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群文阅读 课堂实录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白杨礼赞》群文阅读课堂实录

一、诗歌导入,融入情境
【教师活动】:播放配乐PPT(诗歌原文),导入——同学们,我们常说诗言志,你看“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诗人托菊花冲天的香气,来赞美农民起义军的英勇无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人托坚韧顽强的岩竹,来言说自己藐视俗见之志。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如王冕的《墨梅》中“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于谦的《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都借一物来表现诗人的情感,它们历经数百春秋的洗礼仍散发着独特的文学魅力。
其实,在现当代散文作品中也有类似的写作手法。郁达夫曾说:散文就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作者借助“一粒沙”和“半瓣花”等物,来达到“见世界”和“说人情”的抒情目的,这种手法叫做托物言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托物言志类的散文。
★学生活动★:跟随教师的引导,调动已有的课内外知识储备,理解诗歌内容,融入诗情画意的氛围之中。
二、品读形象,把握特点(一)解题入文
1.教师活动】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课内文章《白杨礼赞》,从课文标题来看,哪个词语体现出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呢?
学生活动:回答——礼赞。
2.教师活动】追问——作者为什么礼赞白杨树?请用原文中概括性的语句回答。
学生活动:浏览原文,回答——因为“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树。”(二)品“物”之外在形象1.【教师活动】提问——作者是怎么描写白杨树外在形象的不平凡呢?学生活动:默读文章,勾画相关语句,思考回答。学生回答内容——
(1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这一句总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力争上游”富有动感,它的奋斗结果就是两个“笔直”
(2“它的干笔直,像加过人工”“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叶子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泛出淡青色”“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
1


——这些语句从干、枝、叶、皮、高等角度描写了白杨树外在形象的不平凡。2.教师活动这个问题学生能快速锁定原文第5段,比较准确地作答。师注意在学生作答后予以肯定。3.教师活动】提升——这是一棵力争上游的树,这是一棵倔强挺立树,更是一棵参天耸立,站成用永恒的树。
要求朗读——让我们用饱含情感的声音,读出白杨树的特点。★学生活动★:男女生分层次朗读。4.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朗读,注意“绝无”“绝不”“几乎”等词语的重音,让学生通过朗读进步一感受白杨树不平凡的特点。分男女生朗读。女生朗读第5段第一层,男生朗读第5段第二层。
评价学生朗读——老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仿佛看到了一棵棵笔直向上的白杨树,它们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三)品“物”之外部环境
1.教师活动】提问——作者既然是礼赞白杨,为何不直接写白杨树,而花很多笔墨先描写高原呢?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2.教师活动】点拨——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可能稍有困难,教师注意适当点拨:1)抓住“单调”“惊叫”等词,感受到作者前后情绪的巨大反差——由低沉转为高昂,从手法上说叫欲扬先抑。2抓住数量词“一排”“三五株”“一株”,数量在递减,但是震惊之情却在陡增。
3.教师活动】归纳——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更能衬托出它傲然挺立的形象。写高原景色,一波三折,先是有壮美的感觉,同时又产生倦怠、单调,这一扬一抑之后才让白杨树出场,欲扬先抑、曲折有致。(四)品“物”之内在精神
1.【教师活动】:提问——作者除了从生长环境、外在形态两方面外,还从哪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不平凡之处呢?
学生活动:浏览课文,勾画相关语句,思考回答。学生回答内容——“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不屈与挺拔”等词语刻画出白杨树的精神品格。2.教师活动这个问题学生能快速锁定原文第7段,比较准确地作答。教师注意在学生作答后予以肯定。
提升——白杨树虽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但它的精神美让人为之倾倒,为之赞叹。好一个“树中的伟丈夫”!

三、感悟精神,理解情感(一)把握“物”之情感
1.【教师活动】:过渡——众所周知,托物言志散文重在“言志”,就是来表达作者的情感。那在本文中,作者的情感是什么?
学生活动:回答——赞美白杨树。
2


2.【教师活动】:追问——作者除了礼赞白杨,还赞美什么呢?
★学生活动★:回答——①北方守卫家乡、坚持抗战的农民。②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3.【教师活动】:要求朗读——请你试着读出这种情感。★学生活动★:个体朗读,领悟情感。
4.教师活动】:指导朗读——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注意:1“极”、“极强”等词的重音。2)第一句与第二句之间的停顿要稍长,留给听者回味的空间。(二)理解情感缘由
1.教师活动】过渡——同学们能理解作者还在赞美人及其精神,太棒了。我们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你能说说:
追问——文中是如何将白杨的特点与北方农民及力求上进的精神进行关联的呢?请在原文中勾画相关语句并思考回答。
学生活动:默读,勾画原文,思考回答。学生回答内容——
1)聚焦第7段四个反问句。
2)四个反问句的内涵:第一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引起读者的共鸣。第二个反问句肯定白杨树的不平凡品质,显示白杨树和北方农民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反问句进一步明确白杨树象征着坚强战斗、守卫家乡的抗日军民。第四个反问句肯定了白杨树的精神面貌,正体现了敌后抗日群众的精神和意志。
3)四个反问句的作用:由外向内层层深入,构成排比,通过情感强烈的排比句来解释文章中物与情的内在联系,将对北方抗战军民的赞美之情推向了顶点。
2.【教师活动】:学生回答此问题会比较困难,需要教师进行点拨:1)反问句、排比句的作用,即加强语气引发读者深思,使情感表达更为强烈,增强文章的气势。2四个句子一定要逐句品读,①由物及人→②物与人的内在联系→③人的特点→④精神特点,这是一个层层深入的过程。
3.【教师活动】:播放PPT(语段)及音乐,提问——请全班同学带着情感齐读这四个反问句?
★学生活动★:学生齐读,领悟情感。4.【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朗读。特别注意:1)反问句的语气语调;2)排比句逐渐加强的音量。3)“至少”、“竟”、“又”等词语的重音处理。
5.教师活动】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走近了白杨树,走近那个抵御外敌的战争年代,更走入那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之中。这棵白杨树必将在我们的心田上屹立不倒。

四、方法总结,思维提升1.【教师活动】:过渡——茅盾的《白杨礼赞》是托物言志的名篇,从环境、外形等方面“礼赞”白杨树,其实更主要的是赞美白杨树的精神。我们刚才围绕“礼赞”,层层深入,在这个过程中,蕴含着学习此类散文的普适性方法。回忆我们刚
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e63ffa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e3.html

《《白杨礼赞》群文阅读 课堂实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