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3912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快乐复习☆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郓城一中2008级内部材料)

高效备考☆



教学设计:李召峰 审核人:白凤龙 孙文运


基础知识积累


一、婉约派词的艺术风格 ①题材狭窄:描摹男女相思,抒写离情别绪,吟咏风花雪月,感喟春愁秋恨。② 情感表达上:宛转含蓄,缠绵悱恻,用典雅委婉的笔触,浓丽富赡的词藻,状相思,抒离情,伤春悲秋。③意象选择上:喜欢描写纤细柔美的景物,如:杨柳、晓风、细雨、落花等。
④造句:如果把豪放词比作一位东北大汉的话,那么 如果把豪放词比作长江黄河,那么 如果把豪放词比作高山大海,
二、默写填空:
1《雨霖铃》中表现主题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霖铃》中描写月色的著名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君能有几多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春花秋月何时了? ___________ 。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寻寻觅觅,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 ,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___________ 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 ,山长水阔知何处。
三.开放性填空:
1.试写出古代写“愁”的名句,不少于三句。 2.请你写出古代送别的名句,不少于三句。 3.不少诗人对于“项羽放刘邦及最终自刎”有不同看法,请你写出其中的名句,不少于三句。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课内语段精读

A 选择题
1 对“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词人送行情人的心理的描写。她想到词人此去,将孤独地乘一叶扁舟漂流在遥远浩渺的江面,更不舍让词人离去。
B.这是两人的心理活动。两人想到词人离去,将孤独地漂流在遥远浩渺江面,更不舍分离。 C.这是词人的心理活动。词人想象离别后的广阔天地,强自解脱离别之苦。
D.这是词人的心理活动。词人想象到此去将孤独地乘一叶扁舟漂流在遥远江面,更不舍离开情人。
2.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名句,表明别后冷落凄清之感,写出一种典型的怀人境界,“杨柳岸”明写眼前景暗写别后情,含蓄而有余味。 B“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不止交代离别的节令、时间、地点、气候,也不止烘托悲苦凄凉气氛,更表达作者内心的痛苦。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是直、间抒情句,作者借千里的烟波浩渺的暮霭来表现自己的愁苦,一为自己前途茫然而愁,更为离开了爱人而愁。 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姜姜惨惨戚戚。”这里词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法,分三个层次由外在环境逐步写到人物的内心感受,并最终把人物内心的悲哀、孤独、寂寞、苦痛表现 淋漓尽致。 3.下面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与“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相同的一项是(
A.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B.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C.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D.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B.渗透教材
(一)阅读《雨霖铃》,回答问题。 1.解释划线词语
初歇 那堪 2.在词中作者主要选用了哪些意象?请选出两个意象来分析它们的特点。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用什么写法写出什么情状?这种写法所创设的艺术境界可用《琵琶行》中的哪句诗来概括?

1 3

☆快乐复习☆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郓城一中2008级内部材料)

高效备考☆
4.清人刘熙载《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手法。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点明的情感。请你在《雨霖铃》一词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与效果。



课外延伸巩固

(一)阅读《声声慢》和《一剪梅》两词,回答问题。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分析两词的相同处
①风格上:
②节令上:

③情感上:

(二)《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花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1
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上阙前四句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的是什么内容?写这些内容对于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2、作者为什么在“仓皇辞庙日”落得一个“垂泪对宫娥”的伤心结局?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写作素材积累

纪念远逝的红颜李清照
透过烟尘,千年后的今天,我隐约还能看见你在淡淡的书香举酒徘徊;你和娥皇花前月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的一幕幕一直在绰约的诗词间迂回缱绻,身后还有蜂蝶纷飞„„
纪念远逝的曼妙红颜我已心的维度仰视李清照清丽瘦削的背影,倾听她渐行渐远的跫音,俯身捧起历史长河沉淀的瑰宝,已此纪念我心中的李清照,纪念那远逝的曼妙红颜。
我追寻易安的足迹,追寻那个天真矜持的宦门少女的身影,追寻那个才情国人,婉约清丽的闺阁女子的倩影,追寻那个终日凝、柔肠愁结的思妇的背影,追寻那个颠沛流离,晚境凄凉的落泊红颜。
我走进那个书香飘溢的庭院,探头窥见正直豆蔻年华的易安。她来了。踩着小碎步,拈着香汗巾,顾盼生姿,眉宇间自有一种风采。她看见院中伫立着一位陌生人,不禁心慌,未语脸先红,急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吧青梅嗅”。我站在她身后,目送她消失在宅门拐角外的背影,目送这位天真矜持的宦门少女。我头望天高云淡处,雁过无痕。
我流连在露浓花瘦的塘边,看尽塘中的绿肥红瘦,看见一位婉约清丽的妙龄女子泛舟湖上,误入藕花深处,浆声冷冷,“惊起一滩鸥鹭”是易安。此时的她双颊微红,高唱“兴尽晚回舟”双浆轻摇,向莲花更深处漫溯。我站在她身后,目送这位沉醉不知归路,薄汗轻衣透的女子。我远眺,藕荷人连天,江月满星辉。
我主力在烟波浩淼的江边,望江楼上,那个终日凝、柔肠愁结的思妇,还是易安。多少次,她送夫千里,多少次,欲语还休。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黯然神伤,有谁会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闲愁,有谁体会?载不动的许多愁,有谁分担?如今分担?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怎能不欲语泪先流?纵有横世才情,身为女子,易安却更家希望与丈夫朝夕相对,比翼双飞,无奈不如意事太多太繁,红颜渐老的易安多少次独坐幽寂冷清的院落,看尽西风卷帘的无情,失落在人比黄花瘦的伤感中,也由此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篇。我站在她身后,目送她消失在满地黄花堆积的深院中,目送这位千古丽人。
此时,我倘徉在蓑草连天的野外,看尽征鸿,怎耐梧桐更兼细雨,心中易安的形象愈加明显。风中的梧桐颤抖着深深寒意,低泣着岁月的沧桑。我似乎听见易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低吟。看见晚来风急中,易安斟上三杯两盏淡酒独酌。哎!我能葡枝干上的落叶,拂不去你欣中荡的的尘埃;我能抚平黄土上溯风奔过的痕迹,抚不平人事变迁,韶华飞逝在你额头刻下的印记啊!~
心中的易安渐行渐远,我想留住这位宋朝走来的曼妙红颜,却无法挽留,聊作此篇,以纪念我心中的李易安,纪念远逝的词魂。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他的治学经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在《文学小言》一文中,王国维又把这三境界说成“三种之阶级”。并说:“未有不阅第一第二阶级而能遽路第三阶级者,文学亦然,此有文学上之天才者,所以又需莫大之修养也。

2 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b7094c40c22590102029d72.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