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歌整合

发布时间:2020-07-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李清照诗文选录
选录篇目:
一、课内:《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武陵春·住尘香花已尽》《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二、课外:《声声慢·寻寻觅觅》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婉约词派的“一代词宗”
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她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二、作品风格
李清照的词作根据不同时期的生活经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婚前和新婚期的生活经历;第二部分以婚后和南渡为主。因此,不同的阶段词作的情感也会随心境的变化而改变。
(一)李清照在婚前和新婚时期的情感与心境
李清照出身名门,家庭环境对她起了很正面的影响。父亲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做过太学禄,太学正,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惟其如此,李清照少了许多女子固有的礼教束缚,活泼开朗,有大方优雅的气质。这期间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活泼清新,语意隽秀,抒写了生离之愁、暂别之愁、个人之愁,有一种悠闲风雅的情调。冲破了以往花间闺怨词的樊篱,体现了其独有的价值。 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点绛唇•蹴罢秋千》最为典型。 (二)李清照在婚后和南渡的遭遇
公元1127年是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政治变化巨大的一年。金人的金戈铁马搅乱了
李清照平静幸福的生活,随着赵宋的命运一同南渡,政局的巨大改变使李清照不得不面对现实,民族危机直接影响到她的生活,她的爱国主义思想因此受到刺激而发生强烈的反映。1129年,李清照的丈夫——明诚病故,从此,李清照被迫走上了流亡的道路,她承受着国破家亡的痛苦,流落到江南,开始了凄苦孤寂的晚年生活。
时代和个人境遇的骤变很明显地影响了她词风的变化,从早期的明快俊逸、深婉清丽转变为缠绵哀婉、沉郁悲伤,演绎了她后半生孤苦,文如其人。如后半期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和《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所抒写的个人的不幸早与民族的灾难紧紧相连了,字字凄楚,动魄惊心,一腔幽怨,令人感动!
三、课内篇目
1.《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zen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1)兴尽:尽了兴致。
2)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争,怎样才能。 写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那些场景在她的脑海中一再出现,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艺术特色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 ,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名句赏析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意思是划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句中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1)纱厨:纱帐。 2)东篱:泛指采菊之地。 3)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4)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5)西风:秋风。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公元1101(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主题思想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艺术特色
上片写秋凉情景。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消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次三句从夜间着笔,先点明节令:“佳节又重阳”。随之,又从“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而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这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下片写重九感怀。首二句写重九赏菊饮酒。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
3.《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原文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
1)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 2)拟:打算。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135(宋高宗绍兴五年)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其时金兵进犯,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主题思想
本词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词人借春花凋落说自己青春不再,丈夫去世;又借双溪泛轻舟表达自己内心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 艺术特色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化虚为实的手法,表达女词人内心中,因种种不幸遭遇而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 名句赏析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意思是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忧愁。诗句运用夸张的比喻,说小舟载不动自己的愁思,把无形的愁思化作有重量的东西,化虚为实,愁绪本是抽象的,但诗人却用船都载不动,将其化为具体的事物,巧妙地表现了她愁情的深重。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

4.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原文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释
1)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2)天语:天帝的话语。
3 “我报”二句:意谓人生路长而时光渐晚,徒有诗才,志事难酬。报,回答。路长:意仿《离骚》上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灼《碧鸡漫志》云:李清照少时便有古诗名气,“才力华赡,逼近前辈。”但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其才华被扼制,不能有所作为,故说“谩有”。谩:徒,空。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
4)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5)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6)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写作背景
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
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 ,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根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就作于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主题思想
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艺术特色
词人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音调豪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四)课外篇目 1.《声声慢·寻寻觅觅》 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1)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2)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3)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4)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5)怎敌他:对付,抵挡。晚:一本作“晓”。 写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有人认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内容提要
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538cfd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f.html

《李清照诗歌整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