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课外古诗词

发布时间:2020-04-27 09:14: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课外古诗词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小题。

辋川六言(其五)

[唐]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注】①辋川:地名。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③五柳先生:指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因其屋边有五棵柳树,于是自号五柳先生。

(1)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从________角度写景的,写出了景物的 特点。

(2)这首诗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用典,请结合诗句分析用典的作用

(1)远景;人烟稀少,苍凉孤寂

(2)诗的三四句运用颜回、陶渊明的典故,委婉地抒发了一个隐士安贫乐道的情趣。

解析诗歌中的用典,就是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的史实,或语言文字。作用是委婉含蓄地抒情达意。解答本题,需要结合相关注解指出颜回和陶渊明的典故,然后根据典故的内容分析他们的思想感情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小题。

墨 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①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②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五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重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1)这首诗中写墨梅色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1)朵朵花开淡墨痕;只留清气满乾坤

(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解析】诗歌的情感或是直接抒发,或是间接体现,总能在字里行间得以体现,由 “不要人夸”,和“只留”,我们可以把握作者的追求和操守。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小题。

过杨村

[南宋]杨万里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注】①清和:农历四月。

(1)请从“绘色”“立意”两个角度对诗歌的中间两联进行赏析。

(2)诗歌的最后一联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愿望?

(1)①从绘色的角度看,绿色的杨柳、葡萄架,红白相间的鲜花,金黄的麦田,碧蓝的天空,色彩鲜明,构成一幅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②从立意的角度看,田园美景如画,田园生活充满乐趣,流露出诗人对淳朴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解析】中间四句勾画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美丽图画:构图好,一个村庄,一湾流水,一座石桥,一片农田;布局好,着色好,绿色的杨柳和葡萄,红白相间的鲜花,金黄的麦田和碧蓝的天空,像是重彩的民间画,色调的对比很鲜明;立意也好,不只画出了美景,而且通过景物,表现了田园的乐趣:麦子丰收,吃得饱;鲜鱼美酒,滋味好。画面上没有人物,但是农民的乐趣却表现出来了。

(2)最后一联的意思是,在农历的四月天,作者还在赶往异地做官的路上,农村是这样的美,何不回家种田?出去辛辛苦苦做官,究竟是为了谁呢?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辞官归隐的愿望。

【解析】理解最后一联的意思,需要抓住“道”“不归田”两个关键词去分析,了解作者的愿望就在于最后这一句话,以田园乐趣来反衬他不太想做官的思想。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小题。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①啭(zhuàn):鸟婉转地叫。②移:移动。③向:在。

(1)“始知锁向金笼听”中的“知”在诗中的意思是

(2)本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知道、懂得、了解或明白

(2)描绘了画眉鸟婉转歌唱自由飞翔,在万紫千红的花丛里起舞,在高高低低的树林间穿行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之情。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小题。

病起抒怀

   [宋]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①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支离:憔悴;衰疲。②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江干:江边;江岸。③阖(hé)棺:指死亡,诗中意指:盖棺定论。④和銮(luán):同“和鸾”。诗中代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美好景象。

(1)这首诗的尾联提到了前人的一篇千古名文,这篇文章是 (作者)写的《 》。

(2)“出师一表通今古”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诸葛亮;出师表

(2)前句是用典的手法,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忠心报国的愿望。

解析“出师一表通今古”是一个典故,指的是诸葛亮的《出师表》。作者在精神和肉体受到双重挫伤时,仍丢不开国事,心里想的是北方父老南望王师的情形,半夜难眠挑灯细看的是充满献身之念的《出师表》。诸葛亮一生的事业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悲壮激烈,使诗人为之肝胆俱热、心潮涌动。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而感伤。

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小题。

绝 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①迟日:指春日,春天日照时间逐渐变长。②泥融:春天来临,冻结的泥土开始融化,变得软而湿。③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1)这首诗第一句中“迟日”点明了时间是在_______,“________”一词总的描绘出春天山河景色的秀丽。

(2)三、四句中“飞”和“睡”这两个词有什么妙处?请作赏析。

(1)春季;江山丽

(2)“飞”指春光和煦,泥土温润湿软,燕子飞来飞去,忙着衔泥做窝。“睡”指沙滩柔软温暖,鸳鸯酣然睡卧。这两个动词动静结合,相映成趣,表现出一派春意昂然、生机无限的美好景象。

解析由诗歌的前两句可知,在和煦的阳光普照之下,暖风拂面,花儿芬芳,青草有香,融化了的泥土又湿又软。屋檐下,燕子忙着衔泥做窝;沙滩上,鸳鸯酣然睡卧。“飞”字写出了燕子飞来飞去,衔泥做窝的忙碌;“睡”字描绘出酣睡的鸳鸯,慵懒静卧时的恬静。“飞”和“睡”两个动词,一个表现出动态的美,一个体现出静态的妙,一动一静,两相结合,生动地表现出一派春光融融、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小题。

台 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①台城:旧址在南京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淫乐场所。中唐时,昔日的繁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到唐末更荒废不堪了。②江雨、江草:因金陵滨江故有此说。③笼:笼罩。

(1)在前两句中,诗人是怎样用“梦”来体现台城的?请简要地概括出来。

(2)诗歌的后两句历来千古传诵,请赏析其中的妙处。

(1)首句“霏霏”的雨丝一片迷蒙,烟笼雾罩,如梦似幻的意境暗含着“梦”,隐藏着荒破的台城;次句再现三百多年先后有六个王朝一个个衰亡,变换速度之快,如梦一般。眼前的台城已荒废不堪,曾经的豪华早已销声匿迹。“空”由对鸟啼的感受,进一步烘托“梦”。

解析句着意渲染我国南方特有的氛围。江南的春雨,细密轻盈,透过“霏霏”雨丝,看到迷蒙一片,如烟笼雾罩,如梦似幻。次句抒怀。这里鸟啼草绿,春色常在,而曾在台城的六朝统治者早已成为历史过客,豪壮一时的台城也成为历史遗迹。上句描绘的“江雨霏霏”的意境,暗含着“梦”,这一氛围隐藏着一座荒破的台城。跨越三百多年,先后有六个王朝衰亡,其变换速度之快,如梦一般。眼前荒废不堪的台城,曾经的豪华早已销声匿迹。一个“空”字,写了对鸟啼的特殊感受,从而烘托“梦”。

(2)两句中的“无情”和“依旧”通贯全篇写景,与江雨、江草、啼鸟与堤柳融合映衬,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而“最是”则突出强调了堤柳的“无情”,以此反衬诗人的感伤和惆怅。

解析可以从写法上进行鉴赏,可以从用词上进行鉴赏。这两句中的“无情”和“依旧”用法比较特别,全诗所写的景物如江雨、江草、啼鸟与堤柳等,都与此是紧密联系着的,它们相互融合、相互映衬,以此抒发诗人的慨叹。再有“最是”的强调突出,与堤柳的无情联系起来,烘托了诗人的感伤怅惘。由此切入,注意要突出重点。

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小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1)诗中描绘了出风动竹、 的独特意象,表达了诗人

(2)“山月皎如烛”一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1)鸟惊栖、人独宿;内心的孤独之感

解析】阅读全诗,把握二三四句内容,把握所陈述的物体,提取诗中的词语即可概括;再紧扣题目“独宿”,即可领悟并概括出作者的心境。

(2)比喻,把山月比作蜡烛;皎洁的月亮如蜡烛相伴,照人无眠,烘托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气氛。

九、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小题。

花 影

[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注】①瑶台:汉白玉石阶。②几度:几次。③教:让。

(1)诗歌描写了“花影”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变化。诗中的“花影”有着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2)作者借“花影”之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重重叠叠;不能消除

(2)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答出表现憎恶花影之情也对

解析“扫不开”写花影难除,表现憎恶花影之情;“收拾去”写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近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

十、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小题。

卜算子

[宋]朱敦儒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 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①旅雁:由北向南迁徙过冬的大雁。②寒汀:地名。③鸥鹭:这两种鸟与雁,都是栖宿于沙洲汀渚间的鸟类。矰:射鸟的短箭。缴:系在短箭上的丝绳。④云海茫茫:即人海茫茫。

(1)这首词表现了旅雁的哪些特征?请简要概括。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失群孤危、饥渴辛劳、孤宿寒汀、哀怨忧惧、无所依托、无力续飞。

(2)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作者借南飞的失群旅雁,倾诉了个人孤寂凄凉的痛苦,也反映了广大民众流离转徙的苦难生活,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深哀巨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4a2a4ffff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4.html

《浙江省杭州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课外古诗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