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0-07-31 07:46: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经济专家认为,中国经济有两个超出国际社会的意料,即经济增长势头和经

济总量扩大。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原因包括六条:第一,经历亚洲金融风暴冲击以来,中国政府在把握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策略上更具预见性和科学性

;第二,造就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第三,工业指导经济增长明显;第四

,不断推进结构调整拓展了新的增长领域;第五,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突出;第六

,内需消费拉动增长明显。另外,国民在健康方面的投资是推动中国经济未来高

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国经济是否过热这个问题上,国内经济学家观点不

一,政府高层则持慎重态度。

  【新华社香港3月3日电】香港《镜报》月刊3月号刊登韦章尧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之谜》,全文如下:

  (原文提要:本文以国内外专家提供的数据和所做的评论,解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之谜。该文列举的许多实例,既鲜为人知,又令人折服。)

  经济速度“两个出人意料”

  欧洲观察家摩登·豪尔夫,最近在英国里兹发表经济评论说,中国高层人物历来把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看成是自己国家的根本转折点。依我的看法,那个过去的岁月仅仅是中国政坛纠正“两个凡是”错误的政治性转折,而不是这个国家各个领域的全面转折。真正的全面转折,也即从思维观念到经济、社会多层面峰回路转般的转折,应该是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这一以后日复一日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非凡之日。因为从那个令人难忘的时间起,中国才由深圳等极少数地方有限开放变为全方位的开放,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才由不熟悉国际游戏规则变为逐渐向国际通行的准则靠拢,才由人治的“老家法”变为依靠法律法规来治理国家事务,才由资本市场的冻结转变更为开放股票证券市场,才由政府习惯干预经济变为开始依靠市场固有的力量来调节经济。这种变化可以统称为中国由“背向世界”转向“面向世界”,是里程碑式的根本变化。从而使中国在过去的1/4世纪里得以9%以上的经济年平均增长,这种经济奇迹在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

  豪尔夫具体分析认为,这几年中国经济有个超出国际社会的意料,一是经济增长势头出人意料,二是经济总量扩大出人意料。他说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经济是创新般的快速增长,是全球最具活力经济体,是任何国家无法比得上的。去年无论是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的严重冲击,还是旱涝、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频发,还有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咄咄逼人的压力,都没有多大程度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全年经济达到增长9.1%的高速度,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想。

  豪尔夫说,3年前,英国、德国和法国的一些媒体出于政治偏见,曾经把质疑中国经济的繁荣当作一种时髦,发表文章指责中国经济增长数字“有水分”,提出了不可理解、难以置信般的质疑。近年随着一批又一批记者到中国各地采访,如打开窗门看新天地那样,对沿海发达地区的巨大变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又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确定是按照国际通行的汇率严格得出结论的,在信服中敬佩不已。从而使一些媒体先生们从以往不时散布中国“速度不可信”进化到发出大量新闻,为中国速度喝彩。最典型的是伦敦的有些媒体,早几年大做中国经济速度“难信论”和“崩溃论”的文章,现在则开始为“中国速度”大唱赞歌。《金融时报》发表评论说,正在崛起的中国,其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常常令国际专家的预言落空。如今随着中国对外经贸规模的节节扩大,与美、日、欧的经济变得密不可分。连布什和布莱尔都说要认真对付了。以致美国一些议员告诫布什不要把反倾销矛头过多地指向中国,那样会对美国的中小公司造成损害,丢掉许多中小公司的“经济红利裙带关系”。

  至于说到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豪尔夫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46万亿多美元,外汇储备高达4300多亿美元,其经济总量实际上已超过法国而居世界第五位,只不过中国官方没有做这种宣传而已。他说,虽然中国的GDP仅占全球总额的3%多一点,但去年却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15%左右的贡献。以往是中国到日本去招商引资,今年初,日本大阪市组织100多人的大代表团到中国招商引资,为不景气的日本经济打气。中国巨大而价廉的劳动力资源,已使美、日、欧的部分工厂迁往中国,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企业迁往中国生产,几乎全球大公司都有这样的在华战略举动。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和竞争力加剧,一些有实力的中国公司也开始逐渐走向海外去开拓新的市场和打造国际品牌。还有一个可以预见的动向,中国正在起劲加速城市化的进程,未来20年内将有5亿多农民逐步移居城市做工,由此又会产生大批新企业,届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可能会比现在增加3至4倍。他说,我们评判中国经济时,不应只局限于谈论中西部依然落后,而不谈这些已在快速变化的客观事实。大家都知道,近几年每次G7会议,都因中国缺席而使西方领袖们感到有些缺憾。

  支撑“快速度”自有硬道理

  猴年伊始,北京一批经济专家聚会发表评论说,中国经济连续20多年保持稳定快速发展的态势,“自有走活经济棋局的硬道理”。专家们总结归纳出的“硬道理”有以下6条 :

  一、中国政府经历亚洲金融风暴冲击以来,在把握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策略上更具预见性和科学性。特别是十分重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完善整体稳定功能机制,致力于公路、铁路、电站、机场、港口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出台大批新的法规,大幅度地改善硬软投资环境,十分注重扩大内需和改变通货紧缩压力,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全国经济抗风险、抗干扰的能力,为经济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宏观运作基础。

  二、造就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且不说近4年国家发行600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支持各项投资开发,就是许多企业也在积极朝自己产业发展方向扩张投资。去年国有和其他各类经济实体共完成投资额3.8万多亿元,其中民营经济实体的投资超过半数,说明在投资领域已基本上没有“成份”之别,对经济拉动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工业指导经济增长明显。去年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达13.7万多亿元,比上年增长27%。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9万亿元,已成为中国工业的第一大产业,总规模居世界第三位。

  四、不断推进结构调整拓展了新的增长领域。近几年由于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实施振兴东北战略,以及扶植中部崛起的新战略,都为中国不同区域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增长因素。特别是出台了新政策大力扶植民营经济发展,使中国经济呈现出国有经济、混合经济、私营经济三足鼎立的新格局,使非国有经济对全国整体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五、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突出。中国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出口产品的数量、品种、质量等都在不断聚集壮大和提高。已从出口传统低附加值产品向出口较多高新技术产品转变,从单纯加工出口向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转变。去年4500多亿美元的出口数值至少可拉动国民经济个左右的增长点。世界银行最新评估说,到2020年,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将增加2倍,从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贸易大国。

  六、内需消费拉动增长明显。目前中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这是中国人的消费从以往重衣食求温饱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的开始。近几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无不与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一批高收入家庭相关。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目前全国人均收入在3000美元以上的约占全国的1/10。也就是说中国已有1.3亿人口,大约4000多万个家庭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这些家庭的财富积累,已经步入改善居住消费、汽车消费、通信消费、旅游消费和文化教育消费的新时代,成为6大消费新亮点,从而带动经济发展层面节节上扬是显而易见的。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宁波、苏州、无锡等发达城市的人均GDP已达4000美元左右,人们不应低估这种变化的消费潜力。春节7天长假期间,这些城市一下子就有10多万人腰装三四千美元出境旅游,有5万多个家庭购买私家轿车,还有些人敢买1500多美元的钻石戒指。足见中国发达城市已有相当多居民的生活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他们完全是有实力才大把花钱的。他们的消费趋向,无疑会对中国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

  还应看到“另类速度因素”

  作为宏观经济评论家的北京大学龚六堂教授最近发表评论说,西方人不到中国做实地考察研究,是很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热度”作出客观真实的评论的。他强调指出,去年中国受SARS冲击,虽然一度压抑了二三季度部分消费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是从第四季度国家和居民的实际投资行为来看,SARS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全是负面的,有些方面反而对以后长期经济发展有利。最典型的是犛犃犚犛彻底暴露出中国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方面的滞后,促使政府在反思中改弦易辙,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先后投资1200多亿人民币,用于公共卫生设施和农村医疗卫生网的建设,扩大预防传染性疾病药物科研经费的投入。今年国家又决定在这方面追加投资,进一步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由此也会拉动经济增长的速度。而经历SARS冲击后的居民,也更加珍爱生命,更加注重自身的保健,开始舍得花钱来保护自己的健康,在保健投资方面成倍增长。中国作为有13亿人口的大国,每人一天在这方面多消费1元人民币,就相当于1.7亿美元,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目前人们在健康方面的投资已占到GDP的6%左右,比文化教育的投入还多。如果中国的人均健康投资达到OECD(国际经合组织)的水平,即占GDP的9%以上的水平,则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更大。这也是今后中国经济会继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否过热”高层表态慎重

  在新一届政府交出2003年首份经济快速增长的答卷以后,有关中国经济是否走向过热的争论声音又响了起来。国家统计局把这各种争论归纳出3种看法:第一种以刘伟、夏斌、徐宏源等经济专家为代表,认为中国经济总体上没有过热。目前中国国内外环境正处在经济腾飞的有利机会,抓住机遇再发展有洞天福地,无休止的争论“热度”而不敢作为就会丧失机遇而前缘难续,对国家长远利益不利。第二种以刘国光、李德水(国家统计局长)等经济专家为代表,认为中国经济总体没有过热,但确实存在局部地区、局部行业过热的现象,值得很好解决。第三种以吴敬琏、樊纲等经济专家为代表,认为中国经济出现过热或过热的倾向。

  不过从去年12月到现在的近3个月时间里,对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中国高层持慎重态度。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一次会议上讲了几句颇有分量的话:“去年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好”,“我们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比预计的要多”,“中国经济的重大考验还在后头”,“但要保持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总理温家宝也说,绝对不能动摇求发展的大方向。他告诫国务院有关部门,“必须时刻不忘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此为标尺来检验我们的工作,来及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但他日前强调,要严控局部行业及地区投资过热现象,采取“降温”措施,以免殃及经济全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4c3797a86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6.html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原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