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发布时间:2020-06-21 05:14: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考察的题型:

一:汉字 小学阶段要求学会二千五百个常用字,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大部分会用,要掌握汉字的笔画名称、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学会三种查字方法,并能熟练地;

能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及课本中出现的多音字,改正词句中的错别字。其中重点、难点考察的是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错别字改正和。

解决方法:(以和改错字为例) (一)    一般采用音序查字、部首查字和数笔画查字三种方法,以哪一种为好,这要因字而定,一般说来,熟字查音序,生字查部首,没有部首用数笔画查。    要注意选择义项。给多义字定义项要从词的整体考虑,有时需联系上下文。

(二)改错别字 用错字,写错字是小学生在书面表达中常见的现象,它不仅影响学生的表达,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建议】    1、查找班级中常见的错别字,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错练习。

2、组织自改、小组改错字的活动,通过学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改错字的积极性和能力。

3、作业设计灵活多样,留出空间,让学生主动查找自己习惯性错误,真正达到不写或少写错字。

(三) 多音字:多音字是很多同学头疼的一大问题,下面是几个解决方法:

1 平常自己多动手,多,加深印象。

2、认真分析不同读音的意思,便于记忆。

3、记少留多的方法,对一些字词的读音多,但并不多用的,或者有固定用法的字,要记少留多,减轻负担。

二、词语 词语复习要做到能正确地读,写已学过的词语,理解学过的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能按要求给词语进生归类。其中理解词义、辨析词义、关联词的用法为重难点。

【理解词语】 理解词语的方法:

   1、弄清这个词语中,两个关键性的字的意思,然后考虑整个词语的意思。例“凝神谛听”这个词,其中“谛”是“仔细”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注 意力仔细地听”。

2、有些词不能光从字面上去理解,要注意它们的比喻或引伸义。例:“目瞪口呆”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惊讶的样子,而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

3、要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这茶叶的香味吓煞人。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前一个“煞”是“杀”的意思,后一个“煞”是“极”的意思。

  辨析词义的方法:

   1、要搞清词语的感情色彩。例:“团结”和“勾结”,都有一个“为了一个目的联合和结合“的意思。“团结”用于好的方面,而“勾结”用于坏的方面,指“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结合”。

2、注意运用的对象。如:“爱戴”和“爱抚”,前者用于党、领袖、英雄,后者用于老一辈对后代。

3、注意范围的大小。如:“辽阔”和“广阔”,都是指面积广大,但辽阔比广阔所指的范围更大。

4、注意程度的轻重。如:“喜爱”和“酷爱”,都有爱好某事某物之意,但“酷爱”比“喜爱”的程度重。

5、考虑词语搭配的习惯。如“提高水平”,“改进方法”,“改善生活”等。

关联词语复习指导   用关联词语的句子,一般都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而分句与分句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正符合我们表达的需要。因此,学会正确选用关联词语是非常必要的。

【常见的几种关系】   并列关系;

既……又……;

不是……而是……;

一方面……一方面……   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

既然……就……;

因此……之所以;

……是因为……   条件关系;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总……   转折关系;

虽然……但是……;

尽管……还是   假设关系;

如果……就……;

即使……也……;

要是……就……   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

是……还是……;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

不仅……还……   以上几种常见的关联词语,在实际运用时有一些是比较容易混淆的,如;

尽管……还是、不管……总…与…即使……也……,教学时不要仅从理性关系上让学生分辨,甚至记忆,而应着重通过具体的句例让学生读懂它们在句子中表达分句之间关系的作用。

三:句子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词按照语法规则构成的,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小学阶段,要求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能把话说(写)得完整、通顺、清楚、明白,并且比较具体生动。考察的主要方向是:句式转换、正确使用修辞手法和 修改病句以及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一:句式转换 (一)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 反问句变陈述句 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例: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改为陈述句: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二) 陈述句变反问句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例: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改为反问句: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难道我们应该让他们伤心吗? (三)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一般句式改为把字句或被字句,不仅是形式的改变,句子的意义也随之有所变化。改为把字句时,原来的主语(施动者)得到强调(放在最前边);

改为被字句时,原来的宾语变为主语(受动者),被放到了强调的地位(放在最前边)。

例如: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改成“把”字句:熊猫有趣的动作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

改成“被”字句:孩子们被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哈哈大笑。

(四)直述句和转述句的转换 1.标点:去掉冒号双引号,改冒号为逗号 2.双引号中的“我”改为“他” 如:张红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红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3.双引号中的 “你” 看句子中的“你”指谁→能明确就改为相应人名、人称→不能明确就改为“我” 如:叶一茜对周笔畅说:“《笔记》那歌你唱得真好,能教教我吗? 改:叶一茜对周笔畅说,《笔记》那歌周笔畅唱得真好,能教教她吗? 4.双引号中的“他” 看句子中的“他”指谁→能明确就改为相应人名、人称→不能明确就改为“我”。

如:父亲说:“我早已不管他了。” 改:父亲说,他早已不管我了。

5.双引号中有“这”改为“那” 如:周总理对何其芳说:“我今天要批这些文件。” 改:周总理对何其芳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6.双引号中有“来”改为“去” 如: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 改: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

(五)缩句和扩句 缩句 1 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 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 都可以缩去。

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例: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缩句:话包含着哲理。

扩句:加上修饰词是句子更生动。

例:花很美。

扩句:公园里的花十分的美丽。

二: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先要找出病因,然后再着手修改。修改时,注意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成份残缺、搭配不当、前后矛盾、重复罗嗦、不合逻辑、词序不对、形容不当。

例如:

不合逻辑  如: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因为“水果”包括了葡萄、苹果、梨等,不能平列一起,所以应该把“水果”删去。

前后矛盾 例:我的回家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回家作业要么是“基本上”做完(还有少量没做),要么是“全部”做完(一点儿都没有剩下)。又说是“基本上”,又说是“全部”显然是矛盾的,两种说法只能保留一种。

搭配不当 如: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把这个句子简缩后就可看出,“苏州是季节”,显然不通。只要改成苏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就通顺了。

三: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辨别句子的语气,分清句子结构,识别句子性质,从而正确了解句子的意思。

名称 符号 说明 举例 句号

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 记,才会写好作文。

顿号 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燕子、雁、布谷、夜莺都是定期迁徙的候鸟。

分号

表示一句话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屋子里,我是主人;

屋门外,蝉是最高的统治者。

冒号

用来提示下文 我在一本书中读到过:冬眠不是睡眠,和日历上的日月也扯不上关系。

问号 表示一个疑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小朋友,你们的暑假生活过得丰富么? 叹号 表示一句有强烈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愿你们在新学年中好好地学习语文! 引号 “” 1、引用对话或文章里一段文字。

2、表示反面或否定意思的词语。

3、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大娘说:“同志,谢谢你呀!”雷锋说:“谢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

  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

书名号 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文件、影片等名称。

今天,我读了《给颜黎民的信》。

破折号 —— 1、表示底下是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蝉的幼虫爬到地面上来,常常在圆孔的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方——一棵小树,或是一根灌木枝—— 2、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示声音的延续。

脱它的皮。

吃的不是白面包——黑面包能吃饱就不错了,菜只有鱼。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省略号 …… 1、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

2、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示尽。

3、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我跺着脚大声喊:“咳!这么冷,小心你的脚……”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四:阅读:

 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

一、划分段落层次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顺承式、并列式、并列式、并列式、因果式。

二、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

 划分文章段落,可以参考上述分层的几种方法外,段落大意的概括,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找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总起句;

有的在段尾,即总结句;

也有的在中间议论部分或人物语言中)。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概括。

 划分文章段落,可以参考上述分层的几种方法外,段落大意的概括,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找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总起句;

有的在段尾,即总结句;

也有的在中间议论部分或人物语言中)。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概括。

分别举列如下:

   1、《夹竹桃》一文中第3、4自然段合并成的段意就是在段尾:“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又如《秦兵马俑》一文中第二段的段首就有中心句:“兵马俑规模宏大”,就是这一段的段意。

2、《暖流》一文第二大段没有中心句,可根据主要意思概括为:“江主席来到南开大学阅览室,与青年学生一起吟诵诗词并谈论古典文学常话。”    3、《碧螺春》各段则可以小标题形式概括各段内容。a、久负盛名;

b、名称来历;

c、采焙情形;

d、品茶之趣;

e、茶漾春光。

三、写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1、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

   2、按所叙述的问题来抓文章的主要内容;

3、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写了五壮士接受任务;

第二段写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段写了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段写顶峰歼敌;

第五段写英勇跳崖。把这五段段意连起来,稍加整理,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写了五位壮士接受了上级交给的掩护群众的任务,有计划地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终于把敌人引上绝路,歼敌于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经过。

又如《颜黎明的信》一文叙述了这样几个问题:

   1、青年人该怎样读书;

   2、谈在上海看桃花;

   3、能不能把信发表;

   4、指出所署的是假名。

把这几个问题综合起来,稍加整理,可以这样归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鲁迅在信中谈了青年人读书要博采众长、博览群书、兴趣广泛,又谈了关于在上海看桃花和同意发信这个话题,最后指出寄信人所署的是假名。

五:作文  作文是字、词、句、段等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小学阶段要求会写简短的记叙文。做到思想健康,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会写常用的应用文:留言条、请假条、板报稿、日记、书信、通知及简单的读书笔记和会议记录等。要写好一篇作文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清题意。即要看懂题目的意思和要求   第一,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对象。

第二,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范围。

第三,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重点。

二、认真选材   选用哪些材料来表达中心,这就是选择题材,选材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与中心有关的就选取,与中心无关的就不采用。

第二,要选择熟悉的有意义的材料,使别人读了能受教育或有收获。

第三,题材要力求新颖,吸引人,避免一个模式。但也不能为“奇巧“凭空编造。

三、把事写具体   记叙事情或活动,必须将事情或活动写具体。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在动笔时,要把材料准备充足,对要写的事情作认真的回忆。其次,要重点写好一些重要的场面或过程。把它写得具体形象,整个事情就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不要停留在一般现象的记叙上。

四、有条理地记事   无论记事写人,都离不了事。认真写好一件事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

记叙一件事(或一项活动),要有条理。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清楚,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记叙下来。

一般来说,记叙的顺序可按时间的先后。事物的发展的顺序和地点变换、方位推移的顺序等来写。但有时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也可采用倒叙或插叙的方法。

五、怎样写好写人的文章 写人的文章,必须抓住所要写的人物的特点,具体描写他的外貌、行动、语言和心理活动,使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形象感人。

1、人物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衣着、姿态和神情等方面的描写。

 写人物的外貌要注意三点:

  第一,写人物的外貌是为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第二,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点,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就拿“眼睛”来说,千百万人就有千百万双不同的眼睛。

第三,写人物的外貌,要有先后次序。东一笔,西一笔,就没有条理了。

2、人物动作描写。

人的思想品质和性格是表现在行动中的。因此要写好人物,一是要多写他“做了什么“”和“怎样做的”。写人物的行动,既要仔细观察动作的全过程,又要观察整个动作是分几个环节进行的,分辨出动作的变化,这样才能将一连串的动作写好。同时还要用确切的词语,特别是动词来描写人物的动作,以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3、人物的语言。

 ⑴ 先写话是谁说的,是在什么场合,怀着什么心情说的,然后写说的话。

 ⑵ 说的话写在前面,然后交代这话是谁说的,以及说话人当时的心情、表情、语气等。

 ⑶ 先写说的话,然后交代这话是谁说的,以及说话时的心情、表情、动作等,再接着把话写完。

 ⑷ 只有说的话,前、后和中间都不交代这段话是谁说的,读者一看就明白。但这种对话形式多用于写两个人之间的对话(群众场合,七嘴八舌,不需要说明说话人时,也不用这种形式。)    4、人物的心理活动。

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反映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品格,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直接写出人物对事物的感受,表露人物的内心活动;

也可以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来暗示人物的心理状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5699db031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12.html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