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

发布时间:2019-04-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致橡树》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把握诗歌基本的内容。 2、通过分析意象,强化对作者爱情观的理解。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提问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世间有许多美好的情感,比如亲情、友情,同学情、战友情,故乡情、爱国情,世世代代,这些美好的情感都是人们歌咏的主题。今天,我们就倾听一位当代女性发出的爱情宣言《致橡树》 二、结合有关资料介绍:
1、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写有许多著名的朦胧诗,如《四月的黄昏》《这也是一切》《呵,母亲》《思念》《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双桅船》《也许》等。其中《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全国新诗二等奖,《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2、朦胧诗: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还有顾城、北岛等。
三、诵读课文,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
3自由朗读 ①老师范读 ②学生齐读
这首诗的基本内容是通过阴柔的木棉树对橡树的表白,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爱情观的否定,对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美好爱情的向往。 四、思考讨论,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作者的爱情观:

1、学生读第一部分,提问讨论:
1作者否定了一些什么样的爱情?(板书:依附炫耀、盲目崇拜、陪衬装饰、一味奉献)
2 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达自己对这种传统爱情观的否定的?(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小结】:关于诗歌的意象:寄寓了作者某种情感的事物,如这首诗中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在历史上,有些事物由于被一些文人反复歌咏而具有了特定的寓意,成为具有特定寓意的意象,比如菊花的隐逸,秋雨的愁绪,大雁明月的思乡等等。
2、以上种种都是“世俗的爱情”,作者是持否定态度的。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仅仅是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那么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呢?木棉是如何回答的呢?齐读第二部分,然后思考讨论回答。(板书:平等亲密,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既有独立人格,又能同甘共苦)
提问,学生思考回答: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自己所向往的爱情的呢?(阴柔的木棉和阳刚的橡树,既通过阴柔的木棉向阳刚的橡树的表白,表达了自己向往的美好爱情,木棉和橡树是这首诗的主体意象。 五、小结: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女性长期是男性的附庸,她们的命运大多是悲剧性的。舒婷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她为此感到沉重,感到悲哀。这首诗是作者代表女性发出的爱情宣言,是向往,是呼唤,也是抗争。作者认为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还应该具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这也正是女性的内在美,成熟美的体现。而“英勇的火炬”则表示女性更需要像男子汉一样勇敢坚强,能给别人以力量和温暖。所有这些都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全班齐诵课文 六、作业:熟读课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ca2fda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6c.html

《致橡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