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说课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23 08:28: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教学设计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说课教案

一、说教材

(一) 此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定风波》是必修四第二单元的阅读教材。这个单元学习宋词,宋词从整体上可分为婉约和豪放两个流派。本词即为豪放派大家苏轼的代表作品。文本中通过对出行遇雨这一件小事的描写,表现了词人旷达超逸的胸襟,并表达了词人坦然面对人生的风雨,不畏坎坷,宠辱皆忘、超乎物外的旷达的情怀。在学习文本时,我将引导学生学习苏轼在困难坎坷面前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因为这首词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审美价值,也具有极高的精神审美价值。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会加深对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词风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苏轼及其创作;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继续学习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词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指导学生学习鉴赏古代诗词的方法: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词人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乐观、豁达超脱的胸襟;体悟词人“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哲理;反观自我,塑造健全人格,正视人生旅途上的“风雨”。

  (三)教学重点:

学习诵读、鉴赏古诗文的技巧

(四)教学难点:

1、通过诵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2、教育学生学习词人积极乐观、豁达超脱的胸襟。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诵、背诵、默写,培养学生欣赏宋词的基本能力,提升自身的学习情趣和人文素养,本课在教学时我将采取诵读指导法、问题教学法、点拨教学法和比较教学法四种形式。

理由:学生在诵读时,在诗歌的语气、语调和节奏方面,应给予一定的知道,这样能更好地体会苏轼在词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设计问题时,将会通观全篇,逐步引导,逐渐深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词的语言比较凝练,词的创作经历过一个由形式到内蕴的过程,所以针对有些问题,需要适时适当的点拨。再设计练习题目时,我将蒋捷的《虞美人 听雨 》首词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其中情感的区别。

、说学法

1、朗读与背诵相结合的方法

理由:诗词贵在吟诵,通过充满声情的反复的朗读,可以触发学生的的情感体验,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体验”的平台。从而进一步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2、独立思考法

理由:设计问题时,应考虑有一定的梯度性,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讨论,有些简单的或稍难的,能够独立完成的,则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

3、合作探究法

理由:本班学生思想活跃,部分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学生间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的风气较浓厚,但学生普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心理的了解相对较少,故在学法上仍需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究。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佛说,修五百年方能同舟,修一千年才能共枕。他在他的千年里倏忽而过,我在我的千年里苦苦修行,虽然我不知道在这千年的轮回中,有多少人曾经如我一样地期盼过,但我仍愿意倾尽我的全部虔诚来祈祷:来生让我嫁给苏东坡,嫁给这个上帝唯一的骄傲。

梁衡——《来生嫁给苏东坡》

这个生活在现代的女子,深深地被苏东坡所吸引,那么东坡到底有着怎样的情怀呢?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大文豪,走进他的《定风波》。

(二)二预习检测,出示学习目标。

1、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同时,词也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 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 ,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从长度分 59字以下)、 59~90)和 91以上)。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

2、词的分类按风格可分为 派。

3、注音

同行( 吟啸( 料峭( 一蓑烟雨(

4、字词释义

芒鞋:

吟啸:

料峭:

向来:

5、出示学习目标

1)、继续学习古诗文的诵读技巧并能背诵这首词。

2)、能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

(三)诵读指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四)信息筛选

阅读本首词,思考问题

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明确: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2、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 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五、合作探究: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讨论明确:雨骤风狂。

2、“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

讨论明确:闲适、坦然的心态。

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讨论明确: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4、过片到“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讨论明确:

⑴阳光总在风雨后。

⑵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⑶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⑷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讨论明确:

⑴“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⑵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五)艺术手法

1、写眼前景,想心中事,异质而同构。

2、若即若离,隐喻寄托。

3、以小喻大,言外无穷。

(六)拓展对比阅读

《虞美人 听雨 》蒋捷

七、学有所得,思有所获

1、谈收获:畅谈本课学习收获,可总结所学,可简谈感悟等等。

2、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了解苏轼及其作品《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写作背景,赏析该词,感受到了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大家要学习词人积极乐观、豁达超脱的胸襟。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了一片晴空。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921b32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6.html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说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