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隶书基本知识要点

发布时间:2020-05-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汉隶的特征
(一)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汉隶大多是写在竹简上的,为节约竹料,减轻「书」的重量,方便阅读和携带,需要在狭长的简面上容纳更多的字,于是笔划上下紧缩。又为了要使字迹清楚,所以点画左右分展,以尽量利用简面的宽度(简书多为一简一行),这样就形成了隶书内紧外松,左右分展,形体扁方的特征。 (二) 变圆为方,变连为断 篆体的字框呈「○」形;隶体以方折为主,提按分明,或有圆转,也含有方意,字框呈「□」形。篆书圆转的拐弯,在隶书中变为直线的方折,这是汉字书写速度加快的必然结果。因为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近,再者直线较弧线易于书写。篆书中不少连贯的笔画,在隶书中每断为短画。 (三) 欹侧之势,变化之妙 篆书「取力弇气长」笔势缓慢且多对称之体,呈现出端庄静穆之美;隶书「取势险节短」奋笔短速,流露出欹侧变化之妙。即使是全包围结构的字,如「固、国、圆」之类,隶书也要采取独骏一角的手段,来打破篆书的圆润均衡。
(四)独奋一笔,摇曳生姿 最具隶书特色的笔画是集「蚕头」「雁尾」于一身的波画,其次是具有波画某些特征的掠(撇)和磔(捺)。掠尾之形近似「蚕头」,磔尾即雁尾,磔的形状酷似斜置的波画。波、掠、磔因具有浓厚的装饰性和抒情味,而成为独奋一笔的对象。所谓独奋一笔,是指在一个字中,特意突出某一笔道,将它写得格外雄建超拔。只要其它笔画安置得当,独奋一笔非但不会破坏字的整体均衡,反而能形成点画的鲜明对比。而体势得摇曳多姿,又可获得于不平衡处取平衡,险绝中见平正的艺术效果。
(五)笔法复杂,点画众多 隶书作为由篆及楷的过渡字体,它的笔法和点画,比篆书多而比楷书少。篆书只有点、直、弧三种笔画,且粗细相同,缺少变化,被称为「一笔书」。隶书的行笔加大了提按的幅度,丰富了快慢节奏,由此形成许多不同型态的笔画。

二、汉隶的口诀
(一) 苍劲古拙:隶书的装饰性强,线条要朴拙典雅,刚劲有力,富于变化,笔势要雄伟厚重,切忌圆滑板滞。
(二) 如龟如鳖:隶书的字形要像龟鳖那样扁。
(三) 横平竖直:横画要像水平线那样平,竖画要直如绳,但是又要有起伏动宕,不可僵硬。 (四) 左波右磔:撇画的运笔由高到低,到结尾处又再高,像波浪似的。捺画的捺角像切肉的姿势。 (五) 蚕头雁尾:是隶书中主要横画的装饰,在开头处设蚕头,结尾处设雁尾。
(六) 雁少双飞:设雁尾是纯粹为了装饰,多了反而不好看,一个字中,只有一笔横画设雁尾。 (七) 蚕不二设:和上同。(也有“蚕无二色”之说)
(八) 笔必三折:隶书运笔时,欲右先左为一折,行笔至尽头处为二折,回锋收笔为三折。这样的线条才会苍劲有力。
(九) 点画俯仰:每一笔画要互相顾盼,彼此呼应,这样的字形才会体势多姿。 (十) 斩钉截铁:隶书的笔画清楚、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
隶书在中国文字演变上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它变自篆体,由圆易直,渐趋简易,下启行、楷,使中国文字逐渐定型。隶书在中国书法史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左右伸张的横势结构,突显了隶书的结构美学,也深深影响了后世书家的风格。所以研究中国文字,不能忽略隶书的关键地位;研究中国书法,也不能忽视隶书的深远影响。因之,学习隶书,既能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对中国书法也能有深切的认识,而且隶书不若篆体的难识难写,接近楷书,其结构重心低,很容易掌握,是很值得推行的书法字体。


隶书的笔画与写法
隶变后的字,与篆书相比,就是具备了鲜明的点画持征。笔法有方有圆,方圆并用。 (横画

横画是隶书中有特色的笔画。往往以“横飞”为美。隶书的横画有两种,一为平横,一为波横。有方笔圆笔两种。


(1平横是指横呈水平状,一般逆锋起笔,折笔中锋运行,回锋收笔或露锋收 笔。平横有凸形、凹形和基本平形。

(2波横是波笔的一种,是指横画具有俯仰之态。一般逆锋起笔,折笔重顿,形成蚕头,然后提笔运行,至收笔处顿挫出锋,形成燕尾。亦有蚕头小燕尾大的现象。波横一般要写得厚重圆润,蚕头、燕尾都要饱满,横中略向上弯。

(竖画
竖画在隶书中只是普通的一个笔画,这个笔画承篆成分较大,即多数为圆起圆收。有些竖末端较尖,亦不属楷书悬针竖,而是写时自然收结。隶书的竖一般均为逆锋起笔,中锋徐行,藏锋收笔。竖画在隶书中有三种形式:中竖,向左弧竖,向右弧竖。也有方笔,即逆锋起笔,向左上角切,折笔下行。虽然竖画在隶书中不如波画有特色,但书写时同样不可轻视。

(1以坚代撇
隶书中有一种情形值得注意,即以竖代撇现象较多。主要表现在书写楷书戈钩的短撇上,如“或”第七笔,“威”第八笔,“咸“第八笔。

(2竖点
隶书中的点大多是由竖充任的。


(撇画
撇画又称掠画,是仅次于波画的又一重要笔画,它在隶书中变化很多,除了长撇、弯撇,还适用十一些左旁的竖画(竖撇。隶书中的撇笔无论怎么变化,书写时均应起笔有力,沉着刚劲,忌轻飘。
(1长撇
这是隶书中最基本的撇。一般逆锋起笔,内右向左倾斜行笔,整体弧度不大,藏锋向上收笔,它与后来楷书的长撇基本类似。

(2弯撇
这是隶书中常见的撇,胃比后弯如半月。一般为逆锋起笔,或竖行—半向左下弯行,或直接弯行,弧度呈45°角。

(3竖撇
这是一种将左旁竖画进行艺术美化的做法。起笔如竖,行至一半,向左上弯行,至末端向上微挑旋即回锋收结。

(4横撇
这是一种基本无弧度的撇,在隶书中常用于字头呈外展状。只是起笔处稍向心上抬。一般逆锋起笔,转向左行,至尾处向上回锋收笔。

(5短撇
逆锋起笔,由右上方向左下运行,回锋收笔。


(捺画
捺画是波笔的又—形式。是造成隶书气势的重要笔画。隶书中的捺画与波横写法近似,均为蚕头燕尾状。只是波横平出,捺画逆锋起笔后,向石下倾斜行笔,至捺角处稍顿向右上提笔出锋。

(钩画
隶书中的钩画有时易和撇画混为一谈,原因在于钩锋并不明显。钩颈部分过长,并不像楷书的钩向上翘拔,出锋犀利。隶书的钩画由于多带波笔痕迹,滑行出钩,因此书写时应走笔慢—些。 (1坚钩
有左向竖钩,右向竖钩两种。起笔如竖,行至出钩处向左(或向右滑行,回锋收笔,钩圆而不挑。其小左向竖钩往往成为隶字中的主笔 如“事”、“于”。

(2弯钩
这种钩与楷书的钩近似。出钩前折笔顿驻,然后向左上方提笔挑钩出锋。

(3撇钩
这是一种近似撇的钩。起笔如撇,行一半时滑行向左出钩,钩身略弯。

(4钩画的变化形式

(折画
折画在隶书中是很简单的,主要指两种笔画接合处,笔法较为随意。一种为内折,一种为外折。
(1内折与外折
内折就是横笔写完后,向右上方提,然后折回向内写,竖呈内弯,有明显的折肩,如“己”、“史”。

外折承继了篆书的折法,横笔写完后直接折下,折角是圆的,折后竖向外稍弓,如“蜀”,有些外折两笔写成,虽断意连,如“官”。

(2折画的变化形式
隶书中的折画变化很多,出于它承继篆书,许多折画不像楷书那样有规可循,多为带有图画的随意行为,因此书写时还要多临帖。

(点画
点画在隶书中处于发展状态,多利用其它笔画如横、竖、撇、捺来代替。真意思的是,隶书中的点没有楷书中的基本点——圆点。






隶书部首、偏旁练习六十种

隶书结构的变化四十种
一、横平竖直
横画平稳,竖画正直,整个字既要平直,又不失生动,笔画力求平而不僵,直而不硬。写出和谐匀称、端庄整齐、生动活泼的优美之感。

二、蚕无二设
隶书中的波捺之笔处于主笔地位,然而使用较严格,一个字中不允许出现二个以上的蚕头,在书写时必须避免重复出现。

三、雁不双飞
与蚕头一样,在一个字中不的有二个以上的雁尾出现。如多横的字应选取最关键的一横作为雁尾,使结构主次分明活泼生动。

四、左右舒展
隶书字形一般为扁方,上下紧缩,而左右的撇捺之笔尽量伸展,形成横势。

五、上下精密
一般情况下,字的结体避免写的过高过长,横画较多、字形高大的字,要尽量写的细点、紧凑点,笔画宜清秀遒劲。切记过分压缩,须加强左右伸展。

六、重心平稳
每个字都有他的重心,掌握的好字就平稳端庄,掌握不好,字就倾斜跌倒。字的重心笔画,须落在字的份量较重、位置较关键的中心点上,以保持平衡。

七、相互呼应
一人字出现上下或左右相对称的部分时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呼应、顾盼、配合关系,要贯气生动。

八、重浊轻亲清
字的左部或上部,笔画较多较密的要清,右部或下部笔画较少较稀的要浊。清就是轻或瘦些,浊就是重或粗些,但不要使笔画粗细相差较大,力求整体匀称。

九、比例相等

字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上下、左右搭配要适当,分布均匀,各占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力求上下、左右平稳,比例均等。避免相互疏密不匀、大小不等。

十、参差错综
形态相似的笔画在一个字中出现二笔以上,要避免雷同和呆板,力求生动多变,参差不乱,跌宕生姿。笔画排列疏密适度,稳中寓险,气韵统一。

十一、捺画宜上
为字的结构美观起见,有两画以上的横画出现时,某些字型的波画应选取上部的横画,使整体更协调和生动。

十二、捺画宜中
有的字型如出现若干横画时,力求其字势活泼,应选取中间的横画做波画,以突出关键的主笔。

十三、捺画宜下
有的字形为求字坚实稳重,应选取下横画作为波画,以托起上部字架,求得字形稳健有力,不失重心。波画的长短可视上部情况而定。

十四、捺画宜小
一个字中如波画下面有两肩相垫时,其蚕头雁尾不宜过大,应略瘦薄。否则会使整个字不协调和不美观。

十五、左旁宜平 字的左边部首小,应把左部与右边大的主体平头,以让右边主体部分充分展示其笔画,使整体既和谐又有主次。

十六、右旁宜中
字的右边部分小,应把右部分与左边大的部分相靠近,并居与中间,切记偏上或偏下,以使整体有平衡协调之感。

十七、宜丰勿瘦
笔画少、结构疏的字,要以丰衬疏,宜把笔画写的粗壮丰满开张些,字形有饱健飞动宽宏之感,间架端正,遒劲自然。

十八、宜瘦勿肥
笔画繁多、结构宽大的字,应以瘦衬密,要求清瘦但不细弱,宜把笔画的略细和紧密些。运笔时注意间架结构匀称,不使字有局促或松散之感。

十九、宜穿勿粘
笔画交叉多的字,应注意上下或左右间隔布白及交叉笔画的疏密、长短、宽窄,穿插交叉处切不要粘连拥挤,笔画要清晰,穿插要得体。

二十、偏旁揖让
左右偏旁的大小要根据主体部分的大小而定,如主体较大,则偏旁略小,要做到相互照应、迎让得体、密切配合,以窄让宽、以小让大,和谐协调。

二十一、避同求异
有两个以上相同部分组成的并列或重叠,其相同部分的写法应各有区别,以各部分微小的变化来丰富和活跃整体的和谐与生动。忌形态相似状如算子。

二十二、画距均等

字形端正、横竖笔画教多的字,笔画之间的距离要匀称,笔画要整齐,切勿过空或过密、过偏或过连。为避免
呆板,展现活泼动态,须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变化。

二十三、斜中求正
字形、笔画偏斜的字,要在点画偏斜的字,要在点画形态、中心线、支撑点上下工夫,掌握好重心,偏中求正,使字的形体产生玲动态势,给人以活泼之感。

二十四、内外适中
包围结构的字,内部要均匀、充实,内部不宜过大或过小、过高或过低,位置要居中,不可与外围相逼,注意内外相称,配合得当,不得有空旷或臃肿之感。

二十五、向背分明
字的左右部分相向或相背,相互间要穿插避让、各得其所,在向背之中成一整体,做到[向不犯碍][背不脱]

二十六、因字生形
每个字的笔画有多少、长短、大小之分,书写时必须根据其特点和自然形态,来决定字的高低、宽窄、大小的形状。

二十七、上覆宜宽
宝盖头一类的上宽下窄的字形,要求上面宽的部分覆盖下面窄的部分,呈倒三角形状,但重心不倒。上实下虚,相映之中见神采。

二十八、横长竖短
凡中间或底部穿插一横的字,要突出横画,横宜长竖宜短,长横要丰满状实,但不要臃肿,使静态边动态。

二十九、横短竖长
中间贯穿竖画的字,要使竖画正而直,稍微写的长点,突出竖画在字中的主要地位,忌短而斜。要写的安稳壮实,如同坚挺的柱子。

三十、左小右大
有的字形处于结构变化的原因,往往把左部分写的小点,而把右部分写的大点,伸展稍长,粗略看去是有倾斜,其实不失重心,平衡统一。

三十一、左大右小
有的字左边写的较大,右边部分则写的较小,放左敛右,右边拘紧,左边舒展,两部分之间一大一小,一高一低,遥相互应,别有情趣。

三十二、左右避让
有的字由于结构或笔画繁简等问题,上下、左右的排列,容易出现松散、不和谐,应此要把有的笔画左伸或右展,使之即不拥挤又不分离,保持整体的稳定。

三十三、上大下小
有的字,上部要宽大舒展,下部不宜大。具体笔画根据各自结构处理,要做到上宽下窄、上实下虚、以虚托实。

三十四、上小下大
有的字,下部要宽大舒展,而上部宜紧小短促,似三角形。具体笔画根据各自结构进行处理,要做到下宽上窄、下实下虚、稳实端庄。

三十五、横宜扁方

形状扁阔的字,要顺其自然,取横势,结体稍扁,生动丰满。要防止把笔画象左右拉的过长,上下把形体拉的过扁。

三十六、纵宜长展
形状狭长的字,取纵势,清秀雅致,上下舒展。要注意上下笔画勿压的过紧,也不要把笔画拉的过长。做到横敛纵放,上部较密和下部较疏成对比。

三十七、 内紧外舒
隶书的特点之一,是字型扁方、取横势,形成长撇长捺向左右伸展,而中宫紧密,中间部分收拢,具有内手外展的特征。

三十八、 宜选斜捺
当多笔横画与斜画同时出现时,横画应服从斜画。一般情况下,横画不能用雁尾做捺脚,应选用斜画做捺脚,使整体更为美观。

三十九、左高右低
为字的美观活泼起见,有的字左右两部分可写成左高右低状,形成错落参差、顾盼生动之感,在协调中求变化,使整个字和谐和灵动。

四十、同字异形
在一个内容中,出现两个以上相同字时,应避免写的雷同,要从结构、笔画上给于变化,使通篇文字丰富多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9d4ae47f5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d.html

《学习隶书基本知识要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