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禹锡造假事件

发布时间:2010-12-02 20:18: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结局惨淡的韩剧:黄禹锡作伪案

2005年底,科学界披露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韩国最高科学家、“克隆之父”黄禹锡的论文被揭发作假。韩国首尔大学就此组成调查委员会,并于2006110日公布“黄禹锡造假事件”最终调查结果,证实黄禹锡及其科研小组除成功培育出全球首条克隆狗外,其余科研成果均系造假。这场由黄禹锡担当主角的过程炽烈的韩剧,收获的竟是惨淡的结尾。

一、从贫困学生到“民族英雄”

1953年,黄禹锡出生在韩国中清南道一个村庄,家境贫苦,5岁时父亲病逝,家里还有因中风而卧床15年的爷爷。为了养活6个孩子,母亲替邻居喂养牛群,艰难度日。黄禹锡小时候帮母亲照料生病的牛,对牛产生兴趣,立志成为一名兽医。黄禹锡小学时成绩优秀,中学时非常用功,每晚只睡4小时。1972年,他考入汉城国立大学兽医药学院,1982年,29岁的黄禹锡获得兽医专业博士学位。很不巧,黄取得博士学位前一年,导师突发心脏病去世,实验室被关闭,黄在汉城国立大学谋取教职的打算遭受挫折,只好到其他学校去当客座讲师。在韩国,客座讲师相当于自由职业,以课酬来谋生。但黄禹锡并没放弃自己的专业,他卖掉惟一财产——52.8平方米的小户型公寓,到乡下建了一个试验农场,从事用人工授精方法培育牛的研究。

1985年,他得到去日本北海道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机会。在北海道大学,他接触到了当时国际科学界克隆领域知名的科学家和一批青年才俊。这些人身上的蓬勃朝气感染了黄禹锡,也使他意识到,克隆已是生物技术的前端。日本的访学成为黄禹锡科研生涯的转捩点,他开始集中精力于克隆研究。1987年,黄禹锡回到首尔大学任教授,正式开始克隆研究。

在其后的十几年间,黄禹锡的事业一帆风顺,他带领科研小组取得累累成果:1993年,黄禹锡在韩国成功首推试管牛;1995年培育“超级奶牛”成功;1999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体细胞克隆牛;2002年克隆出了猪;2003年又首次在世界上培育出抗疯牛病牛 2004年,黄禹锡在全世界率先成功从克隆胚胎中提取出干细胞;去年,他又先后声称复制出与捐献者基因完全吻合的胚胎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只克隆狗“斯纳皮”。

黄禹锡的出色成就,获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美国《时代》杂志评出2005年度最重大发明,“斯纳皮”荣登榜首。10月,世界国际干细胞研究中心在首尔成立,黄禹锡当选为所长。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报》等给黄禹锡加上了干细胞研究大王之美誉。美国著名科学杂志《科学美国人》将他评选为年度科研领袖人物

黄禹锡在取得学术界赞誉的同时,其研究也得到了韩国政府的巨大支持,去年一年就为他提供了2650万美元的政府拨款。他直接领导45名同事,而整个研究团队则拥有183位科学家。他实验室所在的85号楼,目前正在扩建。20056月,韩国最高科学家委员会会议全票通过,黄禹锡当选为韩国首位最高科学家韩国外交通商部专门为他派出一名外交官,协助他处理国际事务。200510月,韩国还专门为他的克隆研究建立了一个国家研究中心并由卢武铉总统为其举行启动仪式。韩国政府有关人员透露,韩国政府当年5月还曾经试图为他争取诺贝尔奖。2月,韩国当局特别发行了一套邮票向黄禹锡致敬。韩国大韩航空公司还为他提供10年免费机票,并称呼他为国家的财富

黄禹锡成为韩国的民族英雄,韩国民众以他为自豪。在克隆实验室门外,大把的兰花花束排成了行,那是同胞献给他的谢礼。

二、东窗事发

就在黄禹锡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却出现了质疑的声音,形势急转直下。

20051113日,黄禹锡的合作伙伴、美国匹兹堡大学干细胞专家杰拉尔德·夏腾博士宣布停止与黄禹锡合作,原因是黄禹锡的研究小组涉嫌用不道德手段获取人类卵子;

1121日,黄禹锡的合作者、韩国首尔米兹梅迪医院的生殖学专家卢圣一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认他提取并交给黄禹锡用作研究的卵子是付费获取的;

1124日,黄禹锡在新闻发布会上承认,一年前用于干细胞研究的卵细胞,确实来源于付费的捐赠者和自己研究小组的两位年轻女性研究人员,他还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辞去研究工作以外的一切职务;

11月底,韩国文化广播公司(MBC)电视台播出了调查类节目《PD手册》,以一系列DNA检测结果为依据,质疑黄禹锡的研究成果,称其中一些培育出来的胚胎干细胞与患者基因不吻合。

124日,韩国科学家在网站上张贴一封匿名信,指出黄禹锡的干细胞研究论文中的图片有问题;

1212日,夏腾致信《科学》杂志称,该论文中有些部分是编造的,要求将自己从论文的作者名单中撤消;

1213日,首尔国立大学宣布成立专门委员会调查此事;

1215日,卢圣一在韩国文化广播公司电视台上指出:黄禹锡当天向他承认,在培养的11个人类胚胎干细胞中伪造了数据,发表于《科学》杂志上的论文存在虚假成分。

1215日,首尔国立大学教授Wang Jae Lee对《韩国先驱报》说:黄的研究小组承认他们所创建的干细胞系其实并不存在……今天是韩国科学界最耻辱的一天

1216日,黄禹锡和夏腾致电《科学》杂志编辑部,要求撤消其2005年的干细胞研究论文;《科学》杂志亦发表正式声明,同意撤消2005年的干细胞研究论文。

1216日,黄禹锡在首尔国立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断然否认伪造数据指控,捍卫自己研究的有效性,要求权威机构调查;

1216日,首尔国立大学宣布重新成立新的专门调查小组,并承诺与匹兹堡大学合作;

1223 韩国首尔大学调查小组发表初步调查结果,,黄禹锡2005年《科学》杂志发表的论文存在蓄意造假行为,将进一步开展对其2004年论文和克隆狗论文的调查。法新社评论称,23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是最严重的证据,将黄禹锡这名一度的韩国民族英雄变成了耻辱的造假者。

2006110日,韩国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公布“黄禹锡造假事件”最终调查结果,证实黄禹锡及其科研小组除成功培育出全球首条克隆狗外,其余科研成果均系造假。调查报告再次证实了黄禹锡研究小组2005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完全属于造假,将两个干细胞系夸大为11个干细胞系,并且这两个胚胎干细胞也并非体细胞克隆干细胞,而是受精卵胚胎干细胞。

同日,韩国检察机关提出,将对黄禹锡造假事件展开正式调查,一旦发现违法行为,检察机关将对黄禹锡等人提出指控。

111日,韩国政府决定取消黄禹锡“韩国最高科学家”称号,并免去他担任的一切公职。

三、学术灾祸的后果

黄禹锡及其研究小组在培养的11个人类胚胎干细胞中伪造数据,严重地违反了科学家必须遵守的诚信原则,严重侵犯了人类的尊严,给国际科学界、韩国人民和韩国科学、经济以及社会进步造成了无可估量的影响。

首先,他使自己的诚信破产,在被首尔大学开革后,黄禹锡象科学界的其他作伪者一样,很难有机会再回到正规的科研机构中去;没有哪个有信誉的机构会雇用这种有前科的人。尽管以前支持黄禹锡的民间非学术人士有可能会资助他继续研究,比如韩国某僧人就筹措巨款,欲资助黄禹锡继续从事干细胞研究,但以后恐怕很难再有人对他的研究成果有信心:学术期刊还敢发表他的成果吗?他还有资格交加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吗?还能组织起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吗?

其次,依靠黄禹锡品牌建立起来的韩国基因研究领域信誉扫地。之前,由于黄禹锡的出色成果,韩国在基因克隆领域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并从限制克隆研究的国家,吸引来大量的一流科学家。韩国还在今年特别成立了世界干细胞银行,而该机构的前负责人就是黄禹锡。黄禹锡事件将使韩国的干细胞研究面临崩溃。这一事件还殃及韩国的其他科学领域,有韩国科学家担心,他们将来的实验结果在国际上会受到此事的牵连,遭遇信任危机。血液学、内科医学和肿瘤医学专家,美国加州大学尔文分校的韩裔教授,Jae C . Chang1221日出版的《韩国先驱报》上发表署名文章,认为国际科学界将重新审判韩国科学界的正直和诚实性。而且,无论黄禹锡如何为其小组的不端行为承认错误、道歉和解释,也无法改变他侵犯人类尊严的事实。不仅如此,外界分析说,韩国经济、文化、科研,甚至韩国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都将大打折扣。

黄禹锡事件对整个新兴的干细胞研究领域是一个沉重打击。干细胞研究的进展,将为传统方法难以治愈的各种疾病患者提供可能的疗法,是被许多专家看好的富有潜力的生物技术产业。黄禹锡事件披露后,可能直接影响世界各国政府与公众对干细胞研究的态度。在韩国,黄禹锡事件让上下一片压抑,连高技术产业相关的股票都大幅度跌落。

另据报道,美国著名克隆专家罗伯特·兰萨博士当地时间22日在接受韩联社电话采访时表示,黄禹锡事件不仅给国际干细胞研究者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是给整个国际科学界造成坏影响。由于黄禹锡教授一个人,把毕生精力都献给科研事业的科学家都可能遭到质疑。用中国话说就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三、黄禹锡事件揭示出的伦理问题

黄禹锡事件涉及到颇具争议的科技伦理问题。

卵子风波始于20042月。当时,黄禹锡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该研究小组率先在世界上仅凭人体细胞和卵子,成功培育出了人体胚胎干细胞。这一消息令世界科学界震惊,同时也引发了一场伦理之争,即研究小组在获取用于胚胎干细胞研究的卵子时,是否存在道德和法律问题。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小组中是否如传闻所言,有两名女研究人员捐献了自己的卵子用于实验,如果是,那么这种捐献是否是出于某种压力。二是捐卵者是否收受了补偿金,如果是,则否违反200511日生效的韩国生物伦理法。

很多科学家都认识到,可为人类带来福音的生命科学之发展,时常与规范人类行为的伦理道德发生冲突。生命科学研究的主体与客体均与生命有关,因此相关研究必须要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否则有可能会适得其反,产生危害社会之结果。鉴于此,科学家和国际社会制定了一系列生命科学界必需遵守的基本准则。19646月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就是其一,该宣言对有关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道德做出了许多详尽的规定。如科学家应该保证自身独立于研究项目之外,且没有受到强迫。国际研究伦理认为,临床试验或研究中,可能从研究中获得职务利益的相关研究者,不能做出提供卵子的行为。根据科研伦理准则,卵子捐赠者和研究人员必须保持一定距离。而培育干细胞需要妇女的卵子,但卵子应当由妇女无偿捐赠,不应成为商业交易,不能具有任何金钱色彩。

反观黄禹锡所率研究组的研究过程,确有与《赫尔辛基宣言》规定相迕之处:一是黄禹锡的两名属员提供了卵子;二是韩国米兹梅迪医院在为黄禹锡研究组采集卵子后,向被采集妇女每人提供了150万韩元(约合1.2万元人民币)酬金。这两项都相悖于国际通行的禁止谋取职业利益的科学伦理准则。

黄禹锡事件引发的伦理风波,也严重打击早已陷入道德伦理旋涡的基因克隆研究领域。以科学大国美国为例,虽然此类研究尚未列为违法,但法律同样规定,禁止政府对此类研究提供财政支持。一些保守的宗教团体认为此类研究有违人伦道德,长期寻求各种方式要求禁止这项研究,这次事件正中那些团体的下怀,给他们再次抨击克隆研究提供了口实。因此,黄禹锡的事件,也是整个基因克隆领域的灾难。

四、问题的根源

黄禹锡作伪行为败露后,人们不禁会质问黄的人品和做假的动机。

就黄禹锡成长过程及其人品来看,似乎并无太多劣点。他工作非常勤奋,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周末也经常泡在实验室里,他的生活除了研究之外还是研究。结婚20多年,黄禹锡没有与妻子度过假。一次都没有,他的话听起来略带伤感,我的两个儿子不喜欢我,因为对他们来说我不是个好父亲。目前,他的两个儿子都在美国读大学。

他对物质利益似乎也无太多追求,甚至为事业而付出了很大代价。他曾经说过:“我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因为他把学术奖金都投入到了实验室。出名后,黄禹锡没有更换不足12平方米的办公室,办公室里仍然放着两个陈旧的沙发,用来接待来访者。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沙发背后的小柜子隔出狭小的区域,挤着黄禹锡的办公桌、打印机、复印机,还有好几架子的书。

那么,这样一个人品并不坏的学者,为何会有科学不端行为呢?这恐怕得到外部环境来寻找可能的原因。

首先,这个事件也暴露了科学研究中的成果评审与发表等诸多深层次问题。黄禹锡研究小组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接连在《科学》和《自然》这样国际高等级的刊物上发表轰动性成果,期间是否得到充分的评审?

一般来说,诸如《科学》等顶级国际科学杂志,会雇用一些独立研究人员对投来的论文稿件予以评审,不过此类评审并不包括按照论文所描述的步骤,重新进行实验;几乎所有学术期刊,都没有做重复实验的义务。以这次事件为例,《科学》杂志表示,他们评审黄禹锡论文时,依靠的是其提交的细胞照片、DNA排列图和其他数据。这实际上也意味着,只有黄禹锡自己和参与实验的人员才知道结果之真假。

不过,此次的造假事件将不可避免地影响该杂志的百年声誉。《科学》杂志的编委称,这份科学界声誉最高的刊物创刊125年以来,这是遭遇到的头一遭。事发之后,美国《科学》杂志不仅将撤除黄禹锡2004年发表在该刊上文章,还将提出更严格的科学论文评估、审阅和发表程序。

当然,在几乎一边倒的大环境下,也有媒体了曾质疑过“黄禹锡神话”。早在黄禹锡美誉加身的时候,韩国MBC电视台的《PD手册》栏目组记者,接到匿名者举报后深入采访,制作了一部专题片《黄禹锡神话的卵子疑惑》,对黄禹锡的研究成员提出质疑。该片播出后,主流舆情却站在黄禹锡一边,《PD手册》被迫道歉和停播,但它终究首先揭开了“黄禹锡神话”秘密的盖子。不管《PD手册》的动机如何,它至少说明了,即使非学术性的传媒,也可能揭示科学界不端行为的真相。

不畏盛名的还有与黄禹锡一起工作的科学家,由于他们的揭发,人们才最终知道事情的真相。这些充满知识、智慧和勇气的年轻科学家,才是韩国未来科学研究的希望。

其次,如韩国首尔大学一名社会学教授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所言,黄禹锡事件体现出韩国社会文化存在“急功近利”的问题。 这名教授表示,由于从前韩国取得迅速发展的经验,韩国社会仍然存在尊崇“快速成功”的思想,美联社称,很多观察家已经将黄禹锡事件部分归罪于韩国“总是过于着急”的社会文化,这种社会文化还总是伴随着韩国人深厚的民族自尊心和急于取得国际认可的心态。

研究韩国文化的学者马歇尔·布林表示,韩国人急于争先,也急于抄近路,“高速文化”已经成为韩国社会的特征之一,“他们总是处在奔跑之中,视时间为珍宝,争第一为大多数人所推崇”,“我认为正是在高速文化的压力下,黄禹锡才会通过造假加速他的研究

第三是科研监督和管理不完备。韩国政府为黄禹锡的科研投入了巨资,缺没有对其研究过程予以适当的监管,以至出现了科学界可能出现的最糟后果。鉴于此,韩国政府一方面强调,黄禹锡造假事件不会影响政府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支持。另一方面在政策措施上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政府将于今年上半年出台“干细胞研究综合推进计划”;对提供试验用卵子的机制加以完善;同科学界一起确立与国际接轨的科研伦理观念和研究成果验证机制;修改《生命伦理法》等相关法律,将国际科研伦理原则纳入法制化轨道,保证与人类相关的科学研究的安全健康地开展。

由此看来,仅靠科学家个人的品质和修养,并不能保证科研中不出现不端行为。要保证投身科研的科学家在诚实与伦理上保持更高标准,不但要有完备的政策法规,以及适当的论文审查制度,还应为科学家创造宽松适宜的环境,使他们在良好、松驰的心态下从事科研,而不是在过度的压力下扭曲变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d76c1afdd3383c4bb4cd210.html

《黄禹锡造假事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