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观课报告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师说”观课报告
岳普湖县第一中学教师:热西旦·艾海提

很荣幸观看了宋伟萍老师的“师说”一课。我再一次对以往自己上过多次的《师说》一文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思考,也根据宋老师《师说》对高中议论文写作的指导这一重要教学实践进行的教学进行了思考,有了以下的一些收获。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堂课的成功与否,或者说能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给学生带来一些实效,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和引领是很重要的。良好成熟的教学设计等于成功了一半,好的教学设计能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自然的受到感染,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自主学习,最终完成课堂知识的吸收。宋老师的教学设计中都设计了吸引学生的教学环节,例如美感导入,学生作品升格展示等。这些步骤,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兴趣,既与课文《师说》主题密切联系,为下面议论文写作训练作好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明确而集中,
在教学中,教师对于本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目标比较明确,并在课堂的前言中给予重点说明,让学生于心中有数,对课文的把握方向明确,从而形成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了师说对议论文的指导意义。教师反复的陈述,更让学生明白这一知识点的重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问题恰当,体现文章思路。学生既赏析了文章,还明白

了本文的说理技巧。
三、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这是众所周知的。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是学生的知识吸收程度和课堂参与程度。学生课堂参与程度越高,就证明课堂的效果越好。当然,要学生的主体地位越突出,越需要教师自我文本解读课程设计的功底。宋老师根据教学要求,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让学生充分解读课文,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特别是对议论性文本问题中论据的层层深入,有结构,有层次这一点的讲解特别到位。
说实话,听了这节课,我的第一感觉是:语文太难学了,越听越糊涂。这篇课文是高中必修三第三单元课文之一。这个单元的目标是通过对几篇文言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立论、论证。而《师说》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两位老师的授课因为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这一研究课题作背景,所以上的不算轻松。从课堂的活跃度来看,学生学得吃力;从授课老师的上课状态来看,老师教的费力;从评课老师的评价来看,听课老师听得伤神。我不由得好奇,到底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始。那么我不禁想到这两节课,是否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呢,课堂提问有没有将学生引入一个矛盾之中,以激发学生的解疑的主动性,并使其思维不断得到激发?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这也就让课堂学习的进程显得缓慢,课堂学习气氛显得沉闷。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那么这两节课中,特别是王老师的课,学生显然对课文本身的兴趣不高,也因此这节研究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并没有达到老师的预设。
所以我想,在学习中,如何让学生对所学的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不就是

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吗?备教材,备学情,如果始终围绕着如何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好奇心和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来来进行,那么往下的学习不就是水到渠成的吗。此,在我自己的教学中也应该把这次听课所得,作为一个标准来要求自己,力求让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轻松,教学相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c5cccc8a8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2.html

《“师说”观课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