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字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字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范文2000
1995年,离现在已经相当遥远了。要不是看了《黄河边的中国》这一本书,我也不会想好好去回忆一下1995年的人事变迁。
1995年, ___某大学的教授曹锦清做出到河南的农村进行调查的决定,并在河南的许多乡村、城镇、县市进行了调研。调研后出版了这么一本书。我大概花了近一个月的课余时间将这本厚厚的书看完,又沉淀了一个月,才打算写这么一篇。向来不喜欢写读书感,虽然读完一本书后经常都会有些自己的感想。距离读完这么一本靠数据和事实充实起来的书有一个月之久,所有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数据、 ___等等都已经很模糊,但这正是我要的效果。在所有的细节都已经模糊的情况下更能让我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本书的内涵。
要问我说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一句话, ___1995年在河南一些地方调研的记录。自己在支农的时候做过调研,也负责了支农活动的全程记录工作,因而在阅读过程中总会将书中叙述的调研过程和自己当时的经历结合起来,相互比较。当然,相对于一个学者的工作来说,我们做的很简单,很粗糙,得到的信息也很少。但是,也有相同之处。

___调研是通过层层的关系网进入农村进行几天的蹲点调查,和村民聊天,然后搜集、记录他觉得有用的信息。除此之外,他还利用一些人际关系及讲座、报告和乡县村各级官员谈话、了解情况。在调研过程中,他发觉,1995年时候的中原乡村,在很大程度上和古代,或者说封建社会的乡村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虽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这主要反应在衣食住行上,但1995年时候的中原百姓还得缴纳很沉重的各种税,和村干部的关系还很紧张,思想意识一样闭塞 ___,最讨厌的还是官吏的腐朽现象。于是有时候, ___有不知身处何时何地的茫然之感。
调研过程中, ___发现,一个个村庄就像 ___的一个个封闭的领域,外人很难进入,更不用说获得一些事实。于是 ___时不时会觉得在自己的祖国进行学术研究的实践活动很困难。这是不应该出现的现象,但又很无可奈何。于是像 ___要做这样的调研,得通过层层的关系才能进入调研现场;而调研过程还得小心翼翼,生怕触犯某些人的利益。
我不是很清楚 ___调研的目的,但是,在书中他屡次论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批判了只埋头于书斋的研究、不去进行实际调研的一些学者的治学之法。而 ___也意识到要进行这一类型的调研,
在国内当时没有系统的理论可以指导,而直接套用外国的理论则有些牵强。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40b19debc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1.html

《2021年《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