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的散文(最新)

发布时间:2020-07-23 10:39: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在抗击疫情中,很多人挺身担当,成为这场无硝烟战疫中的勇士,上演一幕幕“逆行”故事,然而一抹青春的力量,在阳光下显现的是那样斑斓。

  曾经被大家认为“90后”只是个孩子的我们,在这场战疫中,是那样的勇敢。当看到一名“95后”女医生骑行数百公里返岗工作;“90后”武汉姑娘开“专车”接送医护人员;“90后”原本爱美的年龄,一名护士将秀发剃成光头的画面;一瞬间他们的奉献精神让我肃然起敬。一场战“疫”,让奋战在岗位的“90后”,学会扛起了“责任”,和同事们一起奋战。一个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爱身边的每个人。

  作为“在家就是为社会做贡献”90后的我,面对突如其来的战“疫”,又该如何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疫”情的出现,阻止了我和父母一起过年的脚步,在家的我们决定也要把年过的热热闹闹,传统的春节习俗样样不能少。扫尘、贴春联、包饺子,我和老公第一次尝试自己忙年的感觉,一阵手忙脚乱过后,当热腾腾的饺子端上餐桌的时候,儿子兴奋的要给爷爷奶奶拍视频,视频那边看到家人开心的笑容,心中是那样的美滋滋;当老公返矿上班的时候,每天我的生活变得是更是忙碌而充实。

  曾经不会做饭的我,从开始每顿饭都要打电话边问程序边尝试,到慢慢的看视频学窍门,再到最后到为了给儿子做出新花样,竟然也跟着抖音学着做花样式小馒头,一个“厨房小白”就这样在这个假期蜕变啦。

  为了每天陪孩子玩出新鲜感,自己设计制作了套圈,在客厅摆起了地摊,把我们的美好童年快乐一起带给他;忙碌的一天结束后,学着父母的样子,放点艾叶、藏红花,泡起了养生脚,曾经不理解为啥父母对泡脚那么讲究,原来他们也是为忙碌了一天的自己解解乏,顿时间感觉父母为了操持这个家是多么不容易,拿起手机,和父母通上了电话。看着朋友圈里小伙伴们在家中各显神通,一场战“疫”,让家中的“90后”,学会了照顾孩子,学会了感恩,也找回了做好父母“小棉袄”的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青年一代这样说到:“希望你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将来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时光荏苒,一帮在“非典”时被全世界保护的“90后”,现如今她们怀着感恩的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爱得方式,回报这个充满“爱”的社会。

  感动与温暖,让特殊时期变的更有“温度”,也正是奋战在岗位“担当”的爱,和在家做贡献“守护”的爱,凝聚成“我们的大爱”。

  这次爆发的新冠病毒,造成妻儿在长沙的家里过年,我呆在老家的家里过年。这样,电视和手机就成了我的整整的一个世界。在电视中,我看到了我们国家后期战“疫”的有序有为有效。在微信中,天天有父老乡亲的战“疫”感动,而这些感动,值得记下来,传下去。

  父子“打锣”

  一月二十三日,这天是腊月二十九日,湖南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镇里的干部全部宅在镇政府过年,各个山村的高音喇叭响个不停,要求人人宅在家里不要出门。就这样,我家乡新化县奉家镇的隔离战“疫”大幕正式拉开。

  我家的房子,就在公路边,距离公路十米,且与公路在同一水平面上。客房屋的窗户正对着公路,透过窗户能把公路上的行人看得一清二楚。正月初一,天气晴朗。吃了早饭,我正准备看电视,就听到外面公路上传来了锣声和广播声,声音由远而近,越来越响亮。我不禁隔着窗户向外观眺,看到罗崇财在喊广播:“根据上级指示,不能拜年······”他儿子给他打锣。罗崇财是我们村的村民委员会主任。

  大年三十,罗崇财接到镇抗“疫”指挥部的隔离指示精神,他在家吃了年关饭就去了村党支部书记罗建云家里。两人部署完隔离工作,罗崇财回到家里,春晚已经结束。他妻子有些不高兴:“连过年也不陪孙子看春晚,像个爷爷吗?!”他苦笑了一下,轻声说:“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书记、镇长都在镇政府过年,我能陪孙子看春晚吗?”

  “边呷边添(天亮)”、“出行”,是我家乡的习俗。妻子是老病号,罗崇财六点就做好了饭菜,一家人“边呷边添”,不到七点就吃完了早饭。吃了早饭是“出行”。所谓“出行”,就是新年第一次出门。罗崇财不到八点就带着儿子“出行”,来到村部,让儿子拿起锣,自己拿起广播就出门。出了村部大门,儿子就打起锣来,父亲就喊起广播来:“根据上级指示,不能拜年······”父亲在前,儿子在后,两人按照规划的路径行走,不停地敲着锣喊着广播,宣读上级关于隔离战“疫”的命令。利用一个上午时间,父子走遍全村每个角落,让全村所有农户都晓得了上级关于隔离战“疫”的命令和要求。

  下午,驻我们村的镇长周龙辉来了,来参加我们村的隔离战疫动员大会。罗财崇有备而来,宣布了自己临时订立的隔离战“疫”值班制度和要求,对村支两委干部进行了明确分工。会议用时少,效果好,将“时间就是生命”落到了实处。

  罗崇财儿媳是奉家卫生院职工。正月初一吃晚饭时,儿媳接到院长微信通知:明天上班。儿媳表示明天会准时上班,但流露出难看脸色。罗崇财不禁说:“儿媳,我们常说要报恩祖国,现在是拿出行动的时候了!你要听从院长指挥,全身心投入抗‘疫’战斗,不要挂念小孩。”接着,罗崇财对妻子说:“你不但不能出门,还要拒绝亲戚进门。”他又对儿子说:“你在家带小孩,绝对不能出门。若村里需要你的小车。必须随喊随到。”儿子经营出租车。

  正月初四日,邻村一位小孩发高烧,鉴于小孩父母年前从武汉回来,便没有司机敢送小孩进城检查。该村的村支书就打电话给罗崇财,欲租他儿子的小车,他一口就答应了。他立即召来儿子,让儿子开小车将小孩送进县城定点医院。

  正月初七,我窗前的公路上又响起锣声,尾随而至的是广播声。又是罗崇财在喊广播,他儿子给他打锣!只是这次不同于上次,还有另外几个村干部跟随着。

  老汉“守杆”

  阳光明媚,又是晴天。我老实宅在家中,无心读书,更无心写作,无聊中翻看手机。在熟人友人亲人人人回避,汉事省事县事事事关心的日子里,话题自然是疫情。镇干部罗泉水驻横南村工作,他给我介绍了横南村老党员彭少玉 “守杆”封出山公路的小故事。

  打响隔离大战“疫”后,横南村在我镇率先封路。该村出山公路的“水口”处,用两个木桩横着一根竹杆。从封路的第一天起,每个白天班,都是七十一岁的彭少玉老人值班。满头白发的彭老带着红袖章,手握电子测温仪,阻止小车进村,给进村本村人员测量体温。

  正月初四,横南村村支两委召开防“疫”工作会议。彭少玉老人是村里的安全保卫主任,参加了会议。会上,老人积极建议:“封路!必须封路!一定要阻止外来人员进村!”大家都赞成彭老的意见,一致同意封路。“我要值班!”鉴于彭少玉是老人,村里安排他值白天班。有人问老人为什么要求到村口站岗,老人爽快回复:“如果没有疫情,我可以像你一样围着炉火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温暖的炉火,当然是一种奢望。为了一方平安,特殊的时期,我作为一名村干部,特别是一位老共产党员,需要有点行动。”

  当时,农村乡镇还没有得到上级封路的命令,罗泉水不禁问彭老:“您因何想到封路呢?”老人说:“实在因为我想起了一个传说故事。故事是我爷爷讲给我听的,解放前江西一个地方发生瘟疫,人全部死光了!但那时不比现在,与外地的联系都得走路,瘟疫不会往外界传播。如今这疫情,实际上是瘟疫。”

  为了保证出山公路是生命通道。村里采纳彭老的意见,只横了一条活动竹杆,应急情况下,可以移开竹杆,让车子通过。

  每天,彭老骑摩托车上班。他的摩托车上有个袋子,袋子里有案例资料,用于说服司机。如:“王某华是在哪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记者了解到,四十五岁的她在湘中某县经商,二0一九年十二月底曾去过武汉旅游,二0二0年一月十日至十二日,她在长沙一家宾馆参加美体训练师培训会议。这场会议大概有两百人,其中有武汉籍的人,还有一个其他市首批被确诊的病人陈某玉。一月十八日,王某华出现发烧等相关症状,二十四日进入医院,二十六日被确诊。不幸的是,与她密切接触的人中,目前已经有四个发病,还有一个同行参加会议的人发病。一月三十一日,娄底冷水江市也公布了一名聚集性病例。陈某武一家人一月中旬从深圳返回冷水江老家,之后与多位家人生活聚集······”

  初八那天,来了个外地小车,只有司机一个人。彭少玉要他拿出证明,他没有,老人要他去镇里打证明,他不得不调转车头。那个小车司机是村里一位村民的外甥,从武汉打工回来的,他被老人挡回家后不久,被确诊感染新寇肺炎!彭老那天幸好戴着口罩,和他保持十多米远的距离而没有感染。

  队长“送礼”

  奉家镇坪上村是贫困村,从二0一八年开始,得到农发行湖南省分行对口帮扶。驻村帮扶工作队的队长是女的,叫王玉圭。王队长个子不高,面目清秀,玲珑端庄,给人小家碧玉之感。一腔感情对农民,加上和蔼可亲,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王大姐”。过了年,“王大姐”一定是要给贫困农家拜年的。

  正月初九,王玉圭队长坐专车回到坪上村,带来特别拜年礼品:口罩一万只、消毒液三百斤、体温计二百六十支、消毒棉签三百包、肥皂五百块、面条一千斤,还为全村二百八十四户群众每户一套“防疫包”。

  她进村后,来不及吃中饭,召集村支两委开了个碰头会,部署了送“防疫包”行动,大家分片包干,送“礼”上门。同时让高音喇叭响起来,村宣传员宣讲关于隔离战“疫”的注意事项。

  二0一九年底,坪上村帮扶工作队全体人员回家过年。面对疫情爆发,王队长再也睡不着觉了,她果断决定今春给坪上村农民拜年就送“防疫包”。正月初二,她通过与村里的文书联系,得到需要防疫物资清单,立即进行网购。

  王队长回到村里后,不但积极配合村支两委开展隔离战“疫”,还特别关心宅在家中的青少年。三月十一日,王队长精心策划组织了“同心齐战疫,少年在行动”线上作品征集活动。孩子们通过电视了解抗疫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积极创作,尽情抒发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二十一名青少年儿童,围绕“同心战疫”主题,拿起手中的笔和纸,用文字、用诗歌、用书画,用心用情表达“抗疫”日子里的特别感受,尽情讴歌“最美逆行者”的感人壮举,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呐喊鼓劲,贡献少年智慧和力量。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医生是我心中的英雄!”“向白衣天使致敬……”禹臻、邹同熙、奉雯意、奉思远、袁婧瑶、奉恒成、奉瑜、奉俊杰、奉丽媛……这些从幼儿园到初中的孩子,纷纷用七彩画笔描绘心中伟大的“最美逆行者”形象,表达对“白衣战士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崇高敬意。

  “隔离千万条,口罩第一条;健康第一位,不要吃野味;不往人群挤,病毒不找你;通风实要紧,疾病无踪影”。罗梓暄和罗凯小朋友创作的这一段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防疫顺口溜”儿歌,在全村微信群里竞相传开。

  奉栩磊创作的诗歌《假如我是神笔马良》道出了孩子们的共同心声:“我会挥动这支神笔,让世界每个人,赶走疾病忧愁,都洋溢着幸福快乐;我会挥动这支神笔,让世界每个角落,都充满和平与安宁。”禹南和奉瑶用《最美逆行者》,讴歌抗疫一线时代英雄,传递“武汉必胜、中国必胜”的坚定信念——“逆行的你们,是国家的代言人!有了你们,我们不再畏惧;有了你们,我们充满希望!”

  姜思琦、邹薇、奉柳花等同学围绕“众志成诚,抗击疫情”,抒发对各条战线抗疫勇士的感恩之情,传递“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正能量:“感恩伟大祖国,恪守人民生命重于泰山,带领中华儿女众志成诚,守护十四亿人民平安健康;感恩医护人员,不计生死、不计报酬,勇赴前线抗击病毒,创造了一个个‘抗疫奇迹’;感恩身边的无名英雄,默默无闻、日夜不休奋战在广袤乡村,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

  在这次“同心齐战疫,少年在行动”线上作品征集活动中,平时长年外出务工,难得与孩子们常聚常伴的家长们,非常珍惜王玉圭队长给予的机会,踊跃参加到这次活动中来了。有的当宣传员,向孩子们一遍遍地宣讲病毒的危害和影响;有的当讲解员,为孩子们讲述抗疫前线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暖心故事;有的当辅导员,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创作,记录抗击疫情的点点滴滴,点赞各行各业的抗“疫”英雄,让孩子们懂得什么是团结拼搏、什么是责任担当、什么是中国力量……

  “要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耕,助力坪上村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王队长对驻村帮扶工作队提出明确要求。当前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也是春耕备耕的黄金期。因为受疫情影响,很多村民不方便出门采购种子和农资。王队长组织村支两委成立“战疫情、助春耕”服务队,通过电话、微信、网格群等平台,挨家挨户了解和登记全村各户的产业发展计划、意向种植品种的种子需求。她迅速驱车到县城,联系经销商紧急调运采购十三个品种共一千二百八十包种子,又亲手送到一户户村民手中,她决定帮扶全村今年发展一百二十亩高山蔬菜。

  这样,坪上村的田间地头太早春潮涌动,村民们有的整修农田,有的犁地松土,有的育苗播种,有的施肥修枝,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春耕热潮。

  院长“冲锋”

  我们镇中心卫生院的院长叫罗敏义,本地人。战“疫”没有前方与后方之分,处处是战场。作为院长,罗敏义在这次战疫中冲锋在前的高大形象,成为网红,给全镇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大年初一,妻子六点就做好了饭菜,一家人不到七点就吃完了早饭。院长罗敏义不到八点就到了卫生院办公室办工。

  两个钟头后,一位年轻人扶来了一位病人,罗敏义亲自把患者带进特诊室,又亲自给老人做了检查,诊断是常见病,便把老人转给值班医生开处方。

  初一下午,罗敏义接到上级要求全体医卫人员初二上班的命令时,正在吃晚饭。他来不及吃完乘下的半碗饭就起身去了卫生院。老婆说:“你吃完饭再走也不迟啊!”他回了一句:“老婆,时间就是生命啊!”他一到卫生院,就对着电话号码给各村卫生室负责人打起电话来,通知大家明天上午八点准时到镇卫生院开会。初二上午八时,职工和乡医全部到会。

  “战‘疫’的防控,对于我们医护人员来说,就是如山的责任!”会上,罗敏义这样开头。有个医生提出自身没有防护设施的问题,罗敏义说:“同志们不要怕,十七年前的战非典,我是一名防疫专干,大家谈非色变。一名从广州返乡的发热患者回到村里时,无人敢进村排查,因为当时连口罩都没有。我站了出来,承担了排查任务。因为我想我是一名防疫专干,抗疫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民的生命重于泰山。在这次大战‘疫’面前,没有后方,每个地方都是前方,我们每个医务人员就是战士,必须冲锋在前!大家说是吗?”“是!”大家异口同声。

  会议中,接到坪上村干部的电话,一位湖北返乡者发烧了。罗敏义院长说:“我去!”他立即宣布散会,五分钟赶到现场。罗敏义亲自给病人戴上口罩,扶他上车,让司机把他送进镇卫生院观察。

  患者进了奉家卫生院,有罗敏义冲锋在前,医护人员都没有退缩,都从容迅速给患者做了各项检查,按程序对患者进行留院隔离观察。罗敏义还吩咐负责后勤的同志,满足留观患者生活上的一切要求。通过留院观察两天后会诊,排除了疑似病例。

  从初一到十五,罗敏义的脸变黑了,也瘦了一大圈,至少瘦了十斤,但他觉得很值:“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在这场防控战疫中,医院干部职工和全镇乡村医生一直坚守岗位,且在防护物质紧缺的形势下依然只带一个口罩坚持每天上门给湖北返乡人员测试体温和观察病情。这种不惧生死的精神让我感动。我坚信有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各村干部和村民的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义务、责任和担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战‘疫’没有后方。全国一盘棋,人人尽义务,个个负责任,大家勇担当,我们的国家永远会是冬天一定会过去,春天一定会到来,我们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罗敏义说。

  镇长“查岗”

  正月十五日凌晨,一辆欲离开奉家镇的小车,在奉家镇向北村被值班员老罗阻住。老罗要求司机出示镇防疫指挥部的证明,但见到是镇长,老罗便不看证明了,径直走向栏杆,准备放行。“这就不对了,无论是谁,都要看证明呀!”镇长是来查岗的,对老罗的坚守岗位表示满意,但对老罗看人放行不坚持原则的做法提出批评。

  我们镇的镇长叫周龙辉。他高大魁伟,性情豪爽,办事果断,又能廉洁自律,天下为公,深受百姓喜爱。

  镇长在镇里过年。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他和镇党委书记刘群群一道,根据上级要求,以最快速度、最强措施开展交通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全力筑牢交通防疫检查防线。

  疫情发生后,奉家镇迅速在全镇建起疫情防控队伍,配备镇、村、组“三级网格”人员,组建了覆盖各村的信息和宣传网络汇报制度。

  周镇长为了将制度落到实处,他整天沉在基层。他查得很细,查各村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播放大喇叭,向村民及时传达最新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的情况;查是否出现群众恐慌,各村组是否建立了微信群,每户至少一人入群,谁在管理;查是否在群内发布了疫情期间的各项要求、最新信息,对群内的消极言论进行化解,对不实信息进行辟谣,等等。

  正是由于镇长引领全体镇村干部克服恶劣天气和艰苦条件环境,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严防死守,才将制度落到了实处,才使全镇两万多人百分之百宅在家里,才使全镇没有一例输入病例,彻底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全镇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春天到了。山花开了。风景家乡独好!

  我不禁想,我们镇座落在雪峰山脉东麓的大山深处,无论是相对于省城还是相对于县城,都是边远的偏僻山区。我们这样的边远偏僻山区小镇,尚有如此多的战“疫”感动,外面的战“疫”感动,自是不胜枚举了。

  疫情在全世界爆发后,我们总会看到一种观点,就是嘲笑别国的做法,觉得别国都应该来抄中国的作业。我想,别的国家也是学不来的,因为体制和国情不同,特别地,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

  此致,敬礼!

  树木,根生于泥土之中,枝长于天地之间,叶发于枝桠之上,春去秋来,茁壮成长。人,就像树木一样,拥有蓬勃发展的力量,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期待永恒希望的曙光。

  夸父追日的传说中,他的身躯化成一座大山,手杖幻化为绵延千里的桃林;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中,他的双目化作日月,骨肉化作山脉平原,毛发化作花草树木……古往今来,人们将情感与记忆赋予树木,任时光荏苒,树木仍以战士般的身姿屹立着,守护着足下的土地,延续着生命的希望。

  如果我能做一棵树,我愿站成一棵“沙漠脊梁”般的胡杨,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余秋雨曾赞美它:“胡杨树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质万年颂。”千百年来,胡杨在干旱的戈壁荒漠中屹立不倒,在如火的烈日骄阳下顽强生长,在如刀的风霜雪雨中忠诚守候,犹如一条雄伟壮阔的绿色长城,无私地守护在边关大漠。就像坚守在雪域高原、大漠孤烟中的边疆战士们,凡是需要他们的地方,都有他们默默守护的身影。他们坚定的足迹深深地印在悬崖峭壁,他们坚毅的目光灼灼地望过大漠孤烟,他们坚守的忠诚永远地留在皑皑雪山。他们,是祖国边境最坚固的“战斗堡垒”。要传承和发扬“胡杨精神”,就要用胡杨精神培育人、感染人、号召人,要将胡杨精神与伟大中国梦充分融合,要让胡杨精神内涵更好地丰富与发展,更好地适应与服务新时代。

  如果我能做一棵树,我愿站成一棵“万般磨难我以水溶之”的水杉,心无旁骛、昂然向上。水杉是植物界珍贵的“活化石”,树中佼佼者,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正如前不久爆红海内外的短视频博主,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共青团中央等点赞推荐的“田园女神”李子柒,曾独自完成网络短视频的编导、摄像、出演、剪辑,内容取材于中国人古朴的传统生活,将乡村古风生活、传统美食、传统文化带向全世界。从一个农村穷苦女孩,逆袭为被央视新闻称赞的“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的“民间网红”,靠的正是水杉般坚毅的品质。她展现给世界的“世外桃源”般诗意生活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心血和付出。泰戈尔曾说过:“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要开启新的征程,就要在传承中发扬、在发扬中创新、在创新中辉煌,让“水杉精神”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永远高扬。

  如果我能做一棵树,我愿站成一株舒婷笔下的木棉,自强自立、不惧风雨。“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一场疫情,让各路“妖魔鬼怪”纷纷现形,也让各种暖心举动频频显现。曾在广州参与非典抗战的武汉女医生张旃写下现代版“与夫书”,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请战书上,她写道:“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张旃日夜兼程,持续奋战在一线;

  武汉一家餐馆的店主小姐姐,每天只睡四小时,亏本做将近千份盒饭,专门供给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

  疫情发生时,正在尼泊尔旅行的陈女士,得知老家口罩紧缺,立刻跑遍附近药店,扔了自己的随身物品来腾空行李箱,装了满满四大箱口罩带回国,免费送给医护人员和需要的人;

  一位河南女导游,组织她的“武汉护城队”,从泰国买足了40大箱防护服,人肉扛回国内,直接发往武汉……她们是“闪闪发光”的普通人,她们像木棉一样拼搏进取,像木棉一样绯红热烈,像木棉一样英姿壮魄。“木棉精神”给人以感动、憧憬和榜样,给人以热情、勇气和震撼,给人以不惧碾压的鲜活和生生不灭的希望。

  如果可以,我愿站成一棵树,坚守热爱的位置,守护足下的热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52ac1c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d.html

《抗击疫情的散文(最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