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之前抗战题材小说简议

发布时间:2014-02-25 16:39: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新世纪之前的抗战题材小说简议

【摘要】黑格尔说:“每个时代都具有如此独特的环境,每个时代都是如此特殊的状态。”在抗日战争局部爆发后至世纪末的70年里,抗战题材小说的创作依据其时代特征、历史使命、作家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异同而在人物塑造、人物观照、文本手法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纵观70年里抗战题材小说的发展,从中不难看出抗战题材小说在人文关怀和人性重现等非政治方面的探索与成长。

【关键词】抗战题材人物塑造人性成长

【中图分类号】110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048-01

战争如一朵“恶之花”,绽放在中华大地上,它使我们的民族觉醒与抗争。同时,也创作了战争文学。

1 由东北燃起的如火诗行

九一八事变的一声枪响,点燃了中华大地上的熊熊战火。十四年的连绵战争,使中国处于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从“五四”以来发展着的新文学运动不能不调整步履,适应战时的形势,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40年代”文学。这一时期文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和战争与救亡发生密切的联系。战争直接影响着作家写作的心理、姿态、方式及题材风格。一切创作都或多或少的打上了战争的烙印,小说更是如此。

这一时期进行抗战题材小说创作的作家大多都是生活在战火殃及的土地上,或是因为战火而不得不背井离乡,或是隐姓埋名地蛰居着。这些作家心中都怀着深深的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和民族情绪,而他们的作品也深深的扎根于被日本铁骑蹂躏着的自己深沉爱着的土地。

东北作家群便是这类小说创作者的典型代表,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发出了抗日反帝文学的先声。同时,他们还是此类题材小说的最忠实最真诚的反映者和书写者。正是如此,他们的作品才会呈现出顽强的张力,他们这样倾尽所有的感情和心血去集中表现“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才会牢牢地嵌在读者的心里。如萧红的《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端木蕻良《大地的海》、李辉英《松花江上》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b98b4bb83d049649b6658c2.html

《新世纪之前抗战题材小说简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