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黑夜的眼睛的存在 - 诗人北岛

发布时间:2019-08-15 09:39: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作为黑夜的眼睛的存在——诗人北岛
作者:何祝青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07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当代朦胧诗方兴未艾的时期。朦胧诗以其炙热的情感发出了诗人们对于过去黑暗的反思,对于国民性的批判和对于未来的希冀。这批朦胧诗人中,北岛是一个代表性人物。在他代表性诗作《回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如同黑夜眼睛一般存在的诗人的反思、批判和期望。

        关键词:北岛;回答;批判;希冀

        中图分类号:I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023-01

        

        诗人是一种特殊的人,现代朦胧诗人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从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顾城的《一代人》到江河的《纪念碑》。在更普遍的观念上,朦胧诗人被更多地看做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有着文革、知青的经历,并通过一系列琐碎晦涩的意象来含蓄的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独辟一径。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角度对动乱时代的苦难历史和人性的沦丧进行批判,进而表达出对于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和憎恶,并进而彰显和高扬个体的价值意义。这其中,我选了北岛作为探讨对象。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如果说朦胧诗人,是作为了黑夜使者的存在,使命就是寻找光明,那北岛就是黑夜的眼睛,在个体生命中探究和希冀着那片光明。

        以《回答》为例,北岛诗中的悲愤、沉郁和暴烈,在这首诗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当代大多数朦胧诗人和北岛一样都经历过中国社会大起大落,经历过贫穷、专制、乱世和变革。北岛在这首诗中廊括了极其阔大的情感,这是关于个人的,更是关于国家的。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北岛振聋发聩的呐喊,在文革时的中国社会,带给了当时读者前所未有的震撼,这是颠覆性震撼的。不啻受到一场八级地震!舒婷这样评价道。柏桦把它称为可怕的诗,更说道它带给了我父亲般的震撼。我们无法从字里行间来判断和定位诗人究竟带着怎样情怀来看待和解读那时的社会。和笔是一个文化者和清醒人记录历史的专利。绳索身影是诗人的无奈,但更是证明人性勇气的所在,他坚决的来到这个时代,听取着时代的回音,记录着公正与否,昭示着人类的希望和期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8dbaaf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2c.html

《作为黑夜的眼睛的存在 - 诗人北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