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词(一)

发布时间:2020-05-12 01:14: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词(一)


  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词(一)  同州端午唐代: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译文
  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我离家已经整整三十五个年头(端午节)了。
  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
  注释
  鹤发:指白发。
  尺:量词,旧时长度单位。
  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词(二)  摸鱼儿·午日雨眺清代:纳兰性德
  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注释
  ①午日:五月初五日,即端阳节日。
  ②涨痕二句:此写午日雨中水面之景。涨痕,涨水的痕迹。柔绿,嫩绿,此处代指嫩绿之水色,蒲:蒲柳,即水杨。荇,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呈对生圆形,可食。
  ③烟柳:谓烟雾笼罩的柳林。
  ④呕哑柔橹:谓船行水面橹篙划水发出轻柔的水声。呕哑,象水声。
  ⑤翠钱雨:指新荷生出时所下的雨。翠钱,新荷之雅称。
  ⑥蒹葭渚:长满芦苇之洲渚。。
  ⑦鲛人:神话传说中的人鱼。晋张华《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鲛人,水居以与主人。”
  ⑧汨罗投赋:战国时楚诗人屈原忧愤国事,投汨罗江(湘江支流)而死。后人写诗作赋投入江中,以示凭吊。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⑨愁难谱二句:谓满怀忧怨哀愁难以表达,只有凭借用彩线缠裹香菰(即包粽子)投入江中以示这千古的脉脉哀思了。菰米,即菱白。其食为菰米,亦称雕胡米,可食。晋周处《风土记》:“午日烹鹜,又以菰叶裹粽黍,以象阴阳相包裹未分也。”。
  ⑩旗亭:酒楼。因悬旗为酒招,故名。
  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词(三)  贺新郎·端午宋代: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译文
  深深的庭院里石榴花开得正艳。彩绘的帷帘敝开,我身穿粗麻衣服,手摇丝绢小扇。中午的清风驱散暑气,显得格外清亮。青年们纷纷炫耀自己的节日装束。头上插着钗头彩符,身上佩着艾草扎成的老虎。争先恐后的来渡口观看赛龙船。我年纪大了,不愿再去与人拥挤,只是站在远处观看。任凭那些年轻人摇旗擂鼓呐喊,船浆起伏,江面上浪花翻卷飞舞。屈原的精神千古永存,屈原的风致万世流传。他生平带着芳草,胸襟怀抱如美酒清醇甘甜。谁信在千载之后,他在江底的灵魂还会把米粽垂涎。说什么是怕蛟龙发怒,才把粽子扔进江中给蛟龙解谗。唉,这些传说是多么荒诞。假如他一直活到今天,倒不如与世皆醉死在当年,反而省去许多苦恼怨烦。想到这里便有兴作此词以为笑谈,凭吊一下千古含冤的屈原。
  注释
  ①綀衣:葛布衣,指平民衣着。
  ②结束:妆束、打扮。
  ③钗符艾虎:《抱朴子》:“五月五日剪采作小符,缀髻鬓为钗头符”。《荆门记》:“午节人皆采艾为虎为人,挂于门以辟邪气。”
  ④观渡:《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命舟楫拯之。
  ⑤灵均标致:屈原风度。屈原字灵均。
  ⑥纫兰佩:联缀秋兰而佩于身。
  ⑦椒:香物,用以降神;醑:美酒,用以祭神
  ⑧角黍:粽子。
  ⑨“把似”句:假如屈原而今醒过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c46dce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9.html

《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词(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