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市高考作文优秀作文及点评5篇

发布时间:2016-09-21 13:35: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6年上海市高考作文优秀作文及点评5

2016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考场优秀作文展示及点评

评价的巨浪

一个人的生命,从来都不是一孤岛。我们都是茫茫生命之海中的浪花,时时刻刻被一旁的生命拍打,也无可避免地拍打着其他生命。

对他人的评价自古以来就是与人类群体的生命共同存在。人类之所以靠如芦苇般脆弱的皮囊却仍然顽强的活着,只因思想的存在。思想则汇聚成力量,使人具有发欲望,不断发生构成评价,评价成了人类思想的有形产物。

评价他人的生活,也许正是人们表达发言欲望的一种方式。自己的价值观得到聆听,从而获得存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个人生活愈发容易存在于公众视野中同样更多人渴望通过评价他人的生活,以加入这场互联网大狂欢。这种迫不及待的心情也许就造就了没有经过思想加工的评价。没有经过思想加工的评价的泛滥,这是有些许责任感的人都不愿看到的现象

思想加工的评价往往会引起一些低级追求的是风行。冯友兰曾将人的境界分为四等,前两等皆是人天生能得到。不思想加工的评价往往来自于第二等功利境界。由于这些评价来得快——没有经过思想加工的过程,一有发言欲望便直接抒发,因而显得粗鄙而幼稚。网络世界的开放平等更使这种廉价的评价有了滋生的土壤于是一定程度上这种评价成了一股巨浪,掀起了人们追求物欲的浮躁之风

然而对他人生活的评价并非一切浮躁追求的根本来源。如今人们广泛遵守着道德和法律准绳,这些何不是依据前人无数评价而渐渐形成的呢!现代科技也许使得廉价的评价更浮于人世间仍旧有些富有思维价值的评价需我们珍重。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与他人的评价不无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评价他人生活来反省自己,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有思想家说将自己的身子全然交给别人评价那正是自己的不安和疑惑。自己要怎样的生活不在于别人怎样评价。真正重要的是个人心里有怎样的种子,并选择怎样的评价来浇灌它。我们的人生确实需要评价的滋养,选择在我们手中。

当我们选择以正确的评价滋养心中的种子,自然我们才有能力为他人提供有价值的评价。评价不是任何生命依赖的全部,但任何生命也不应离开评价的价值。

点评:这篇文章思辨性较强,既论证了“评价他人生活”对于生命持续,对于思想与道德、法律形成,对于价值观得以展现、形成与完善的重要意义,又阐发了对“没有经过思想加工的评价的泛滥”所掀起的浮躁之风这种危害的深入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珍重“富有思维价值的评论”与“选择以正确的评价滋养心中的种子”,富有青年人的忧患与担当意识。文章语言严谨而有生动,如多处引用增加了论证的深度;把“评价他人生活”比作“巨浪”,生动形象地揭示出评价的影响之大。

评价是一种修行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透过别人生活的点滴,发现他人的闪光之处与不足。从而在内心叩问自己的灵魂,审视自己的生活。如此看来,评价是一种修行。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经播出,引发全民追捧评价。该片向我们展示了故宫文物修复师的日常生活,不少网友为他们“点赞”,认为他们的生活体现了巨匠精神,呼吁社会学习发扬。

当我们评价他人生活时,往往是因为有了思考,才作出评价。我们会回忆他们慢条斯理的生活,将自己的生活与之相比审问自己的内心,从而生发无限感慨甚至愧怍。

评价他人的生活会使自己活得更美好,更有意义。他人的生活是一面镜子,令自己明白得与失。正如文物修复师简单与坚持的生活态度通过镜头传到每一个个体心中。我们通过评价产生感悟成为一个更好的个体社会由个体组成帕斯卡尔说人是会思想的芦苇,那么社会则是一片有思想的树林。评价他人生活亦是一种锤炼自身的修行,并将这种精神辐射至社会。

人有丑好恶之分,可个人生活总是剪不断,理还乱。当我们面对正能量生活,自然给与褒扬鼓励。那么我们面对性质复杂无法评判善恶的生活时,又该抱着怎样的态度呢

言论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利,你可以评价但不可以干涉。你可将之藏于心中借以警戒,但不能大肆向外宣扬自己的价值观,甚至逼迫他人改变原有的生活。

中国梦想秀”节目中曾有一对老夫妻恳求生女儿与之相认然而亲生女儿因其父母常年的薄情——甚至在仅隔一条街的情况下都未曾来看一眼而拒绝了父母的要求。主持人当场对女儿予以道德谴责,斥其无良心,逼迫其认。这是一桩涉及伦理道德的事件,每个人可能对其有不同乃至相反的评价但我们不能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去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满意的样子。毕竟,我们评价他人的生活,终极目的是为己,因为世界永远变不成你想要的样子。面对是非含糊事件,确立一把标尺抑或察纳雅言之后,再做出自己的决定,从而完成人生的修行。

这不禁让我想起近来流行的朋友圈微博等他人生活一览无遗,我们会因他人的旅游照片而欣喜,也会对他人的所做嗤之以鼻。不管如何,我们都在心中有了思考与感悟目的是为了自己修身,求悟道,而非纠正他人生活。如此社会才会变得善思而互相尊重。

评价可谓一种修行。

点评:文章思路层层递进,结构严谨。开篇灵活运用命题材料,开门见山提出评价是一种修行的观点,并阐释了“评价”与“修行”的含义,“评价即“透过别人生活的点滴,发现他人的闪光之处与不足, “修行即“在内心叩问自己的灵魂,审视自己的生活”;接着举人们评价故宫文物修复师的例子,论证了评价他人生活时对于个人修行的重要意义;然后笔锋一转,论述“面对性质复杂、无法评判善恶的生活时”应该如何评价的问题,并且深华了对“人生修行”内涵的认知;最后联系现实,阐述了评价他人生活的目的,引人思考,极具警醒意义。

后狂欢时代
某考生

言论自由无疑是当代社会人们所追求的最重要的权利之一。辅以时下高新科技,只要轻触屏幕各类信息推送便会在倾刻间纷至沓来动动手指便可通过各类弹幕、评论区对被媒体曝光的史料记载的他人生活评头论足——这便是21世纪初人类生活的常态,疲于生活常规的人们似乎皆乐在其中。

最为常见的就是刷朋友圈,赖以科技的帮助周围的人与远方亲朋好友的生活无一不在我们的掌控之间。人人都沉浸在分享与被推送评论与被评论的漩涡中无法自拔仿佛评论他的生活已成为一项生活日常——沉醉,不知归路。当然也有人质疑这样的评价是否合理,并反思人们究竟想从中获得什么

不可否认的是,仰仗于科技发明当下人们进行评论的成本与所应付出的代价愈发低廉,人人皆可隐藏在屏幕后,变身为戴上面具的隐形人。只需一部手机在手即刻便能开启肆无忌惮的狂欢。而摘下面具回归日常又恢复成一副面无表情的模样。

现代生活愈发新鲜刺激,由此引发的人类娱乐需求无限扩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仅仅评价亲朋好友的生活显然已无法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于是公众人物首当其冲为人们的消费对象。

20162底,“小李子冲击奥斯卡成功。顷刻间无数段子手探出脑袋,浮出社交平台的海面。网络平台瞬时被各色人等的无形口水所淹没。多少人在闲暇之余满口小李子亲昵地唤着——讽刺的是,当你细小李子究竟姓甚名谁往往会换来一片尴尬的语塞当你细究莱昂纳多艺术追求路上究竟付诸哪些开拓与转变,最终换来的多半是插科打诨或话题转移。

在这样的后狂欢时代,他人的生活确实更易进入我们视野。然而,人们所热衷的评价所起到的效果像一盘极速炸裂的爆米花极具轰炸性实效性却毫无意义并会被下一波口水所淹没。

所以,当我们戴上面具,站在道德制高点,以圣人的姿态对他人进行评价指摘,小人的作态对他人的生活进行肆无忌惮的窥视时网络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与评价的正面导向真正起效了吗?还是说这一波又一波的狂欢中,我们只是进行了个人情绪的宣泄而早已忘却原本社会情境中作为公民的我们所应承担的责任

我们究竟为何陷入于评价他人生活的深渊无法自拔,难道真是为科技昌明所累恐怕在这场狂欢中,我们更多寻求的是一种心灵空虚与孤独的认同与追寻吧!

无论如何,在这一场现象级的狂欢中,我们应时刻在心中树立其社会情境下的道德律,对各种问题与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真正从言论自由所赋予的评价权中获取正能量,而非段子手”般的一时狂欢。

点评:这篇文章针砭时弊,立意深刻,极富现实讽刺与批判意义。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沉浸在对他人生活评头论足的现象,从成本低廉、社会娱乐需求无限扩张、人们心灵空虚与孤独的认同与追寻等主客观角度分析其原因,从社会与公民角度阐述了其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树立道德律,获取正能量。文章语言犀利幽默、铿锵有力,“隐形人”、“口水”、“爆米花”“段子手”等语言增强了文章讽刺的力量;多处运用感叹句、反问句,增强了论证的气势。

莫让评价成“绑架”

人本来就是社会动物,需他人评价来更好地看清改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几乎让每一个人都暴露在他人的评价之中。我们更容易更频繁地对他人生活指指点点。殊不知,这样的评价会演变成无形的绑架

看见开豪车的年轻女子有人评价傍大款的”;看见朋友圈里晒度假美景照片的,有人评价说炫富的”;看见公交车上不让座的上班族有人评价没有公德心”……多少人在还没看清真相时便妄加评论多少人打着评价他人生活的旗号窥探乃至侵犯他人隐私又有多少人因这种评价而受伤害无故,遭受道德绑架

人们心中的成见是这种评价的根本来由而互联网的匿名本质则成了助推器。让心怀不满者嫌贫爱富者、爱管闲事者唯恐天下不乱者得以肆无忌惮不负责任的评价他人生活乃至对其妄加揣测,这些都给被评价者带来困扰痛苦。被评价者为了消弭此种痛苦,不得不迎合评价者,这样的评价不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绑架了吗?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面对这种社会困境,也许思齐与内省是比评价更智慧的处理方式。

杨绛先生在丙午丁未纪事中回忆了年浩劫中自己生活的改变出人意料的是,非但没有指责批判那些曾经迫害的红卫兵们,反而称赞他们为披着狼皮的羊”,更反思如果是自己会否也会做出如此疯狂的行径。在老王中,他没有去猜测老王为何瞎了一只眼,也不去评价他的生活,而是捕捉到了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更为自己的多吃多占感到愧怍。他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在冷眼观察他人生活之后将判断与评价留在心底。给他人生活留出空间,这空间就是尊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a9582c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9.html

《2016年上海市高考作文优秀作文及点评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