人,除了太监,就是侍官,其它官员是要经皇帝同意才能进入的。我们经常看到某人引自豪的说法他家某人“位列三公”,这“三公”才是高官。从秦朝开始设立三公九卿制度。即:太尉,管理军事,相当于现在中国的军委副主席,注意正主席是皇帝,军队是权力最有力的保障,所以历代最高统治者一定是军权的真正掌管员;丞相,管理政府事务,即现在的国务院总理。现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比如英国、日本等,政府最高长官称首相,而皇帝仅是一个国家整体的代表,就像现在中国的国家主席,法令的签署由他来代表国家来签发。君主立宪制,还有民主共和制,是国家成立时的政治体制,她们怎么来的,大家自己可以了解一下。御史大夫,是负责皇帝信息的上下传达和监督各部门的。相当于最高检察院。九卿是丞相下面的分管部们,相当于现在国务院下的各部委。隋唐后改为三省六部,这基本确立了封社会的管理模式构架,后面各朝代的官们设置有些变动,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皇权的集中。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全都是善良诚实、心地忠贞、思想纯正的人。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我认为宫廷内的事情,不管大大小小,都要拿来向他们咨询,然后再去施行,一定能避免错误、防止疏漏,收到更大的效果。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将军向宠,性情善良,行为公正,精通军事,在往日任用他时,先帝称赞他说:是个有能力的将才,因此大家一致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全拿来询问他,就必定使军队上下团结一致,使能力强的和能力差的都能各自发挥作用。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前汉时期天下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时期国家所以衰败的原因啊。先帝在位的时候,常常跟我谈论这些历史事实,没有一次不叹气并对桓帝、灵帝(的昏庸)表示痛心和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全都是忠贞贤良且能以死报国的大臣,希望陛下能亲近他们,信任他们,(如果做到这些)那么汉家帝业的振兴,便指日可待了。儒家文化讲究中庸,讲究和为贵,即你好我好大家好,不说别人不好。汉武帝开始起用儒家学派官员,从而儒家文化成为正统,所以诸葛亮也是懂儒家文化的,他在这里列出忠诚贤能之士的名单,从政治的角度来说是这是患了大忌,因为你给皇上说哪些人是忠诚贤能,那么反过来的意思,没说列到的人就可能是不忠、不能或小人了,那么这些人就恨死诸葛亮了。诸葛亮是谋略家,是政治家,难道想不到这点?一定不是想不到,而是他知道刘禅是个不争气的愚笨之人,他没法辨认忠奸,没法区分好坏,你不给他挑明他悟不到,所以没办法,谁教他称自己“父相”呢。因此只有自己来当恶人,来承担风险,来给这个笨主讲清楚,讲透彻。这里体现了诸葛亮的无私和对皇上的忠肝沥胆。刘备知道阿斗无能,所以叫他拜诸葛亮为“相父”,即拜诸葛亮为干爹,是父亲一样的丞相。那就算你是皇帝,地位很高,我作为臣子不能管理,但我还有另一个身份:干爹,这个身份就是父亲身份,我还是可以管教你。

历史上太子或皇帝拜干爹的,基本上是老皇帝觉得儿子还没有能力来掌权,或重臣功高盖主,担心小皇帝皇权不稳,从而对重臣进行的一种束缚,多半是一种平衡权力的政治行为。比如清朝皇太极去世后,顺治才6岁就当皇帝,孝庄太后担心当时权倾朝野的重臣多尔衮篡权,就让顺治拜多尔衮为父皇。就是说你现在是皇上的父亲了,是最高权力了,你就要好好辅佐新皇帝,就不要想去当皇帝了。但是,一旦新皇帝强大后,基本上都干掉了这种人。比如秦始皇干掉吕布韦等,历史上这样现象比较多,原因就一个:功高盖主,威胁皇权。即你夺了最高领袖的光芒,别人看到的是你的光辉,这显然是对皇权的一种潜在威胁,新皇帝要真正掌权,必然要扫清这种障碍。刘备有没有这种担心,不知道,但作为政治家,我想他可能是有这种目的的。我这个儿子无能,今后就是靠你诸葛先生来扶持了,给你安个最高尊称和荣誉,“相父”,让你安心和忠心来侍主。刘备很清楚刘禅是个什么料,并且曾经给诸葛亮说过,如果他儿子不行,你就来当皇帝。三国志记载: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股肱”大腿和胳膊,即辅佐的意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语典故就是这样来的。也就说诸葛亮虽然明知后主是个昏庸之辈,凭自己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实力,以及先帝的遗旨,自己完全可以取而代之,但他没这样做,而是心无二志,兢兢业业地效忠于后主。

这三段都是在告诫陛下,并且给陛下想得非常周到,你有什么问题时就找这些人,这些人是放心的忠良能臣。这些都是诸葛亮给陛下掏心窝子的话。其忠心日月可鉴呀!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后值倾覆:以后遇到危难。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打败,退至夏口,派诸葛亮去联结孙权,共同抵抗曹操。三顾茅芦的《隆中对》,刘备不得志后找到诸葛亮这个高人对天下大势的分析,给刘备进行战略定位和规划,这对刘备是莫大的帮助,即让刘备明白形势和战略远景:北面曹操天时人和,挟天子令诸侯,势太强,不能跟他正面硬碰。东面吴国根基深厚,人才也有,只能联手不能去夺取。而西南富裕,领主却是无能之辈,这就是你刘将军安身立命、开创基业所在之地,这样则天下三分鼎立。(就像现在中国与俄罗斯,两个联手才能制衡美国一样)然后将西南夷族安抚好,团结东吴,在国内安定富强后,伺机出击,则霸业可成。我们看一下《隆中对》部分原文:“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我们看看这段文字,高人就是高人,诸葛亮的视野非常广阔,对天下形势看得非常透彻,给刘备的目标定位以及战略规划,以及应对之策,分析得有理有据,非常准确。这个回答非常霸气,精彩绝伦。其谋略之高,本事之大,由此可窥一斑。这段的意思是:我本来是个普通的平民百姓,亲自在南阳种田,在乱世中姑且保全性命,并不想显姓扬名,在诸侯那里谋求高官厚禄。先帝没有嫌弃我卑陋粗俗,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里来看望我,拿当代的大事来询问我,因此很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意奔走效劳。后来遭受挫折,在军事上挫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并在危难紧迫的关头接受了使命,从那时以来,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大事:指章武三年(公元223)刘备临终前嘱托诸葛亮辅佐刘禅,复兴汉室,统一中国的大事。斟酌:倒酒不满就叫斟,过满就叫酌,就是说要尽量做到适中,比喻反覆地考虑。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吃饭喝酒赋予了太多内涵。项羽请刘邦喝酒那是要命的,即鸿门宴,赵匡胤请各大将喝酒那是除权的,即杯酒释兵权,现在的官员请喝酒那是想升官的,商人请喝酒那是想做生意的,老百姓请喝酒那是想办事的,所以酒桌上历来都是角斗场。所以“斟酌”这个词很有意思,就说你自己看着办,你自己去拿捏分寸、把握火候。“推敲”很考验一个人的文学修养高低,而“斟酌”很考验人一个人的情商高低。先帝知道我办事慎重,所以临死前就把(辅佐后主、讨魏兴汉的)大事托付给我。()接受使命以来,日夜忧愁叹息,担心托付(给我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以致损害了先贤的英明(形象),所以才在(建兴三年)五月里横渡泸水,深入到偏僻荒凉的区域去。现在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也已经准备充分,应当奖励并率领全军将士,北上平定中原。()愿意竭尽我有限的才智,去铲除奸臣贼党,振兴和恢复汉家帝业,迁回旧都洛阳。这就是我报答先帝而又尽忠于陛下所应尽的职责啊。至于考虑朝中政事,哪些该提倡或办理,哪些该改革或废弃,并尽力向陛下进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重任交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请惩治我的罪过,来祭告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陛下没有(听到劝勉您)发扬圣德的言论,就追究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失职,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多多谋虑,以便能征询治国安邦的良策,鉴别采纳正确的意见,深深地追忆先帝临终时遗留下来的诏命。(如果陛下能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这两段讲了诸葛亮自己的一些事,是不是邀功呢?他的目的是讲他以身许国,为国尽忠,即表达自己对先帝、对陛下,对国家的赤胆忠心,以及自己为国效命的决心。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今天正当要远离陛下的时候,面对着所写的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这段最煽情:我现在就要远征,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只要一上战场,随时有可能牺牲,所以我要把不放心的事一一交待给陛下,想说的太多,心里也很乱,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不知所言”,自己写的怎么可能不知所言呢?就是说:我说了些教训陛下的话,陛下你见谅,就当我胡言乱语好了。“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为啥这会这么纠结忧叹呢?正如诸葛亮他在本文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三个国家中,魏国最强,我们蜀国最弱小,要想完成先帝光复汉室的遗志,实在是很渺茫。打又打不过,不打又对不起先帝,受人之托就得忠人之事,你叫我怎样办呢!对先帝没完成的遗志我必须要去完成,才能报答先帝知遇之恩。所以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把这件事给办了,所以后面才有六出岐山,无功而返。这既体现了诸葛亮内心中既要对先帝知恩图报,秉承先帝遗志,想去完成统一大业的雄心壮志,又反映了明知蜀国弱小难以抗衡魏国的这种现实的矛盾心理,也流露出了对自己的远征能否取胜、陛下能否管理好国家的担忧。即:既有以死报效国家的悲壮之情,又有后继无人忧郁之情,还有感叹自己身世得失之情,种种感情交织一起,所以禁不住临行前老泪纵横

3、结构赏析

“表”是古代文体的一种,专为臣下对君王进行陈述求情时使用,类似的还有“章”、“奏”、“议”等。

这篇《出师表》是三国时代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的一篇表。表文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后主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作者审慎勤恳、以伐魏兴汉为己任的忠贞之志和诲诫后主不忘先帝遗愿的孜孜之意,情感真挚,文笔酣畅,是古代散文中的杰出作品。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惟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而且粲然于文苑。

《出师表》前半部分是临行时的进谏,后半部分乃表明此行夺胜的决心。刘禅虽为蜀主,而蜀之安危成败,实系于诸葛亮之身,因而率众出征时,当促使后主保持清醒的头脑,具备正确的观点,采取得力的措施,才能保证前方顺利进军;同时表明自己忠贞死节之心,既是自勉自励,也是预防小人惑主。 

表文的第一部分,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三项建议:广开言路,执法公平,亲贤远佞。这三项建议,既是安定后方的措施,也是施政的正理。为了治愚医顽,作者在行文上颇费心思。

上半部分,分析当时不容懈怠的政治形势,阐述开张圣听、内外同法、亲信贤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希望后主励精图治,迅速改变龟缩于西南一隅的被动局面;下半部分,回顾自己的一生经历,缅怀先帝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表明此次北伐务求成功的雄心壮志。结合文章段落安排,我们来看:

a、由势入理,起笔峥嵘。表文第一节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的建议,可是却从形势叙起,这能起震聋发聩的作用,又能激发继承遗志的感情。表文开笔即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深痛刘备壮志未酬身先死,深诫后人继承父业不可废,以追念先帝功业的语句领起,至忠至爱之情统领了全文.继而以今天下三分,点阴天下大势,逐鹿中原,尚不知鹿死谁手;复直言益州疲敝,自身条件很差,地少将寡,民穷地荒;进而大声疾呼: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大有危在旦夕之势,如不救亡存国,将会出现国破身亡的惨局,笔势陡峭,峥蝾峻拔。在凸显形势的情况下,垫以侍卫之臣不懈予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他们不忘先帝恩德,不改对后主的忠心,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还是有依傍的,有力量的,有希望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开张圣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的建议,规劝不可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表文将是否广开言路,从关系国家存亡的角度来谈,从关系忠于先帝的高度来说,使人闻之谅心,思之动心。如果表文只是一般地申述广开言路的意义,平平道来,那对一个昏聩愚钝的君主来说,显然是不会有多大触动的。

b、由主而次,肌理缜密。以情动人,更要以理服人。说理应主次分明,先后有序。表文主要是向后主进言的,因而首揭“开张圣听”,以打开进言之路。在打通了忠谏之路的前提下,再言执法公平、亲贤远佞两项。谈执法公平,又先总提“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继而就宫中、府中两方面分述之。分述时,又切紧“开张圣听”的精神,宫中之事,向郭攸之、费、董允这些志虑忠纯之士请教,而且要“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则“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对于府中之事,向“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向宠请教,“营中之事,悉以咨之”,也“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最后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问题。三项建议,既可独立成项,又相互关联。广开言路,是开的忠谏之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广纳郭攸之、向宠等人的良言,才能“昭平民之理”,不让奸邪得势,造成内外异法,赏罚不明。君主昏庸,主要就在于贪于私欲,蔽于视听,昧于事理,因而忠奸不分,贤愚不辨,是非不清,赏罚不当。诸葛亮针对后主宠信宦官黄皓,无视创业勋臣的毛病,对症施药,又说得委婉深曲,入情合理。所列三项,广开言路是前提,执法公平是关键,亲贤远佞是核心。严密的说理,再愚的人也会得到启发。 

c 由近及远,思路开阔。表文为了说明亲贤远佞的利弊,以先汉的“兴隆”和“倾颓”的历史事实,作为前车之鉴,并以先帝叹息痛恨桓帝、灵帝昏庸误国为告诫,促使后主亲信贤臣,并以“汉室兴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由近及远,借古鉴今,成败并举,显得衢路交通,经纬成文。

表文的第二部分,由叙自己生平而至言伐魏的意义,进而表明自已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也写得慷慨深沉,动人心魄。

d、由人到己,文势跌宕。表文从第一部分的进谏,到第二部分,忽以臣本布衣起笔,另入蹊径,别开生面。叙写自己二十一年来的情况,历数先帝之殊遇,一是三顾茅庐使之出山效命,一是倾覆之际使之出任丞相,使之由布衣身分一跃而为极位重臣,由躬耕隐士一举而成三军主帅。这一节叙述,好象是逸枝衍蔓,与上下文联系不紧。其实,它与上下文貌分神合,明疏实密。这是因为。第一,追溯二十一年的殊遇,披露感恩戴德之情,说明以上进言纯属忠谏,叫后主听来觉得舒徐入耳。第二,以自身不负先帝殊遇舍命驱驰,作为后主不忘先人之业的榜样,进一步启发后主奋发图强。第三,二十一年不平凡历程,说明创业艰难,激励其不可半途而废,更不能前功尽弃。第四,写出先帝的榜样,不以孔明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茅庐,事不分大小,悉以咨之,于败军之际,危难之间,仍委以重任,可见他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叫后主效法先帝知人善任。第五,表明自己二十一年如一日,竭忠尽智,今后仍一如既往,忠心不改,余力不遗,使后主托之以讨贼兴复之任,且可免因率师北伐,小人进谗而不予信任,坏了大局。诸葛亮的这段叙述,系进一步打动后主的心,乐于接受前面的进言,又是临别时的表白,实有深哀曲意。文章由进言转而为自叙生平,宕开了笔墨,使文势波澜起伏,更为可观。

e、由叙而誓,推上高潮。表文继叙二十一年遭际之后,续述白帝托孤后的心情、工作,进而表明北定中原的决心。前面的论世、进言,抒情,到此结穴,出师表文的特点由此完全挑明。追言托孤之事,交代这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说明这次出师的思想基础。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指出这次出师的物质准备。在充分叙说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仅室,还于旧都,警拔爽截,铿铿振响,熠熠生光。《出师表》至此才径言出师,切入本题。前面的进言,是为了保证有出师的条件,中间叙事,是说明自身具有出师条件,至此两线归一,提出宜乎出师,也就如瓜熟蒂落,孕足而娩。表文的第三部分,将前面两部分内容拢合在一起,沟通了内在联系,更表达了作者的审慎勤恳和忠贞之志。

f、归纳前意,总贯全篇。表文结束之前,将出师与谏言两层意思拢合一起。一方面提出“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另一方面还提出“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诸葛亮主动领受任务,并表示如失职,甘愿受罚,以显示“平明之理”。最后还不放心,谆谆告诫,要后主“深追先帝遗诏”。先帝临终时训示后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最后又回复到“开张圣听”的问题上来,可见修明内政与北伐胜败的关系。这也就将前面两部分内容,沟通了内在联系。 

表文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作结,其声呜咽似泣,其情沛然如注,勤勤恳恳之态如现,耿耿忠心尽袒。 

“出师未捷身先死”,可惜诸葛亮此行未能如愿却先逝世,后人对此颇多惋叹。杜甫曾写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宋代文天祥身陷囹圄,还高唱“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正气歌》)陆游更是多次提到《出师表》:“《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台》),“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状》),“《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总之,这道《出师表》,因其深情厚意寄翰墨,忠肝义胆照简编,一直为人所乐道。

g、感情真挚,特色鲜明。由于此文是奏章,内容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向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由于诸葛亮要让刘禅知道创业的艰难,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因而文中兼叙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随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许国的经过。又由于诸葛亮对刘氏父子无限忠诚,披肝沥胆相待,因而言词充满着殷切期望之情。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具体地说,前部分重在晓之以理,后部分重在动之以情。总的是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全篇文字从作者肺腑中流出,析理透辟,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此文的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率直质朴,表现恳切忠贞的感情。前人特别指出在六百余字的篇幅里,先后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报先帝”“忠陛下思想贯穿全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处处为后主着想,期望他成就先帝未竟的兴复汉室的大业。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每句话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长辈的口吻。清朝丘维屏说武侯在国,目睹后主听用嬖昵小人,或难于进言,或言之不省,借出师时叮咛痛切言之。屈原是在遭谗毁、被放逐的处境中写出《离骚》的,因而采取幽隐诡幻的表现手法。诸葛亮处境跟屈原正相反,但《出师表》感情充沛的特点和所表达的忠君爱国之情却是一脉相通的,率直质朴的语言形式是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统一的。此文多以四字句行文,还有一些整齐工稳的排比对偶句式,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体现了东汉末年骈体文开始兴起的时代风尚。

h、结语:《出师表》能写到如此地步,决不是偶然的。文章皆有所为而发。时当北伐在即,作为主帅的诸葛亮要向君主上一道表文,他不是作为例行公事,而是从北伐的全局上考虑,只有后主修明政治,才能保证北征顺利,因而先进安后之言,再表夺胜决心。表文又极为注意收表对象的特点,因而决不是一般的上条陈,列述方策,而是熔议论、叙事、抒情于一炉,启愚矫顽。诸葛亮是后主的丞相,又是受“托孤”的对象。他给后主上表文,既不宜用训斥的口吻,又不便用卑下的声气,写得不卑不亢,方为得体。尤其文中连称先帝,最为合宜。全文称先帝凡十三次,显得情词十分恳切。诸葛亮自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确实“诸葛一生惟谨慎”,细玩本文,从虑事到措词,无不体现了“谨慎”精神,这也是此表被称为“至文”的重要原因。 

文章无处不流露出他对先帝忠心,对后主的忠心,对国家的忠心,忠义之情贯穿全文。诸葛亮的忠肝沥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跃然纸上,一代贤臣、万世师表的高大形象光照日月,流芳百世。《出师表》真的是一篇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啊!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1bb4ef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5.html

《诸葛亮及其《出师表》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