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抑制通货膨胀 国际贸易与金融作业

发布时间:2012-09-06 18:12: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如何抑制通货膨胀

201113

摘要:通货膨胀简单看来就是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从没有这么深切地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美国经济衰退,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美元持续大幅贬值,石油、粮食、资源价格高涨……在享受到全球化带来利益的同时,中国经济正在越发深切地感受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我们要进一步分析通货膨胀以及它造成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的各方面原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既治标又治本的措施。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外汇储备;国际收支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它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1温和的或爬行的通货膨胀

  这是一种使通货膨胀率基本保持在2%-3%,并且始终比较稳定的一种通货膨胀。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每年的物价上涨率在2.5%以下,不能认为是发生了通货膨胀。 

2疾驰的或飞奔的通货膨胀

  疾驰的或飞奔的通货膨胀亦称为奔腾的通货膨胀、急剧的通货膨胀。它是一种不稳定的、迅速恶化的、加速的通货膨胀。在这种通货膨胀发生时,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达到两位数以上),所以在这种通货膨胀发生时,人们对货币的信心产生动摇,经济社会产生动荡,所以这是一种较危险的通货膨胀。

3恶性的或脱缰的通货膨胀

  恶性的或脱缰的通货膨胀也称为极度的通货膨胀、超速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一旦发生,通货膨胀率非常高(一般达到三位数以上),而且完全失去控制,其结果是导致社会物价持续飞速上涨,货币大幅度贬值,人们对货币彻底失去信心。

4隐蔽的通货膨胀

  隐蔽的通货膨胀又称为受抑制的(抑制型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是指社会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或潜在的价格上升危机,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政策,使通货膨胀并没有真正发生。但是,一旦政府解除或放松价格管制措施,经济社会就会发生通货膨胀,所以这种通货膨胀并不是不存在,而是一种隐蔽的通货膨胀。

5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总需求的增长而引起的商品平均价格的普遍上涨的现象。

6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指因商品和劳务的生产者主动提高价格而引起的商品平均价格的普遍上涨的现象。

7结构性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现象。在通货膨胀期间,需求、成本以及结构这三种因素同时起作用。

三、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1. 地财政制度和政策。目前中国很多地方政府靠出让土地,采用价高者竞拍制度,造成目前的地王不断出现土地价格不断攀升,政府是获取巨额资金。不动产房子资产泡沫是整个中国的通货膨胀根源,由于目前中国的大中型城市商品房是属于稀缺资源,市场有刚性需求,房地商资金链充足,在国务院出台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下,主要是限制房地产购买者措施,并没有实质对房地商影响,所以房地商并没有减价。政府的房地产价格调控实际上是无效,资产泡沫并没有戳破,只不过是赶走房地产“炒房团”投机。资产泡沫没有戳破,资本获利差需要消化,并定通过实体消费行业来消化泡沫。
2.过度乡镇城市化,在错误性认识指导下,认为城市化才能实现现代化,在外国资本和制造业微利时代下,很多民营企业撤出制造业资本,在房地产暴利利润驱动下,大规模进入房地产行业,很多地方政府粗暴征地,逼农民洗脚离田,造成农村农田几乎消失,大遍土地在当地官员大笔一挥下,化工厂厂房和商用房。由于中国地方政府过度追求工业经济和商品经济,忽略农业经济重要性,造成很多地方根本不发展农业经济,把农业作为边缘产业,财政上不支持和不重视,这为中国的农产品和粮食价格通胀打下坚实基础。
3.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没有形成新主导产业,来消化过剩资本,产生新经济效益,在没有新的投资渠道,过剩资本和投机资本撤离房地产,必定寻找投机目标,由于中国的农产品和粮食产业处于边缘状态,随人口增长,农产品和粮食减产,需求量大,所以大规模游资操纵农产品和粮食价格,谋求暴利,这为中国通货膨胀点导火索。
4.由于美国金融海啸影响,导致中国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倒闭,很多农民工失业返乡现象,中国政府对国内经济形势过度严重性认识,采取宽松货币政策,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实际是造成国内更加严重的固定资产投资过剩和工业生产过剩,很多资本没有实际是去拉动消费市场,而是过剩货币流入货币市场;特别是央行超发货币,银行大规模发放贷款,造成货币市场流动过大。
5.美国等发达国家输入通货膨胀。由于美国失业情况严重,通货膨胀过低,美联储已准备好在必要时采取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推动经济复苏和创造就业,使通货膨胀率回到适当水平。美国当局准备每月多印钞票1000亿美元。这对目前已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国无疑火上浇油。
6.中国的收入差距过大和社会贫富悬殊过大。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贫富差距从改革开放初期的4.5:1扩大到现在的12.66:1。电力、石油、金融等行业收入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高达10倍。根据世行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超过0.4为警戒状态,若达到0.6则属于危险状态。由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和内需不足,收入分配不合理,居民消费不断下降。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从80年代的62%下降到2008年的48.6%,贫富差距从改革开放初期的4.51扩大到现在的12.661。由于消费市场两极分化,一部分高收入人群对奢侈品极大需求,一部分低端消费人群消费总量下降,造成从事消费市场零售商通过商品提价来偿补经营成本和利润。
总之,影响中国的通货膨胀因素各种各样,并不是单一的因素造成的,所以建议中国政府对通货膨胀采取应对和调控措施,对通货膨胀成因应该清晰、客观分析和认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采取有效政策和措施化解市场自身缺陷无法调节和解决的通货膨胀恶疾。

这次通货膨胀肯定会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少的挫伤,势必会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个人认为影响主要有以下:

对国民经济产出和结构的影响。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解释: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它会使得国民经济产出减少,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引致失业。成本上升的重要体现是人力资源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对于制造业占半壁江山的中国来说,人力资源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必然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企业成本的增加必然又会减少企业的利润,而利润的减少又会使得企业减少产出,进而引致失业。但目前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对于经济产业结构急需转型的中国来说,不一定是坏事,相反我认为还会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极为之不合理,第二产业产值几乎占了三大产业产值总和的一半,与此同时,区域发展也不平衡。通货膨胀的出现,它帮助制造业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淘汰高污染和低效益的制造型企业,转型为发展高增值,高效益,低污染的第三产业,达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同时还可以逼使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迁移到劳动力成本廉价的中西部地区,这样既可可以帮助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产出水平,促进当地就业水平提高,又可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从产业结构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角度看,目前的通货膨胀还未必是坏事,它有可能会优化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对财富再分配的影响。通货膨胀对储蓄者或持有现金者是不利的。在物价水平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人们储存在银行的存款和持有的现金都等于在不断地贬值,它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都在不断地下降。因此,理性的人们会努力地寻找其它的投资渠道,将多余的空闲资金用于投资,以保证所持资金可以保值增值。在中国现阶段来说,投资渠道不多,也不成熟,无非只是可以投资股市、楼市和国债等主要的市场。在保值增值的需要和投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股市牛气冲天和楼市一片繁荣的氛围下,再加外资热钱极力炒作下,很多人都会从银行体系转移资金到股市和楼市中去,寻找更高的资金回报率。人们从银行体系转移出大量的资金到时股市和楼市,必然会带到股市楼市的进一步发展,但在现阶段中国的股市和楼市都不是发展得很成熟,尤其是股市。在缺乏信息优势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普通个人的投资行为注定是以失败告终。当股市和楼市一片欣欣向荣时,机构和外资热钱会早于普通投资者先入市,牟取更多的回报;当股市和楼市呈现一片恐慌,甚至陷入衰退时,机构和热钱会提前抽逃出资金,防止损失;最终的结果只能让普通的投资者损失惨重。因此,财富会从缺乏信息的普通投资者的手中转移到具有信息优势的机构和投资者。

面对于这次严重的通货膨胀,尽管中国政府已经利用各种手段调控,但今年以来发生的南方雪灾和四川大地震,都使得了调控效果变得微乎其微了。我个人认为还要从以下方面加大调控的力度:

坚决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中压在人们头上的一把利剑,是目前经济发展中最突出和最危险的因素,因此要坚决地压下通货膨胀。中国连续多年来都取得了巨大的贸易顺差,但也因此增加了银行体系货币流通过剩。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实际上代表着总需求的增加,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减少总需求,同时还可以提高银行利率,使企业更难以取得信贷,难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有效地遏制通货膨胀的恶化。

必要时要果断再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水平。目前中国的股市和楼市都处于水深火热当中,急需政府出钱救市或放松银行贷款限制,使得其可以走出困境,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一旦政府放松银行贷款限制,必然会进一步提高通货膨胀水平,与此同时,股市和楼市之所以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外国热钱在从中作梗。政府出面救市只会让外国热钱受益,同时热钱又会随时可能撤走,从而拖垮股市和楼市,并且使得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从这一角度来说,先治理通货膨胀优于政府出面救市。因此,与其政府出面救不确定性比较大的股市和楼市,不如专心的压下通货膨胀水平,必要时顶住压力,再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水平。

要继续维护油价和粮食价格的稳定。在全球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威胁下,国际石油价格已经突破了140美元/桶的历史新高,但中国国内油价水平还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在目前高通胀率的情况下,国家发改委必须要维护好油价的稳定,等到通胀好转时,再逐步放开油价,与市场接轨。今年以来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猛升,尽管目前中国有能力可以解决本国粮食供给问题,但在粮食价格猛升的国际背景下,政府还必须得稳定粮食价格。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

(一)阻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降低中国的国际竞争能力。中国经济已经是一种外延型的经济,技术的含量还不高,在国际上主要靠价格低廉来赚取微薄的利润。如今市场上的商品标签随处可见”MADE IN CHINA”。通货膨胀会得中国经济长期无法摆脱在国际分工中的低端地位,甚至有可能使得中国在与其他劳动密集型经济在争夺国际市场份额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那么我国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加重国家的负担。

(二)给投资和消费带来的巨大的不确定性。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非是由于市场的真正需求的上涨,而只是由于生产者的投机冲动或者消费者对价格进一步上涨的恐慌造成的。由于并不是每一个生产者都能掌握市场的全面信息,因此这种由不确定性带来的投机和恐慌很可能推动没有根据的进一步的投资冲动,而此时的消费也变得更加混乱。盲目消费,抢购风随之而来。

(三)使得中国的收入分配结构更加不平等从而影响人们生活。土地、资本和其他财产所有者可以在轮番涨价的通货膨胀中通过提高土地和产品的价格来降低通货膨胀损失,甚至在通货膨胀中获得一些收益。由于低收入民众只有工资收入,工资上涨的幅度永远也比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他们货币收入的实际购买力大大下降,即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导致生活水平的下降。

三、应对通货膨胀的措施

(一)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来减少总需求,降低物价水平;提高利率,收缩信贷,缩紧银根,减少市场的流动性;提高贴现率提高准备金率和减少信贷总额;同时,现阶段人民币升值预期比较大,热钱会想方设法进入中国,如果热钱的流入只是套利,损失的只是汇率。那么对于货币需求没有影响。但是如果热钱涌向房地产等行业,就会增加货币流通速度,拉动货币需求。我国政府需继续加强资本管制,防止热钱涌入;并且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让其快速回归均衡汇率。否则,货币政策会失效。

(二)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人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若一味控制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给,将影响经济增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而前功尽弃。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人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三)加强金融特别是特定经济部门的监管。虽然在目前的金融自由化大趋势下,各国提倡金融以及经济自由化,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中不稳定性因素多而复杂,并且我国刚刚彻底的实现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因此,我国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在取消一些不合理的金融、经济管制的同时,也应该通过不断完善的法律以及通过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强监管。总之,中国整体的宏观调控应当全面考虑各种经济政策目标的成本和收益,在综合排序的基础上权衡利弊。由于通货膨胀会导致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紊乱,并产生巨大的再分配效应,其中利益受损最严重的是中低收入阶层。因此,应坚持反通胀的目标,需要在充分考虑这些牵制力量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妥善决定反通胀政策措施的力度,精确制导。

参考文献:

[1]诸建芳.要素价格重估下的温和通胀[J].新财富,2008

[2]刘崇献.当前国内通货膨胀的特点及原因.价格与市场,2008,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59b24c90508763231121236.html

《中国如何抑制通货膨胀 国际贸易与金融作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