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人生“相对论”

发布时间:2021-05-08 09:56: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爱因斯坦的人生“相对论”

“大”“小”论:没有边界,只有探索

爱因斯坦科学研究的领域,小到量子,大至宇宙。天地之间,他如一 束光,将思想的光芒深入浩瀚的宇宙和微小的量子, 照亮了物理学探 索的前行之路。

时间和空间,我们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在面对,对一般人而言,从不 需要为时间和空间问题操心, 但爱因斯坦不一样。 他对时空的兴趣自 小而生、终生探求、乐此不疲。还在四五岁的时候,爱因斯坦卧病在 床,爸爸给了他一个罗盘。 罗盘小磁针竟然听任一种看不见的东西 (场) 摆布,这与平日里通过接触而起作用的力学方法完全不同, 这种神秘 的力量让爱因斯坦激动得浑身颤抖。 后来,爱因斯坦终生致力于用场 论来描述自然。引力是时空结构的弯曲, “一只瞎眼的甲虫在弯曲的

word/media/image1.gif

光线弯曲”这个概念,他预言了从遥远恒星发出的光经过太阳附近的 强引力场时弯曲的程度。追赶一束光会是什么样子? 1895 年,年仅 16 岁的爱因斯坦就在想象如果自己与一束光并肩前行,会发生什么 情况。 10 年以后,他以研究论文回答了自己的提问,成为一名真正 的“光束骑士”。

“非”“常”论:蔑视权威,敬畏规律

爱因斯坦的卓越之处在于他是一个孤独者、 反叛者和不循规蹈矩的思 想者。他对自然规律充满敬畏,但面对权威,犹如逆道而行者,显得 那么反叛;他深切关怀人类,相对热闹的世俗者,他显得那么孤独。 在“非”“常”之间,他如一个神,缔造了科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神 话。

在爱因斯坦的个性中, 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不愿意屈从权威。 他最大的 思想激励来自一个学医的学生塔尔穆德。这个“家庭教师”带给 10 岁的爱因斯坦一套配有插图的《自然科学大众丛书》 、一本几何学教 科书,并向他推荐康德,介绍哲学。这套由 21 本小书组成的丛书是 亚伦·伯恩斯坦写的。“这套书我是目不转睛一口气读完的。” 与自然科学和哲学的亲密接触, 培养了爱因斯坦对一切形式的教条和 权威的反感。“盲目地迷信权威是真理的最大敌人。 ”“一个人只有在 年轻时才能发明真正新颖的东西。 后来他越来越有经验, 越来越著名 ——但思想越来越僵化。 ”爱因斯坦后来还发表了一条极有启发性的 言论:“为了惩罚我对权威的蔑视,命运把我自己变成一个权威。 ” 对于任何可能束缚其自由的事情, 爱因斯坦都退避三舍。 他是冷漠超 然与渴望友谊的矛盾体, 他的超然态度甚至反映在他的婚姻和爱情上。 一旦担心可能失去某些自由,他就竖起盾牌。 “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 过客,我从未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

我最亲近的人。”他年轻时与大学班里唯一的女同学米列娃因志同道 合而结婚育子,临近中年时又因双方无法彼此理解或者说主要由于爱 因斯坦处理个人事务时缺乏耐心而分手。 爱因斯坦转而与大他好几岁, 处处容忍他的表姐爱尔莎结婚。 他不擅长理解别人的处境, 哪怕是他 的妻子,没有能力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的感情生活着想。 对妻子米列娃, 他是爱恨交加。他的朋友评价,他不会真正受到伤害,他的生活充满 了淡淡的愉快和冷冷的情感, 他的温文友善完全是不带感情的, 这些 东西似乎来自另一个星球。

但这一切并不妨碍爱因斯坦对人类的关怀, 这种关怀集中体现在他的 和平主义思想和行动中。 20 世纪 40 年代末,他为倡导建设一个全世 界统一的政府组织、有效控制核武器而不遗余力,堪称一个“世界公 民”。当他越来越看到国际化和控制核武器的努力行将失败时,有人 问他下一次世界大战会是什么样子,他回答道: “我不知道第三次世 界大战会用什么武器, 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肯定是用——石头! ” 晚年,他更加热情地扶持年轻人: “我认为上了年纪的人已经没有什

么可以失去的,他们应当站出来为受到更多约束的年轻人说话。 ”

“动”“静”论:若想平衡,唯有运动

爱因斯坦既不单调无趣,亦非性格保守的学究,而是一个精力充沛、

魅力十足的人。他风流倜傥,卓尔不群,神采奕奕,风趣幽默,有一 头乱蓬蓬的头发,打扮不拘小节,常常妙语连珠。他在 19302

5 日致小儿子爱德华的信中说: “生活就像骑自行车, 要想保持平衡, 就要不断运动。”

在动与静之间, 爱因斯坦如一个轮子, 在不停歇的运动中保持了思想 和生命的平衡。爱因斯坦的基本信条是,自由是创造性的源泉。爱因 斯坦终生都保有孩童般的直觉和敬畏, 从未对自然现象的魔力失去好 奇,这使他的思想永远处于探索探究之中。 与一般科学家从具体至抽

象的思维路径不同,他的科学成就很多源于他的天才思想,从“思想 试验”起步。“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只是极为好奇罢了。 ”在爱 因斯坦看来,好奇心的最大价值,在于它创造了可以进行质疑的心灵, 使得我们能够欣赏宇宙。 “我们生来就面对着许多伟大的奥秘,在它 们面前,我们永远都是一些好奇的孩童。 ”

在工作和兴趣之间, 爱因斯坦也保持着优雅的平衡。 他是一个天才的 小提琴演奏家:“莫扎特的音乐是如此纯净甜美,在我看来,它映衬 出宇宙的内在之美。”对爱因斯坦来说,音乐不仅仅是消遣,而且可 以帮助思考。 在因个人事务陷入困境时, 科学和艺术成了爱因斯坦的 慰藉,“因为它使我从泪水的苦海中无怨无悔地升至宁静之地” 。科学 和艺术所带来的愉悦将他从痛苦的个人感情中解脱出来: “把人们引 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 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 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 ”193012月爱因斯坦重访美国,参观纽 約河边的教堂时,教堂将一尊爱因斯坦的全身石像与其他 12 位大思 想家并列,爱因斯坦问: “在所有这些历史人物中,我是唯一在世的 人吗?”在得到肯定答复后,爱因斯坦说: “那么在我的余生中,我 一定要非常注意我的言行。 ”

在罹患动脉瘤之后,面对手术与否,爱因斯坦平静而超然: “人为地 延长生命是索然无味的,我已经尽了我的责任,是该走的时候了。我 会走得很体面。”1955 4 18 日,动脉瘤破裂, 76 岁的爱因斯坦 离开了这个世界。按照他的遗嘱,当天下午即火化,并将骨灰撒入特 拉华河,以免他最后的安息之地成为众人膜拜的场所。 他就像一个普 通的人,哭闹着来,安静地去,静静地守护着这个星球,牵动着后人 的思念,就像探测到引力波时引发的喧嚣,人们自然而然想起他,并 向他致敬。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81cc3d158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0d.html

《爱因斯坦的人生“相对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