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做一件事(多篇)

发布时间:2015-05-06 07:49: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生只做一件事。惟其一心一意,心无旁骛,才能独树一帜,引领时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理解的第一境是“高瞻远瞩立大志”,第二境是“心甘情愿吃大苦”,第三境是“百折不挠成大业”。凡是最终成“家”的,他的心中没有“家”,他勤勤恳恳、孜孜以求的唯有他的事业,事业才是它的最爱,他的一生只做一件事,即便“人憔悴”,依然“终不悔”,我很欣赏这样的人生态度,但求耕耘,莫问前程。美国的比尔·盖茨在谈到他的成功经验时说:我不比别人聪明多少,我之所以走到了其他人的前面,不过是我认准了一生只做一件事,并且把这件事做得更完美而已。马云、张朝阳、牛根生甚至《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也都是信奉“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只做一件事,可以超越困惑,超越浮躁,超越诱惑,享受执著和寂寞带给自己的幸福与快乐,“不抛弃,不放弃”,一步一个脚印地用心做一件事,就可以从量变到质变,这种简单主义的做事原则,最终能够让你品尝到成功的美妙滋味。

有这样一家人:男的是经济学教师,女的在街面开一家扭扣店。一天,丈夫告诉妻子,自己有一个新发现:在图书馆看一份杂志,介绍的全是世界上的大公司,叫做“五百强”,他们都是一根筋,一条路。

女的问:“什么意思?”

男的说:“打个比方,你卖纽扣,店再大,都不卖别的。以后再进货,头饰、胸花之类的东西,不要再进了,全进纽扣,有多少品种进多少品种,看看会怎么样?”

自此之后,他妻子的小店逐渐变成了这座声城市的一家“航空母舰式的纽扣店”。

我不禁想到了前几天看到的用友软件集团公司的董事长王文京的报道。在很多中国人眼里,王文京是“知识创造财富”这句话最生动的阐释。十几年的时间。王文京从一介书生发展到个人身价高达数十亿元,他一手缔造的用友软件也牢牢占据着中国财务软件的领导地位。谈及自己的创业,王文京用最简单的语言概述他的精华:“一生只做一件事。专注,坚持。要想在任何一个行业出头,必须有沉浸其中十年以上的决心,人一生其实只能做好一件事。”正是凭着这朴实而坚定的人生信条,王文京实现着用友软件商业化的梦想。

看看《财富》世界500强,都有一个规律,只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物流运递类第一名是UPS公司,UPS发展到今天它只做了一件事——用最快的速度把包裹送到客户手中。只做了一件事,UPS就把业务做到了全世界。世界第一强、零售业的老大——沃尔玛自始至终只做零售,钱再多都不买地,从不去做房地产。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此人也是一条路走到底,钱如此之多,都只做软件,其他行业再赚钱都不去做。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企业、大集团公司,在取得行业垄断和领先地位后,再不断地做科研,使自己的技术一直处于同行业的领先地位,从而取得超额利润。

只做好一件事,意味着集中精力发展。很多涉足很多领域,学习很多知识,其实内部很虚弱,每一项都没有很强的竞争力。目标定了很多,什么都想做,结果什么都没有做到最好,实质是没有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到最好,但是我们一定可以把其中的一件事做到最好,因此,一定要专注于全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世界上很多企业就是靠集中所有的时间、精力、资金和技术做好一种拳头产品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更容易成为强者,只要我们能从“一”做起,做好“一”,做精“一”,做强“一”,就能一柱擎天,一锤定音,一统天下。

昨天去趟大连,见到了十年没见的曾经的事业伙伴。她现在是保险行销集团大连公司的老总,她们的主要工作是组织华人保险精英的世界年会。和她打交道的,都是世界顶级的财富管理大师。

十几年前,她就是一合资企业的普通女工。那时,她和我一样,不甘心于现状。在一没资金二没背景的情况下,去做想改变命运的事。几乎所有人都当我们是痴人说梦。不被别人理解,可我们彼此坚信。

站在她家阳台,眺望眼前的大海,我问她,我要让孩子受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还记得吗?她说,咋不记得,你向大家发的誓言。她问孩子现在在哪?我告她,真去美国读书了。

我们讲我们当初创业的人,有的去了美国,有的去了日本。如果还留在企业会怎样?我问她,她说,说不定下岗了。

十年的变化,天翻地覆。我们聊了很多,尽管多年不见,可我们在许多问题上,看法还一致。对家庭,对事业,对朋友。连过去碰到的不愈快的事,也都翻出来。而现在面对,竟当乐事了.

 英雄不问出处, 环境改变人生.目睹她成长经历,我想起马云的话,象我这样,考三次才勉强考上大学的人都能成功,你凭什麽不成功?

 我们足足聊了半天.最后,我问她,你今天成功最大感悟是什麽?她想想说,是用心做好一件事.这件你认为值得去做,有价值的事.这事还能给你带来快乐,财富,朋友.

   我笑了,所见略同

一生只做一件事

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就是画花,尤其是玫瑰。任凭法国大革命政权更迭,人头落地,血流成河,他只管画他的玫瑰,整整二十年,以一种将强烈的审美加入严格的学术和科学中的独特绘画风格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成了《玫瑰图谱》。他本人被称作花卉画中的拉斐尔玫瑰大师玫瑰绘画之父,这本图谱被誉为最优雅的学术,最美丽的研究玫瑰圣经。在此后的180年里,以各种语言出版了200多种版本,平均每年都有新的版本芬芳降临人世……雷杜德,他只做了一件事:画玫瑰,但他的玫瑰成了巅峰,无人逾越。

一生做好一件事,真的很了不起。这样的在单一、狭小的领域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度,突然让我想起另一个人:简·奥斯汀。就是那个写了《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总是关心一家子的女孩子如何出嫁的简·奥斯汀。有人嘲笑她所写的都是小地方的小事情,都是茶杯里的风波。但是,在她那些绝不广阔的世界里所发生的感情事件、择偶标准、生活趣味,那些鲜活的主人公们(鲜活得可以听见裙摆、马蹄的脆响、可以嗅到不同的香气),是多么有趣、迷人,其中展现的情感世界和尘俗人间,时而博击时而妥协,更是何等丰富和跌宕起伏。最后的大团圆又是多么善解人意、抚慰人心。奥斯汀一生写了6部长篇,写的全是男婚女嫁,她就这样一路写了下来,丝毫无意于突破或者转型。但她的作品被当作了婚恋圣经,成为毫无争议的经典,流传至今。

一生只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多么好,多么值得。如此专一,如此宁静,如此恒久,如此完满。

如今的许多人,最好身怀十八般技艺,然后同时挖几口井,头顶三四个职务或者身兼五六个身份。如果可以,恨不得将自己大卸八块,分别扔进不同专业的领地里去占个地盘,等而下之的也要卖给不同的老板。杂乱无章,心无定所,轰轰烈烈一场乱忙,最后往往所获有限甚至导致身心崩溃。

在这样的时代和氛围里,格外怀念一种纯粹:自知,自制,心无旁骛,一生只挖一口井,直到清泉涌出,源源不断。

一生只做一件事

【材料一】

    2004123日,世界闻名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在天津逝世,走完了93岁的人生之路。人们从他的文章中知道。他有一信条:“一生只做一件事。”他经常对人说,自己只会做一件事,那就是数学。他爱数学,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因是,数学简单,只要一张白纸和一枝铅笔就行。他说他不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不会处理这些关系。面对一道道数学题,面对白纸和黑板,他会如老僧入定一样,把尘嚣摒绝于外。于是,他的一生得到了最大的成功,他的生命能量发挥到了极致。杨振宁说,陈省身是可以与阿基米德、高斯和嘉当并列的数学伟人。

【材料二】

法国马赛有一位名叫多梅尔的警官,为了缉捕一名杀害女童埃梅的罪犯,查了10多米高的文件和档案,打了30多万次电话,足迹踏遍四大洲,行程达80多万公里。多年来,由于他把心思都放在追捕上,结果妻子离他而去,她仍矢志不渝,经过52年漫长的追捕,他终于将罪犯捉拿归案。去年,当他拿手铐铐住凶手时,他已经75岁了。他兴奋地说:“小埃梅可以瞑目了,我也可以退休了。”有记者问他,这样做值吗?他回答说:“一个人一生只要干好一件事,这辈子就没有白过。”

字怎么写?

成功与其说是取决于人的才能,不如说取决于人的热忱。

成功的人,他们专注于最为重要的目标。他们不会受到其它事物的干扰。

因为热忱与专注,我们每个人才能达到专业与精通的境界。

因为热忱与专注,我们的企业才能从平凡到优秀,最终得以迈向卓越的殿堂。

明朝万历年间,中国北方的女真为患。皇帝为了要抗御强敌,决心整修万里长城。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却早已年久失修,其中天下第一关的题字中的字,已经脱落多时。万历皇帝募集各地书法名家,希望回复山海关的本来面貌。各地名士闻讯,纷纷前来挥毫,但是依旧没有一人的字能够表达天下第一关的原味。皇帝于是再下昭告,只要能够雀屏中选的,就能够获得最大的重赏。经过严格的筛选,最后中选的,竟是山海关旁一家客栈的店小二,真是跌破大家的眼镜。

在题字当天,会场被挤的水泄不通,官家也早就备妥了笔墨纸砚,等候店小二前来挥毫。只见店小二抬头看着山海关的牌楼,舍弃了狼毫大笔不用,拿起一块抹布往砚台里一沾,大喝一声:,十分干净利落,立刻出现绝妙的一字。旁观者莫不给予惊叹的掌声。有人好奇的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被问之后,久久无法回答。后来勉强答道:其实,我也想不出有什么秘诀,我只是在这里当了三十多年的店小二,每当我在擦桌子时,我就望着牌楼上的字,一挥一擦就这样而已。

原来这位店小二,他的工作地点,正好面对山海关的城门,每当他弯下腰,拿起抹布清理桌上的油污之际,刚好这个视角,正对准天下第一关的一字。因此,他不由自主地天天看、天天擦,数十年如一日,久而久之,就熟能生巧、巧而精通,这就是他能够把这个字,能够临摹到炉火纯青,惟妙惟肖的原因。

 点睛:

其实,这个有趣的故事,正是反应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练习造就完美,熟练才能精通。举凡一些在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顶尖人士,尽管这些顶尖人物优点不一而足,成就也在不同领域开花结果。他们却都有一个共通也是最基本的特点:热忱、专注与精通。

成功与其说是取决于人的才能,不如说取决于人的热忱。这个世界为那些具有真正的使命感和自信心的人大开绿灯,当你兴致勃勃地工作,并努力使自己的老板和顾客满意时,你所获得的利益就会增加。在你的言行中加入热忱,热忱是一种神奇的要素,吸引具有影响力的人,同时也是成功的基石。因为热忱,所以能够投入强大的动力与能量,而没有热忱,军队就不能打胜仗,雕塑就不会栩栩如生,音乐就不会如此动人,人类就没有驾驭自然的力量,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雄伟建筑就不会拔地而起,诗歌就不能打动人的心灵,这个世界上也就不会有慷慨无私的爱 .而要满腔热忱 则必须凡事主动、全力以赴和发自内心。

成功的人,他们专注于最为重要的目标。他们不会受到其它事物的干扰。因为专注,他们才能心无旁骛勇往直前。他们绝不拖延时间。对于他们所做的重要方案,不到最后一刻他们不会让方案就此搁笔的。他们的工作是繁忙而卓有成效的。一个人虽然能够做很多事,甚至能够同时做几件事,但不可能在许多不同的领域都取得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分清投入和产出、工作和成就、做事和成功非常重要。而企业也因为专注,集中力量,整合优势资源才有可能生存、扎根、长大。凡是成功的企业一定首先是一个集中运作的企业,集中在少数产品,甚至集中在少数行业的少数产品上。如果我们的市场集中了、我们的产品集中了、我们的产品概念集中了、我们的优秀员工集中了、与此同时高层领导的关注也集中了,那么企业的绩效也就没有了不成功的道理。

而因为热忱与专注,我们每个人才能达到专业与精通的境界。因为热忱与专注,我们的企业才能从平凡到优秀,最终得以迈向卓越的殿堂。

一生只做一件事: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著名国际刑侦专家 李昌钰

坛主简介

  李昌钰,美籍华人,法庭科学博士,著名国际刑事侦查专家,美国纽海文大学终身教授。他以超群的侦破手段、精湛独到的刑事侦查与鉴定技术誉满国际,因屡破奇案被誉为“当代福尔摩斯”、“物证大师”、“科学神探”、“犯罪克星”、“华裔神探”。李昌钰1938年生于江苏如皋,幼年时举家到台湾。1959年,李昌钰从中央警官学校毕业成为台北一名警察;1965年,身揣50美元到美国留学;1998年,出任康涅狄格州警政厅厅长,成为美国警界职位最高的亚裔人士;2000年,他正式退休。李昌钰从警30年,共参与调查各类案件8000多件,迄今已获全世界800多个荣誉奖项。

  核心提示

  我一生处理过很多案件,从调查美国总统到一般的平民,一直坚守着“诚”和“信”的原则,凡事让证据说话。

  人的一生不可能很平坦,总是有高有低,有痛苦有快乐,要一步一步慢慢走过来,这样才叫人生。

  运气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坚守理想,永远不要说“不”。一定要知难而上,知不可为而为之;一生只做一件事: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成功,除了要有“使不可能成为可能”的精神,还要勤俭敬业、团结合作、持之以恒、节省时间、淡泊名利。

  很幸运做个中国人

  我已经四次回家乡如皋,两次到南京。每一次回到祖国,我都发现变化很大,不论是北京、上海、南京这样的大城市,还是边远地区的小城市,都有很大的进步。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做到明察秋毫、断案如神?因为很幸运我是中国人,中国人的“眼睛”特别好,做事能专心。美国警察笑我们中国人眼睛小,我说他们眼大无光,在现场看不到东西。后来美国刑警队长就爱学中国人,眯着眼睛判案。我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厅长,就是要证明给世界看,外国人能做的,中国人也能做。如今美国老师给小学生布置“长大了要做什么”的作文,以前不少孩子的答案是做总统,现在是要做“李博士”。最近美国政府又颁给我一个最大的勋章,这个勋章主要奖励那些不是在美国出生但是对美国有重大贡献的人。我很高兴中国人不仅在美国能参与到主流社会,还能对社会产生影响力。我有个助手,他一生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中国人,学说中国话,学习用筷子。后来他在中国找了个北京太太,他说自己变不成中国人,他的下一代也要变成中国人。

  我在美国的奋斗史

  其实我这一辈子一直在尝试做一件事,那就是尽量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人的一生就像一个漫长的爬坡,有着高低起伏,高的时候不应该骄傲,低的时候也不要气馁。我出生在江苏省如皋县,很小的时候就来到台湾,父亲在我年幼时就去世了,妈妈独自抚养了我们兄弟姐妹13人。在我眼中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中学都没毕业的她要求我们13个人,人人都要拿到大学学历,攻读博士学位。很多人问我一生最敬佩的人是谁,我说是我妈妈;最怕的是谁,我说也是我妈妈。到了台湾之后,家里从很有钱到一无所有,我念中学的时候就开始送报纸养活自己,念大学的时候,没有钱交学费。当时在台湾,只有军官大学和警官大学读书不要学费,于是我便去了警官大学念书。

  我从警官大学毕业后,在台北市警察局服务,当时侦破案件很简单。有一次破案,我们抓了7个嫌疑犯,一开始,大家都不招供,于是就把7个人都带到后面小房间,5分钟之后出来,7个人都招了,但招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我们破的案比实际发生的还要多,其实中间有很多人是被逼打成招的。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除了刑讯之外,是不是有其它科学的办法可以破案。

  后来我带着全部家当50美金去美国留学,不会讲英文,和我太太去闯天下。到了美国才发现,美国不是想象中的那样满地黄金。在美国要出人头地有两个途径:一是出身名门贵族,例如姓肯尼迪或者洛克菲勒;第二个办法就是“勤俭敬业,努力工作”,我在纽约医学院做研究员,每天工作到半夜三更、在餐馆端盘子、教中国功夫……什么都干过。

  那个时候没有电脑,我花了19美元买了个玩具打字机,报告都是用这个很小的打字机打出来的。后来这个打字机随我们搬了好几次家,大概4年前被拍卖掉了,卖了4000美元。我太太说我:“你真笨,如果你当时买上100台打字机。那么我们今天就发财了。”

  我在美国开始重读大一,很多人都很不理解,因为如果在台湾,我大概可以念研究院了。但是我觉得自己根基不好,尤其是英语,讲得十分不流利,所以我决定从头开始学习。我以两年半的时间修完了四年大学课程,获得纽约大学生物化学及分子化学硕士、生化博士学位。打破了纽约大学历史,从来没有一个人一年拿到博士学位。并非我考试作弊,这都是我辛勤工作的结果!中国人最优秀的传统美德就是勤劳。

  在美国什么都要钱,连参加自己的毕业典礼都要钱。我因为没有钱,所以没有参加毕业典礼,是在家里毕业的。我女儿说:“爸爸,要有证人证明你毕业了。”所以我们只好放了个长颈鹿玩具在典礼上做证人。

  美国学校的毕业典礼都要请名人来演讲,除了给演讲费,还要聘他们为荣誉博士学位。每讲15分钟,就拿一个博士学位,讲了15分钟,又拿一个博士学位,我现在已经拿了16个荣誉博士学位。我的秘书说:“那以后怎么称呼您呢?”我说:“就叫博士、博士、博士、博士……喊16声就好了。”

  “There is no obstacle that can not be overcome if they persist and believe.”人生最重要是“坚持”,是“相信”,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人生有高有低,有痛苦有快乐,这样才叫人生,假如太平淡了,那也不是人生了。

  要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1976年,康州州长任命我做第一任康州鉴定中心主任。那时鉴定中心条件很差,厕所改装的化验室,27个工作人员都是些老弱残兵。警察受伤不能巡逻了,送到鉴定中心做内勤。我的笔迹鉴定专家眼睛有问题,看不见。我说:“你眼睛看不见,怎么做笔迹专家?”他说:“我也不知道,我原来做刑警队队长,后来看不见了,他们就调我做笔迹专家。”我的血液专家更麻烦了,看到红色的东西就发抖。但是我没有放弃他们,他们也没有放弃我。我想看不见的可以听见,听不见的可以看见,于是我送他们去纽海文大学学习,重新训练他们。现在我们的鉴定中心已变成世界上最有名的鉴定中心。

  使不可能变成可能,其实很简单,就是集合大家的智慧,克服困难,就能成功。我一生发明了很多鉴定程序、操作方法,这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发、运用,再创新。

  我一生拿到很多奖项,世界各国都有,有些是真金的,有些是假的。做了多年的鉴定专家,只要看一看就知道真伪了。印度建国50周年,请我去主讲,他们说:“李博士,我们给你最高的荣誉成就奖”。到了那里,他们颁给我一个纸牌,当时还有另外一个人,也拿了一个纸牌,我们两个脸色都很不好看。其实那是参会者的身份卡。

  很多人说我有“golden finger”(金手指),动一动就成功了。最近我又得了一个最高成就奖,我在得奖的时候谈到人生的信念,我认为运气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坚守理想。永远不要说不,要知难而上。中国的成语我很喜欢,但是我觉得“知难而退”不是一个好的成语,如果每个人都知难而退,那世界还能进步吗?每个案件都知难而退,那案件还能破得了吗?要知难而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样你才会与众不同,才会成功。

  许多人认为我是个神奇的人,其实我只是在做一个角色的转变——从“loser”到“winner”。

  胜者叫winner,败者叫loser,怎样变成winner,而不是loser呢?胜者会在问题里面寻找答案,找到答案自然就成功了,而败者则觉得每个答案都有问题,这个也有问题,那个也有问题,到处都是问题,世界上充满了问题。winner通常会有计划地解决问题,always plan”;loser alwaysexcuse”,总是给自己找理由。planexcuse之间的区别在于,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是选择积极解决还是选择逃避。loser总是选择逃避问题,觉得这不是我的事情,跟我无关,去找别人解决好了,这样就永远成不了winner

  很多人说,中国人只能教教数学、物理,不能做public speaking(公众演讲)。但是在美国,public speaking相当重要,如果你要竞选、要冒尖,晚上吃饭的时候还要演讲,我最多一天做过17次演讲。刚到美国的时候,我很怕羞,上课坐在最后一排,一句话都不敢讲,老师提问我都不敢回答,即使知道答案我都不敢说。所以现在有人问我:“你怎么变得这么会演讲啦?”我会告诉他们:“知难而上!”

  成功利用每天24小时

  迄今为止,我已经出了40多本书,有些还成了业界最有名的教科书,被翻译成7种语言,不少人都不敢相信。我的办法就是每天只写一页。我从来不给自己定过高的目标,比如三天写一本书,结果达不到目标反而使人很灰心。而一天写一页就很容易做到,一年下来就有365页,也就成了一本书。我的书在美国非常畅销,很多诺贝尔奖得主都来买,连国会议员都排着队等我签名。

  美国电视剧《CSI》(犯罪现场调查)开拍之前,导演想让我演主角,我没答应。于是他找了个演员跟着我学了一个月,但他还是演不好,导演说:“李博士,还是你自己来演吧。”起先我是不想演的,但是外国人老是批评中国人只会飞檐走壁和功夫,不能演侦探片,所以我演了,结果这个电视节目得了三个金像奖。今年我没有和他们签约,有人说:“你是傻瓜,第三年你可以狮子大开口。”我说:“我已经过瘾了,不想做明星。”

  很多人问我哪来这么多时间,从早到晚做这么多事情?我常常思考关于时间的“management,一年有8760小时。美国人一年平均工作1642.5小时,通常他们每天工作8小时,其中一个小时还要用来吃饭、上厕所、查看股票行情,所以我们的工作时间真的很少。此外,睡觉大概花3285小时,吃饭、喝酒1095小时,浪费掉2007.5小时。中国人吃饭要花美国人的双倍时间,打打小牌、喝喝小酒,时间就被浪费掉了。

  我常常说:“time is the most valuable commodity”,时间是世界上最贵重的东西,“time you can not deposit”,你不可能把时间放在银行里存储,让它生利息,也不能今天省出两个小时明天再用,也不能向人家借或者借给人家。上天是公平的,不管你有钱没钱,做大官、书记还是工友,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成功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善用这24小时。每天少睡2个小时,吃喝则只用1.5个小时,加上其他的节省出5小时,一年就能节省3285个小时。如果将这些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工作上,你一年就能比别人多做两年的工作。

  “There is no age limit that bars them from beginning.”不要学很多,什么都可以学。我到现在每天还要看书,活到老,学到老。假如哪天我没有学点东西,我就觉得一天被白白浪费了。今天吃早饭的时候,吃到一个菜叫芦笋,以前没有吃过,我就问食堂经理:“那个芦笋哪里来的?”他于是给我解释芦笋是怎么生长的,所以现在我知道什么是芦笋了,学到了新的知识。

  注重团队力量,淡泊名利

  从以色列到瑞士到中国到非洲,我一共协助过42个国家调查了8000多种案件,这决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因为我有一个优秀的“team”,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没一个好的团队,你就不可能成功。

  我很幸运,我的很多高级主管都是牛津大学、耶鲁大学毕业的优秀博士,牺牲高薪跟我一起工作,有的已经跟随我30多年了。很多外籍的巡警人员每天晚上不辞劳苦跟我到现场办案。我任警政厅长的时候,很多优秀的高级警官和我一起打拼……没有他们的辛勤工作,也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所以我认为团队是无价的,我们不要以金钱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也不要做金钱的奴隶。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我们一定要有善心、爱心、真心。做人处事最重要,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我参与的许多案件现场很悲惨,千万富翁的死相与一文不名的流浪汉一模一样。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要太看重名利,要不然会活得很痛苦,因为人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一个人的成功,不一定要做大官,也不一定是赚多少钱,哪怕是个家庭主妇,她做好了相夫教子的事情,也就是为国家、社会和人类作出了贡献,这一生也就没有白活。

  我参与调查肯尼迪遇刺案

  美国最大的一份报纸“USA TODAY”,最近出了一个专版,“Twenty-five headlines that shift the history ”(25条头条新闻改变了世界的历史),其中有中国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强国之一、东欧内战、“9·11”世贸大厦被炸、伊拉克战争、克林顿丑闻等,这25件事件中有14件是我直接或间接参与的。

  19631122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当时我在台湾做警察,根本不知道谁叫肯尼迪,但是多年后他们家族的案件都是我调查的,包括这一件。案发当天,肯尼迪总统和夫人杰奎琳抵达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当车队途经一座大楼时,只听“砰!砰!”两声,杰奎琳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肯尼迪总统头部中枪了,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这一案件改变了美国的历史,也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这件事距今已经有44年了,那么到底是谁暗杀了肯尼迪总统?是哈维·奥斯瓦尔德暗杀了总统吗?哈维·奥斯瓦尔德是有开过枪,他的枪和指纹都在现场被找到了,但没多久他就被一个叫鲁比的人杀死了,这案件成为一个历史疑案。1998年美国重新成立了一个专案小组,请我担任调查工作,重新调查肯尼迪总统遇刺真相,我说我很忙,没有时间,他们就去找我妈妈,妈妈批评我,要我知难而上,所以我就去了。重新调查该案十分困难,因为这个实验是不可能做的,子弹从第6楼的一个角落转了90度,打到肯尼迪后脑,继续前进,又转了90度,打到州长嘴里。一颗子弹会不会转两个90度?我不知道,因为我没有试过,也不可能做这个实验。这是科学,不像化学、物理、生物试验可以重复进行,我们不知道礼车速度多少,方位在哪里,不知道肯尼迪总统当时有没有招手,头有没有转……假如编号为399、打到总统和州长的那颗子弹至今保存完好,如果能在子弹上找到了总统和州长两个人的DNA,就证明两个人都曾经被这颗子弹袭击,如果在这颗子弹上只能找到一个人的DNA,就说明另外一个人是中了其它子弹。很可惜这个证物没保存好,所以没有办法检验DNA,这一点点的小细节影响到整个局势。

  1994年发生了轰动全美的辛普森杀妻案,洛杉矶警方在办案的时候至少出现了三大致命失误:第一,从案发照片看,辛普森前妻妮可的尸体上有七滴血,而这显然不是妮可的,如果这些血滴不是来自另一名被害人戈德曼,那一定就是凶手滴落的,可是警方却迫不及待地冲洗了妮可的尸体,导致重要线索的消失;第二,警方涉嫌非法搜查,警官福尔曼在没有搜查许可证和非紧急情况下,单枪匹马地在辛普森住宅中大肆搜查一事,使警方出现了涉嫌违反正当法律程序的严重问题,以至于在预审时,辩方指控白人警探心怀偏见、先入为主,早在案发之初,就已把辛普森内定为主要嫌犯,然后故意寻找借口,闯入民宅非法搜查;第三,警方在辛普森的住宅内发现了一些可疑血迹,辛普森当即表示,愿意提供自己的血液样品,以便澄清真相。于是,警署的护士便从辛普森身上抽取了血液样品。按常规,为了防止血样凝固和变质,警方在辛普森的血样中添加了防腐剂(EDTA)。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得到辛普森的血样后,瓦纳特警长并未将它立即送交一步之遥的警署刑事化验室,反而却携带血样回到了32公里以外的凶杀案现场。整整三个小时之后,瓦纳特才磨磨蹭蹭地将血样交给了刑事检验员丹尼斯。辩方借此怀疑,瓦纳特携带血样回到第一犯罪现场,很可能是为了借机伪造证据。警方的失误,使得原本明朗的案件变得扑朔迷离,而与此同时,辛普森不惜重金600万美金请著名律师辩护,最终被无罪释放。

  1993720日美国又发生一件大事情,克林顿总统的白宫助理死在公园里,嘴巴中枪,白宫请我去调查,我说我很忙,没有时间,他们又找到我妈妈。后来我组织调查该案。死者叫做文森·福斯特,是克林顿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同时也是克林顿最要好的朋友,在白宫做助理,拥有相当大的权力,所有的政策制度、官员任命都要经他同意。他跟总统夫人也是同学,外界传说他跟总统夫人有染,加上白水门事件,很多人怀疑他是被总统谋杀了。我认真分析了现场照片,发现了可疑点:一般人开枪用食指,但是如果是自杀的话,食指就很难用力,通常都是用拇指开的扳机。他手上有刚晒干的血,我们检验过有火药残留物,证明他有开枪。还有个问题是,案发现场,福斯特的眼镜在另一个地方被发现,上面没有血迹。人们都猜想,如果是自杀,眼镜怎么可能掉到一边?应该是谋杀。当时,我就琢磨,如果是对着自己开一枪,在子弹的冲力下,眼镜会不会被震落到一边呢?麻烦的是,这个设想并没有证据来支撑,只好转而开始寻找更多的物证。如果他戴着眼镜自杀,那眼镜上应该有血迹。但是检验结果表明眼镜上没有血,但是在眼镜上找到指纹,原来,一名公园警察想提取眼镜上的指纹,结果没提取成功,又担心为此负责,就用水把眼镜冲洗了一遍,上面的血迹都被洗掉了,结果什么都没有了。但是我没有放弃这个最关键的物证,仔细调查后,有了一个突破性的发现——眼镜上还有刷洗指纹时留下的细小的粉末微粒,里面有死者的血液、肌肉、毛发等微证物。通过这些证物,案情真相大白:福斯特原来是自杀。我的报告现在存在美国国会的档案里,假如当时我说福斯特是他杀,美国总统克林顿就是最可疑的凶手,他就会被罢免,那副总统戈尔就会做总统,戈尔做了总统布什就选不上了,布什选不上了今天的美国会是什么情形?也许伊拉克的仗就打不起来了,也许石油不会一百块一桶了,我做的这件事情就这样影响了美国的历史。

  (根据李昌钰博士在三江学院的演讲整理)

  本报通讯员 崔丹丹 翁胤珏

  本报记者 陈晓春 编辑整理

  刘道伟 插图

  插图说明:

  ①人的一生不可能很平坦,总是有高有低,有痛苦有快乐

  ②凡事让证据说话

  ③节省时间,成功利用每天24小时

  ④注重团队的力量,淡泊名利

“职人”是一种精神

□朱 迅

 

 

(图片来自网络)

 

日本驻中国大使阿南请客那天,我们聊起了敬业这个话题。孙先生放下了筷子,很感慨:“一天东京下大雨,我看见一个清洁工在路上收拾落叶。已经入秋了,风雨中树叶纷纷往下飘,他一遍遍地扫,扫不到的地方就用夹子去夹,看得出那夹子是自制的,很灵巧。我看他一直干了很久,浑身都湿透了。后来又碰见过几次,知道他一天在同一片地方要打扫5次。无论什么天气,他负责的地方总是那么干净。”

如果你问一个中国孩子长大了想干什么,他们可能会说,科学家、艺术家、宇航员,理想越大越有出息。我问出生在加拿大的侄子:“你长大后想做什么?”他认真地考虑了一会儿,说:“照顾小孩儿的保姆”。

我也问过许多日本小孩儿这个问题,得到的回答经常是:幼稚园阿姨、邮递员、美容师,都是听起来不那么辉煌却很实在的工作。并且让人惊讶的是,“职人”是很多青年人的选择。所谓“职人”,通常指用手制作东西的人。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很不景气。而就在这时,“职人”的人气不断上升。这是因为只要你找准了目标,不仅可以每天干自己喜欢的事,而且不会受太多外界环境干扰。

我采访过几个“职人”。

一天,我和一个警察聊天,他告诉我说:“我破案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开锁的人。他技术高超,有兴趣的话,我帮你联系。”

第二天,在一间不大的门面中,我看到一个胖乎乎的戴眼镜的年轻人,正低头用小锉磨着什么,见我们进来,笑着站起身。他叫户恒慎司,今年28岁,是店主,只管理自己一个人。多年前他远赴美国学习锁技,4年后回国开了这家锁店。

“警察告诉我,你可厉害了,连银行的金库门都可以打开。”

这时电话响起,东京新干线的车站边有一辆保时捷跑车动不了。户恒开上车直奔现场,我们紧随其后。果然,一个衣着时尚的小伙子很无奈地坐在路边,边上停着他的“坐骑”。小伙子出示了驾照和有关证明,“我来送朋友,没想到把车钥匙忘在朋友那儿,被带走了”。

户恒从面包车里拿出一个塑料盒。里面有10多个衣架状的东西。“这是根据不同车型开车窗用的。”他从塑料盒里拿出一根细细的锥状物,往锁眼里捅了捅,“没开呀?”我奇怪。“记在脑子里了。”他说,然后从车里选了一把钥匙,在一个打磨机上磨了两下,一把钥匙就做好了,整个过程不到3分钟。

他把新钥匙交到年轻人手里,年轻人半信半疑间,“轰隆”一声打着了火。这回我服了!东京对于他来说,简直是座空城。

“你会了这招儿,周围有人丢了什么,你就会是第一个嫌疑犯。”

他笑着说:“面子就是我的命!”

在会津,我还见过一个“泉水荞麦面”的师傅——唐桥宏。全国的荞麦面师傅都慕名前来,就冲这一碗“泉水荞麦面”。顾名思义,这只是一碗连盐也不放的泉水煮面,干干净净,上面漂着两片樱花瓣。唐桥宏每天做同样的事,这一做就是30年。

“面就是我的命!”泉水煮的不是他的面,而是他的命。

“职人”是一线劳动者,也是日本社会最基本的推动力。如果你去日本的小工厂看看,无论老少,“职人”们每天都在琢磨怎样才能更快、更方便地工作。他们是真正的发明家,财富的创造者。在日本人的观念中,脚踏实地、平平凡凡的“职人”是值得骄傲的。这点我深有体会,记得在一次采访中,一位风尘女子也把自己称为“快乐职人”,让人不能不叹服这种“职人观念”在日本人心目中的位置。

 

文章来自意林201214期“另类思考”

 

 

做事费力的钱斌教授

□蒋骁飞

钱斌做事总比别人费力。

读初三的时候,他很长时间也没有弄清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为了应付中考,他便背化学参考资料。考试时,居然还真的遇到了一道和资料上一模一样的题,他一字不漏地将答案写下来。但中考成绩揭晓后,他的化学仍然不及格。高考时,他离分数线差2分。万幸当时出台了一个“定向”的录取制度,师范类学校可以对签约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工作的学生降分录取,他这才连滚带爬地进了一所师范大学。

十年后,钱斌考研究生。导师打算录取五人,他考了第六名。排在前面的一位考生不知何故放弃了入学资格,他以“补缺”身份获得了读研机会。研究生别人读三年,他读了四年,才勉勉强强毕了业。研究生毕业后,他又去考博,连考三次才如愿以偿。那时读博两年拿到学位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他一直折腾了七年零两个月才熬出了头。在他读博的大学里,一提起他,几乎无人不晓。因为他的博士开题报告,做了23遍才得以通过!

就是这样一个愚拙的人,却有一个令人惊骇的梦想——上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为全国观众讲授他最喜爱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一次偶然的机会,钱斌认识了“百家讲坛”的一位叫马晓燕的编导。马导告诉他:想上“百家讲坛”,首先要学会在镜头前像一位主持人那样侃侃而谈。

马导的话其实是一种婉拒,没想到,钱斌却当真了。从此他开始练习演讲……有一天,马导看到他传来的第73份视频时,才忽觉眼前一亮,感觉那个曾经笨拙滑稽的演讲者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她对他说:第一关你过了,但第二关难度更大,你必须能够把《梦溪笔谈》讲得深入浅出。

一部科学巨著讲深可能比较容易,但要讲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绝非易事。他想了个办法——写一段就读给妻子或同事的孩子听,如果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还想继续听下去,稿子就留下,否则就重写。他还把写好的稿子传给马导看,请她提意见,然后再修改。就这样,每一讲大约修改了三十几次总共修改了三百多次。

终于有一天,马导邀请钱斌去北京试讲。他开始感觉有点紧张,不过很快平静了下来:我做了那么多努力,做了那么充分的准备,我怕什么呢?接下来,他找回了在家演讲的感觉,滔滔不绝地讲开了。他后来甚至将讲稿放到一边,引经据典、纵横捭阖,一下子把现场听众引入了由他创造的精神世界里。

他这样评价自己的成功:“我是一只笨鸟,飞得不快,但能不停地飞,总有一天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ccee2a7ce2f0066f4332249.html

《一生只做一件事(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