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 过来人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2022-11-12 02:02: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考志愿填报过来人经验分享PartOne:选择学校如何填报性价比最高同时最适合自己的学校,我建议大家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根据你的分数筛选出所有你可能上的最好的学校高考前后学校一般会发那种以往高考分数线的资料,非常全,就从那里着手,拿起你的红笔,一个一个勾选出来,并按照自己喜好一一排列出来。2.上网去深入了解一下这些学校,排除那些你绝对不会去的比如我最开始选学校的时候,吉林大学虽然不错,但是那里太冷了,我不喜欢冷气候,所以我一定不会去。考虑你喜欢的学校,除了那些你不靠谱的道听途说的学校声誉,你一定要好好的去了解下这个学校的各个方面:所在城市的环境,气候,学校综合实力,专业设置等方面。然后确定出一个名单出来。确定好了心仪的几个学校之后,开始用数据更精确地确定那些你能上的学校。用什么数据?往年的录取线和一本线(二三四专以此类推)的分数差(你还可以多统计几个数据出来,这个时候,学习的数学就派上用场了),对比你现在的分数和今年一本线的分差,通过对比,大致确定你能不能上;往年的一分一段。高考成绩出来后,教育局一般都会发布本省的一分一段线,你通过观察以往录取分数线在全省的大致排名,弄一个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出来,然后对比一下你现在的分数在一分一段中的排名,综合大致确定你能不能上。当然,这里说的是针对报考本省学校的同学,对于报考其他省市的同学,也是可以的,道理类推.观察下新闻,一般来说,本省的一些比较有名的报刊会报道一些预估分数线,这个也是有一定的参考性的,但是不要盲目相信,比如我当年报考武汉大学的时候,楚天都市报给出的分数线是585,但事实上是591,差了6分;密切关注你所心仪学校的招生政策,比如这个学校今年在本省,在其他省市招的学生有多少,在你所在的省招的学生占所招学生的比例,然后你再根据一些数据,比如上面提到的分差,一分一段等大致算出你是否能上,我想,学了
三年的数学,做这么点简单的数据统计还是蛮简单的吧,一般来说也就是算平均数。我当初报考武大,还是充满了信心,虽然武大往年最低的分数线就是我那年考的分数,但我观察到了这么几个事实:我对比一本线的分差略高于以往录取线对一本线的分差;我的一分一段的排名高于以往录取分数线在全省的排名;通过看新闻,了解到大家普遍觉得今年的卷子难度稍微高一些,也就是录取线会低一些;我根据我的一分一段和学校在本省所招生占总招生的比例,算出我上的机会也比较大所以,最后我就成功的被武大录取了。3.筛选出了几个学校,但是互相有纠结,怎么办?通过身边朋友或者网络找一下这几个学校的校友QQ群或者微信群,认识下学长学姐们,听听他们的建议,比网络上的文章往往更有参考价值,因为他们了解实际情况;记得要多问几个哦,因为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世界。注:这条道理同样适合于专业填报。4.成绩不好怎么办,复读还是走了算了?这是一个关于权衡的问题,只能你来回答,花一年的时间,你是否真能考到你想去的学校。但是我也可以说说我的想法和亲身经历让各位参考下。我当初考试之前说了,即使是三本,我也会走,因为我笃信一个道理,个人的才能与学校没有太大的关系,等我上了大学之后,我的这个观点更加加强了。虽然是武大,但是打游戏,学习能力很差的一大把;而虽然是一般学校,优秀学生也是一大把,比如我一个很强的朋友,他只是一个专科学校,但是他的能力在很多人之上,他大一的时候就开始协助一些公司招聘大四的学生,他的各项能力比我所见的大部分武大华科学生都要强。他不是官二代富二代,这些都是他自己努力得到的。我还有一些这样的朋友我就不举例了。
除了上面这个原因,我还很看重的是:我不想再浪费这些时间再读高三了。我想早点出去实现我的理想。所以,如果你赞同我的观点,如果你考的不是很好,我建议第一考虑走了算了。那么走到哪里去?我的想法是,到那些周围有重点高校的地方去读大学。为什么?中国重点大学的教育资源和普通一本相差很大,更别说二三本了,而教育资源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假使你不是重点大学的学生,你也可以就近利用他们的资源,但如果你相隔很远这样就困难些了(不过你也可以看看现在的公开课,学学世界著名大学的课程——想学总有机会)。我上面的那位朋友就是将这点发挥的淋漓尽致,虽是专科学生,但是在武大华科等名校上过很多课,虽然我觉得他学的不怎么样,但是,这种方式是很好的,你想想,这样是不是弥补了你所在学校教育资源贫乏的问题?大学都是很开放的,什么课你都可以随便去上,而且从来没有点名,你这门课比教室里一般人学的更好,你的自信心更强了——我比你们所谓名校的学生学的更好。你和那个学校的学生关系搞好了,还可以借他们的学生证等去享受图书馆等更多资源。这就是大学开放的好处吧。但是,我还是有名校情结怎么办?提供一个不常规但切实可行的方案:你可以先进入一般的学校,同时在学校多努力学习,本科就转到国外学习,我身边也有从专科学校转到国外著名大学的例子。总的来说,只要你想,你就能还有一些特殊的招生机制,比如武汉的共建生等等,我想各个省市可能也会有,当你考试失利的时候,可以好好的了解一下。最后提醒一句:学校不是关键,学习才是,你最终被身边朋友、用人单位认同的,只有你的能力。在读了4年大学,工作了4年后,深感学习能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PartTwo:选择专业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3bc93a3ee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9.html

《高考志愿填报 过来人经验分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