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吃创业故事

发布时间:2019-02-27 12:26: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特色小吃创业故事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特色小吃创业故事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特色小吃创业故事1:用《从01》的概念分析海底捞:水平创新达到极限之后人是海底捞借以安身立命的资本海底捞服务差异化的核心就是人,人是海底捞的核心资源。
  那本大家都耳闻过的黄铁鹰先生的《海底捞为什么》已经把海底捞怎么把服务差异化做到极致解释得很清楚了,在这里省去一千字。
  简单地说就是把员工当家人看,充分信任,充分授权。
  海底捞的创新在服务差异化,也就是我们一提海底捞就想到等位免费饮料、修指甲、递热毛巾、比家还干净的卫生间、舞面条等等。
  服务差异化,对白手起家的海底捞来说,其实是一种低成本创新,创始人张勇先生把服务员当家人待,让员工满意,然后员工让顾客满意,每个服务员都憋足劲把服务做出花来。
  结果是:1.将服务变为营销,每个服务员都成了销售,海底捞服务员说他们是怎么一桌一桌抓客户的,这个抓字非常形象。
  2.员工满意带来餐厅供应链和整个管理流程的改善——他们无意间实现了日本企业擅长的现场管理和精益管理,员工根据现实情况随机应变地处理问题,把张勇当恩人、把企业当家,就会替他们着想怎么做最好(又省钱,客人又满意)怎么来。
  3.因为充分相信员工,海底捞没有现成的制度和流程,也没有条条框框的绩效管理,流程制度和绩效会把员工假设为偷懒和没头脑的,海底捞则是让员工大胆干。
  服务差异化使海底捞实现低成本扩张,短时间内建立了竞争优势,在火锅这个低门槛的、红海中的红海杀出一条血路:从1994年在四川简阳开办第一家海底捞,到1999年走出四川把店开到西安,截至2014年底在北上广深等国内29个城市有110家直营餐厅,还把店开到了国外——新加坡2家、美国洛杉矶1家和韩国首尔1家直营餐厅。
  对海底捞来说,这一个个员工——被激发得时刻满血的人——就是实现创新的根源,也是海底捞的核心资源,资金、店面、装修什么的都不是。
  服务差异化的边际但我们不得不说,以人为核心的服务差异化是有边际的,尤其对海底捞来说,把人当做核心资源和创新的基础的时候,问题来了。
  边际在哪里?1.供给有边际:超越预期的服务不可能永远都有。
  其实张勇自己就对服务创新的边际有清晰的认识。
  2012年海底捞进入新加坡,张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希望媒体帮助客人降低对海底捞服务的预期,他说,因为网络的关系,大家现在提起海底捞,都觉得很神奇,好像海底捞很好;但是如果你抱着这种想法来,肯定会失望。
  当时人们以为他是谦虚,其实他说的是真的。
  2.服务好的基础是员工满意,但员工满意越来越难,换句话来说,成本越来越高。
  一方面是员工的构成在变,8090后和十几年前的员工的期望是不一样的,要满足他们的期望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投入。
  管理成本也更高了;而当企业变得更大,一百多家店、2万多人时,如何在柔性管理和制度化之间找到平衡就变得很关键了。
  但这并不容易,要知道海底捞创新的核心就是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流程规则要把这个破坏掉会要命的。
  3.让海底捞觉得合适而又合格的人,是有限的。
  张勇就曾经说过,制约海底捞开店速度的不是资金而是人,得有了合适的店长和一批人马才能开店。
  而这样合格的人不是不可以复制,但速度慢,费时间的事换句话说就是成本高。
  4.市场规模有边际。
  火锅其实是一个餐饮行业的细分,它的规模是有限的。
  市场规模的限制、开店速度的限制又让员工的晋升渠道变窄,晋升机会少,员工满意度降低,合格的人就越少,对海底捞来说,这无异于陷入一种两难。
  总结起来,海底捞的核心资源是人、架构,这些复制起来是不容易的,在餐饮业整体服务水平偏低的环境下,好到变态的服务让海底捞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了一种相对的垄断优势。
  但是这种优势,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比如整体服务水平的上升,新的竞争对手的进入正在慢慢淡化了。
  海底捞内部,人是关键因素,但合格的人越来越难找,一个原因是,海底捞员工横向发展的空间又有限。
  因为,个体的服务只有在海底捞这个企业内部才是有价值的。
  现有人的激励也越来越难:员工成长空间受限,海底捞无法快速的扩张的时候,员工的上升通道受阻,必然出现不满。
  除了在服务上花样翻新,海底捞似乎很久没憋出大招了,能不能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从传统行业的窠臼中跳出来,这取决于张勇和他团队的选择以及行动力。
  2014年起海底捞加快了扩张速度,据说2015年要在全国加速开更多店,好多店址都选好了。
  也许,海底捞还会经营下去,会变得更大,只是不再是个神话。
  虽然无法与前两位大神的营销功力相比,但比起西少爷,他却绝对能够碾压。
  201444日,张天一的伏牛堂开业,与西少爷极其相似,张天一也是在开业后不久(有媒体称是411)写了一篇名为《我硕士毕业为什么要去卖米粉》的文章,开始在考研吧,人人网流传,或许是效仿西少爷之意,两篇文章的名字都如此雷同(西少爷的文章名为《我为什么要辞职去卖肉夹馍》),更有趣的是,两篇文章都提到,自己崇拜寿司之神小野二郎。
  打法一样,路线一样,都是利用名校、高学历的标签结合传统的低端行业来冲击人们的视线。
  而与其他前辈不同,张天一不屑于承认自己是互联网思维,这种策略更有效,巧妙地迎合了现在对滥用互联网思维反思的风潮,不断刺激人们的眼球。
  然而,拨开各种言路迷雾,张天一与众不同的点只有一个,就是建立了以乡土情结为核心的湖南人社群,这是他制胜的法宝,也是他唯一与众不同的地方。
  至于说产品,他的产品定位其实很尴尬,与雕爷牛腩相比,利润低、逼格低、改进空间小,与西少爷肉夹馍比,制作流程和品类都相对复杂,品质更难保证。
  即便如此,他比西少爷更加口是心非——虽然也口口声声说极致的用户体验,但他的米粉手艺学了才不到两周就自己单飞创业了。
  黄太吉败在了产品味道,雕爷靠极致的环境和服务体验留住了好名声,但产品味道本身依然没有让人尖叫,西少爷踏实专一,用理科生的量化思维来研究肉夹馍,用盐用面都精确到了毫克级别,反观伏牛堂,产品比西少爷复杂,却比西少爷更浮躁,这米粉没有做到位,又开始准备倒腾火锅了。
  伏牛堂,玩法花样比几个前辈都多,但是却比前几个更浮躁、根基更浅,好在张天一经营了几万的湖南人建立社群,而且自己有不断引入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折腾精神,正如张天一所说的好玩的东西,我都不排斥。
  餐饮的O2O,被这些外行从业者搅得越来越混,但也正如此,给了传统的餐饮人很多启示,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餐饮就被这些外行引领,因为这些跨界新锐都没有解决两个核心问题:第一,过度的营销,导致用户过高的口味期待,这反过来又导致产品本身的口味体验下降,导致口碑变差。
  第二,当更多的餐饮企业有了互联网营销意识之后,会进入营销红海,那时任何一家企业霸占大众眼球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那么,营销热度下降之后,产品的持续吸引力在哪里?
  虽然可以看到这些企业都在为解决这两个问题努力,但似乎仍然没有给力的药效。
  雕爷的菜单一月一小换、三月一大换,持续的菜品更新能力可以使得产品有相对持续的吸引力;张天一的社群运营,也能够相对持续地吸引顾客,但依然需要配合产品突破,不断地改变和扩大品类,到时候,产品又是一个关卡。
  所以,传统餐饮者无需战战兢兢,这些跨界餐饮者也不必自觉优越,餐饮需要的是传统和互联网的融合,而不是颠覆,谁都颠覆不了谁,最容易被颠覆的,其实只是自己。
  虽然做的是编程工作,在用户体验方面的经验并不多,但这帮西少毕竟是浸润在互联网企业里的,耳濡目染之间,也会对用户体验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于是,在201448号,西少爷肉夹馍开业。
  在开店之前,他们不忘用冲击性话题来开路,一篇名为《我为什么要辞职去卖肉夹馍》的文章悄然产生,文章里,北京的繁华、高悬的房价、物质的爱情、平凡枯燥的工作,一切都太有代入感,处处都敲击着白领和即将就业的大学生的心,于是,文章一夜之间被疯传。
  孟兵说,自己团队所做的,就是对于用户体验的把握与对极致的追求。
  很多行业追求的是用户满意度,但我们追求的是用户尖叫度,就是产品一定要超越大家的预期。
  话虽如此,他拜师学艺只用了一个月便出师了,此言此行,不得不说多少还是有些浮躁。
  而火爆的名气,更多的靠是名校高学历、名企高薪职位,对应的却是小摊、肉夹馍,这些奇妙的组合来引爆的,一时间西少爷成了各个网站的热点,尤其是被各种教育网站看重,成为网民讨论的热点,西少爷也扶摇直上,利用自己互联网人的身份优势,进行起了身份营销——凡是互联网企业的员工来这儿都有优惠,一系列营销做法效果显著,西少爷生意很是兴隆。
  由于品类极其简单,所以,西少爷的产品质量一直保持地不错,但致命的缺陷依然在这里,过于简单的品类,很容易让用户产生倦怠。
  过量的宣传导致了用户预期高涨,而一个肉夹馍的体验边界增长成本越来越高,满足用户不断增高的体验期望越来越难。
  另外,通过过度宣传造成的人为稀缺感,很可能会导致用户对产品的畅销产生怀疑。
  总之,接地气儿的西少爷过得还不错,但如何解决扩张中的问题,产品品质和口碑如何保证,网络营销还有哪些新招数、还有漫漫长路需要探寻。
  看过特色小吃创业故事的人还看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ea0acf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c.html

《特色小吃创业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