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

发布时间:2013-06-25 17:53: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诗两首

总第74课时

教学内容:语文苏教版国标本实验教材第八册P122126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解、一道、遥、应”。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小儿垂钓

二、教学重点:

1、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

2、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3、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三、教学难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小儿垂钓》,丰富古诗积累。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准备: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居士、醉吟先生。白居易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29岁,进士及第。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两人订交,约始于此,后在诗坛上齐名,并称元白。元和六年,白居易因母丧居家,服满返京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率先上疏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司马。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元和十三年,改任忠州刺史。十五年,召还京,拜尚书司门员外郎,迁主客郎中,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因国事日非,朝中朋党倾轧,屡次上书言事不听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任,出为杭州刺史。后又做过短期的苏州刺史。在杭州时,曾修筑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顷;并疏浚城中六口井,以利饮用。离苏州日,郡中士民涕泣相送。

 白居易一生留下近3000篇诗作。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花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著名论点。白居易生前,曾对自己的诗文进行过几次编集,初名《白氏长庆集》,后改名《白氏文集》,共收诗文3800多篇75卷、抄写5部。唐末动乱,抄本散乱,又经辗转刻写,已非原貌。现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刻本,71,收诗文3600多篇。

注释

1、艇:轻便的船。

2、解:懂得。

3、浮萍:池塘里的水草。

4、采:摘取;收集。

译文天真无邪的小娃娃独自撑着一艘小船儿,悄悄地划到荷丛中摘了许多白莲蓬回来。兴高采烈得都不知道隐藏起自己的身影,满湖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浪。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可信。整首诗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小娃娃瞒着大人偷偷地划着小船去采莲,采到白莲后他高兴坏了,兴奋得竟忘记了自己是瞒着大人偷偷去的,公然大摇大摆地划着小船跑回家,在湖里清晰地留下了他小船经过的痕迹。诗人把一个充满童趣的画面和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娃娃形象写得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胡令能:唐朝贞元、元和间人。早年曾为一手工匠,少为负局锼钉之业(修补锅碗盆缸的手工业者),人称“胡钉铰”。因居列子之乡,故常祭祀列子,喜欢《列子》,又受禅学影响,隐居莆田。事迹略见《唐诗纪事》。 其诗传世仅四首,见于《全唐诗》。

赏析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目前。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当路人问道,稚子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全诗从形神两方面刻划了垂钓小儿栩栩如生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唯恐怕鱼儿被吓跑他不敢大声应答。

诗句改写一天早晨,9岁的小牛娃一起床,脸都没顾得上洗,头也没梳,就急急忙忙地拿起头天晚上准备好的钓鱼工具,向河边飞快地跑去。

 小牛娃高兴地来到了河边一看,河水很深、很绿,上面还有美丽的荷花呢!

 小牛娃侧着身子,坐在了莓苔上。河边的草很高,把他的身子遮住了,只露出了一个小脑袋。

 小牛娃在鱼钓上装好鱼饵,把鱼钓向河里一甩,只见鱼钓地一下沉入河中,鱼漂静静地浮在水面上。小牛娃目不转睛地盯着鱼漂。可是鱼漂一动不动。小牛娃把鱼钓提起来,又放了一些鱼饵,再甩出去。

过了一会儿,鱼漂还是一动不动,于是他又提起鱼竿,在鱼钓上又放了一些鱼饵,再把鱼钓甩出去,静静地等啊等。不一会,只见鱼漂在水面上动了一下,他全神贯注地盯着鱼漂。正在这时,一位过路人向他喊道:小孩子,去张大人家怎么走啊?小牛娃急忙向他摇了摇手,意思是说:别大声说话,我正在钓鱼。这时,小牛娃把鱼竿猛地向上一挑,一条大鲤鱼被钓了上来。

 他把鱼放到鱼篓里,收拾好鱼具,高高兴兴地向那个问路人走去,一边走,一边说:是去张大人家吗?我知道,跟我走吧。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同学们以前你们学过哪些与池塘或荷花有关的诗句呀?

*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唐*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揭题 :《池上》。(板书诗题:池上)

读了诗题,你知道诗歌是些什么的吗?(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3、学生齐读题目。

4、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你知道古诗的作者是谁?——白居易。谁给我们介绍这位大诗人?

2)教师小结,见材料。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2)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小娃娃瞒着大人偷偷地划着小船去采莲,采到白莲后他高兴坏了,兴奋得竟忘记了自己是瞒着大人偷偷去的,公然大摇大摆地划着小船跑回家,在湖里清晰地留下了他小船经过的痕迹。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借助多媒体,弄懂诗意。

1)欣赏池塘美景,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艇:轻便的船。

、解:懂得。

、浮萍:池塘里的水草。

、采:摘取;收集。

译文天真无邪的小娃娃独自撑着一艘小船儿,悄悄地划到荷丛中摘了许多白莲蓬回来。兴高采烈得都不知道隐藏起自己的身影,满湖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浪。

3、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到的画面。

3、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4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六、板书设计:

偷采 白莲回

池上

不解  浮萍开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古诗——《池上》,让我们闭起眼睛,边想像画面,边背诵古诗。

二、教学新诗:

同学们,唐代有一位诗人胡令能,年轻时当过修理铁木器的工匠。他爱写诗,写诗出名后,远近的人还叫他胡钉铰。有一天,他来到乡村迷了路,四下张望,终于发现了一个小孩。他想向小孩打听路怎么走,可是小孩在干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诗——《小儿垂钓》。

板书课题,指名读,纠正错误读音。

分别讲讲小儿垂钓各是什么意思? 谁来说一说?(小孩子、钓鱼)

同学们你们谁跟父母去钓过鱼呀怎样钓鱼(指名学生说一说)

那么怎样才让鱼上钩呢(最好让鱼杆长一些……

为什么?(不让鱼知道有人要捉它,钓鱼还要有耐心,不能三心二意……)

谈话:老师这里有一幅图,(微机出示)你能看出是谁在干什么吗?

(一个小孩在河边钓鱼,一个老伯伯在跟他招手,小孩在摆手)

你能看出是什么时候的事吗?从哪里看出来的?(是古代的事情,从服装上看出来的。)

那时侯有一位大诗人看到这一情景,颇有感触,写下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小儿垂钓》。板书并齐读课题。介绍:这位大诗人就是唐代大诗人胡令能。

(二)释题:

读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释的?(微机出示“小儿垂钓”的画面)指名说说哪是钓鱼杆,哪是鱼线,并引导学生理解“垂钓”的意思。“小儿垂钓”是什么意思?

(三)学习课文

微机出示诗文。

1、看诗,听录音。

2、学生自学,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3、学习前两句诗的意思。

边读诗句边看图。

小组讨论:

什么样的小孩在钓鱼?

“学垂纶”是什么意思?

小孩是怎样坐在河边学钓鱼的?

“草映身”是什么意思?

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

指导朗读,边读边看图,边想象诗中的情景,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4、学习后两句诗的意思。

①(微机出示后两句诗)指名读后两句。

问:小男孩正在专心钓鱼的时候,谁来了?(微机出示一位老人朝小孩走来的画面)

他来干什么?(问路)诗中哪个词是写问路的?(借问)路人可能问些什么?(同桌讨论后回答)

看,小孩是怎么做的?(微机出示小孩摆手的画面)⑤他为什么摆手?“遥”是什么意思?

从哪看出他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路人的脚步声;问话声;小孩的回答声。)

“应”是什么意思?(回答)

师小结:小孩既怕老爷爷的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的回答声把鱼吓跑,他一门心思用在了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的态度怎么样?(很专心;很认真)

指名学生表演。一人扮路人,一人扮小孩(体会小孩紧张的心情)

指导学生看图朗读,读出小男孩紧张的心情。

小孩正在专心致志地钓鱼,行人匆匆走来向他大声提问,他心里会怎么想

(这么大的声响会把鱼儿吓跑的。千万别再叫喊了,不然我就捉不到鱼了。我应该做个手势让行人不要再叫喊了。)

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对行人做什么手势?(请学生边演示,边说说手势的含义)

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个小孩做的是什么手势

大家说得非常对。这位乡村小男孩十分机灵,他陶醉在垂钓乐趣之中的时候,还不忘帮助别人,真是十分可爱。老师想,同学们也愿意像这位小男孩一样处处乐于助人吧。

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师: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专心致志学钓鱼的情景,很富有儿童情趣,谁能谈一谈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后两句呢?

板书 样子 姿势

神态 表现 专心致志

总结全文:诗人抓住了小孩钓鱼时所表现出的某些特点,用通俗易懂得诗句,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的形象,诗中有动有静,情景交融,使人倍感亲切,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大声朗诵这首诗好吗?

1、朗读全诗

2、回顾方法:我们怎样理解诗句(读诗→释词→调序→解句)

板书设计:

小儿垂钓

样子 蓬头稚子学垂纶,

姿势 侧坐莓苔草映身。 专心致志

神态 路人借问遥招手,

表现 怕得鱼惊不应人。

巩固练习

1、形近字组词

钓(  ) 稚(  ) 遥(  ) 钩(  ) 准(  ) 摇(  )

2、多音字组词

3、读下面诗句,先解释划线的词语,再解释诗句意义。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背诵《小儿垂钓》

教学反思:

孩子的灵魂嫩如面粉团,不当心碰它一下,你的指纹就印在他的灵魂深处。随着他的年龄增长,那指纹就发展成脑组织纹路,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从细微之处塑造儿童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到底是招手让路人走进些,还是让路人不要打扰自己,这个问题的讨论正是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动作出发,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同时结合行为规范的准则,引导学生养成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好品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732a1b0f524ccbff1218444.html

《古诗两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